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豆瓣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著 / [法] 马丁·韦龙 绘 译者: 郭玥 2022 - 9
托尔斯泰同名小说改编,无边土地上的野心生长
◎ 编辑推荐
★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得主马丁·韦龙据托尔斯泰同名小说精彩改编,法式幽默与文学泰斗的完美配合
基于托尔斯泰经典原著,以图像小说形式诠释文字内容。托尔斯泰的故事足以引人深思,马丁·韦龙则加入更多幽默元素。丰富的内容、机智的话语,农民、贵族的精彩交锋,结合赏心悦目的色彩与流畅的笔触……以图像之美再现经典故事,在诙谐讽刺中展现托尔斯泰的深刻内涵。
★野心与欲望——永不过时的经典议题
从小农场到大庄园,从大庄园到看不见边际的广袤土地。拥有的越来越多, 失去的也越来越多。友情、亲情,到最后,膨胀的欲望又将要人付出怎样的代价?
2025年7月11日 已读
在去往深圳的飞机上看完的。感觉是很忠实地以图像对小说内容的还原(虽然我没看过原著),画面本身没有太多出彩的部分,或许主要还是这个托尔斯泰的道德寓言故事本身没有太多打动我的部分。
F-绘本 M-图书馆 法国
我的辽阔天地 豆瓣
LES GRANDS ESPACES
9.0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卡特琳·默里斯 译者: 张迿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2 - 10
★第46届安古兰漫画节决选作品,在法、德、英、西班牙多国出版,屡获高星口碑。

★法兰西艺术学院首位漫画家院士卡特琳·默里斯自传性质代表作,以清新灵动的画风,讲述妙趣横生的乡间日常。

★这也是一个现代女性成长故事。浓郁的文艺家庭氛围、热爱园艺的父母以及乡村宽阔自由的土地,让两姐妹在文艺作品和大自然的滋养下成长,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态度反击他人的贬低和规训,活出属于自己的宽广人生。

“我在乡下长大,童年的梦都在大自然里。”

为了抚养我和姐姐长大,父母带着我们离开城市搬到了乡下。爸爸说乡村会带给我们好运。新家是座破败的农场,父母把它变成了媲美凡尔赛宫的大花园。我们的农场是一座宝藏,从地里挖出的雕像、骨头、钉子、牛粪都展示在我们的家庭博物馆里。我们在树 下读普鲁斯特、左拉,也感受大自然的辽阔和自由。妈妈说,没有什么物品可留作遗产,除了玫瑰和树。我们就这样和树木花朵一起,肆意生长,温柔歌唱……
2025年8月30日 已读
很美。虽然书里的内容离我相隔太远,我不懂乡村自然,也不懂法国文艺,对话中提及的大多数作家画家我都不怎么知道,但不妨碍去感受这童年生活中广袤的自由的诗意的美好。
F-绘本 M-图书馆 T-自然 法国
致D 豆瓣
Lettre à D.
