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 豆瓣
The Economic Naturalist: 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veryday Enigmas
7.4 (70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 闾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1
一部“博物经济学”著作,它非学术大部头,而只是生活小智慧。其实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这就是博物经济学。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弗兰克教授被问及,为什么对“博物经济学”情有独钟时,他回答道,“你只需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如同生物进化论,只要你理解了它,什么物种、组织、结构,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谈到这些博物经济学问题的答案时,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课堂的要求。“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 豆瓣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Making
作者: Patrick ten Brink 编 译者: 胡理乐 / 翟生强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5 - 8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研究是一项重大的国际倡议,其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所提供的地方、国家和全球经济效益的关注,凸显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所引发的日益增加的成本以及自然资本投资能够带来的收益,综合科学、经济学和政策领域的专业知识以推动实际行动。
《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凝结了100多位作者和编审的心血和努力,旨在揭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对经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强调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采取战略性决策和行动的紧迫性,并提供了由世界各地所采用的政策、举措所构成的丰富证据基础以及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
《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指出在制定新的公共政策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公共产品和社会效益经常被忽视的事实,而人们必须转变决策方式从而将大自然的诸多价值纳入不同政策领域中。
《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探讨了一系列旨在奖励水供给和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福利提供者的工具,旨在减弱自然资本消耗动机的财政和监管工具,以及响应当前和未来重点问题的补贴改革措施等。
《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作者还分析了两大重点自然资本投资领域:保护区和恢复性投资。
综上所述,《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阐述了改变人们利用自然资本方式的必要性和途径,说明了我们如何能够在国家及国际决策中真正纳入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价值以促进环境保护、可持续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十分重要和及时的书,能够为各国实施于2010年在日本召开的生物多样性缔约国大会上一致通过的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提供宝贵支持。”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Ahmed Djoghlaf博士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对于我们看待生物多样性的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政策制定者不仅应该关注对脆弱物种的保护,还应该意识到大自然所带来的价值以及大自然对社会福祉和经济的贡献。我们需要了解失去大自然的免费馈赠所产生的实际损失,并且将其纳入政府、企业和社会决策过程。针对决策者的TEEB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实现这一目标。”
——英国国会议员,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大臣Caroline Spelman
★“这本书是一座里程碑。它不仅揭示了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过度浪费、破坏以及低效的处理方式,还阐明了如何通过审慎分析和衡量来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并塑造我们与环境之间更加高效和负责任的关系。它指导我们通过重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问题来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挑战:控制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Nicholas Stern教授
大国大城 豆瓣 Goodreads
8.9 (84 个评分) 作者: 陆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贫穷的本质 豆瓣 博客來 谷歌图书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7.5 (38 个评分) 作者: [印]阿比吉特·班纳吉 / [法]埃斯特·迪弗洛 译者: 景芳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9 其它标题: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修訂版)
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
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2023年4月29日 已读
经济真是step by step的学科,每一个脚印都有意义
经济学
以利为利 豆瓣
9.5 (31 个评分) 作者: 周飞舟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2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序论:政府行为与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前的中央地方关系、财政包干的效应和后果、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等。
2023年10月10日 已读
很详细用心,但我总觉得这种研究没什么意义,因为贪腐这件事在经济中的比重太大了,大到忽视这件事,去研究经济,是不可能出真结果的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要义 豆瓣
作者: 詹姆斯 穆勒 译者: 吴良健 2010
詹姆斯·穆勒(1773—1836),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功利主义伦理学家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家。本书是他的经济学代表著作。该书以最为简明和抽象的形式复述了李嘉图的理论,仿照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的模式,划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提出应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部分。马克思说:“穆勒是第一个系统地阐述李嘉图理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