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贞
单人旅行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0
一名女子不断地试图逃离都市而最终不能。
《单人旅行》是苏伟贞桀骜清爽之作。作者有意借由单人旅行回溯至更深的因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以一场轻飘虚渺的人间游戏,赋予作品独特的悲凉气氛。状写个体生命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苏伟贞的文字始终辽阔高远,极致通透,狂野而又自由。
《单人旅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
2013年12月7日 已读
(根據條目標記)對初讀已經印象全無的潦草重讀。彼此之間訊號不算太好,只能模糊感應到她貫徹始終的潔淨純粹。不知該算是巧合還是不巧,因為剛剛燒掉了最後一根舊年稻草,刻意給自己的一段時光打了繩結,得非常用力才能不藉她來反照自身。#這居然是小說#單人旅行是心靈圖景,事關你我,但「你」也許不過是面虛幻的鏡子。//後半激贊。剽悍的,光風霽月,木蘭情懷(何)。後來這份返鄉經驗經由研磨催化,放在了《時光隊伍》中。//文序滿分。廣告語非常清奇,差評。錯字:P37,首行,“一樁”誤為“一椿”;P178中段,“所謂教育”之“所”誤為“聽”。
苏伟贞
过站不停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8
《过站不停》是苏伟贞创作生涯里最特殊的经验。正如完整人生的情感架构那般,《过站不停》以爽利强韧的小说情节作理性的钢骨,以幽谧舒展的“潜情书”做感性的水分,而每一封信件,作者在下笔之初便当成一个主题来写,传达出独立的气息。情节与情书,剧情与独白,在这本集子中,既复合为一体,又各自独立地展示出完整而又强烈的个体魅力。
2011年12月25日 已读 幸好有潛情書。儘管有潛情書……“他原先只想安慰她,握住以後,突然覺得自己的手很眷戀那溫度”,這種地方還是讓我出戲了
苏伟贞
魔术时刻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8
《魔术时刻》一书是苏伟贞最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的八篇短篇,以电影技术“魔术时刻”捕捉“暧昧不明、幽微难测的灰黑地带”,被誉为一部奇妙的短篇集。作者用其独有的毒辣笔触,状写了“鬼魂般”在城市咖啡馆等诸多被掏空背景、故事、空间的“看不见的城市里游荡”的种种爱情寓言。
2011年12月21日 已读
重讀完畢。以序言里王給出的解謎方式來讀真是特別悲哀……《魔術時刻》代入second virgin的卡司無違和orz.《舊愛》和《倒影小維》的姐妹段落可以參看,《魔術時刻》和《老爸關云短》(這篇曾得到某人盛讚,昨晚重讀虐到內傷)和《使者》里的還鄉/返大陸段落對看也很有意思。《日曆日曆》寫得太好了T_T。p.s.2004年南大編選花城出版的《世間女子》收錄了完整版此八篇小說外帶中篇《世間女子》,定價16.8大元,近年書價真是每況愈上一層樓
苏伟贞
都在书生倦眼中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6
本书为知名作家苏伟贞的散文作品集,书中收录了《天生我材》、《今生执笔》、《独自》、《就绪》、《面对》、《过眼云烟》、《单人旅行》、《黄昏开始下的雨》、《他日之约》、《勇气》、《此去》、《过场》、《多走一段路》、《别有话说》、《启程与终程》等文章。
2011年4月18日 已读
散文果然暴露了弱点,还是最喜欢《单人旅行》。以及这渣到极致无可忍耐的排版和文序= =++我败了,不知以后能不能攒够HP重读
苏伟贞
魚往雁返 豆瓣
作者: 蘇偉貞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 - 2
張愛玲逝世已十餘年,然而對整個華文世界的創作者而言,仍是高居祖師奶奶之位,一生際遇如幻,最後魂銷異國,讓所有讀者唏噓不已,這本選集乃藉各名家與張愛玲的書信往還,背後的故事,重新勾勒一個逝去的世代,華麗蒼涼的人情故事,精采可讀。
时光队伍 豆瓣
8.3 (12 个评分) 作者: 苏伟贞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11
“花在整理泪水的时间比写的时间长几倍”,成就苏伟贞“本命写作”之书。
“我没赶上他出生,却无奈要送别他死,这是我写《时光队伍》的理由。”——苏伟贞
梁文道《我执》专文推荐 内地版首次引进
2006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奖
2006《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死亡是一个不断被拿出来写透透的普遍性故事,如何在这个十分普遍性的故事里写出自己独特的意义,我希望这个文本是清清楚楚属于张德模的,我无意为张德模立碑,他也不会因为死了就成为一个英雄或完人。我的打算是,小说表面是写死,但这里并没有死,反而是写生。明明白白勇气十足的生,接近永恒。”
“站在一个妻子的角度,我看见他亲眼目睹自己死的过程,从头到尾没掉过一滴泪,没有一丝感伤,彻底实践‘怕死也是死,不怕也是死’的生死理念,他死的样子就像他活的样子。”
沉默之島 豆瓣
作者: 蘇偉貞 時報文化 1994 - 11
本書特色:以同姓名但不同人物、且毫無相關之兩位主角,作為情節鋪陳及其創意形式。不管已婚或未婚,「性」是主角人物的主要部份,形成自身存在及生活的目標。刻意藉此強調心靈的墮落和身體的主控情勢。
時光隊伍 豆瓣
作者: 蘇偉貞 印刻出版社 2006 - 7
你陪我走過你的夢境

