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象棋的故事 豆瓣 谷歌图书
9.1 (74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其它标题: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倾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 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感情的混乱》是一则关于同性恋者的故事。一位英国文学教授过着令人难堪的双重生活。他在学识上是个颇有造诣的莎士比亚专家,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可是偏好男色,于是感情混乱,夫妻、师生关系反常,内心苦闷,最后身败名裂,郁郁死去。
《看不见的珍藏》写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帝和将军打了败仗,万千战士死于疆场。战后德国百业萧条,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一夜之间,人们多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储蓄化为乌有。……
时光匆匆老去 豆瓣
IL TEMPO INVECCHIA IN FRETTA
作者: (意)安东尼奥·塔布齐 / Antonio Tabucchi 译者: 沈萼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0
塔布齐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时光匆匆老去》出版于2009年。 本书截取了二十世纪欧洲历史的几个关键瞬间,阐释时间流逝之残酷和人类存在之谜。他的每个故事都抓住人物存在的一些片段,放在一起就仿佛扭曲而看似荒诞的阿尔钦博托式肖像画: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只有放在更大的画面 中,局部才具有意义。
——————
卡尔维诺之后意大利最重要的散文作家
安东尼奥•塔布齐 追寻时光的奥义
——————
读了《时光匆匆老去》的人很快就会意识到,他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现在的意大利文学相比,那是一个更高、更优雅的世界。
——意大利《二十四小时太阳报》
安东尼奥•塔布齐生于比萨斜塔脚下,所以他喜欢倾着看世界,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神秘。而有塔布齐小说为伴的生活,就好像一个包着外衣的球,打开以后你发现现实就是假象的姐妹……“生命是由空气构成的,一吹,它就不见了。”他写道。位于塔布齐叙事核心的,就是这种命运的脆弱感,更像是忧郁的奏鸣曲。
——法国《快报》
塔布齐的作品,对心碎之人有种几乎触摸得到的同情。
——《纽约时报》
塔布齐是个非常细心的观察家,完美演绎了过去二十年欧洲的叙述及审美趋势。
——《今日世界文学》
2021年10月23日 已读
隐约看到了佩索阿的影子,然后翻译过来的文字又给你来盘冰渣子,让你晕头转向,冷热不均。翻译辛苦了,但好翻译难求。以后是不是应该尽量看英文翻译过来的?至少英文使用者多了,就有优胜劣汰,hope so.
小说 意大利 文学
拍卖第四十九批 豆瓣
The Crying of Lot 49
7.5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品钦 译者: 胡凌云 译林出版社 2018 - 10
品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易读懂,又能全面反映其独特创作风格的一部。于1967年获美国艺术文学院的罗森塔尔基金奖。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百部英语小说佳作。
故事发生于1964年夏的加利福尼亚。女主人公奥狄芭是一位20世纪美国典型的家庭主妇,从一次冷餐会回到家后,她发现自己已被她的已故情人、加利福尼亚房地产巨头皮尔斯提名为他的遗嘱执行人。于是奥狄芭离开洛杉矶赴皮尔斯的“大本营”——圣纳西索进行遗产调查事宜展开,而调查过程中的许多发现,都毫无例外地指向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下邮政系统——特里斯特罗。于是,针对该组织,奥狄芭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然而她的追踪,却没有任何明确的结果,她好像一直在接近真相,答案却又似是而非。纷繁杂乱的线索使奥狄芭陷入迷茫,她永远也无法确定是否真的存在着“特里斯特罗”,或者她自己只是皮尔斯设置的骗局受害者,又或者一切都是她自己的疯狂幻觉。 作为“第四十九批拍卖品”进行拍卖的一组邮票,似乎成为解开特里斯特罗之谜的关键,然而……
小说通过迷宫式的叙事和对熵增理论、测不准原理的借用,描绘了美国光怪陆离的社会全景,道出了在无序、空虚、没有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尴尬处境,展现了鬼才品钦诡谲的视角及其对杂糅、戏仿等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
2021年2月17日 已读 开始的时候试图跟上小说的叙事节奏,但接着意识洪流把故事线击溃,那些最初觉得奇崛的比喻后面露出了狰狞。最后差点有些气急败坏…没法认真读完,因为毫无头绪,因为被词语、句子和叙事结构淹没。
小说 文学 美国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豆瓣 Goodreads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9.1 (3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安东尼·多尔 译者: 高环宇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法国少女玛丽洛尔生活在巴黎,幼年失明后,父亲保护她、训练她,鼓励她勇敢生活下去。1940年,德国 入侵,她被迫离家,不久又与父亲骨肉分离,以瘦削的肩膀抵抗纳粹暴政。
德国少年维尔纳从小失去双亲,与妹妹在矿区孤儿院相依为命。一心想摆脱底层命运的他,凭借无线电天赋跻身纳粹精英学校,本以为是命运的转折,不料却跌入另一个地狱。
战争碾碎了他们的希望,两个陌生人的生命轨迹也意外交汇。当平静的生活成为不可企及的黑暗之光,他们是否有勇气,在死之前,活出生机?
