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199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
8.4 (405 个评分) 导演: 北野武 演员: 真木藏人 / 大岛弘子
其它标题: あの夏、いちばん静かな海。 / 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
聋哑青年茂(真木藏人饰)是名清洁工,他在一个清理垃圾堆时发现了一个被人扔掉的破旧冲浪板,捡去修好后就带着女朋友贵子(大岛弘子饰)到海边练习,贵子也是个聋哑人。
茂对冲浪从喜爱发展到痴迷的程度,他一下班就到海边不停地练习,而贵子总是坐在海滩上微笑地望着他。
日复一日,茂的技术越来越好。冲浪用品店老板送给茂一套潜水服,并给了他一份参加冲浪比赛的申请表。在比赛那天,茂和贵子兴致冲冲地到了海边,却因意外没有参加成比赛。但茂对冲浪的热爱不减,贵子也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在后来的比赛中,茂取得了优胜。几天以后,茂又到海边练习。贵子因事来迟,却没有看到茂,眼前是一片寂静的海面。
星际旅行6:未来之城 (1991)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
8.3 (60 个评分) 导演: 尼古拉斯·迈耶 演员: 威廉·夏特纳 / 伦纳德·尼莫伊
其它标题: Star Trek VI: The Undiscovered Country / 星际迷航6:未知的国度
星际联邦的大敌克林贡帝国因为连年争战,经济及生态环境破坏殆尽,一位克林贡领袖遂在企业号太空船护送下前往地球谈和,中途却遭到阴谋份子暗杀,并且嫁祸企业号……
渔王 (1991)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The Fisher King
7.6 (31 个评分) 导演: 特瑞·吉列姆 演员: 杰夫·布里吉斯 / Adam Bryant
其它标题: The Fisher King / 天涯沦落两心知(港)
杰克(杰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饰)曾是一名电台主持人,一次意外中,他的不当言辞导致了了一个名为埃德温(克里斯蒂安·克莱门松 Christian Clemenson 饰)的男人精神崩溃举枪乱射,酿成了多人伤亡的惨痛后果,心中充满内疚和痛苦的杰克从此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无法自拔。
杰克结识了名为帕里(罗宾·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饰)的流浪汉,令杰克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自己造成了帕里的疯疯癫癫。原来,帕里曾是一名学富五车的教授,他的妻子正是埃德温枪下的冤魂,帕里无法承受失去妻子的痛苦,发了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杰克决定帮助帕里。最终,杰克不仅撮合了帕里和女秘书莉迪亚(阿曼达·普拉莫 Amanda Plummer 饰),还成功的令帕里恢复了理智。
Metallica 豆瓣
8.8 (94 个评分) Metallic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lektra / Wea
专辑介绍:
1991年,Metallica创作出Thrash Metal的最畅销专辑,黑色专辑(也有叫同名的)。这张专辑卖出了1500万张,超出了它早期作品的几十倍,这在Thrash Metal的历史上,不但是空前,恐怕也将是绝后的记录了。在这张专辑中,乐队放弃了上一张专辑在编曲上下功夫的路线,而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改造自己的风格。但是,可以说,这种改造是建立在商业化的基础上,尽管他们的改造很成功。专辑的封面采用全黑色,并没有标明专辑的名字,在不起眼处有一条小蛇,这不禁让人对封面设计的隐喻有些猜想。
第1曲Enter Sandman是非常著名的一首歌,也为Metallica带来了第2个Grammy奖。在保留了原有的速度以外,乐队在旋律性上下了大功夫,使得这首歌的旋律特别的流行。以至于在那个重金属流行的年代,连中国的电台都在反复播放它。
Sad But Ture是一首优秀的作品。无论是从歌词还是旋律上来讲足够成为一首经典名曲。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首歌已经不是最初的Metallica风格,变得沉稳、厚重。不过也难怪,这时乐队的成员大多已经在30岁左右,对事物自然有一些更成熟的看法。虽然不象年轻时那样冲劲十足,但歌曲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Nothing Else Matters是乐队8年5张专辑以来的第一首爱情歌曲。以往Metallica的歌曲更多的带有严肃的政治色彩。对此,Lars说:“这首歌实在是太美了,以至于我们无法不把它放在专辑里。”
直到最后一首歌The Struggle Within的前奏部分,我们才依稀听到一些上张的声音,但乐队对编曲还是做了相当的简化,使其更适合流行化的需要。可以说,这是张无论从流行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近乎完美的专辑,但借此成为流行乐坛发行量保证的Metallica,不得不在商业上消耗自己的过多精力,使乐队在后来长达5年的时间没有新的创作。从此乐队跌入了低谷,伟大的Metallica不复存在了,这张专辑也成为Metallica最后一张伟大的专辑。
PS:金属91是他们商业上最成功的专辑,官方不完全统计卖掉1500万张。尽管屏弃了纯正的摇滚精神,却无疑是史上最成功的金属专辑,也是那个人品让俺很讨厌的James刻意打造的一张最具商业野心的作品(虽说他驾御音乐的能力让俺钦佩不已...)。它的诞生使金属盛世达到了颠峰,同时也是走向衰败的开始。所以亦可称之为千古绝唱...