8.0 (144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高兹 译者: 袁筱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5
2006年,一本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第二年,作者与其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这段长达六十年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让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排名直线上升。
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这纯粹记述两人感情经历的爱情告白,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写过的任何一部著作,给读者、甚至是严肃的思想界的同行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书中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形象光辉,盖过了他以往的任何一种身份。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这个“丈夫”形象,才长久地留在世人心中,成为永恒。也是这个形象,让我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安德烈·高兹 (AndréGorz,1923-2007)。
《致D》是高兹写给她妻子多莉娜(Dorine,1924-2007)的“情书”,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爱情的墓志铭。法国哲学家高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多莉娜回溯这段刻骨铭心的情史。那时,他已经知道身患绝症的多莉娜医治无望,很有可能会先他而去。面对缠绵病榻、体重只剩四十五公斤、身高缩短了六厘米、在他眼里“依然美丽、依然优雅、魅力无穷”的妻子,他感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的爱,以致抑制不住要给她写信的狂热欲望。他要告诉她自己是多么爱她,多么后悔没有更多地向她诉说自己的无限深情,没有更早地表白人世间这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爱,他说要用这封信重新组构爱情的历史,为的是把握它的全部意义。他所以要写这封信,还是为着理解他经历过的、也就是和妻子共同经历过的一切……
高兹和多莉娜最后双双弃世的决定是最自然不过的结果。高兹,已经看到爱人灵柩的男人,终于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们都不希望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在另一个死后继续活着。”高兹最后选择的不是哲学家的选择,他说为爱而死是唯一不能用哲学解释的观念,当爱成为两个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发生共鸣的方式时,就已经超越了哲学。(摘自杜小真《哲学不能解释之爱》)
2024年5月17日 已读
读到中部时就在想作者真是一个很拧巴的人,正如多莉娜说的那样,他困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抛弃了直觉和情感,因而无法真正地看到现实。所以他一边说是因为爱是因为对方自己才想要继续存在,一边又说「我对你的爱不讨我喜欢」。我看到这里时超生气,替多莉娜感到不值。她如此聪明优雅有魅力,作者的报纸编辑工作全靠她三十年来维护整理的卷宗,但她似乎只是作为丈夫的最佳搭档,而非作为她自己被大家记住。直到看到末尾那一小截,才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浓度,才意识到或许正是因为作者幡然醒悟后的那些悔过,才会呈现出这样的前半本。
T-纪实 法国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豆瓣 Goodreads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Tome 1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9.2 (28 个评分) 作者: [法] 斯泰凡·厄埃 编绘 /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原作 译者: 周克希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1
《追忆逝水年华》图像小说
带你一口气读完普鲁斯特
周克希经典译本
程抱一推荐
...................
※编辑推荐※
◎ 打开普鲁斯特的正确方式是漫画:一口气读完《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机会来了。
◎ 周克希经典译本,法兰西院士程抱一推荐。
◎ 普鲁斯特是可以 被改编的吗?前半生出入社交名利场,后半生缠绵病榻。长期遭受慢性失眠症的折磨,他用这些漫漫长夜来追忆逝水年华。一部《追寻逝去的时光》,卷帙浩繁、文气绵密、句法精微,洋洋数百万言,写尽了爱的萌生和式微,写尽了名利场中的纸醉金迷、人情冷暖,是“一战”爆发前19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和半上流社会芸芸众生相的一幅长卷。这样一部复杂、丰饶,扑朔迷离的文本,进入难,出去更难:要如何将它改编成漫画?
◎ 斯泰凡·厄埃交了满分卷:他正职是广告公司总裁,并非科班出身的漫画家,却出于对这部小说的热爱,揽下“改编普鲁斯特”这个西西弗斯式的任务。他伏案十年,将绵密文字抽丝拨茧,一一落实到图像叙事,水落石出,脉络显现,不失其精髓,就好比“将一部巨型交响乐改写成一首钢琴协奏曲”。
◎ 于极简处见繁华:厄埃的改编野心勃勃却又虚怀若谷,满怀敬意。对这部小说了若指掌的他,文本取舍极具匠心,不取则已,取则无一字增删,画风传承延续《丁丁历险记》经典“清线派”风格,十九世纪法国风土人情跃然纸上。
◎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普鲁斯特的“难读”与他的名气齐名。将文本图像化的尝试,可看作将普鲁斯特“民主化”的尝试,为读者指明了一条进入普鲁斯特文本的捷径。不管是将小说烂熟于心的人,徘徊门外犹豫不前的人,还是从来没有机会读完过它的人:这部漫画都会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普鲁斯特天地的大门。
...................
※内容简介※
这部漫画是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著名小说《追寻逝去的时光》基础上改编而成,对话与旁白均摘自小说原文,无一字增删。原著小说共分七卷,讲了叙述者的童年记忆、出入上流社会的经历、友谊、爱情和回忆。它讲了上流社会和半上流社会的浮华和众生相,精确地描述了“一战”前夕法国的社会、经济与阶层。
漫画的第一卷乃是根据小说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改编而成,讲述了作者对童年居所贡布雷和家庭密友斯万先生的记忆,以及斯万和奥黛特之间的爱情的萌发和式微。
...................