2021年1月31日 已读
人性之光太温柔了,在地铁里看到女孩和她叔祖父说再见的时候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地感动起来,“你是我生命中最好的礼物”(大意如此)
二战 小说 美国
蝴蝶发笑 豆瓣
作者: 孔见 / 王雁翎 2015 - 10
本书是当代文学大家及文学中坚的中短篇小说集。作者既有汪曾祺、史铁生等已故名宿,也有莫言、铁凝、迟子建、苏童等当代大家,还包括张楚、葛亮、弋舟、须一瓜等中生代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这本小说集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中短篇小说发展的一个样本。
2020年9月30日 已读
那个以蒋韵为首的小说语言太陈旧了,发出了那种从图书馆最底层书架翻出的旧气息,读完之后像是从火锅店坐了几个小时,出来时也一身火锅气味,不,陈旧气味。
2015 天涯书系 小说 文学
寂寞芳心小姐 豆瓣
Miss Lonelyhearts
8.7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纳撒尼尔·韦斯特 译者: 施咸荣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5
《寂寞芳心小姐》(Miss Lonelyhearts)为韦斯特的代表作,初次出版于1933年,因出版商破产,仅售出800册。韦斯特逝世17年后,《韦斯特全集》出版,这位世界差点错过的一代文豪终于被世人认识,取得一流小说家的地位,成为“黑色幽默之父”,而《寂寞芳心小姐》也被列入美国现代文学经典,备受推崇。小说主人公“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位男士,因主持同名专栏而得此芳名。该栏目本是报社为吸引读者设立的谈心专栏,许多孤苦无靠的读者来信向他诉说生活的无助、尴尬和苦恼,希望听取道德和精神上的忠告。面对一颗颗空虚寂寞的心灵,寂寞芳心小姐无以为计,这些生命底层的呼求,却带着他一路下沉,跌入灵魂的谷底。
2020年7月22日 已读
“纽约基督受难记”。

寂寞芳心小姐的灵魂,照耀我。
寂寞芳心小姐的身体,滋养我。
寂寞芳心小姐的鲜血,迷醉我。
寂寞芳心小姐的泪珠,洗涤我。
哦,善心小姐,原谅我的恳求,把我藏匿于你心深处,庇护我免受敌人的伤害。
帮帮我,寂寞芳心小姐,帮帮我,救救我。
直到永远。阿门
小说 文学 美国
普宁 豆瓣
Pnin
8.0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梅绍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1
《普宁》是纳博科夫第一部引起美国读者广泛注意和欢迎的小说。它描述一个流亡的俄国老教授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的生活。他性格温厚而怪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离弃了他。他子然一身,只得沉溺于故纸堆,钻研俄罗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学聊以自慰;时时刻刻回忆往事,流露出一股浓重的乡愁。纳博科夫把俄罗斯文化和现代美国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诙谐而机智地刻画了一个失去了祖国、隔断了和祖国文化的联系、又失去了爱情的背井离乡的苦恼人。
2020年3月8日 已读
我丝毫不怀疑这本小说作为英文表达时的幽默劲头——但是要企图要将幽默也“翻译”过来的话,那难度无异于是重新写一遍,译者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一个教训是,少看那些著名的外国作家的幽默作品的翻译本,如果非要看,那膈应就像一个外国人要听懂天津快板/相声一样。看着本书句子中加的“呐”和各种儿化音,简直…
俄罗斯 小说 纳博科夫 美国
象棋的故事 豆瓣
Chess Story
9.0 (21 个评分)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韩耀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3 - 5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是政治讽喻,控诉战争,讴歌人性的经典篇目,在文学史上有着其长盛不衰的恒久魅力。小说以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激情充沛的语言,精彩紧凑的情节,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被誉为中短篇小说中的传世佳作。陕师大社的这一版本,还收录《看不见的收藏》《森林上空的那颗星》《朦胧夜》《家庭女教师》《夏天的故事》《月光巷》《里昂的婚礼》诸多以往被忽视的作品,十分值得收藏!