另外,不能不说反战题材的至尊经典The Unforgiven,凄美的旋律+精致的编曲+出色的演绎=杀人不流痕…另外97年的The Unforgiven II是The Unforgiven的延续,而且英文中two和too谐音,这两首作品放在一起听相映生趣,特别有意思。其实The Unforgiven 的主旋律在中就已初见端倪,就在那首演奏曲To Live is To Die后段的Solo中。同一主旋律出现在其三首重头作品中由此可见Metallica对The Unforgiven系列的的钟爱!
乐队历史:
MetallicA乐队的故事应该从他们的鼓手Lars Ulrich讲起。这不光是因为Lars是Metallica的创始人和发言人,也因为他走上摇滚乐道路多少带一点传奇色彩。
1963年11月26日,Lars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体育世家,他的父亲是丹麦着名网球明星Tobin Ulrich,他自小就随父亲在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进行专业的网球训练。少年Lars在网球上非常成功,十几岁时就已经成为丹麦网球的"明日之星",这一切似乎都说明Lars将子承父业,向成为体育明星的道路迈进。但就在1973年,着名的重金属乐队Deep Purple巡回演出到了丹麦,Lars随祖父看了这场音乐会以后,就爱上了摇滚乐。两年以后,Lars开始练习打鼓,那时他只有12岁。
1980年,Lars被送往美国洛杉矶进行网球训练,这成了他生活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在美国没有什么朋友,Lars在训练之余的时间就一个人练习打鼓。渐渐地,音乐取代了网球的地位,Lars最终放弃网球,离开了通向Wimbledon的道路,走上了他所热爱的摇滚乐之路。值得一提的是,Lars最终还是到了Wimbledon的体育场,不过不是参加着名的Wimbledon公开赛,而是Metallica乐队的演唱会。当时正值“不列颠重金属新浪潮”(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兴起,Lars对此极为着迷。他在Recyler杂志(这是一家可以刊登免费广告的杂志,许多摇滚乐队都通过它寻找需要的人员,后来着名的Hole乐队就是通过这家杂志组建的)上刊登广告,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但是没有得到回应。失望之余,Lars只身飞往伦敦追寻他的音乐梦想。
1981年,Lars返回洛杉矶,他遇到了James Hetfield。James是洛杉矶当地人,当时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他从小受Black Sabbath等乐队的影响,很早就开始学习弹吉它,在高中时期,James就组织过一支名为Obsession的摇滚乐队。James在旧杂志上发现了Lars的广告,并且找到了他,两人一见如故,立即着手组织乐队。他们首先找到了James在Obsession乐队的同伴贝司手Ron McGoveny。由于James希望自己作为吉它手,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位主唱,但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James就兼任了主唱。不久James发现自己很难同时演唱并演奏主音吉它,他们就招收了Lloyd Grand作为主音吉它手,而James则改任节奏吉它。他们将自己的乐队命名为Metallica,这就是乐队最初成立的阵容。Lloyd Grand在乐队只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他的替代者Dave Mustine是一名非常出色吉它手。乐队开始时摘取了AC/DC和Judas Priest的某些和弦结构,用Motorhead的的速度来演奏,再加上自己的发挥,形成一种偏重英式重金属的独特结构,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为一支地下乐队,Metallica已经全国闻名。在此期间,曾经有一位名叫Jef Warner的吉它手加入乐队,但他不久又退出了。到了1982年底,Metallica发生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人员变化。由于贝司手Ron对乐队的发展并不上心,Lars和James决定寻找一位新的贝司手。在旧金山一家名叫Wiskey-A-Go-Go的酒吧,他们发现了一个名叫Cliff Burton的贝司手。Cliff的演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Cliff招入乐队,并且答应他的要求,把Metallica乐队迁移到旧金山。Cliff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奇异的演奏风格很快对乐队产生了影响。不久,他们应一家名为Megafore的独立录音公司的邀请前往纽约灌录唱片。此时,吉它手Dave Mustine与乐队其它成员主要是James Hitfeild的关系日趋紧张。这不仅仅是由于音乐上的见解问题,更主要的是Dave酗酒和吸毒的毛病和他暴躁的脾气。在录制第一张专辑之前,乐队终于决定开除Dave。由于当时的Metallica非常穷,乐队只凑够了一张长途汽车票钱,Dave不得不乘坐了4天的汽车返回洛杉矶。这一人生中重大的挫折也使Dave成熟起来,他后来成为另一支Tharsh Metal风格的成功乐队Megadeth的核心人物。Metallica的新主音吉它手是"吉它巫师"Joe Satriani的弟子,来自纽约的Krik Hammett。真正意义上的Metallica乐队在这时确立下来。
