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法定幸福 豆瓣
作者: (罗) 诺曼·马内阿 译者: 王中豪 / 高博睿 新星出版社 2019 - 6
编辑推荐
古根海姆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家
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君特˙格拉斯、奥尔罕˙帕慕克高度赞誉
内容简介
《法定幸福》包含了四篇中篇小说,展现了罗马尼亚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官员、工人阶级等形形色色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希望与恐惧、挣扎与迷茫。四篇平凡人的故事,呈现一个时代的伤疤与记忆。
精彩书评
马内阿比昆德拉好,比赫拉巴尔好,整个西方的知识界非常的重视马内阿的作品和他所代表的力量。
——魏斐德
"马内阿的四篇中篇小说,与其说它有着有力的讽刺、热情的荒谬、敏锐的机智,不如说我们找到了一种梦幻般的疏离,一种被压低的震撼声音,一种被逼疯的甜蜜气氛。"
——《洛杉矶时报》
"马内阿的声音是崭新的,他的小说对我们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很高兴被唤醒。"
——《纽约时报书评》
2019年9月3日 已读
别听卖书的鬼扯,说什么比昆德拉还纯粹,是什么卡夫卡的继承人——如果你接受不了喋喋不休,接受不了社会主义的烦闷和苏联笑话般的勇气,直接放下这本书好了——我就是如此。
外国文学 小说 略读 马内阿
三大师传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 7
本书由19世纪三位杰出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论组成。巴尔扎克生当拿破仑崛起的时代,尽管他并未投身这支东征西讨的大军,然而拿破仑横绝一世、君临天下的气概已深深注入他的灵魂,他必将以手中的笔征服世界。
狄更斯是英国文学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然而在他的时代,英国早已失去伊丽莎白女王治下莎翁所感受到的强盛与活力,甚至曾经令拜伦、雪莱热血沸腾的理想主义也已失去往日的光辉,时代已不需要冒险,时代已龟缩到一个个平静、安逸的角落,狄更斯便充当了维多利亚时代市民阶层的代言人:大家读点滑稽故事,做点游戏解闷就行,英国小人物的谦逊朴实的生活在狄更斯笔下获得了如下午茶般的温吞诗意,并再一次成为欢快、惬意的宇宙。
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俄罗斯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界心灵描写的大师,作家独一无二创造性,便是他那精妙的笔触能深入到人类神经的每一处细枝末节,仇恨、爱情、欲念、虚荣、骄傲、谦卑、敬畏等情感中包含了无数的混杂物及中间状态,这些情感看似矛盾、对立,实则相通并随时可能相互转化,而现代人看似统一的人格所包裹的不过是稀烂、混沌的一团。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眼睛,我们再也看不到人类神圣、单纯的灵魂世界了。
2019年3月2日 已读
那被人神圣地热爱的生命,任何苦难都没有深沉到他愿意用死,用这永恒的敌对者来换取生命的程度。

#茨威格 先生,你经历了怎样的绝望,必得以用生命来交换?

巴尔扎克和狄更斯部分更像是给陀思妥耶夫斯基打的韵脚,在茨威格澎湃汹涌,层出不穷精准奇崛的描写中领略了一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宇宙,感觉跪着读完才是最好的方式。
传记 外国文学 文学
出轨 豆瓣
A Bit on the Side
8.2 (2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 译者: 杨凌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2
《出轨》是威廉•特雷弗2004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以收放自如、犀利敏锐的笔触,讲述了十二个直抵人心的动人故事,呈现了一个失落的世界。故事里大多是时代的落伍者、小人物、失意者与边缘人,游离于现代社会进程的主流之外,他们既有悲戚、痛苦、无助、孤独的一面,也有着荒诞、贪欲、狡黠、罪恶的一面。而对于这些人性或非人性的举止,特雷弗都抱以理解和宽容,充满了轸恤与悲悯。
国外媒体评价:
如同他的榜样契诃夫,威廉•特雷弗简洁、耐心而真诚地允许生活袒露内己,不加任何道义宣说;他是高妙的大师,将纷扰人类的想象力、我们的激情和那些良知的微妙波动尽展无遗。
——V.S.普里特切
《出轨》是一本精彩的书,威廉•特雷弗不愧为在世最好的短篇小说家……如果要选一个词来表述这本书,那就是绝望。
——《华盛顿邮报》
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在简短的篇幅里能揭示多少内容,这本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典范。
——《新闻周刊》
威廉•特雷弗被广泛认为是目前的小说家中,对人的境况观察最敏锐的人。
——《观察家报》
2016年12月2日 已读
刚开始的第一篇那种冷峻(甚至是冷酷)让人无所适从。为了逼迫自己读下去,用录音的形式阅读了《格来利斯的遗产》,然后才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种柔情以及绵绵不绝的情感流动。然后再到《大票子》,再到《出轨》,那种隐秘的微妙的人类情感展现的生动无比——但是,这小说里的生活,真的是多数人的绝望。
2015 外国文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8.7 (514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7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2013年12月30日 已读
在小说家们还在争论怎样才能把人性写进小说的时候,昆德拉已经把哲学写进了小说——而且,让人看懂了一部分(恕我愚钝)。
外国文学 米兰・昆德拉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 豆瓣
9.0 (80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冯亦代 / 傅惟慈 译林出版社 2012 - 11
这二十三个短篇带我们去往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墨西哥,还引我们领略了太平洋岛国的风情。毛姆笔下的世俗男女在一幕幕凛冽的人间短剧中出演了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人性弱点无时不在精确透视之下,人际关系被一次次冷冷剖析。在各种光怪陆离的场景中,迷失的人性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
2013年6月6日 已读
毛姆的那一点慈悲情怀始终不散,再怎么调侃现代人及其文明,都不能湮灭。
外国文学 小说 毛姆 英国
罪与罚 豆瓣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9.4 (153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罪与罚》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一心想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认定自己是个超人的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为生活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表现主人公行凶后良心受到谴责,内心深感孤独、恐惧的精神状态,刻画他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小说一方面描绘了俄国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贵族社会的罪恶;一方面也宣扬逆来顺受,从宗教中求解脱的思想。
2012年12月1日 已读
这是一本痛苦的小说。托斯陀耶夫斯基长篇幅的对白、信件几乎让人读不下去。而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痛苦之处,这痛苦更甚。
俄罗斯文学 外国文学 小说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豆瓣
8.8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亨利 译者: 王永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据Garden City Publishing Co, Inc 1937年版The Complete Works of O'Henry选译,包括“爱的奉献”、“没有完的故事”、“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婚姻手册”等优秀短篇小说。
2012年4月16日 已读
看的是五十九篇的版本。见识了各种耳熟能详的故事,看完你就惊叹,啊,这个故事我在哪里看到过,原来就是欧亨利写的啊。BTW,后面几个故事选得不够好。
外国文学 小说 欧亨利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