且告訴我光何時歸返

──聶魯達

在短篇小說集《魔術時刻》之後,蘇偉貞許久沒有出版小說作品,在她知名的《沉默之島》十一年後,本書是她醞釀多年對於「時間」命題進行觀察與思考的最新力作,在書寫過程中,小說家且須承受她至親之人由罹病到離世這段跋涉路程中的痛苦與恐懼……

死亡宛如一個目的既清楚又神祕的旅程。書中人物,流浪者張德模,天地間一個旅人。半生經歷,所遇人事,病痛怖懼,顛倒夢想,皆彷彿他的旅伴……他一個逝者,小說家的至親,以小說虛構人物的形象與本質返魂,倒數計時,重活一回,且再赴死一回。「在追憶之瞬才啟動流光似水。」為下一輪太平盛世的亡者與未亡者們所寫的告別備忘錄。

張德模,「當你死了」,其實並不容易。你住院病房外及火化櫃識別名牌,我都取了回來插在靠書桌窗櫺上,與牆上掛著的遺照(跟才辦半年的新護照同張照片相同眼光)越過書桌前的我永恆的望出去。這次,是真正規格不同的兩種容器了,分別裝載你與我。我將信守約定,只要活著都會等待你回來報信:「究竟有沒有另一個世界?如果可能用任何方式回來告訴我!」(不斷進入載浮載沉淺夢地帶,無路線透明溫暖檀香氣息如光線掩映整個房間,如是我聞,每晚給出無言回答,檀香氣息直到送你進了國軍公墓當天即消失,毫無眷戀不拾。再清楚沒有了,所謂獨活,是連氣息都切斷。)──摘自〈時差〉



在悼亡中尋找出口(中時開卷週報專訪)

蘇偉貞很輕,整個身體水縮在寬大的衣衫裡,一張臉彷如冰凍在一種遺世的專心致志中,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以致經常被突如其來的干擾所驚嚇。


「妳到底在嚇什麼?」有一次張德模問專心致志於胡思亂想的蘇偉貞,當時她正在炒菜。


「我不是嚇到--」蘇偉貞努力解釋她的「關閉」狀態,最後總是在夾纏不清中棄守,退回她周圍天生一層透明防護罩,以致世故、瑣碎皆無法入侵的封閉人生,在封閉的人生中以小說的形式不斷與自我交談。

張德模,她2004年2月26日離開人世的丈夫,「以及另一個面向的我」,2003年8月20日因為驗出食道癌四期緊急住院。


「只有堅持一種風格,才不致因被疾病貶抑、變形,而失去對自己的愛」罹患攝護腺癌的故「紐約時報」書評版主編卜若雅寫道。張德模和蘇偉貞不需要向卜若雅學習,他倆的風格渾然天成,醫院視之為「一對怪異的夫妻」,還有惡毒的評語上身如「怨恨二人組」,其實不然,面對張德模這樣強悍的病人,從頭到尾不掉一滴淚、不喊一聲痛、不說一句感傷話的,蘇偉貞不過認為他需要的是一位強悍的醫生,所以她不能不挺身「攻擊」醫生的軟弱與想像力貧乏,挑釁他們膽敢以對「身體」的認識覆蓋了對「生命」的認知。