1983年,Metallica的首张专辑《Kill 'Em All》推出,这张唱片的风格被认为是第一张Thrash Metal专辑。唱片出售了30万张,乐队在美国和欧洲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几个月以后,其它的几个重金属乐队,如Slayer、Megadeth、Anthrax等也开始尝试Thrash Metal。次年,Metallica第2张专辑《Ride The Lighting》也在Megafore旗下推出,再获成功。这张专辑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达到了金唱片的销量,并在Billboard专辑榜前200名停留了50周。Thrash Metal开始推向全球。
1986年,Metallica的第三张专辑《Master Of Puppets》推出,这张专辑赢得了比上两张专辑更为出色的成绩,把Metallica推上了重金属的顶峰。随后,乐队随同Ozzy Osboume进行全美巡回演出,通过Metallica高速的吉它和弦、飞快的吉它Solo、变化多端的鼓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Thrash Metal的威力,Metallica成为最收欢迎的重金属乐队之一。但是,随着乐队的成功,麻烦也接踵而来。一位少年自杀后留下的遗言要求在葬礼上播放Metallica的一首内容关于企图自杀的歌曲Fade To Black,并引起其它少年自杀者的效仿,不少人在遗书上抄录了这首歌的歌词。虽然Lars辩解说,他们在几年内收到过几千封来信说Fade To Black如何给了他们生存的勇气。但乐队不得不在这一时期内经常面对媒体的责难。更糟糕的是发生在得克萨斯一起枪击事件。一名少年在吸毒后疯狂开枪杀人,目击者说他在开枪时唱着Metallica的歌曲No Remorse(无悔)。在法庭宣判他死刑时,他竟然再度引用了这首歌的歌词。舆论的一片哗然,乐队面临更大的压力。但与接下去发生的事情相比,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1986年9月27日清晨6时,乐队在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的巡回演出途中发生车祸,贝司手Cliff Burton不幸身亡。Lars说:"你经常听到'噩耗'这个词,但你不会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直到它突然降临到你的头上。"所幸的是乐队没有因此打击而就此解散。6星期之后,乐队找到了新的贝司手:Flotsam & Jetsam乐队的Jason Newsted--当James邀请他加入时,他兴奋地在旅馆里又蹦又跳。1987年,Metallica推出一张翻唱70年代晚期、80年代早期地下金属乐队作品的EP唱片《Garage Days Re-Revisited》,随后参加了Van Halen乐队的Monster Of Rock巡回演出。这时,乐队已经走出了Cliff去世的阴影,Jason也完全融合进了乐队的风格。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乐队终于在1988年推出了Cliff去世以后的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的专辑《...And Justice For All》。这张专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许多乐评认为这是重金属音乐历史最出色的专辑,其中单曲One荣获当年葛莱美奖的"最佳重金属歌曲奖"。1991年,乐队推出同名专辑《Metallica》,累计销量高达1500万张,成为最畅销的Thrash Metal专辑,这在当初Metallica不被接受的年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与乐队以前的专辑相比,《Metallica》在风格上有所转变,显得较为柔和、沉郁,但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实际份量,乐队总体发挥达到了完美的境地。Metallica的下一张专辑《Load》在1996年推出,与《Metallica》隔了整整5年。在这5年间,摇滚乐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类音乐大潮冲破了重金属的铜墙铁壁,重金属骄子已成为昨日黄花。面对西雅图Grunge音乐的强有力挑战,为维护重金属音乐的地位,Metallica在《Load》中进行了大胆的改变。这是一张实验性颇强的专辑,从而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张专辑是对重金属的背叛,Metallica已经偏离了他们一手创建的Tharsh Metal道路;而拥护者则对Metallica的大胆实验非常赞赏,认为这是Thrash Metal发展到了一定时期所必须面临的改变。面对争议,Metallica依旧我行我素,1997年又推出与《Load》同时创作的一些歌曲,命名为《Reload》。这一切表明,不论外界评论如何,Metallica将沿着他们自己的道路走下去,No Remorse!
