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证言 豆瓣 Goodreads
The Testaments
8.8 (9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于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2020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度推荐图书”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
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
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
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
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
----- ---------------- --------------------------------------------
“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
——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
“如果哪一位小说家能够证明创作一本续作是正确选择的话,就非阿特伍德莫属了。”
——《卫报》
-----------------------------------------------------------------------------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使女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Handmaid’s Tale
8.1 (43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小慰 译林出版社 2008 - 4
《使女》是一部未来小说。未来小说在西方批评界也被称为思辨意味颇浓的“悬测小说”,它描写的是未来之事,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未来小说尽管含有科幻成分,但具有强烈文化内容。它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可企及性。
《使女的故事》描写的最远时间距小说写作时间二百多年,以几名历史学家的发现,让一位在基列不幸沦为“使女”、后来侥幸逃出的女性,通过录在磁带里的声音,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那个时间之前的故事,即主人公在未来21世纪初的亲身经历,其间夹杂着大量主人公对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2017年10月16日 已读
重讀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陰性特質。想來是特意避免這一未來小說太過科幻or革命——即、拒絕以政權核心的大主教或地下組織成員的奧芙格倫或抗爭過遭放逐的莫伊拉為主角,而是選擇了感傷、優柔、軟弱的使女我。
Kindle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非实体
人类以前的生活 豆瓣
Life Before Man
作者: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 Margaret Atwood 译者: 郑小倩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3
《人类以前的生活》讲述了三个深陷自我的牢笼难以自拔的人物,他们忍受着爱恨交加、人生悲喜的苦痛与折磨。伊丽莎白是个表面沉静、内心狂野、对过往耿耿于怀、暗藏仇恨的人,她有过很多情人,最近的一个刚刚自杀了。她的丈夫纳特是个善良但没有主见的人,他爱上了莱西娅,正在计划如何与伊丽莎白分手。莱西娅内心单纯,思想上迟迟没有步人社会,热爱恐龙更甚于人类。在他们背后,久久挥之不去的是伊丽莎白死去的情人克里斯的幽魂。三人的冲突和矛盾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将故事推向了同一高潮。
可以吃的女人 豆瓣
The Edible Woman (1969)
8.0 (1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刘凯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可以吃的女人》是我在1965年春夏天开始写的,当时我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给一年级新生教英语已有八个月,我便利用一些空白的试卷作稿纸把全书完成了。至于这一书名,则要追溯到一年之前。记得有天我注视着糖果橱窗里一排排的杏仁蛋白糊做的小猪时想到了它。也许那是在伍尔沃斯那放满了米老鼠蛋糕的橱窗前面,无论如何,当时我心中一直在苦苦思索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可以吃的人的形象。那时我对装饰有糖做的新郎新娘形象的结婚
2010年11月18日 已读
相比起来我反而更喜欢她后来几本,虽然主题大致没变但结构更好,故事精巧技巧也更圆熟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珀涅罗珀记 豆瓣
The Penelopiad
8.3 (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韦清琦 重庆出版社 2005 - 11
听文学大师重讲神话,诺贝尔奖候选人、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最新力作,全球同步推出,十余位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获得者及畅销书作家共同打造“国际出版界的一大奇迹。”

“重述神话”是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包括英、美、中、法、德、日、韩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参与的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欧洲媒体将其称之为“国际出版界的一大奇迹。”
到目前为止,已加盟的全书作者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获得者及畅销书作家,如大江健三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齐诺瓦·阿切比、若泽·萨拉马戈、托妮·莫里森、翁贝托·艾科、中国作家苏童等。

如今,其他人都已灰飞烟灭,该轮到我说点儿事了。

在荷马的史诗《奥德赛》中,珀涅罗珀——奥德修斯的妻子、美丽的海伦的堂妹——是以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典范形象出现的,她的事迹也成为各个时代训诫妇女的教科书。海伦遭诱拐后奥德修斯随即踏上了去特洛伊的征程,一走便是二十年。在此期间,珀涅罗珀独自对付着种种流言蜚语,一边操持伊塔卡王国的政务,一边抚养倔强不驯的儿子,同时还得抵挡一百多个求婚人的纠缠。当奥德修斯历经千险、战胜各种妖魔、钻出了诸多女神的寝帐而最终返回故乡后,他杀死了所有的求婚人,同时也没有放过妻子身边的十二个女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巧妙地改编了这个古老的故事,将叙述权交给了珀涅罗珀和她的十二个被吊死的女仆,并发问道:“是什么力量把女仆们推向了绞刑架?珀涅罗珀在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在阿特伍德令人眩目、技巧纯熟的重述中,该故事变得充满了睿智和同情心,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