張德模,蘇偉貞不知道這個名字將成為一本小說(或說「偽小說」)的主角,不知道她將以張德模的食道癌和六個月的光榮戰役為坏體,釉燒窯變出一本《時光隊伍》。生命列車逸出正軌的一百八十天,蘇偉貞夜夜靜伏在癌症病房的一盞小燈下,於一張小桌上筆記,紀錄張德模的流浪史跡,《時光隊伍》的坏體逐漸成形,等到2005年四月書稿完成,創作即昇華,疾病誌爬升到了文學的高度。


「只有書寫才有出路」,蘇偉貞一直不能理解這話,雖然她的身份為小說家,更加是評論家欽點的台灣當代重量級作家,但是對於寫作,蘇偉貞的態度一如其作品的「酷寂幽森」,「我對寫作沒有熱情」她說。但《時光隊伍》終於向她證明「只有書寫才有出路」為真,經由書寫的流動狀態,她慢慢確立了一種「夷然」的態度,並且找到一個注視的角度,用它們看待生命的崩落過程,從而篩濾出隱喻的部分。


也所以她一直找不到容器來裝填的「相同的石子」如一九四九年的漂流、故宮國寶之流浪、「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出土、斯文.赫定樓蘭挖寶、高句麗王朝,還有那些反覆閱讀的書籍《哈札爾辭典》、《滅頂與生還》、《病人狂想曲》、《疾病的隱喻》、《臺靜農先生紀念集》,終於都一一置入了「張德模」這個人物,置入了他的人生所拉開的皺褶裡,過去二十多年的寫作,「原來只是在等待這一個故事」。


她的香港大學博士論文也在此時完成。


張德模離開那一天,蘇偉貞安靜的到公司請假,第二天也沒忘記向照護過丈夫的醫護人員一一致謝,一位護理長在她面前放聲大哭,她卻沒有讓悲哀淹沒,對死亡亦無太多世俗的附加,「張德模,就在這裡結束了」,但只難過的反覆想著,對,神不存在,所以這世界失去了一個像張德模這樣的「純種男人」,她曾經多麼嚴厲的「警告」過老天爺不可以帶走他的----。


之後,還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無法觸碰張德模的一切,蘇偉貞就把先論文丟出去,到香港通過口試,再回來面對待整修的書稿。兩年後的春天,蘇偉貞在舊金山轉機,上一次來她和張德模一起,於是以旁觀者的好奇看著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憤怒或哀怨?「落寞而已」她說「原來死亡也不是那麼大的創傷」。


九月起蘇偉貞將有新的身份,她應聘到文化大學中文系擔任專職教師,記憶皆已封存在《時光隊伍》裡,不能攪動,不必攪動,她要暫時拋棄「小說家」角色的像丟掉一把開啟時光的鑰匙,一直到願意再和自己交談為止。(文/蘇惠昭)
單人旅行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 - 2
◎目錄
預知旅行紀事 單人旅行 黃昏開始下的雨 今天的信 初夏預言 他日之約 童話季節 雨季之後 兩者 低頭 時間密道 星球,私人擁有 以光腳的旨意為名 回到我兄弟身邊 問路回家  雲南子弟泰北老 雪的高度 耳語三日 莫大的明天
◎内容
幾乎每一天夜裡,我們坐在這城市最晚的角落,那通常也是最幽暗的位置,重複整理我們自己也說不清楚的心事。不需要準備好姿勢,沒有什麼心理狀態。
我相信,所謂雙人舞以及單人旅行都只是人的一場夢,沒有時空,也沒有真正的事件,依附在敘述或者自由詮釋中,它可以是一次神祕的完成,以光的速度;也可以是公開的表演,在星圖的座標,純屬私有的記憶逆旅。
世间女子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广东花城 2005 - 1
《世间女子》作者苏伟贞能让她的人物专心对付情天欲海里种种险恶,无怨无悔。情到深处,何庸千言万语;两心相许的极致,是一种付托,也更是一种义气,不劳外人置喙。苏伟贞笔下的男男女女是情场上的行军者。他们厉行沉默的喧哗,锻炼激情的纪律,并以此成就了一种奇特的情爱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