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
历史哲学 豆瓣
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
作者:
[德国] 黑格尔
译者:
王造时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 3
本书汇辑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柏林大学的多次演讲记录,由其高足爱德华德・干斯教授整理而成。自问世以来,学术界公认为进入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系统的入门书籍;又因原为对应一般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而表述,故体例格式不必谨严深奥的高头讲章,照搬《哲学的传记史》作者鲁维斯所言,此书乃其“生平所读这类著作中最愉快的一部”,而占据全书篇幅甚多的例证解释,对于研究哲学不深的读者也是很熟悉的。其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用一个截然新颖的观点来论列“历史”上各种主要事实,从而使人可能比较顺利地把握住黑格尔哲学的主导概念,再由此带动对该系统各个方面的深入认知。王造时先生的译述,复以平实雅正、忠实本义而著闻。名著名译,洵为一切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者的必备经典。
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豆瓣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A Reader’s Guide
9.1 (7 个评分)
作者:
[英] 罗杰·M. 怀特
译者:
张晓川
拜德雅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
- 6
-编辑推荐-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世时正式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它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方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该书中观点的透彻理解是全面把握维特根斯坦卓越思想的关键环节。本书对这部异常艰涩和难读的文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详尽的导引,希冀给予研读原著的读者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有心钻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朋友而写的一本导读书,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在研读《逻辑哲学论》时予以参考。在本书中,作者发展出一套特定的讲法,给出了他本人对《逻辑哲学论》整体结构的描绘,回顾了写作《逻辑哲学论》的哲学和历史背景,并就书中的关键段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作者尤其注重梳理的,不只是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还包括他那种格言体说理方式背后所隐含的论证。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世时正式出版的唯一一部哲学著作,它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方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该书中观点的透彻理解是全面把握维特根斯坦卓越思想的关键环节。本书对这部异常艰涩和难读的文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详尽的导引,希冀给予研读原著的读者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有心钻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朋友而写的一本导读书,其目的是让读者能在研读《逻辑哲学论》时予以参考。在本书中,作者发展出一套特定的讲法,给出了他本人对《逻辑哲学论》整体结构的描绘,回顾了写作《逻辑哲学论》的哲学和历史背景,并就书中的关键段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作者尤其注重梳理的,不只是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还包括他那种格言体说理方式背后所隐含的论证。
文艺复兴哲学中的个体和宇宙 豆瓣
Individuum und Kosmos in der Philosophic der Renaissance
作者:
[德国] 恩斯特·卡西尔
译者:
李华
商务印书馆
2021
- 6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居于中世纪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问题的萌芽繁杂多样,而解决方案又各不相同。种种思想是否有一种完整的统一性,是否包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基本特征,这是恩斯特•卡西尔这部思想史经典著作的主题。卡西尔通过探讨库萨、达芬奇、蓬波纳齐、布鲁诺等人的思想与行动,总结自由与必然、主体与客体等论题,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依存关系。此外,卡西尔为本书附译以的的著作《平信徒论精神》。
斯宾诺莎的自然法革命 豆瓣
作者:
[葡]坎普斯
译者:
张清江
2022
- 1
《斯宾诺莎的自然法革命》围绕“法,或者力量”这一轴线,开创性地从斯宾诺莎形而上学与政治学内在关联的角度讨论其法哲学。作者认为,斯宾诺莎将自然法作为“真观念”,以对自然法的实证界说为起点,通过基本概念(个体、权利、自然法则)的重构,对现代自然法传统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斯宾诺莎的自然法是一种自然哲学,它借助法与政治连在一起。个体性和自然的原则或法则,是斯宾诺莎自然法概念的初两块基石,力量(potentia)则是第三块基石。自然法的展开就像一幅地图,描绘了一条通向人类自由和拯救的道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豆瓣 Goodreads
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
译者:
曹卫东
/
王晓珏
…
学林出版社
1999
- 1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分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burgerlicheOffentlichkeit)。研究对象特别难以把握,这就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用单一某个学科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公共领域范畴放到传统“政治学”曾经关注的那样一个比较开阔的视野里加以探讨;①研究对象就其自身而言打破了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界限。社会学和经济学、宪法学和政治学以及社会思想史等各学科一体化所带来的难题是很清楚的:从目前社会科学学科分化和专业化水平来看,没有谁能“掌握”多门学科,更不用说“掌握”所有学科了。
