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俞军产品方法论 豆瓣
7.6 (16 个评分) 作者: 俞军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编辑推荐】
他曾是最励志的产品经理传奇,6年内,从一个不懂技术的普通用户,做到中国互联网第一个产品副总裁,几乎以一己之力开创了百度的产品经理黄金时代。他的产品理念影响过无数产品经理。
转战滴滴后,他在持续的自我否定中重新探索产品经理之路。为了学习产品经理选拔,三年面试500多个产品经理;为了内心对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终极追问,从零开始自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产品方法论。
本书讲了什么?作者说:
全新视角看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全新视角看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本书还介绍了我对产品经理选拔和成长的最新理解。
本书适合谁读?作者说:
在产品工作中遇到过需求冲突或资源冲突,有过权衡取舍困难的人;
或在创业和业务发展中思考过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人;
或需要了解如何选拔和培养产品经理的人;
或个人成长遇到瓶颈和迷茫的产品经理;
或有兴趣想选择产品经理职业的人;
或对神秘的出行领域产品工作好奇的人;
对产品工作感兴趣的其他互联网从业人士。
【内容介绍】
“产品经理就是以产品当笔,与世界对话。”一句颇具情怀的话,道出了俞军近二十年对于产品经理的所有认知,也很好地表达了本书的主旨。
在互联网圈,俞军被网友称作“贴吧之父”“传奇”“神话”,他的一举一动牵动无数人的神经,网友自发总结的“PM12条”更是早早地就被奉为业界圣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产品经理。如书名所展示的,《俞军产品方法论》收录的正是俞军数年来的产品实践与思考所得,并经过了系统的结构梳理、内容整合和案例补充,它一直在迭代。
本书分为产品经理是什么,如何权衡企业、用户、产品的关系,如何做交易及交易模型,如何做决策,以及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五个部分,附录部分展示了俞军的产品认知迭代史。俞军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复杂且非科学的人性,并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方案的实践验证学科。一个具备人文逻辑的产品经理,最重要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其次是愿意并能够理解人和世界。产品经理的工作是找到真的用户价值,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期积累海量用户样本,以及一个正确的思考框架。产品经理应该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让交易更多地发生,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书中还有关于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与进阶方向,成为顶尖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
对于想成为顶尖产品经理的人,非读不可;对于有志于从事产品经理工作的人,可以看看产品经理做到最好是什么样子。
2020年7月19日 已读
大概已经无缘互联网行业了,也仅供参考
互联网 方法论
进化式运营:从互联网菜鸟到绝顶高手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李少加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 11
互联网运营作为一个新兴的岗位,一方面它是企业的核心岗职,身负重任,另一方面,又由于其短暂的历史,缺乏成熟体系的工作方法论,而目前业界主流的运营方法却是从企业视角出发,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
《进化式运营:从互联网菜鸟到绝顶高手》作者基于自身十年的互联网洞察、实践经验,并融合了信息论、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包括生态学、进化论等跨学科跨学业的知识,从无到有地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互联网运营体系: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并从产品运营过程中的四大生命周期入手,阐述如何灵活地将该运营框架运用于产品的各个生命周期。从而彻底地使所有运营从业者能够从各种运营困惑中解脱出来,由内而外地激发运营思路,从根本上提升运营工作成效,进而打造个人的核心运营竞争力。
2017年11月10日 已读
作为工具书可以查阅。框架还是不错。
互联网
启示录 豆瓣
Inspired: How To Create Products Customers Love
8.3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Marty Cagan 译者: 七印部落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 5
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软件产品无人问津,成功的产品凤毛麟角?怎样发掘有价值的产品?拿什么说服开发团队接受你的产品设计?如何将敏捷方法融入产品开发?过去二十多年,Marty Cagan作为高级产品经理人为多家一流企业工作过,包括惠普、网景、美国在线、eBay。他亲历了个人电脑 、互联网、 电子商务的起落沉浮。《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从人员、流程、产品三个角度介绍了现代软件(互联网)产品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念。七印部落正在翻译作者的博客和授课视频,欢迎访问微博:http://weibo.com/7seals
-
“Marty无疑是eBay最出色的产品经理,他对eBay的影响至今仍在。”
— Frerk-Malte Feller
eBay德国区常务董事
-
“Marty是产品管理的行家里手。这本书如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
— Judy Gibbons
Accel Partnets公司风险投资人
-
“Marty在工作上自有一套,他总能打造出一流的产品。”
— Pete Deemer
Yahoo!前任首席产品经理、GoodAgile公司CEO
-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产品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 Jim Denney
TiVo产品副总裁
-
“产品没有价值,开发团队再优秀也无济于事。要论挑选产品,Marty可谓慧眼独具!”