1998年底,Metallica推出双张专辑《Garage Inc.》。这是一张B面和翻唱歌曲的合辑,对于Metallica这样地位的乐队来说,如此大规模翻唱他人的作品实属罕见。专辑中的歌曲大都Metallica化了,所以虽然是翻唱专辑,但听起来仍然是典型Metallica风格。据悉,今年Metallica将得到格莱美奖的提名。在另类大潮渐渐退去的今天,重金属音乐要想复苏不能只靠工业金属独立支撑。Metallica重新演绎当年NWOBHM时代的作品,继续他们的Thrash Metal之路。世纪末,乐队和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推出现场专辑《S&M》,被称为"融合了全美最强有力的交响乐团和全球最强有力的摇滚乐队"。一推出就大受欢迎,看来这支重金属的王牌铁军永远也不会老。
底层理论 豆瓣
9.4 (46 个评分) A Tribe Called Quest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Jive
The Low End Theory is the second album by American hip hop group A Tribe Called Quest. Released on September 24, 1991 through Jive Records, the album produced three singles: "Check the Rhime," "Jazz (We've Got)," and "Scenario."
2019年5月9日 听过
必须等到英语很溜之后再听…要不然是白瞎
1991 hip-hop 美国
别介意 豆瓣
9.3 (524 个评分) Nirvan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effen Records
乐队介绍:
90年代,美国的失业危机重新抬头,朋克乐在音乐界再度爆炸,西雅图的Grunge音乐风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轰动,Nirvana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乐队由Kurt Cobain和前The Melvins的成员 Krist Novoselic组建,Dave Grohl在录制第二张唱片(Nevermind)固定了的鼓手位置,Kurt Cobain负责主音和吉它, Chris负责低音吉它。
1988年11月Nirvana推出了第一张Single:Love Buzz/Big Cheese,1989年6月发行第一张专集"Bleach"。Nirvana的第一张专辑,Dale crover负责Floyd the Barder, Paper Cuts, Downer的鼓,其余由Chad Channing负责。唱片的录制费用是6.17,付钱的是Jason Everman,他在唱片里面连名字都未给提起。唱片的录制时间是30小时。 Downer只收录在CD版本里面。唱片由Sup Pop Records发行,92年4月Geffen公司Remaster发行。
1991年四月,Nirvana正式和Geffen Records 唱片公司签约。同年九月,专集"Nevermind"发行,刚推出5周销量就已达到50万张,并且在排行榜上势如破竹,节节上升, 92年1月11日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唱片,全球的销量超过一千万大关。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单曲“Smells Like Teen Spirit”在美国BILLBROAD公告排行榜上迅速攀升。(Nevermind)使Nirvana步向成功,同时也开始了一个神话和一场心灵的悲剧。
在「Nevermin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NIRVANA把以前Singles的Side-B的和一些还没发行过的歌收集在一起,于1992年12月15日,推出专集「Incesticide」。这是一张典型的地下音乐专辑,他们表示推出这张唱片的目的是为了试试听众和电台DJ接受地下摇滚的极限。
Nirvana凭这次转入大唱片公司之后的强力出击在Billboard排行榜上取得了爆炸性的效果。他们的冲击力是如此的强劲,又是如此的出人意料之外,甚至连《纽约时报》的商业版都以他们做封面,当华尔街的分析家和工业巨头们都在时间关注那些身穿花格衬衫的破落音乐家们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Nirvana的确将伟大的音乐带给了更多的听众。
表面上,轰鸣扭曲的吉他声与愤怒的吉他声与愤怒而具侵略性的击鼓已成为成长中的Grunge一族的必修课,实际上,《Nevermind》是一张伟大的流行乐专辑,像“Smell Like Teen Spirits”就抓住了MTV时代人们的距离感和不满情绪,但却不失精彩的噱头和出色的旋律——并且编曲上的精致巧妙绝不输于任何一张Beatles的专辑。同时Kurt Cobain的演唱与歌曲创作洋溢着天才与灵感,就长那些与他齐名的人也很少有如此泉涌才思,有不少人认为Nirvana不过是“一招鲜,吃遍天”,但只此一招便已为他们在另类摇滚史上赢得无可置疑的一席之地。
其中,主打歌曲更被认为是颓废摇滚的坐标。Nirvana深深的影响一代西方青年,他们的衣着,发型和言行都受到人们的疯狂追逐。主唱Kurt Cobain的自杀更为乐队添上神秘的色彩。闲话少说,去买来听听吧。
专辑介绍:
“Smells Like Teen Spirit”集美妙旋律和狂暴情绪为一体,这首歌中最为人注目的特点是不把一切归咎于上一代人,它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自身的缺陷。这同样也是列侬的特质,既自由而潇洒地谈论和描述自己的困惑和梦想,毫无畏惧、毫无拘束。如果 Cobain 不曾写下这首歌,他的传奇和他艺术的成就就会打点折扣,因为正是这首歌,成为了所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感同身受的青年的共同呐喊,成了全世界那些精神上似乎是无法得到满足的人们得到无限满足的欢叫,成了一切在残酷现实面前梦想破灭者的呻吟,成了依然保持最后理想者疲于奔命时的狂野呼告。“Polly ”是以一个1987年发生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写成的,Cobain 十分痛恨对女性的不公和不恭,他总是为他这一代人里也有歧视和蹂躏女性的人感到惭愧。“Something In Way”是 Cobain 在 Aberdeen 桥下凄凉经历的记录,他奇特的视角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毛骨悚然,而这就是 Kurt·Cobain 。专辑的封面照片也为专辑增色不少,也成为媒体和听众注目的焦点,关于这幅封面照片的含义,也是众说纷纭。
2019年3月28日 听过
从28年前的『And I swear ,That I don’t have a gun』到2017年新世代唱『别开枪,这里没有反抗的人』,26年过去了,然后将会是30年…大厦还没崩塌,朋克(中文)已要死绝…
1991 punk rock 摇滚 美国
语词,语词,语词 (1991) 豆瓣
Reci, reci, reci...
