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黑色哈姆雷特 豆瓣
Black Hamlet
作者: [南非] 沃夫·萨克斯 / Wulf Sachs 译者: 蔡宜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8
一位猶太精神科醫師,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貧民窟遇見巫醫。白人醫師想要知道精神分析是否能夠跨越文化與膚色;黑人巫醫則想學習歐洲醫學、精進醫術以維持家族名聲。不同需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兩個人,彼此合作,在南非大地上展開一場分析之旅。 時值一九三○年代,南非種族隔離政策正蓄勢待發。南羅得西亞的巫醫約翰‧查法范畢若離開家鄉,遠離弒其父、娶其母的繼父叔叔,隻身到約翰尼斯堡附近的P鎮,尋求新的人生。已故父親的告誡:「年紀太輕,切莫行醫!」從未離開約翰的耳邊,他也從未放棄替父親復仇的念頭,即使來自現實生活的經濟和婚姻壓力,以及南非社會裡愈形嚴重的種族歧視和隔離政策,在在將他逼向絕望的邊界……
背負名醫家族聲望的黑色王子約翰,該如何回到故鄉,從叔父手上奪回他本應繼承的巫醫手杖?
本書作者沃夫‧薩克斯醫師在一偶然的機會下遇見巫醫約翰,並且說服他坐上佛洛伊德的躺椅,成為精神分析的對象。約翰在躺椅上訴說回憶、夢境與幻想,白人醫師則在躺椅後面記錄一切。一九三七年,薩克斯將他對約翰的觀察和記錄集結成《黑色哈姆雷特》,此書一出版即引起廣大注意。薩克斯筆下的約翰生命自述,證明了精神分析的普遍性,與種族無涉,大大地搖撼了為當時一般的偏見:白人與黑人在心理運作機制上有著本質差異。
薩克斯不但詳實記錄他和約翰之間的交流互動,本人也頻頻踏入南非黑人的真實生活,使得《黑色哈姆雷特》中記載的種種第一手資料,也為殖民科學提供了珍貴的文獻,貼近土地及生命的觀察更為殖民歷史研究開闢了另一種閱讀方向,誠如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巫毓荃在本書導讀中所言:「我們不妨把《黑色哈姆雷特》視為一份獨特的歷史文本,記錄了兩個異種族個人在殖民脈絡中相遇的歷程。」
六十年後,英文版《黑色哈姆雷特》再度問世,這部帶有「希臘悲劇般的力量」的真實故事,不止再一次證明哈姆雷特悲劇的普世性,故事背後懸宕了一甲子仍未解決的中心問題:「什麼樣的對話能夠跨越種族、國家、和文化的界線?」也再一次向我們懇求答案。
逃避自由 豆瓣
Escape from freedom
9.1 (97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译者: 刘林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艾里希·弗洛姆
“极其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著作!”
—《纽约先驱报》
“极为精彩地分析了当代文明社会的精神官能性病征。”
—《国家周刊》
“弗洛姆的思想值得所有关切人类处境及其未来者的高度重视。”
—《华盛顿邮报》
弗洛姆语录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自由虽然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思想能成为……才能变为现实。
我们不能丧失现代民主所取得的任何基础成就,无论是最基本的代议制政府(即民选且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还是《权力法案》赋予每位公民的所有权利。我们也不应该伤害下述这些新的民主原则:任何人不得挨饿,社会必须对所有成员负责,任何人不得因害怕失业和饥饿而臣服于他人或失去尊严。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和责任,它就很可能转向极权主义。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著作《逃避自由》中所探讨的主题。
《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逃避自由》即是弗洛姆对两次大战之后社会政治现状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
弗洛姆开宗明义: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主要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个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
很少有一本著作像《逃避自由》这样深入地解释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透彻地分析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原因。也很少有心理学家像弗洛姆这样热烈地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致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豆瓣
8.9 (62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伦·霍尼 译者: 冯川 译林出版社 2011 - 5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是作者的代表作,全面分析了现代人的病态心理和变态人格。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时刻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若协调不好,就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由卡伦·霍尼编著。
危机干预策略 豆瓣
作者: (美)詹姆斯 译者: 肖水源/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6
无论您是准备为个人提供咨询,还是在医院、学校任职,即便从事社团组织、人事管理工作,本书都是您绝对实用的工具。每位心理咨询师都应掌握本书内容,并加以运用。
在这本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书中,作者力图为心理咨询师们创立一种帮助人们顺利度过心理危机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作者针对千差万别的危机情景制定了专门的应对策略,给予可能碰到这些危机情景的人们(包括医护人员、警察、律师或其他社会工作者等)以最适时、最实用的指导。
本书精选真实案例,令读者置身于危机情景之中,借以生动解析危机干预和治疗技巧。本书的出版将引发危机干预领域的一场革命。
心理学与生活 豆瓣 Goodreads
8.9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格里格 / [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 译者: 王垒 / 王甦 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 10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还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教材。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十分宝贵,此中译本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