※媒体推荐※
文字与画面相得益彰,清线派画风继承了《丁丁历险记》传统,要改编普鲁斯特非此则不能妥。普鲁斯特被托付到厄埃手中,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他的改编尺度,增一分则太过,减一分则不足,真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当厄埃悄然退居幕后的时候,普鲁斯特也就现身了。
—— 《费加罗报》
“……我享受了一番妥帖达意,甚至巧遇故知的情趣;庆幸中国读者从此得以进入普鲁斯特天地,尽情徜徉其间矣!”
——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François Cheng)推荐
普鲁斯特的文体,自有一种独特的美。那些看似‘臃肿冗长’的长句,在他笔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异常精彩的。因为他确实有那么些纷至沓来、极为丰赡的思想要表达,确实有那么些错综复杂、相当微妙的关系和因由要交待,而这一切,他又是写得那么从容,那么美妙……犹如一棵树分出好些枝桠,枝桠上长出许多枝条,枝条上又结出繁茂的叶片和花朵。
——本书译者周克希
感谢普鲁斯特和厄埃,让我们得以一睹昔日法兰西之美:家庭聚餐、玄关处铺地的彩砖、老式木地板、花园铁门挂的铃铛、桌铃……无比妥帖的乡愁。
—— 法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2024年10月25日 已读
虽然相比图画奠定整本基调的还是其中大量的文字,但若不是漫画的精简与丰富,直接去啃原著我肯定是读不下来的。前半本讲了很多关于亲朋邻里的琐碎,随机地穿插在一起;后半本则是较完整的斯万的爱情故事和「我」的单相思。那些细微的瞬间轻拂过的心绪都被捕捉下,掰开揉碎地拆解了表述出来,这就是这本的动人之处,即便很多情境离我们太过遥远但也同样能感人物之所感。而我没有那么喜欢这本,也还是因为那些情境太遥远了。看完后才知道竟然是业余漫画家所绘,但花费十年画完一本那也早就脱离「业余」的范畴了,质朴又精细的写实画风与文字也很相符。
F-绘本 M-图书馆 法国
野兽 (202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a bête
6.5 (45 个评分) 导演: 贝特朗·波尼洛 演员: 蕾雅·赛杜 / 乔治·麦凯
其它标题: La bête / The Beast
讲述在一切情感都成为危险的未来,女主为了净化自己的DNA,去除体内所有的强烈情感,进入了一台机器,穿梭于自己的前生今世(1910年、2014年、2044年),在穿越过程中她邂逅了似曾相识的男主。
2024年6月18日 看过
上影节4th 因为看完后吐槽欲太强了,于是跳过前面几部先来评这部。豆瓣上这部有「剧情/爱情/科幻/惊悚」四个标签,只有惊悚表现得很到位,剧情上就是故弄玄虚乍一下仿佛很高级但实际就是很闷的大量静止特写和重复呼应,甚至我一直觉得这部在音效上时不时搞个biangbiang突袭大概就是怕观众睡着(我也确实看着我边上的大叔半小时内酣然入睡然后又被吵醒)。爱情/科幻 这两部分我都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在最后两分钟想它要是结束在这里我一定会很生气,最后一分钟的收尾是让我没有那么生气了,但这个落点我还是很莫名,用这么个故事这样地来讲就大可不必。假如是在家看完大概能勉强打个三星,为新奇的惊悚片体验(但在家肯定早早退出放弃了),坐在影院中途陆续有人退场我在座位上旋转了几次骨盆确认了几次时间耐着性子看到结尾这个体验,就只能有两星。
M-影院 法国
锡尔斯玛利亚 (2014) 豆瓣
Clouds of Sils Maria
7.9 (178 个评分) 导演: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演员: 朱丽叶·比诺什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其它标题: Clouds of Sils Maria / 坐看云起时(港)
玛利亚(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演员,凭借“西格德”这一角色一举成名。在剧中,西格德野心勃勃,全身上下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她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名为海琳娜的角色的自杀,是一出惊为天人的悲剧。