2019年11月5日 已读
看过《异端的权利》、《人类群星闪耀时》、《三大师传》等之后,忽然在这本小说集中找到了茨威格先生异于寻常的冷静笔触,那种对伟大人物、伟大时刻的热爱,以及元气四溢的激情,都在这书里归于沉静。但不变的,是对于人之爱,让你不能不被这感情打动。
小说 文学 茨威格
冈底斯的诱惑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马原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7
※※一个先锋作家创造的秘境、远方和圈套
※※八个藏区故事,八种游走雪域高原的方式
--------------------------------------
吴亮|格非|程永新|韩东推荐
随书附赠马原油画明信片
-------------------------------------
《冈底斯的诱惑》是作家马原在西藏生活时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入《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山的印象》《叠纸鹞的三种方法》等八篇。这些小说围绕“我”或“我”的内地文艺工作者朋友、藏族朋友在雪域高原发生的故事展开,他们大多是因命运波折或浪漫情怀而变得离群索居的人,带着孤独和苦难的色彩,但又时时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同时,这些小说敞开了叙事的边界,借助西藏的神秘氛围,建构出梦幻一般的叙事迷宫。
2019年10月24日 已读
从大学时候就听说马原的这部小说的先锋性。今天再看,印象中看到过好些同类的——大概是后来者对马原的致敬,或者是大家都在原地踏步。又或者,在今天,先锋二字来得太过容易。
中国 先锋文学 小说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豆瓣
The Brooklyn Follies
7.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保罗·奥斯特 译者: 陈安 九州出版社 2018
退休保险经纪人内森•格拉斯身患绝症,孤身一人,只想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结束这悲凉荒谬的一生”,有人建议了布鲁克林,那里正是他童年的故乡。内森邂逅了失散多年的外甥汤姆•伍德,与同样失落的汤姆一起结识了公园坡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浮夸神秘的旧书店老板,牙买加变装皇后,风情万种的饭馆女侍应……内森渐渐爱上了布鲁克林慷慨的活力,而汤姆的外甥女,古灵精怪的九岁女孩露西的突然闯入,彻底改变了两个男人的生活。在命运的交错纠缠中,内森也得以修复自己的灵魂,面对过去,重新开始。
月亮始终在布鲁克林桥上升起,霍桑、爱伦•坡与梭罗的影子依然庇护着随处可见的失意者与梦想家,奥斯特优雅深情地描绘这座城镇,将之视为人类精神的终极避难所。
.