— Marty Abbott
eBay前任CTO、AKF Consulting公司合伙人
-
“想在软件行业创业,你绕不开这本书!”
— Chuck Geiger
PayPal、Travelocity、Ask.com前任CTO
2017年4月29日 已读
跳读。电子版的错别字不能忍。回头把买过了的纸质书翻一翻
互联网
简约至上 豆瓣 Goodreads
Simple and Usable Web,Mobile,and Interaction Design
8.2 (40 个评分) 作者: [英] Giles Colborne 译者: 李松峰 / 秦绪文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1
追求简单易用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互联网产品。还是移动应用。亦或其他交互式设计,简单易用始终都是赢得用户的关键。同时,简单易用的程度也与产品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在《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中,作者Giles托20多年交互式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达成简约至上的终极策略,讲述了为什么应该站在主流用户一边,以及如何从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期望出发,简化设计,提升易用性。创造出卓而不群、历久弥新的用户体验。
2017年3月22日 已读
挺好的思路。就算不是UI设计师,也能从中学到组合、删除、转移等道理。是值得精读的书。
互联网 精读
运营之光 豆瓣
7.5 (22 个评分) 作者: 黄有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 9
在互联网行业内,“运营”这个职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往往更需要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方法来给予行业从业者们以指引。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尤其难得之处在于:它既对“什么是运营”这样的概念认知类问题进行了解读,又带有大量实际的工作技巧、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还包含了很多对于运营的思考、宏观分析和建议,可谓内容完整而全面,同时书中加入了作者亲历的大量真实案例,让全书读起来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从内容的受众来说,它既有面向初入互联网行业的运营从业者们的具体工作方法讲解和建议,又有适合3~5年运营从业者们阅读的一些案例解析、思考方法分享,也有更适合创业者、互联网公司高管阅读的一些运营体系搭建、不同类型产品所适合的运营方法等更为宏观的问题的解读。
我们希望它可以成为面向互联网运营从业者和创业者们的一本经典读物。
从零开始做运营 豆瓣
7.3 (11 个评分) 作者: 张亮 中信出版社 2015 - 11
运营是什么?怎样做运营?产品和运营是什么关系?我是否适合从事互联网运营?为什么我做的运营活动收效甚微?
在互联网大热的今天,互联网运营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岗位,事关网站、产品的发展与存亡。很多年轻人带着对互联网的热情投身到这个行业,却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所知甚少,对互联网运营更加陌生,甚至有一些有志于从事互联网运营的人,因为对运营缺乏了解而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本书的出发点就在于此,它将为互联网运营人员提供有关全面而科学的运营知识与案例,也为那些徘徊于互联网行业大门外的年轻人指明方向。
在一个网站、产品从策划、上线、发展、成熟到衰落的过程中,除了产品设计与之休戚相关之外,与网站、产品的生命周期相适应的持续运营也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网站、产品的发展与前景。本书从运营是什么讲起,涉及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涵盖互联网运营的全部流程,从零开始讲述互联网运营工作,书中还结合自身经验,讨论了大量经典运营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运营的精髓与核心。
从事网站、产品的运营是一项辛苦而有趣的工作,本书将为有志于从事互联网网站与产品运营的朋友开启一扇从学校到社会、从入门到入行的窗,透过这本书,你可以全面了解运营工作的范围、职责、核心,确立科学的运营观念和思路,掌握精妙的运营技巧与策略,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读了这本书,你将不再是一个运营新手,你将成为一个拥有成熟的运营逻辑体系的运营人。
增长黑客 豆瓣
7.5 (16 个评分) 作者: 范冰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 7
“增长黑客”这一概念近年来兴起于美国互联网创业圈,最早是由互联网创业者Sean Ellis提出。增长黑客是介于技术和市场之间的新型团队角色,主要依靠技术和数据的力量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而非传统意义上靠砸钱来获取用户的市场推广角色。他们能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难以企及的高度通盘考虑影响产品发展的因素,提出基于产品本身的改造和开发策略,以切实的依据、低廉的成本、可控的风险来达成用户增长、活跃度上升、收入额增加等商业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用“技术”来让产品获得有效增长。