如今,玛利亚已经四十多岁了,命运让她再度站在了舞台之上,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是性感致命的西格德,而变成了悲剧的化身海琳娜。饰演西格德的是一位名叫艾莉丝(科洛·格蕾斯·莫瑞兹 Chloe Grace Moretz 饰)的新生代演员,她的个性狂放不羁,常常惹是生非,饱受非议。在入戏的过程中,玛利亚在艾莉丝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引发了她深深的思考。
2022年4月27日 看过
8.5 剧本内外的互文设计得也太好了。「It was far more valuable than desire.」想触碰又收回的手。结局换位的失踪身影。「I'm allowed to not be old, as long as I don't want to be young.」还有Maloja Snake, 云浪奔腾着涌入山谷,这个景象好美。
法国
神之山岭 (202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e Sommet Des Dieux
7.7 (45 个评分) 导演: 帕特里克·英伯特 演员: Lazare Herson-Macarel / Eric Herson-Macarel
其它标题: Le Sommet Des Dieux / The Summit of the Gods
《神之山岭》改编自著名漫画家谷口治郎和作家梦枕貘的漫画系列,在影片中,年轻的日本摄影记者深町发现了一部或将改变登山历史的相机。这部相机指向神秘的羽生丈二 — 一名据传已经失踪多年的孤狼登山者。深町进入了狂热登山者的世界,这些登山者们对难以征服的高山充满向往,在这个旅程中,深町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神之山岭。
2023年6月19日 看过
8.5 23/06/19 法国导演做的关于日本登山者的动画,内核感觉也很日本?这周去张家界天门山,在山顶看了一个钟头的云。爬上最后一级台阶,到达空旷大平台的那一刻,就是忍不住惊叹,感觉自己离云好近。吹吹风,看看天,看看云,看看山,看看脚下的城市,这个角度拍拍,那个角度拍拍,就这样待了一个钟头,还舍不得离开。在那一个钟头里,就想起了这部。为什么要攀登到顶峰?这有什么意义?不需要理由。也不一定需要寻找意义。想要去,到达后觉得满足,那就可以了。
动画电影 法国
让我独自一人 豆瓣
Laissez-moi (Commentaire)
7.5 (2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塞勒·索瓦若 / 袁筱一(导读) 译者: 唐洋洋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 如火焰般纯净,比眼泪更骄傲,不驯服的女人,在病痛与失恋中解剖爱情;
流星般一闪而过的天才作者,在肺结核与恋人分手的双重打击下,用手术刀般的精准笔触剖析爱情与欲望。
※ “让我受苦,让我治愈,让我独自一人”——在这份爱情病例的体检报告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一个在爱人面前始终站立着的女人,审视这段爱情结束的全部过程:剖开自我,也解剖爱情;直面丧失,也直面死亡。
※ 情感强烈,文字优美,饱含爱、痛苦与尊严的独白书写,20世纪女性文本的里程碑;
全书由四封书信组成,以第一、第二人称叙述的独特方式,开独白书写之先河:“如果你爱我,我将会痊愈”;
以极度痛楚但又极度清醒的文字,突显女性的自主意识,直视存在本身:深情同时骄傲,饱含爱与尊严。
※ 法国文学不曾被遗忘的明珠,出版近一个世纪以来数度再版与搬上舞台,引发几代读者情感共鸣;
1933年初版后,每隔几年都会重新再版,千禧年以后更是数次被搬演上舞台以独白剧方式呈现,同时被译为数种语言畅销全球,引发不同年代、不同国家读者同样的情感共鸣。
※ 来自边缘人物的真诚书写,感动一干文坛名家,获得一致好评;
保罗•克洛岱尔、勒内•克勒韦尔、保罗•瓦莱里、克拉拉·马尔罗、罗伯特·布拉西亚克等法国文坛名家热烈推荐,将其誉为“一簇反抗生命的纯净火焰”。
※ 法语文学教授、译者袁筱一六千字长文倾心导读:哪怕躺平的时代终将到来,也让我们站着爱吧!