【各界推荐】
奥斯特讲述了人们如何彼此抛弃和互相拯救。他抓住了美国历史上一个扭曲的时刻,提供了充满希望的讯息。爱会拯救我们。我们会拯救彼此。——《波士顿环球》
这部作品犹如一幅多层次的挂毯,有着狄更斯式的深度。——《旧金山纪事报》
2019年10月10日 已读
绝大部分时间里,感觉像是跟作者在做一个平凡人的冒险,然后结局皆大欢喜——等等,别高兴太早,作者会在最后给你来一个狠狠的一击。
小说 文学 美国
山区光棍 豆瓣
The Hill Bachelors
9.3 (1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 译者: 马爱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8
《山区光棍》是威廉·特雷弗200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特雷弗用十二个故事聚焦男女关系和错失的情缘,令人感慨。三个人在沉默中密谋阻止一场爱恋;九岁的女孩梦想参演一部电影能够弥补她破碎的家庭生活;一个山区的青年光棍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娶妻生子,要么只能在家族农庄中孤独地度过余生。
《山区光棍》中的故事再次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处于巅峰状态的短篇小说大师的功力。通常,情感的冰山在特雷弗的文字海洋中只露出一点,他把读者引向水面下的记忆、创伤、欲望,用一种悲剧性的庄严表现出普通人的高贵。
如同他的榜样契诃夫,威廉·特雷弗简洁、耐心而真诚地展现生活真相,不加任何道德说教;他是高妙的大师,将困扰人心的想象力、我们的激情和人潜意识中的微妙波动展露无遗。
——V.S.普利切特
他这些紧凑、完美的短篇小说,借助敏锐的心理洞察力,每一篇都能把人的境况转变成经典戏剧的悲喜剧,使得他成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
——《旗帜周刊》
特雷弗的故事永远那么带有绘画般的晕染,有层次,有远近,他在这里苦心经营小说的氛围,让人读来身临其境。他隐瞒一些东西,像他的那些伟大的同行一样,同时也及时准确地给出答案。
——戴新伟
2019年9月20日 已读
最喜歡這幾篇:《教士》,獨身男人的晚年;《哀悼》,關於悲傷對一個懵懂少年的影響;《旅人》,一場平凡人的際會;《時運不濟》、《電話遊戲》都適合拍影視。
小说 爱尔兰 短篇
强风吹拂 豆瓣 Goodreads
风が强く吹いている
9.0 (175 个评分) 作者: 三浦紫苑 译者: 林佩瑾 / 李建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
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
“明明这么痛苦,这么难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
因为全身细胞都在蠢蠢欲动,想要感受强风迎面吹拂的滋味。”
宽政大学宿舍“竹青庄”的十名舍友凑成杂牌长跑队,在队长清濑灰二的魔鬼训练下,从零开始向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长跑接力赛“箱根驿传”挺进 。这十名大学生包括两名田径队逃兵、一对神经大条又聒噪的双胞胎、俊帅漫画宅男、尼古丁中毒的万年留级生、逻辑超强的毒舌精英、不爱跑步的黑人留学生、老实好青年、百发百中猜谜王。这些“选手”刚开始时连自己是田径队都不知道,且一半成员没有长跑经验。他们能否创造“箱根驿传”史上最大奇迹?不到最后一棒,没人知道答案。
“箱根驿传”二三事
1、 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长跑接力比赛,始于1920年。每年1月2日、3日举办,由关东学生田径联盟主办,读卖新闻协办。是日本新年最重要的、全民关注的体育赛事。
2、 路线从读卖新闻东京本社前出发,至箱根芦之湖后折返,去程有5个区间,回程同样有5个区间,合计10个区间总长约217公里。
3、 参赛门槛为曾经取得17分钟内完成5公里的记录赛正式记录。(后调整为16分钟30秒内完成5公里或34分钟内完成10公里)
4、 参赛队伍共20所大学代表队,各10名选手。每支队伍的每位参赛选手至少要跑20公里。(第4区例外,为18.5公里)
编辑推荐
△直木赏得主、《编舟记》《多田便利屋》作者三浦紫苑,历时六年创作之运动励志文学代表作——明明这么痛苦,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跑步真谛,亦是人生心诀。
