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心理学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豆瓣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8.6 (202 个评分) 作者: [美]洛莉·戈特利布 译者: 张含笑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7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3年8月13日 已读
8' 这本书从今年一月开始看,断断续续,五月看了点,最终看完已是八月中旬。整体来说是有意思的,写得平实幽默又真挚,只是篇幅有些过长,看到最后就很疲(也可能是因靠后出现的两个来访者的故事我兴趣较淡)。对于来访者的困扰乃至对作者自身问题的剖析,并不只是流于表面的泛泛之谈,而确实地有一些我未曾想到过的部分,甚至一些听起来虽然合理但过于牵强的逻辑,正是困住我们的根本。印象最深的是「快照」理论以及「绕开那些牢笼中的栏杆」,最喜欢的是癌症患者朱莉的故事。
M-电子书 T-心理学 美国
活着就很伟大 豆瓣
抑郁少年
作者: [加] 凯文·布雷尔 译者: 余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人生有缝隙 阳光才会照进来 。《活着就很伟大》这本书是在探寻挣扎的意义,它讲述了一个身患抑郁症的少年是如何度过那些无人理解的岁月与时光,不美化,不做作,完全真实并且真诚的记录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情绪和生活。从毫无希望的生活中寻找活着的意义,从无法入眠的深夜里获得一点点求生的毅力,从此我们知道,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我们治愈和接受自身黑暗的能力。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活着就非常有意义。
1.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明星乔任梁因患抑郁症去世就引起大家对抑郁症的又一轮关注。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都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做了解。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抵抗抑郁症,也让人们看到只要发自内心的去与抑郁症对抗,总有办法能让自己活下来。活着就很伟大也是对身患抑郁症的人的深刻理解,他们不需要去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去证明自己的伟大,对抑郁症患者来说,能够活着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2.作者受邀在TED平台上做关于抑郁症的演讲,此条视频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新浪微博、知乎、豆瓣等众多公众平台都有转帖此演讲内容并且获得超高点击量。
3.福布斯电视台、华尔街日报、INC杂志和NBC电视台倾情推荐。并评价这是一本最值得阅读的书。
4.“凯文•布雷尔言他人之未言,他曾活在黑暗中,如今,他用自己独特的声音为深陷痛苦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写爱于臂上”创始人杰米•特沃科夫斯基
5.“凯文•布雷尔亲自讲述了自己是如何挣扎的,他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描述了抑郁的状态。这是一本必读的书。
——“The Teen Whisperer”,电视名人和作家,乔希•西普
2017年12月31日 已读
9' 2017/12/24~27, 29 5h 作者描述了他与抑郁有关的一系列心路历程,能让置身事外的人稍微窥见些抑郁的面貌。比如,并不是那么容易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抑郁,抑郁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理由,抑郁不是情绪而是「一个望穿生活的镜头」,自杀的念头在抑郁中所扮演的角色。要体谅、读懂他人的心,太难了,而就是这类自我剖析的书,展示一个不同的视角,提供给一个窗口去了解到他人的所思所想和来龙去脉,让拉近一颗颗心间的距离成为可能。又及,道理所有人都懂,可「听到一句话知道这是对的」、「意识到自己应该那样去行动」和「明白自己该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三者截然不同。
T-心理学 加拿大
活下去的理由 豆瓣
Reasons to Stay Alive
7.7 (91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特·海格 译者: 赵燕飞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新锐小说家马特·海格以文学手法剖白自身心理困境
再现一段克服绝望、走出抑郁的生命之旅
...................
※编辑推荐※
☆畅销全球33个国家,英国报业巨头《星期日泰晤士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No.1,连续46周稳居英国图书畅销榜前10名,英国最大连 锁书店水石书店年度选书,入选《娱乐周刊》2016年必读书目。
☆ BBC、《纽约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观察家报》《赫芬顿邮报》等五十余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珍妮特•温特森、尼尔•盖曼、S·J·沃森、乔安妮·哈里斯等知名作家击节赞赏。
☆作者马特·海格曾站在悬崖边企图自杀,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本书中,他以惊人的准确度再现了与抑郁相伴的种种亲身感受。但这本书非关死亡,而是关于如何在失去一切之后绝地逆转,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如何在走出困境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更用力地去爱,去生活,去感知生命。
...................
※内容简介※
24岁时,作者马特·海格不幸被命运选中,成为抑郁症患者。本书讲述了这个并不比任何人坚强的年轻人,一点一滴克服精神上的极度痛苦,从绝望中活下来的故事。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马特一面以文学手法精确再现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又撕心裂肺的精神痛苦,代抑郁症患者发出那些不曾被世界听到的呼喊;一面又用举重若轻的笔调,讲述他在爱的陪伴下一次次击退黑暗的经历,向读者分享了一场绝望与希望并存、黑暗和温暖交织的生命之旅。
著名演员乔安娜·林莉称这本书“甚至能救活几条人命”,亚马逊读者称“想把这本书拿给所有人看,因为它说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心声”。
...................
※ 媒体推荐※
《活下去的理由》不是那种普遍意义上的自助书,它反映了个体生命对危机的应对方式,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创造性。这本书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卫报》(The Guardian)
看着这个年轻的生命被抑郁症消耗,本该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这本书却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温柔抚慰。
——《星期日邮报》(Sunday Mail)
一个关于作者是怎样从抑郁和自杀阴影中回归的温暖故事,在绝望的时候,它能给你带来安慰。
——《新政治家周刊》(New Statesman)
这本书不仅对抑郁者有用,还能帮助抑郁者的父母、伴侣、朋友了解所爱之人正在经历什么。它是希望的灯塔。
——stylist杂志
这里没有心理呓语,只有海格非常真实、接地气,充满智慧的叙述。书中很多句子都能引发联想,让你想把他们摘抄下来。
——《女性健康》(Women’s Health)
...................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绝妙的书,那些为抑郁症所苦的人,身边有人受抑郁症折磨的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都应该读一读。
——S·J·沃森(S·J·Watson),畅销小说《别相信任何人》作者
把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从黑暗中解放出来,并照以光亮。
——麦克·帕林(Michael Palin),英国喜剧演员
我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本书中蕴藏着多么大的救赎力量。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作者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他仿佛在对我说:“我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亚马逊读者
终于有一本关于抑郁症的书真的有用了!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一定会不停地点头,同意作者所说的一切。这里没有心理学家们隔岸观火般的治疗方案,只是在讲述马特·海格与恐怖的黑狗相伴同行的真实经历。它让我流泪,也让我欢笑,我为马特走出抑郁的那些瞬间而欢欣雀跃。
——goodreads读者
2021年2月17日 已读
8' 21/02/16 2h 在微博上看完梅一凡最后那条微博,想起来了这本先前看了个开头的书,坐在床上熬到三点一口气看完了。一些散漫的写到哪儿是哪儿、但真实又诚恳的个人经历及感受与想法的记录。很好读,同时简简单单的语句又会让人顺着再多想想,发现我还挺喜欢这种风格。《序》里有句我很喜欢:「我写下这本书,是因为陈词滥调最真,时间会疗愈,隧道尽头真的有光,乌云背后也总有一线曙光。文字有时候可以让你自由。」
M-电子书 T-心理学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