这是一部交织着才情与激情的作品,阿特伍德以她闻名遐迩的叙事与写诗的禀赋,给了珀涅罗珀崭新的生命和真切的现实感,也为一个古老的谜作出了解答。
盲刺客 豆瓣
8.8 (16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韩忠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代加拿大著名女作家,本书是她最重要的作品,并荣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
这是一部结构复杂奇巧、故事里套故事的小说。小说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劳拉,小说一开始就在车祸中死去;另一个是她姐姐艾丽丝,生活在死者的阴影中,回忆着快被湮没的往事。有关《盲刺客》的故事是劳拉生前写的,描述了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一个富家小姐和一个在逃的穷小伙子的恋情。同时,这对恋人想象出了发生在另一个星球的故事。这个虚构的故事里充满了爱、牺牲和背叛。而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艾丽丝嫁给了富商理查德,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桩美满的婚姻。殊不知,理查德将魔爪伸向了小姨子劳拉,于是,劳拉的车祸就令人产生了怀疑……
使女的故事 豆瓣
The Handmaid's Tale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小慰 译林出版社 2001 - 9
《使女》是一部未来小说。未来小说在西方批评界也被称为思辨意味颇浓的“悬测小说”,它描写的是未来之事,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未来小说尽管含有科幻成分,但具有强烈文化内容。它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可企及性。
《使女的故事》描写的最远时间距小说写作时间二百多年,以几名历史学家的发现,让一位在基列不幸沦为“使女”、后来侥幸逃出的女性,通过录在磁带里的声音,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那个时间之前的故事,即主人公在未来21世纪初的亲身经历,其间夹杂着大量主人公对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2008年9月4日 已读 2011年8月14日:前幾天看到天南上把書名翻譯成《妾物語》……真是好煽情www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羚羊与秧鸡 豆瓣
Oryx and Crake
8.8 (19 个评分) 作者: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韦清琦、袁霞 译林出版社 2004
这是一部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她对未来世界滥用生物技术的极度担忧。和西方许许多多已经问世的科学幻想作品一样,本书中所展示的未来世界,也是愁云惨雾,暗淡无光,一片人类社会的“末世”场景。

——那时政府似乎已经退隐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了,各个大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大院”,里面试验室、宿舍、学校、医院、商店、色情场所等等一应俱全,有自己的警察,简直就如同国中之国。

——生物工程似乎成为小说中唯一的科学技术。

——所有的疾病都已经可以被消灭,但是制造药品的大公司为了让人们继续购买药品,不惜研制出病毒并暗中传播。如果有人企图揭发这种阴谋,等待他的就是死亡。

——文学艺术已经遭到空前的鄙视,只有科学技术(其实只有生物工程)成为天之骄子。这实际上象征着如今我们已经看得相当清楚的趋势。
猫眼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杨昊成 译林出版社 2002 - 4
女主人公画家伊莱恩回到度过她童年及青春时代的多伦多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故地重游,触景生情,牵连出少年时与三个女孩的恩怨及成年后与三位男子的性爱纠葛,最终怅然离开多伦多。
全书十五章,每一章都以女主人公的一幅绘画作品为题目,反映了伊莱恩成长过程中各个不同时期的实际生活或心路历程。小说结构别致,基本由现实与回忆两个层面组成,着力还原绘画作品生成时的情感背景。伊莱恩一直走在现实与回忆的边缘,她摆脱不掉自己走过的每一步生活,一切发生在昨日的事,都在她敏感的心灵上刻下烙印。
这部小说语言精致、先锋而细腻,是典型的女性文学的叙事风格。
盲刺客 豆瓣
9.1 (1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韩忠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盲刺客》简介

在2000年8月出版、立即就得到布克图书奖的《盲刺客》,叙述两姊妹的故事,既有浪漫爱情又含神秘奇情色彩,扑朔迷离的剧情,探寻一个女子一生长达一个世纪的故事。小说一开始,艾丽丝就告知读者,一九四五年大战结束的第十天,她的妹妹罗拉的车子冲下桥。是单纯的自杀事件或是意外?阿特伍德以错综复杂的情节铺陈“故事中的故事,呈现层层布局,综合回忆录、小说、报纸文章、科幻小说各种体裁。阿特伍德在书中以八十多岁的艾丽丝追溯她的一生及生活中的人物。同时,罗拉的遗作,也叫《盲刺客》,在她死后两年出版,叙述者是两名在后巷小房间里幽会的情人,内容是科幻小说。艾丽丝的叙述深具魅力,将阿特伍德的社会及心情地图一一呈现,有亲情、爱情,有背叛,但也有希望。

布克奖的授奖辞:

该书视野宽广,结构精彩并富于戏剧性。书中的感情纠葛描写丰富多彩。作者阿特伍德以诗意化的笔触,描写生活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