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
凯列班与女巫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Caliban and the Witch: Women, the Body and Primitive Accumulation
9.3 (35 个评分) 作者: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译者: 龚瑨 上海三联书店 2023 - 5
编辑推荐
◎一部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妇女身体史
◎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探讨资本原始积累背景下性别与再生产的重磅作品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经典著作,补全《资本论》缺失的女性视角。清华大学夏莹、严飞,南京大学蓝江、杨乔喻,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倪湛舸等众学者诚挚推荐 !
学者推荐
非常值得一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父权制、民族国家的崛起以及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之间的密切关系。
——《卫报》
一部开创性的作品……费代里奇已经成为……新一代女权主义者的关键人物。
——雷切尔•库什纳,《火星俱乐部》作者
在描述对妇女发起的国家恐怖行为之可憎时,费代里奇写下了一本真正属于我们时代的书。既不妥协,也不傲慢。《凯列班与女巫》传达出一贯的无偏见和一位全球学者所拥有的高尚品格。它既是有关被恢复记忆的充满激情的作品,也是一记历史之锤。
——彼得•莱恩博,多伦多大学教授
本书在将猎杀女巫放入资本主义社会成长的历史过程中,完成了对现代的资本主义祛魅化成长历程的呈现。视角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理论在此获得了它的肉身化的表达,不仅具有独特的性别视角,同时更让现代性的批判充满了一种切身之痛。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正是在这一切身之痛当中完成自身合理化的推进。
——夏莹,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凯列班与女巫》通过对女巫问题的追溯,补上了长期以来被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理论忽略的向资本主义过渡过程中缺失的女性历史的一环。费代里奇让我们明白,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对女性的压迫,构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基础,揭开这个奥秘,才能真正为女性主义找到一个反抗的裂隙。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教会对巫术的镇压与资本市场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构建相辅相成,是现代社会崛起的基石。猎巫运动以女性主导的社会组织力量和民间知识为打击目标,旨在规训女性身体,将其排斥在有偿劳动之外,被困于新建的家庭空间,从事无报酬的社会再生产劳动。猎巫、贩奴以及对自然的剥削共同构成了被传统马克思主义忽视的资本原始积累真相。《凯列班与女巫》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性别、种族、生态和宗教等诸多范畴在全球资本主义历史中的复杂交织,更是提醒我们分析重建渗透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权力关系。
——倪湛舸,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宗教与文化系副教授
在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权力关系中,凯列班象征着对殖民者的反抗和对命运的改变。在15 至18 世纪,当有超过十万的平民女子因被指控为女巫而处死,更多的女性站起来,通过妇女运动试图摧毁资本主义制度所要求的社会规训,重新夺回对性、身体、劳动的控制。费代里奇向我们展示出,每一位独立勇敢的女性,在破除猎巫的进程中,用自己的身体推动起历史的变革。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击。
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
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2023年11月13日 已读
以妇女、身体和再生产为核心,重写了马克思影响下已成定论的资本积累的近代史。资本主义绝非进步,也绝非历史的唯一可能,关键是镇压的权力/暴力如何在资本积累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帮助资本主义扼杀其他可能性从而确立统治。intro骂马克思和福柯骂得太好了,看得热血澎湃,也能感受到深刻的现实关切(全球南方x劳工x妇女);种族(后殖民)与性别的交叉尤其是其间的coherence也非常精彩。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论证上太多地方观点先行以论带史了,which也是女权主义研究经常被质疑的地方(但Federici真的很严重)。反感所谓的“补全《资本论》缺失的女性视角”之叙事,大家不过都是partial truth罢了。
再生产 妇女史 性别 身体史 马克思女权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豆瓣
8.1 (21 个评分) 作者: 黄盈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4
2023年5月3日 已读
黄盈盈sexuality研究二十年的“反思与沉淀”,也确实如正文结语部分所言,“诚意可嘉,又不避瑕疵”。导论很有野心,也是很好的文献综述。主体部分参差:跨国一章最好,直接po出了审稿意见及回应,把打开“黑箱”进行到底,会议政治一章同理但结构有点松散;跨性别一章提供了一个生动的顺直人做跨性别研究的灾难现场;情欲身体结得太过仓促,意犹未尽;结语部分也总是差了点意思。附录二真是令人向往那些good old days啊,对于圈内人而言勾勒出了一份十年间本土性别研究与政治的脉络,并预言了后来几年部分人的命运。那些会议哪怕只是一场“大家在一起”的狂欢就已足够了,只是如今连“大家在一起”的机会在此地也已不可得,有的在里面,有的在外面,有的成了学术明星/中坚,有的功成身退,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已成历史。
12.12更新:情欲身体一章因审核原因从万字删减到四千字,但至少开了一个窗;最宝贵的是附录二环节(附录二背后是满满地历史啊),但必须借这本书才能出版并得以被记录和记忆;幸好是18年出的,再晚一年就出不来了。爱她!很感动。
女权主义 定性研究 性别 方法论 社会学
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 豆瓣 Goodreads
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
9.4 (43 个评分) 作者: 蓝佩嘉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8 其它标题: 跨国灰姑娘
来自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女性,来到陌生的国度从事家务劳动。雇用她们的台湾雇主,多数是青壮年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父母辈少有在家雇用佣人的历史,这些“新富家庭”的经验,映现了台湾社会在阶级、族群、性别与代间关系的转变。