2015年8月9日 已读
虽然很多文章都在网上看到了,不过案例还挺有意思。
2015 互联网
浪潮之巅 豆瓣 Goodreads
8.6 (138 个评分) 作者: 吴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 8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从一百年前算起,AT&T 公司、IBM 公司、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思科公司、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到了浪尖。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中间有些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但是它们都极度辉煌过。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公司成功的本质原因及科技工业一百多年的发展。
在极度商业化的今天,科技的进步和商机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影响到科技浪潮的风险投资公司,诸如 KPCB 和红杉资本,以及百年来为科技捧场的投资银行,例如高盛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兴衰的背后,有着它必然的规律。本书不仅讲述科技工业的历史,更重在揭示它的规律性。
微信思维 豆瓣
作者: 谢晓萍 2014 - 11
微信团队&萤火科技联合策划
一部记录微信如何渗入商业血脉,推动社会进化的力作
周鸿祎自述 豆瓣
6.1 (15 个评分) 作者: 周鸿祎 中信出版社 2014 - 8
在很多方面,周鸿祎都是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他重新定义了“微创新”,提出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聚焦战略,以持续的创新,最终改变市场格局、为客户创造全新价值。他第一个提出了互联网免费安全的理念,也由此让奇虎360拥有了超过4亿的用户。
在《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周鸿祎首次讲述了自己的互联网观、产品观和管理思想,厘清了互联网产品的本质特征和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列举了颠覆式创新在现实中的实践和应用。《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首次解密360的产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时,针对目前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焦虑,也提出了一套系统解决方案。
2014年11月25日 已读
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更何况这个流氓还懂些文化,更了不得。
2014 中国 互联网
参与感 豆瓣 Goodreads
6.4 (33 个评分) 作者: 黎万强 中信出版社 2014 - 8
◆雷军亲笔作序,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著。
◆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方法和案例。
◆了解小米,必读本书!
◆迄今为止关于小米最权威、最透彻、最全面的著作!
◆新一代营销圣经。
◆2014年最重磅图书!
◆再掀企业界全民学习小米热潮!
◆引爆出版界、财经界、IT界、科技界大震荡的“现象级热书”!
◆全书四色印刷,包含46张海报级插图。
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精确把握。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独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
2014年11月17日 已读
1.这本书不过是拉长版的PPT;2.对于互联网的从业者来说,大约只需要看前20页文字就已经足够了,后面讲的都是炫耀;3.我总觉得米粉的状态让人存疑:他们的情感是怎么样的?4.我是个米黑。
2014 中国 互联网
“微”机四伏——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 豆瓣
作者: 晏涛 / 林大亮 2014 - 8
这本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里不仅会讲观点、讲案例,更是在引导你作为营销人如何建立系统思维。读一读作者在实践微营销过程中的一路反思,有成功、有失败,最难能可贵的是真实,你会很有收获和共鸣。书中涵盖了微博与微信两部分内容。也许你会觉得现在早已不是微博的时代了,不需要再看有关微博营销的内容。你错了!这部分内容其实是教你跳出微博去学习社会化营销。工具在变,但真相未变。在微信营销部分中,微信推广技巧与案例解读是亮点,值得细读。
《“微”机四伏——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适合正在从事或者打算从事微博/微信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相关工作的中高级管理者、执行者阅读,是一本普适性社会化营销书籍,是社会化营销从业者不可错过的实战指南。
微时代来临,有人觉得危机四伏,有人觉得机会遍地,你想做哪一个?
2014年11月14日 已读
还不错。作为重度互联网使用者来说,我更喜欢那些例子。因为创新有时候来自模仿,然后就是超越。谢谢作者
互联网 社会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