加拿大
当尘埃落尽 豆瓣
Paul à Québec
9.3 (13 个评分) 作者: [加]米歇尔·拉巴利亚蒂 译者: 方圆平 2022 - 8
一个关于如何去爱人、感受被人爱着,以及如何面对失去所爱之人的故事。
保罗是一位漫画家,每年夏天,他都会和妻女前往岳父罗兰在魁北克郊外的小木屋,与亲人们一起欢度假期。
罗兰有三个女儿,都已各自成家。他是女儿们眼中的慈父,对孙辈也有着无限的包容,一家人其乐融融,让小屋里充满欢声笑语。
然而,孩子们并不知道罗兰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当癌症进入晚期,药物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只能在疗养院度过最后的时光,他们才知晓老父亲一直在和病魔做斗争,于是各自放下手中的事情,在疗养院陪伴罗兰走完最后一程。
相聚总是短暂,平静的生活暗藏汹涌。即使是亲密无间的家人,也终究会有突如其来的烦恼、矛盾和身不由己的秘密,因此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加拿大国民漫画家米歇尔·拉巴利亚蒂用轻松幽默又充满伤感的笔调,描绘这个平凡的加拿大家庭中一段充满爱与包容、不舍与离别的时光。
2025年2月9日 已读
是在阅读过程中情绪浓度逐渐累加起来的一本。看完两周后的今天再来写短评,实际已经很难描述那种仿若一同经历了整个过程的悲伤。前1/4写大一家子聚会的热热闹闹,中间有一段买房子的小插曲,而后就全是关于病痛及最终导向的死亡。日渐衰弱,最终尘埃落尽。最打动我的就是最后那一晚,因为病人的梦话而尽力去理解,并决定顺应他的想法让他平和地走向自己的死亡,买了烟熏三文鱼葡萄酒和蜡烛,放了他最喜欢的《圣母颂》,以烛光晚餐的形式来收尾,即是对病人也是对陪护之人。就像牧师说的,「人之离世,像无声的尖叫,但它帮助我们听到生命脆弱的乐章」。很难不想,这是有伴侣和三个女儿在旁、有免费接受临终病人的养护中心及其内的义工,才能支撑起的照料,而没有这些的临终生活,会是怎样。可以说是太好的死亡教育作品了,希望这套书能引进更多册(先看的《不必为我歌唱》再来看的这本,曾经也是会说「希望我们俩不会那样」的情感坚定,但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还是离婚了啊。
F-绘本 M-图书馆 加拿大
我杀了我妈妈 (200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in reol
J'ai tué ma mère
8.3 (325 个评分) 导演: 泽维尔·多兰 演员: 泽维尔·多兰 / 安娜·多尔瓦尔
其它标题: J'ai tué ma mère / 杀死我阿妈(港)
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十六岁的少年于贝尔(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饰)早早过上了同母亲(安妮·杜尔瓦勒 Anne Dorval 饰)相依为命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叛逆期的到来,于贝尔渐渐发现,自己和母亲之间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两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
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于贝尔开始了艰难的尝试,企图重塑他和母亲之间破裂的亲情与信任,可是,就在于贝尔的努力逐渐产生成效之时,他和同性男友安东尼(弗朗柯斯·阿诺德 François Arnaud 饰)之间的关系曝光了,这让他同母亲之间的关系再次回归了冰点之下。在安东尼的帮助下,于贝尔从寄宿学校出逃,偌大的天地之间,他能够寻找到一片得以藏身其中的小小天地吗?