存在巨链 豆瓣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6.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O.洛夫乔伊
译者:
张传有
/
高秉江
商务印书馆
2015
- 4
《存在巨链》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诺夫乔伊的一本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研究了“存在巨链”这一观念群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同时研究了这一观念群与它们赖以产生的充实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充足理由原则等思维原则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其观念史比起哲学史来说,涉及的范围既特殊又宽泛。其特殊在于,观念史研究的是某些观念或观念群的发生与发展史,不涉及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发生与发展史,其宽泛在于,观念史的研究不限于哲学,而是涉及到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各种领域。因此,诺夫乔伊在这本书中通过旁征博引,对存在之链观念群的产生和发展给予了清楚的梳理。他在书中,追溯了“完满”、“连续”和“渐变”的观念,从这些观念的柏拉图起源,到它们在17世纪的“存在巨链”观念中的体现,直到这一观念中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想冲击下的衰落。关于所有生物在一个绝对结构中从最低级到最高级连接在一起的“链”的观念,由于进化论思想的兴起而被推翻。洛夫乔伊由此得出结论:任何关于绝对的、静止的宇宙的设想,都是不可理解的。
国家的神话 豆瓣
The myth of the state
作者:
[德]卡西尔
译者:
范进
/
杨君游
…
华夏出版社
2020
- 1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恩斯特·卡西尔最后一部著述。本书论述了人与政治的关系。作者在人类意识中神话情结的基础上,对政治学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历史的回顾,并从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入手分析了国家作为种族与地域神话及其特殊变形的情形。本书是一部作为构成现代性去魅进程重要环节的政治去魅的经典文本,是符号形式哲学在政治思想史、政治史和政治学领域的一次经典应用。本书全面总结了哲学史上神话与理性的斗争,并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线索,将神话思维与政治联系起来。
对政治理论史中主要文本的一次精彩考察。
——肯尼斯·伯克
在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文明形式中,我们发现有一种“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艺术给予我们一种直观的统一性,科学给予我们一种思想的统一性,宗教和神话则给予我们一种情感的统一性。艺术向我们敞开一个“生活形式”的宇宙,科学向我们展示一个规律和原则的宇宙,宗教和神话则开始关注生活的普遍性和根本的同一性。
神话一直被描述为无意识活动的结果和自由想象的产物,但在这里我们发现,神话是按照计划来编造的。新的政治神话不是自由生长的,也不是丰富想象的野果,它们是能工巧匠编造的人工之物。它为二十世纪这一我们自己伟大的技巧时代所保存下来,并发展为一种新的神话技巧。
——卡西尔
对政治理论史中主要文本的一次精彩考察。
——肯尼斯·伯克
在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文明形式中,我们发现有一种“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艺术给予我们一种直观的统一性,科学给予我们一种思想的统一性,宗教和神话则给予我们一种情感的统一性。艺术向我们敞开一个“生活形式”的宇宙,科学向我们展示一个规律和原则的宇宙,宗教和神话则开始关注生活的普遍性和根本的同一性。
神话一直被描述为无意识活动的结果和自由想象的产物,但在这里我们发现,神话是按照计划来编造的。新的政治神话不是自由生长的,也不是丰富想象的野果,它们是能工巧匠编造的人工之物。它为二十世纪这一我们自己伟大的技巧时代所保存下来,并发展为一种新的神话技巧。
——卡西尔
本雅明传 豆瓣
Walter Benjamin: a critical life
9.8 (5 个评分)
作者:
霍华德·艾兰(Howard Eiland)
/
迈克尔·詹宁斯(Michael W. Jennings)
译者:
王璞
2022
- 4
为知识分子写传记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有太多被称为事件的东西其实只发生在头脑中或书页上——但只有那些才是重点所在。艾兰与詹宁斯细致梳理了本雅明的主要作品,即便在文本尤为晦涩之处,他们的阐释也异常清晰。因此,这部传记并非简单的生平编年,更是指引我们探索本雅明思想迷宫的 可靠地图。——Peter E. Gordon,《新共和》
本书是对有关本雅明一生的所有现存资料——信件、日记、朋友的回忆——及其所有主要论著的集大成之作,填补了当前本雅明研究的空白……本书清晰地向我们表明,本雅明是如何被他身处的欧洲历史所塑造。——Adam kirsch,《纽约书评》
一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本雅明传记。艾兰和詹宁斯两位作者对本雅明一生巨细靡遗的描摹,对其哲学思想敏锐、精妙的分析,使我们得以领略本雅明伟大的思想成就。——Anthony Phelan,《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有可能读到的本雅明最为全面的传记……两位作者穷尽了近乎一生的时间从事本雅明研究……他们对本雅明思想的阐述堪称典范,对其个人生活的探究令人惊叹。——Modris Eksteins,《华尔街日报》
本书是对有关本雅明一生的所有现存资料——信件、日记、朋友的回忆——及其所有主要论著的集大成之作,填补了当前本雅明研究的空白……本书清晰地向我们表明,本雅明是如何被他身处的欧洲历史所塑造。——Adam kirsch,《纽约书评》
一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本雅明传记。艾兰和詹宁斯两位作者对本雅明一生巨细靡遗的描摹,对其哲学思想敏锐、精妙的分析,使我们得以领略本雅明伟大的思想成就。——Anthony Phelan,《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有可能读到的本雅明最为全面的传记……两位作者穷尽了近乎一生的时间从事本雅明研究……他们对本雅明思想的阐述堪称典范,对其个人生活的探究令人惊叹。——Modris Eksteins,《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