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著名法国文学译者、研究专家袁筱一老师长文导读,深度还原玛塞勒·索瓦若的生平、写作背景与文学价值,帮助读者理解这部鲜为人知的法国经典。
※ 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160精装小开本,典雅便携;设计师精排全书,倾心设计。
————————
【内容简介】
“让我受苦,让我治愈,让我独自一人。”
1930年,身患肺结核的年轻女子在疗养院收到恋人的分手信。
在内心的阵痛与煎熬之中,她以天才般的细腻笔触写下四封剖析爱情的信件,却从未寄出。
在保罗•克洛岱尔、保罗•瓦莱里、勒内•克勒韦尔等知名作家的支持下,书信得以结集出版,近九十年来不断再版,已成为法国女性文学经典之作。
————————
【重要评价】
▲ 小小的一卷,如此苦涩,如此纯洁,如此高贵,如此明朗,如此雅致,如此凌厉,如此格调高雅的荒凉与残破。人们几乎可以说,这是女性写作的最佳代表作之一。
——保罗•克洛岱尔
▲一簇反抗生命的纯净火焰。
——勒内•克勒韦尔
▲本该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部由一个不驯服的女人写成的书;如男性目光一般准确,目光所及,亦敌亦友,没有分毫奴性。……是一部带着简洁的忧伤的书,直面死亡,直面装出一副权威态度的男性的弱点,一部充满尊严的书。
——克拉拉·马尔罗
▲所有喜欢真实与简单的小叙事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部如此丰满的作品,因为,无论如何,这首先是一部值得爱、关于爱的作品。
——罗伯特·布拉西亚克
▲可以说是由和弦与对位组成的作品——每个主题皆有其回响,每个观点都有其对应,展现一个非凡卓越的内心世界,特别写出了对于自我的检视。
——保罗•瓦莱里
2021年12月30日 已读
9' 七月中旬这本刚出版时我就买了,一是因为那会儿我对一頁的书很感兴趣,二是这个标题确实吸引到了当时情境下的我。八九月看完了导读和第一封信后就搁下了,谈不上喜欢。甚至在今晚第一遍过完剩下的部分之后,从导读起认真地重新读完一遍之前,我都以为我可能只会给个7分、觉得有那么点矫揉空洞。但最终,我总算是抓到了其中的情绪,并浸了进去。这也让我很开心,有种拓宽了接收域的欣喜。全书百页不到,导读就占了五分之一,但写得极好,提供了阅读的视角和情绪的基调奠定。书里浮现出的作者形象让我有些钦佩:感情充沛却独立自持,理智清醒可仍天真浪漫。是难以言说的好。
F-散文 法国
白日美人 (1967)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Belle de jour
7.6 (303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演员: 凯瑟琳·德纳芙 / 让·索雷尔
其它标题: Belle de jour / 青楼红杏(港)
美丽的中产阶级女子塞芙丽娜(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饰)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身为外科医生的丈夫皮埃尔(让•索尔 Jean Sorel 饰)英俊温柔,收入颇丰,但他却始终无法令妻子得到肉欲上的满足。碍于身份,塞芙丽娜只得通过幻想自己受人虐待和欺凌,并从中得到欢愉。
无可忍耐之下,她跑到妓院卖身,因为只能在丈夫出诊的这段时间(下午2点到5点)出卖身体,因此她得到了“白日美人”的称号。从最初的抗拒到完全的解放,塞芙丽娜得到莫大的满足与快感。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职业杀手马塞尔(皮埃尔•克莱蒙迪 Pierre Clémenti 饰),后者为白日美人的美艳与神秘所吸引,却也将彼此带入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混乱之中……
2022年4月9日 看过