2025年2月1日 看过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即使同样都是相爱但却不懂如何安放爱的亲子关系,中国的也要更压抑、更失去自我、更难以确认那爱到底是否存在。有大量人物在画面一个角落的镜头,和歇斯底里时刻的慢镜头,整部片的气质很浑然一体。发现就是 19 岁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就觉得很说得通了,会想要继续看看他的作品。
T-LGBTQ 加拿大
不必为我歌唱 豆瓣
PAUL À LA MAISON
8.8 (6 个评分) 作者: [加]米歇尔·拉巴利亚蒂 译者: 方圆平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3 - 1
★加拿大国民漫画家,米歇尔·拉巴利亚蒂代表作,《当尘埃落尽》姊妹篇
★获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公众选择奖、最佳系列奖、乔·舒斯特漫画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一部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编年史,“我们不确定未来会不会更好,只是放下了糟糕的过去”
★如果说青春是逃避某些东西,那么成熟就是接受这些,继续走下去;生活总在前进,谁能预见前方的奇遇?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随着岁月流逝,我们会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The Comic Beats网站
★人们有一种韧性,能战胜孤独、疏离和不确定性,带着新的心情再次出发。——《福布斯》杂志
★这是一部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编年史,一部充满幽默的作品,也是一本关于过去的苦乐参半的回忆录。——《信仰者》杂志
内容简介:
保罗是一名成功的漫画家,但他正在经历一段失意的人生。
十几年前,保罗和妻子露西买下了这座带着花园的房子。这里曾经是家庭欢聚的地方,承载着一家人最美好的回忆。而现在,保罗独自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
妻子的离去,女儿的叛逆和离巢,母亲对治疗的抗拒,让他不得不随时准备面对悲痛、 变化和分离。肩膀的疼痛、逐渐脱落的牙齿和致命的睡眠呼吸暂停症也折磨着他,他不知该怎样面对这种孤身一人、逐渐老去的生活。
往日的幸福已悄然逝去,如何才能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保罗在迷惘中不停寻找着答案……
2024年11月26日 已读
「不必为我歌唱,不必为我诉说,不必为我落泪……但请微笑着记起我。」读来淡淡的,但仔细咂摸又是很有味道的一本。看到末页居民楼外墙上有块手写标语木牌的照片,意识到这就是故事里主角和妈妈回老屋时提到的暴脾气邻居写的那块「禁止用球打墙」,然后去看了作者介绍才知道这部本就是半自传作品。书中描绘的就是真实的五十一岁离异单身漫画家的生活,种牙、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戴着颈托工作、荒芜的庭院、探望住在养老之家的母亲、女儿拒绝来自己这小住并决定出国看看。但看完后会觉得,孑然一身的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孤苦可悲——工作还是能带来些成就感(虽然这也是难事),有那么个爱好持续提供些小趣味(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字体),尝试着保持健康(尽管一些尝试无效),即使有限但也维持着和人的联结(哪怕旧人远去新人难觅)。终究还是可以种下一棵小樱桃树,等待春天的到来。
F-绘本 M-图书馆 加拿大
缅甸小日子 豆瓣
Chroniques Birmanes
8.5 (64 个评分) 作者: [加]盖·德利斯勒 译者: 王大莹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9
※安古兰漫画大奖得主的另类报告书
※翻译成十多种语言的纸上纪录片