8.7 (69 个评分) 导演: 米谢拉·帕夫拉托娃
其它标题: Reci, reci, reci... / Words, Words, Words
咖啡馆是浓缩的人间,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人们散布消息获取消息,透过人与人交谈的方式,可以窥见人生百态。
有喜欢对他人喋喋不休的讲者,就有擅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功夫的听者;有礼貌地向他人打招呼者,就有同样礼貌地给予配合者,至于彼此寒暄是为什么,各自心知;有毫无情趣的男人,就有想以自己的万种风情将另一种男人征服的女人;有滔滔不绝讲别人是非的女人,就有配合着和她说得不亦乐乎的同伴……爱情伴随人们一生,咖啡馆里最少不了的便是,经常有人奏响爱情的悲喜协奏曲,经常有人侧耳将这协奏曲倾听。
地球之夜 (1991)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Night on Earth
8.1 (392 个评分) 导演: 吉姆·贾木许 演员: 吉娜·罗兰兹 / 薇诺娜·瑞德
其它标题: 지상의 밤 / ナイト・オン・ザ・プラネット
  本片由五个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地区的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描述了的士司机与乘客的一次短暂遭遇。
  洛杉矶晚上7:07,假小子司机柯基(薇诺娜·瑞德 Winona Ryder 饰)载着她的客人维多利亚(吉娜·罗兰兹 Gena Rowlands 饰)回酒店,恰巧负责电影选角的维多利亚看中了柯基,然而柯基却告诉她自己想成为一名机械师……
  纽约晚上10:07,黑人青年尤尤终于拦到了一辆的士,却发现司机是一名根本不会开车且语言不通的外国老人赫尔穆特(阿明·缪勒-斯塔尔 Armin Mueller-Stahl 饰),尤尤只好主动提出由他来开车……
  巴黎凌晨4:07,年轻的黑人司机把两名出言侮辱他的非洲乘客撵下车后,上来了一位美貌的盲女(碧翠斯·黛尔 Béatrice Dalle 饰),他立即对她产生了好奇与怜悯,却发现她比自己更能在这世界上辨明方向。
  ……
  本片由贾木许自编、自导、自制而成,他在大约八天内完成了剧本创作,各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则根据他想合作的演员而定。电影原声带则来自于他的老拍档民谣大师Tom Waits。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9.2 (1337 个评分) 导演: 杨德昌 演员: 张震 / 杨静怡
其它标题: A Brighter Summer Day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结识小明(杨静怡 饰)前,小四(张震 饰)是典型的乖孩子。作为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骄傲,全家人都指望他考上名牌大学。他有一个喜欢摇滚乐的自称“小猫王“(王启赞 饰)的好友,两人虽会去树林看人幽会,但过的却是与周围那些在“小公园”里混的少年人完全两样的生活。
喜欢上小明后,小四便像跌进一个无底深渊,开始被外界的各种力量牵着鼻子走。新结识的仰慕对象honey(林鸿铭 饰)猝死,一向敬重的父亲的自尊与精神因为某次事件严重受损,再加上“看透”了小明一次次“欺骗玩弄”他的感情,血气方刚又有很强道德感的小四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期望用自己的刀结束事件的根源。但小四不知的是,他眼中的根源只是这条食物链中微不足道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