△以日本全民关注的体育盛事“箱根驿传”为背景,《强风吹拂》的世界铸就一起奔跑的热血青年——2012年由村上春树首次执笔文案的长跑广告片在“箱根驿传”期间投放,鼓舞大地震后民众士气,而片中于痛苦中超拔的“驿传精神”,也通过互联网在全亚洲传播:疼痛无可避免,苦痛却可以自己选择。
△以20公里时速接力完成217公里长跑,十名大学生挑战“不可能任务”的青春群像——跑步是孤单的运动,跑步者却可以不孤单。《强风吹拂》中一支勉强取得参赛资格的弱小田径队,在队长清濑灰二率领之下与传统强校比肩较量,队员们共同经历魔鬼训练与严酷现实,终于创造“箱根驿传”史上最大奇迹。强风吹拂,只有跑者了解的状态,“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2019年9月12日 已读
把跑步写成这样的也是难有人出其右的了。就是书中人物配速有些夸张,5km用时17分,仅仅比我用摩拜单车以最快速度绕圈慢一点。10km能跑到40分以内的已经是顶级大牛了…BTW,羡慕日本有这么热血的青少年赛事,如同类的甲子园。
小说 日本
法定幸福 豆瓣
作者: (罗) 诺曼·马内阿 译者: 王中豪 / 高博睿 新星出版社 2019 - 6
编辑推荐
古根海姆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家
菲利普˙罗斯、索尔˙贝娄、君特˙格拉斯、奥尔罕˙帕慕克高度赞誉
内容简介
《法定幸福》包含了四篇中篇小说,展现了罗马尼亚特殊年代的知识分子、官员、工人阶级等形形色色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希望与恐惧、挣扎与迷茫。四篇平凡人的故事,呈现一个时代的伤疤与记忆。
精彩书评
马内阿比昆德拉好,比赫拉巴尔好,整个西方的知识界非常的重视马内阿的作品和他所代表的力量。
——魏斐德
"马内阿的四篇中篇小说,与其说它有着有力的讽刺、热情的荒谬、敏锐的机智,不如说我们找到了一种梦幻般的疏离,一种被压低的震撼声音,一种被逼疯的甜蜜气氛。"
——《洛杉矶时报》
"马内阿的声音是崭新的,他的小说对我们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我们很高兴被唤醒。"
——《纽约时报书评》
2019年9月3日 已读
别听卖书的鬼扯,说什么比昆德拉还纯粹,是什么卡夫卡的继承人——如果你接受不了喋喋不休,接受不了社会主义的烦闷和苏联笑话般的勇气,直接放下这本书好了——我就是如此。
外国文学 小说 略读 马内阿
天使望故乡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托马斯·沃尔夫 译者: 王建开 / 陈庆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8
“天使,望故乡!”这是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一句诗,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借用它作为书名,写了一本关于故乡、关于成长的书:《天使望故乡》。小说中,尤金对家庭的冷漠、无情和家乡的偏狭、闭塞深恶痛绝,心中不时泛起“逃出”这种环境的冲动。而小说最后他选择了离开家庭,继续去哈佛深造,渴望去体验一种新的人生。就这样,很多时候,故乡真的只能遥望。而每一位对它充满眷恋的人,都拥有一颗天使一样念旧而纯真的心。
2019年7月5日 已读
激情而又忧伤,自由却彷徨,坚强而又绝望,既热爱又迷乱,纯洁却放荡…这是青春的写照,也是作者的成长经历。悲痛的是,这句式也是作者戛然而止的人生象征。多少青年人在沉闷而无望中默默接受了泥潭一样的生活?如同洪流般意象让人望而却步,这或者是我不敢读普鲁斯特的缘故。而总是在成年后才看到这部写给青年的书,又有“恨不相逢早”的遗憾,这是命运最擅长的玩笑么?
小说 成长 美国
雾都孤儿 豆瓣
Oliver Twist
7.7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查尔斯·狄更斯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译文名著精选:雾都孤儿》讲述孤儿奥立弗·退斯特从小在贫民习艺所受尽欺凌,逃到伦敦后又不幸陷入贼窟。身边的世界像一台疯狂运转的机器,小奥立弗却努力坚守着心底深处的纯净与高贵。这份执著终于帮他等来了柳暗花明:布朗劳先生、梅里太太等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与此同时,奥立弗奇特的身世也一步步真相大白。小说在深入揭示社会弊病的同时,也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一连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百多年来深受读者爱戴。
2018年2月6日 已读
oh, my Oliver Twist.