※独一无二的缅甸纪实漫画
※非浮光掠影式的深度旅行手账
※一个神秘国度的荒诞与日常
※漫画家爸爸、无国界医生管理人妈妈、新生宝宝的缅甸岁月
◎ 编辑推荐
🏆安古兰漫画大奖得主的另类报告书,知名作者纪实漫画作品
盖·德利斯勒,画关键帧的职业动画师,毕业于动画排名世界第一的谢尔丹动画学院,以旅行报道漫画和育儿漫画得享盛名,斩获各大奖项。
代表作:《平壤》《耶路撒冷》《缅甸小日子》《第111天:人质手记》等。其中《耶路撒冷》获得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蕞高奖——蕞佳漫画奖,《平壤》入选“蕞伟大的100部漫画”。
《缅甸小日子》已被翻译为英语、德语、意大利语、波兰语、捷克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和缅甸语等18国语言,在多国畅销;《出版者周刊》《纽约客》《英国卫报》好评推荐,并荣获加拿大阿尔贝里克·布儒瓦漫画奖,是了解缅甸的必读图像小说。
🛺 珍稀的“旅行报道漫画”,一部图像小说版的《寻路缅甸》
有别于市场上的旅行、纪实类书籍,这本书的主题不是旅游攻略和心得,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历史记录,而是着眼于琐碎、平凡的个人生活,尝试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和当地人,并将这种理解传递出去。作者笔力非凡,用新闻的笔法画漫画,既幽默逗趣,又洞察深刻。
混合游记、纪实、搞笑、漫画、育儿多种风味,举重若轻,将“政治、宗教、风土、人道主义”这类宏大命题融入日常生活的描绘中,经线条简单的漫画剖析解构,画得通俗、家常,个中笔触坦荡而细微,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此。
本书既是轻盈的纪实漫画,厚重的日常漫画,更是具备图像美感和社会观察犀利敏锐度的旅行报道漫画,开拓了图像小说的边界。
🎡 神秘国度的真实刻画,带你走进特殊时期的缅甸
以画笔掀开缅甸这个熟悉又陌生国度的神秘面纱。
漫画家爸爸、无国界医生管理人妈妈、新生宝宝三人一起在缅甸生活了一年。审查、迁都、炎热、专制……给他们的生活加了料,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本书的写实简洁有力,从头到尾洋溢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一个个2~5页的小故事串联成篇,既温柔又细腻,是展示缅甸普通人真实日常的一扇不一样的窗口。
一本书,是一个窗口,虽说描绘的是缅甸的小日子,却也能从中窥见缅甸的大社会。作者以绝妙的叙述和笔触赋予他所描绘的时刻以生命,让我们有幸跟着作者的画笔一起见证那个特殊时代的荒诞与日常,见证一家三口的“缅甸岁月”。
◎ 内容简介
关于缅甸,你知道什么?仰光?大金塔?昂山素季?……还有呢?
缅甸一天只供电四个小时?!将领们只有高中学历?!买电脑居然还要通过秘密管道?!银行还在手写记账?!昨天还在当会计的邻居,今天已成得道高僧?!
曾获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的加拿大漫画家盖·德利斯勒带着刚出生的儿子,跟随任职于无国界医生组织被派驻缅甸的妻子,到遥远陌生的东方国度缅甸生活了一年。他用幽默智慧的文字及轻盈洗练的画风笔触,忠实地记录下缅甸当地的生活风物,并对当地的文化政治进行了犀利独到的观察和省思。
◎ 媒体或名人推荐
画风活泼简约,在传统的旅行见闻录里融合了意想不到的敏锐观察。
——《纽约客》
《缅甸小日子》不仅是一部简洁有力的纸上电影,更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艺术杰作。
——《出版者周刊》
近年来关于缅甸生活的相关书籍中蕞具启发性也蕞有洞见的一本。
——《英国卫报》
德利斯勒对缅甸的观察入微,不猎奇也不过于悲悯,纪实类作品难的是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不客观,德利斯勒做到了。一个来自西方世界的加拿大人,在一年里,静静用笔描绘缅甸的世界。
——IGN
作者将缅甸的社会变化顺手拈来,观察之细致,情怀之深邃,视角之客观,文笔之流畅,画笔之灵动,让人不得不震惊叹服。这是一本了解缅甸的必读图像小说,因为你找不到第二本这样的书!