7.0 看完后,我:???我好像理解,但我又不理解。似乎讨论的是爱与性的分割,是自我与超我的矛盾。但女主对丈夫的爱——「我对你跟欢愉无关,我们之间超越了欢愉,可能你不信,但我从未感到如此亲密」——就完全没体现出来?比较有趣的一点是:「自你发生意外,我再没发梦」。相比是因为导致了这般结果后而消散的渴求,更像是另种形式的被充填被满足。
法国
燃烧女子的肖像 (2019)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8.7 (1455 个评分) 导演: 瑟琳·席安玛 演员: 诺米·梅兰特 / 阿黛拉·哈内尔
其它标题: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 浴火的少女画像(港)
1760年法国布列塔尼,才华洋溢的年轻女画家玛莉安(诺米·梅兰特饰)收到委托,需要在对方不知情的状况下,完成富家小姐艾洛伊兹(阿黛拉·哈内尔饰)出嫁前的肖像画。两人在孤岛相依为命,白天女画家悄悄观察小姐的一举一动,到了晚上才纵情下笔。两人在画与被画的亲密接触下,即便是在充满礼教束缚的时代,却也渐渐萌发了禁忌的暧昧情愫,随着大婚之日越来越近,她们的爱火却越烧越猛烈…
2022年4月5日 看过
8.0 视觉上极美。烛火、壁炉、篝火,油画,红色、蓝色、绿色。俄耳甫斯故事的三种解读,离别前的「回过头来」,音乐会上的「她没有回头」。最后听《四季·夏》的两分半太强了。对这部,是片段式的和氛围式的喜欢。
T-LGBTQ 法国
天使爱美丽 (2001) 豆瓣 TMDB I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8.7 (1788 个评分) 导演: 让-皮埃尔·热内 演员: 奥黛丽·塔图 / 马修·卡索维茨
其它标题: Il favoloso mondo di Amélie / Den fabelagtige Amélie fra Montmartre
艾米莉(奥黛丽·塔图 Audrey Tautou 饰)有着别人看来不幸的童年——父亲给她做健康检查时,发现她心跳过快,便断定她患上心脏病,从此艾米莉与学校绝缘。随后因为一桩意外,母亲在她眼前突然死去。这一切都毫不影响艾米莉对生活的豁达乐观。
1997年,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她倍感人生的孤独脆弱,艾米莉从此开始了一系列助人计划,包括自闭忧郁的邻居老人,被老板刻薄的菜摊伙计、遗失了童年器物的旧房东、爱情失意的咖啡店同事。但她万万想不到,成人录象带商店店员尼诺(马修·卡索维 Mathieu Kassovitz 饰),竟成为她的棘手对象,艾米莉开始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另类计划……
2021年6月14日 看过
9.0 21/06/13 上影节1st。极其有趣,极其可爱。大量的近景,艾米丽的特写几乎全是上目线。这种古灵精怪、浪漫又含蓄,太让人心动了。听到熟悉的配乐旋律,会有“原来是在这样的场景”的激动感。影院里大家的笑点也都很一致,更是加强了观影的愉悦体验。
M-影院 法国
关于小精灵的几乎全部真相 豆瓣
Presque toute la vérité sur les lutins
8.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克洛蒂尔德·德拉克罗瓦 译者: 张迿 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9
怎样才能拥有一只小精灵?
小精灵们都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小精灵们睡觉吗?读书吗?工作吗?
一本关于小精灵的百科全书,一本小精灵驯养指南,带你走进小精灵的世界,了解关于小精灵的几乎全部真相。
♦ 编辑推荐
◎ 一本小精灵百科全书与驯养指南。
给所有对小精灵感到好奇,想要了解、拥有一只小精灵的孩子和大人。
◎ 以幽默风趣、童真可爱著称的绘本作者。小精灵世界的称职导游,为你讲解小精灵的历史与现状,小精灵的日常生活与不为人知的秘密。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勇敢探求。
◎ 图文活泼可爱,内容丰富。包含艺术、文学、数学、物理……方面的小知识以及425顶尖顶帽、206把白胡子、213棵蘑菇,在阅读中发现乐趣!