翻译略过,俏皮得让人起鸡皮疙瘩…
小说 英国
八月之光 豆瓣
Light in August
8.8 (30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福克纳 译者: 蓝仁哲 译林出版社 2015 - 3
【《八月之光》是理解和评价福克纳整个创作生涯的关键】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故事主要分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关于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性故事。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关于莉娜•格罗夫的喜剧性故事。小说通过描写杰弗生镇十天的社会生活,体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实情感、爱情、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
旅途并不漫长,我一边不停地抽烟,一边重新阅读威廉•福克纳的《八月之光》。福克纳是我最忠实的保护神。——加西亚•马尔克斯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在作家营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小说以多重叙事角度和情节结构闻名。
★著名翻译家、福克纳研究专家蓝仁哲译本,译笔平实、简洁、雅致,很好地传达了原著神彩。
★文后附有《<八月之光>的光谱》,对《八月之光》的写作背景、艺术手法、隐喻意义等做了高屋建瓴的介绍。
2017年9月13日 已读
整整看了一天(其实是合计起来),有种虚脱的感觉,抬头看雾霾一片…又饿又绝望。文中的标点符号不知道是错了还是原本如此,看得头皮发麻——再也没有那种死活要看明白上下文的劲了。
小说 福克纳 美国
幸福国的故事 豆瓣
Sweet Land Stories
作者: (美) E.L.多克托罗 / E. L. Doctorow 译者: 朱世达 / 邹海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0
《幸福国的故事》这部迷人而精巧的短篇集,具备多克托罗代表长篇的重量和回响,包含各种情绪和声音,有力描绘了美国人的灵魂图景,堪称杰作。
——————
美国文学大师 E.L.多克托罗
短篇小说代表作 细说“美国梦”的背面
——————
多克托罗的天赋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他已成为美国神话的伟大记录者。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多克托罗遵从伟大的美国小说的传统,通过《幸福国的故事》,重新审视了美国梦。这些故事,展示了他作为叙述者的灵巧。
——《洛杉矶时报》
好的短篇小说是一部被熬成速食肉汤块的长篇,也可能仅是折射出一个世界的一滴水。老巫师多克托罗的这部美国灵魂快照集,似乎接近这一理想的状态……多克托罗对他的人物非常尊敬,善于在看似寻常的人生中发现不寻常的故事。
——《泰晤士报》
——————
2016年12月31日 已读
E.L.Doctorow为美国生活/美国人创造(或者记录)的灵魂快照集。带有那种熟悉的美剧的感觉,只是文字要比映像更有想象空间。
小说 短篇 美国
花街往事 豆瓣 谷歌图书
8.1 (45 个评分) 作者: 路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9
一部个人的成长史,一部爱情的传奇录
一部家族的纪念馆,一部时代的风尚志
关于八十年代最生动的描述
在戴城的蔷薇街,人们的生活就蔷薇街那么远,那么窄而无趣,仿佛一眼可以望尽。
然而,在几近魔幻现实的六十年代,在激流暗自汹涌的八十年代,冥冥中自有股力量操纵着街上的居民,令他们走向命运之不可知。于是少年恣肆成长,成人东奔西突——
那些失落的、无奈的、穷困的、幸福的、平淡的、宁静的……普通生活;
那些卑微的、疯狂的、纯洁的、勇敢的、怯懦的、猥琐的……各种爱情。
随着时代的冰裂,蔷薇街上,生命纵然微如凡尘,却也奔向传奇。
在《花街往事》中,路内突破了对青春记忆的书写,其笔下人物纷繁复杂,情节参差穿插,场景开阔却又从容。在汹涌而来的意象中,他依然是那个体贴人性入微,但又把故事讲得激情澎湃的路内,那个让文字产生亮闪闪魔力的路内。
2016年11月28日 已读
在不确定的未来里,小说中的人物继续按照彼此的轨迹生活下去。在花街上,时代的变迁、沉默的命运、卑微的生活,都会继续发生。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周围生活的扭曲镜像么?