——亚马逊读者
德利斯勒的作品读来轻松愉快,有趣又有料,画出了人味与趣味。你想象不到他为什么能将沉甸甸的现实表现得这么简明有力、轻盈活泼。这是一本边界辽阔、引人深思的纪实图像小说,让你读完掩卷沉思之余还能心生暖意,那些对异乡生活的凝视和思索就藏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画笔缝隙之间。
——亚马逊读者
2021年3月17日 已读
8' 21/03/12~15 2h30 纪实漫画,记录了作者05-06年间带着四五岁的孩子随服务于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妻子来到缅甸后的所见所感。大部分是一些生活小故事,信息密度相对较低,但非常有趣。作者以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新奇视角所描绘出的缅甸,正适合几乎一无所知的我。昂山素季的软禁,严格的出版审查,一拍脑袋般决定的迁都,NGO工作的寸步难行,内观禅修的体验,经历过黄金年代的老人深深的失望下依然的热爱「不得不在这个国家最糟糕的局势下招待你,真是遗憾」。
T-纪实 加拿大
黑色孤儿 第一季 (2013) 豆瓣
Orphan Black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黑色孤儿
8.8 (120 个评分) 演员: 塔提阿娜·玛斯拉尼 / 乔丹·加文瑞斯
流浪的孤儿Sarah(塔提阿娜·玛斯拉尼 Tatiana Maslany 饰)目睹一个女人自杀,因为与死者长的极为相似,遂决定假冒死者的身份领取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然而Sarah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闯进了一个危险的谜局。在“扮演”死者的同时,Sarah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她和自杀的女人其实都是克隆人,而且这批克隆人不止她们两个。不法组织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创造了一批克隆的胚胎并将她们植入毫不知情的普通夫妻体内,让她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生、成长。没有人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些克隆人,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这些克隆人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一切都晚了,因为一个刺客正在将她们一个一个暗杀。
2018年5月12日 看过
7.5 设定很精彩,演技更是毋庸置疑地厉害。只是这类主要靠着真相的悬念吊着胃口的剧,并非我会特别喜欢的类型。
F-剧集 加拿大
活着就很伟大 豆瓣
抑郁少年
作者: [加] 凯文·布雷尔 译者: 余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人生有缝隙 阳光才会照进来 。《活着就很伟大》这本书是在探寻挣扎的意义,它讲述了一个身患抑郁症的少年是如何度过那些无人理解的岁月与时光,不美化,不做作,完全真实并且真诚的记录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情绪和生活。从毫无希望的生活中寻找活着的意义,从无法入眠的深夜里获得一点点求生的毅力,从此我们知道,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我们治愈和接受自身黑暗的能力。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活着就非常有意义。
1.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明星乔任梁因患抑郁症去世就引起大家对抑郁症的又一轮关注。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做了解。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抵抗抑郁症,也让人们看到只要发自内心的去与抑郁症对抗,总有办法能让自己活下来。活着就很伟大也是对身患抑郁症的人的深刻理解,他们不需要去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去证明自己的伟大,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能够活着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2.作者受邀在TED平台上做关于抑郁症的演讲,此条视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新浪微博、知乎、豆瓣等众多公众平台都有转帖此演讲内容并且获得超高点击量。
3.福布斯电视台、华尔街日报、INC杂志和NBC电视台倾情推荐。并评价这是一本最值得阅读的书。
4.“凯文•布雷尔言他人之未言,他曾活在黑暗中,如今,他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为深陷痛苦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写爱于臂上”创始人杰米•特沃科夫斯基
5.“凯文•布雷尔亲自讲述了自己是如何挣扎的,他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描述了抑郁的状态。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The Teen Whisperer”,电视名人和作家,乔希•西普
2017年12月31日 已读
9' 2017/12/24~27, 29 5h 作者描述了他与抑郁有关的一系列心路历程,能让置身事外的人稍微窥见些抑郁的面貌。比如,并不是那么容易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抑郁,抑郁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理由,抑郁不是情绪而是「一个望穿生活的镜头」,自杀的念头在抑郁中所扮演的角色。要体谅、读懂他人的心,太难了,而就是这类自我剖析的书,展示一个不同的视角,提供给一个窗口去了解到他人的所思所想和来龙去脉,让拉近一颗颗心间的距离成为可能。又及,道理所有人都懂,可「听到一句话知道这是对的」、「意识到自己应该那样去行动」和「明白自己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三者截然不同。
T-心理学 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