♦ 内容简介
关于小精灵这一神秘族群,我们都怀有各种各样的好奇。
小精灵的个头为什么这么小?为什么小精灵都是尖耳朵,留大胡子,戴尖顶帽?小精灵为什么痴迷蘑菇?小精灵的工作是什么?它们下班回到家后又做什么呢?
你会在这本书里找到425顶尖顶帽、206把白胡子、213棵蘑菇和几乎所有你一直想知道的关于小精灵的真相。
2020年12月25日 已读
20/12/22 30min 提前买了些童书作为给小朋友的新年礼物,毫不客气地先拆了本看(其实就是我自己想瞅瞅才会想起来准备)。一本正经地构建了精灵世界的历史与风俗,蛮可爱的,但我看得兴趣缺缺。认真想了下,这算不算是某种童真童趣、想象力与好奇心的缺失。再想到,对于《阿丽塔》、赛博朋克、末世废土这样的世界我还是会觉得很有趣,所以可能只是风格的偏好性吧,于是就也松了口气(?)
F-童书 F-绘本 法国
农场 豆瓣
Une ferme d'autrefois
作者: [法] 菲利普·迪马 / Philippe Dumas 译者: 李旻谕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9
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必读。法国著名作家、插画家菲利普•迪马带你重返维多利亚时代的农场,体验过去的生活,邂逅昔日田园之美,反思动物权利、消费主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命和生态意识。
◎ 编辑推荐
☆客观再现昔日田园生活,带你认识农场,体验过去的田园生活
没有为了反对当下而浪漫化过去,既讲述了农场的自然状态,也讲了关于劳动的方方面面。既有人们劳动、生产的艰辛,也有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
☆大幅水彩插画营造逼真场景,纪录片式风格描绘美好生活背后的支撑细节
法国著名作家、插画家菲利普•迪马运用柔软细腻的水彩插图,结合纪录片式的描写将昔日的田园生活画卷缓缓展开,将你置于昔日田园之美中。
☆喧嚣之下感受宁静,独辟蹊径的生命和生态教育
“现在的农场越来越像工厂”,作者借由农场的田园美、原始美、慢生活与现在生活中的密集圈养、消费主义和环境破坏形成鲜明对比,引导反思人类的生存模式,向孩子传递动物权利、反消费主义、生态环保等意识。
◎ 内容简介
本书描绘了一个上世纪位于英国的农场:菜园、乳品制造房、农具、犁地、挤奶、割麦……和越来越像工厂的现代农场不一样,这里,没有密集圈养的动物,也没有大量电器、机械,动物以人道的方式被畜养,食物用自然的方式进行储存,人类和自然和谐地相处。
◎ 读者评价
一本用水彩描绘过去农场的纪录片式的作品:看起来对孩子来说,它似乎有点难度,但其实并没有!我的两个孩子(4岁和6岁)对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着迷。——亚马逊读者
描述准确,但又不影响水彩画的优雅,精致与纪录式的准确结合。书中的柯吉农场像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牛津郡的乡村生活。在给孩子介绍烤饼和自制松饼之后,可以把这本漂亮的书拿出来一起阅读。——亚马逊读者
2019年9月27日 已读
因为沉迷《星露谷物语》,所以找了几本关于农场生活的书。
F-绘本 法国
花容月貌 (201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Jeune & Jolie
7.5 (290 个评分) 导演: 弗朗索瓦·欧容 演员: 玛丽恩·瓦科特 / 热拉尔丁娜·帕亚
其它标题: Jeune & Jolie / 我要…17岁(港)
伊莎贝尔(玛丽恩·瓦斯 Marine Vacth 饰)是一名17岁的妙龄女孩,拥有着靓丽容貌和美好肉体的她对“性”有着一番独特的见解。一次偶然中,伊莎贝尔遇见了一位游客,就这样,她寥寥草草地献出了自己的处女之身,之后,伊莎贝尔在探索“性”的道路上一路走远。
在网络上出售自己的性感照片、利用肉体换取金钱,在做着这些勾当的同时,伊莎贝尔依旧是同学和家人眼中的纯洁少女。一位老年嫖客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伊莎贝尔,她不禁想要在年长的他的身上寻找亲情的依赖,不幸的是,在一次交易中,老年嫖客突发心脏病死亡,警察很快就找到了伊莎贝尔家,她所作的一切都在此时被公之于众。
2018年4月25日 看过
9.0 道德的存在,也能说是为了让个体的集合,即社会,能更平稳、有序、顺滑地前行。人需要归属感、安全感,需要相信自己有个归处,有个会等待并一直陪伴自己的人,所以我们提倡忠贞。Isabelle就是跳脱出道德的束缚,在自由地好奇地探索性欲与金钱的交换。兰波的诗,平和的妻子,也很特别。
法国
小王子小红帽 豆瓣
作者: [法国] 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 唐珍 2004 - 7