2013 中国 小说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豆瓣
All the Sad Young Men
8.2 (49 个评分) 作者: [美] F. S. 菲茨杰拉德 译者: 姜向明、文光、蔡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
集中菲氏短篇精华,
选入教科书及各类文选次数最多的作品,
隽言妙语引用率最高的短篇集
作者第三部小说集。收录了作者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过的几篇优秀短篇小说,包括:《阔少爷》、《冬天的梦》、《宝宝派对》、《赦免》、《贫儿马丁·琼斯与威尔士王子》、《明智之举》、《格里卿四十次眨眼》。
《冬天的梦》可说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一个序曲或缩写,以哀婉的笔调描绘被金钱和物欲所扭曲了的爱情和婚姻,字里行间流泻着一股凄恻忧伤的涓涓细流,令人与作者一切感悟和体味这如梦的人生和纷乱的世界。
《阔少爷》对“非常富有的人”的本质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关于“富人与你我完全不同”的论述,在当时文学界曾引起不小的震动,成为当时的一个时髦话题。
《赦免》描写一个叫鲁道夫的少年与一个叫施瓦普的神父之间,在道德准则、宗教信仰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上所发生的激烈冲突。
《贫儿马丁·琼斯与威尔士王子》以浪漫的文笔描写了现代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大胆而又热烈的追求,是离奇而又精彩的爵士时代的浪漫故事。
《明智之举》描写的是作者与妻子泽尔达的切身经历,如泣如诉地描绘了这对文学夫妇的爱情与婚姻,真实记录了作者对自己奇特婚姻的反思。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被公认为作者最铿锵有力、最具艺术功绩的短篇小说集
2016年8月20日 已读
几个爱情故事都不错。爱情:有的人只爱他的幻觉;有的人只爱她自己所能拥有的。青春:那个四月已过去,就再没有这样的四月。生活:有的人与其喜欢安稳有趣,却又忘记了背后的艰辛。幸好,所有有抱负的年轻人在菲茨杰拉德的笔下活得很好——除了盖茨比。

PS. Martín Jones 和最后一篇很调皮。
小说 美国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豆瓣
Suddenly, a Knock on the Door
7.9 (58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 译者: 楼武挺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0
短篇小说集《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古怪有趣,带着同情的腔调,故事的结尾永远出乎意料。叙述随意不做作,如同闲谈,却有诗意。这些故事将直抵你内心深处,让你久久难忘。
——————
以色列当代最好的短篇小说家 埃特加•凯雷特
阿摩司•奥兹、萨尔曼•拉什迪、扬•马特尔、乔纳森•萨福兰•弗尔推荐
——————
埃特加•凯雷特的短篇小说凶猛、有趣,充满能量和洞见,同时常常深刻、悲剧而又非常感人。
——阿摩司•奥兹
一个睿智的作家……和我认识的任何作家都不一样。下一代人的声音。
——萨尔曼•拉什迪
这些故事短小、陌生、有趣,但语调却显得随意。这些故事像笑话却不是笑话。埃特加•凯雷特是个应当严肃对待的作家。
——扬•马特尔
埃特加•凯雷特已经写了几本好书,但这是他最好的一本。这些故事,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读到的最有趣、黑暗和悲伤的故事。可以说这本书非常卡夫卡,但其实应该说非常凯雷特。
——乔纳森•萨福兰•弗尔
2016年5月28日 已读
想象着一个怀着各种奇怪念头的小说家,坐在对面,本来是要讲故事的,结果讲着讲着他就走神了。各种奇怪的念头开始奔突,然后你不知所措地听着,才发现他有时候/大多数时候说的是你自己/大部分人的境遇。这个发现多少有点古怪,又来不及悲伤,就结束了。
2013 以色列 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