为了解台湾雇主和东南亚帮佣之间的互动关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蓝佩嘉花了数年时间,访谈了超过百位的印菲帮佣和台湾雇主,了解劳雇双方在家庭屋檐下所面临的结构困境、生存策略与认同政治。

蓝佩嘉以“跨国灰姑娘”的比喻来彰显家务移工的处境:她们或为了逃离家乡的贫穷与压迫,或为了扩展人生视野及探索现代世界。跨越国界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坐困雇主家中,被视为“用完就丢”的劳动力,灰姑娘的美满结局仍如童话般梦幻。

相对于2006年的英文版,作者以返璞归真的母语和大量的生命故事,描绘了“跨国灰姑娘”的身影,并且透过社会学透视,展现了台湾雇主和东南亚移工,在全球化社会中相遇而生的种种面貌。

————————————————————————————————

这本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呈现了种族、阶级、性别和公民身份等等界限,如何在家务移工的生命中形成。蓝佩嘉经由划界工作的理论透镜,为萌芽发展中的女性迁移研究贡献了极为重要的成果。这是一本杰出的作品。

——Rhacel Parreñas, 布朗大学美国文明学系教授

我们或许会以为,只要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接触越多,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关系就越亲密。但是蓝佩嘉指出我们错得有多严重。在某些状况下,台湾的女雇主和他们的菲佣很“亲密”,但在其他时候两方则非常疏远。的确,有时最接近的反面最为遥远。这本脉络清晰、掷地有声的重要著作,便是在讨论这些现象如何发生。

——Arlie Hochschild,柏克莱大学社会学系荣誉教授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学术作品,论述圆融、研究透彻、理论扎实,不但具有高度可读性,而且蕴含深度人文关怀。

——Delias Davin,英国里兹大学中国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2022年7月25日 已读
田野和写作都太扎实了,必须不断安慰自己此书的出版还基于蓝佩嘉回台湾任教的前几年的工作,不然真的会因为无法望其项背而望洋兴叹。族群&国族、移民和性别勾连得太好了,关系性的框架也很有借鉴意义,不时冒出的田野经历和人文关怀更是令人感慨,总之就是怎么夸都不为过。不过大陆出版社在出版的时候太偷懒了,实作(实践)、培力(赋权)、高夫曼(戈夫曼)、原词忘了(密集母职)等都没有改用大陆更通用的译法而只是简单地繁体转简体,一些台湾通用但大陆生僻的表达也没有进行转换,并且至少还各有一处错字和字体错误,故此版本扣一颗星。btw,这书放现在绝对出版不了,哪怕这个版本一字不动也不可能再版。
台湾 国族 性别 族群 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