小王子单纯,好学,充满求知欲。当他无法理解爱他的那朵花儿的心境而伤心地离开自己的星球后,他开始寻访其他星球,他先后在一个又一个星球上认识了国王,自负自傲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而在最后一个星球-地球上, 他却认识了蛇,只有三个花瓣的花儿,高山上的回声,玫瑰盛开的花园,狐狸,扳道工,卖止 渴药丸的商人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在沙漠上遇险的飞行员。这些人教会他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他人,也认识了自己。然而除了动物和植物以外,小王了了眼中的大人却是荒诞可笑、令人费解的:一个没有臣民的国王却喜欢发号施令,一个自负自傲的人只等着崇拜者的到来;一个因为自己爱喝酒而羞愧的酒鬼企图在不断的饮酒中忘却差愧,一个一无所有的商人不断地计算加法……
2017年10月12日 已读
7' 2017/10/04, 11 1h 搬家整理书橱时看到这本。是小学的时候吧,去书城,爸妈在给我挑书,主要应该是在选教辅,我在边上看了几页,也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会把这本递给他们说要买。我第一次读「小王子」原来在这么早,但总觉得当时大概也就随手地翻了一遍,谈不上喜欢。可能现在也算不上有多喜欢,只是因为它太负盛名了?/ 原来格林童话的很多篇改编自夏尔·贝洛的故事,最初的版本是这样的。
F-小说集 法国
调音师(短片) (2010)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L'accordeur
9.0 (926 个评分) 导演: 奥利维耶·特雷内 演员: 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 / 达尼埃莱·莱布伦
其它标题: L'accordeur / 钢琴调音师
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饰)是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功败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会窥视到别人的生活与隐私,他兀自沉浸在这种虽处闹市又仿佛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
本片荣获2011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2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
局外人 豆瓣 Goodreads
L’Étranger
9.3 (288 个评分) 作者: (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柳鸣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2017年5月16日 已读
8' ①2017/05/03, 14~15 1h45; ②2017/05/15~16 2h5 第一遍看的时候跳过了序,不太在状态里、比较机械,时间上也是打碎了在读,看完最后一段想的是「就这样?」感觉没怎么理解。回过头来读了作为书序的柳鸣九先生的文评,才有了点大概的感觉,重新看了第二遍。还是对默尔索这个人物本身更感兴趣,他对于自己的生活也像局外人一般,以他为第一人称的书写,简单直白的主谓宾短句点清人物及其动作,仅有感官感受的叙述而少有心理情感的描写。「默尔索整个的存在状况与全部的意义仅限于感受、认知与彻悟,他毕竟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无为的形象。」一直到最后他也是非常谨慎地处理自己会有的期望,尽力去理解接受并习惯现状。觉得有的地方自己跟他有些类似吧。
F-小说 法国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59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2017年5月3日 已读
6' 2017/05/03 2h 自言自语式的句落,时间线随意跳跃。完全是不加思考、不试图去理解、跟着感觉走地在看,不是很明白。看了豆瓣排序靠前的几篇书评,也多是在写开头「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一段。有点好奇大家是接受到了多少。
F-小说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