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库
南极北极历险记 豆瓣
作者: [法] 雅克·迪凯努瓦 译者: 魏舒 新星出版社 2018 - 6
南极有一只企鹅,它叫“游得快”;
北极有一只大海雀,它叫“潜得深”。
一天,表哥游得快收到表弟潜得深的一封来信……
兄弟俩为了相见,开辟了一条连接南北极的航线,并开启了这场海上历险三部曲。
游得快历经沉船事故、穿越大风大浪,最终到达北极见到表弟,是谁在为它保驾护航?
大海船遭遇发动机故障,兄弟俩乘的浮冰漂到北冰洋中央,这时头上飞过一只海鹦……
探险队在北冰洋迷失航向,它们被迫上岸寻找帮助,却遇到了一只迷路的小熊……
从一艘靠螺旋桨制动的小船“游得快号”,
到开启冒险家之旅的大船“游得快潜得深号”,
再到更多动物加入的“又快又深又远号“,
这支探险船队由小变大,历经险象环生,却常常轻松地化险为夷。
作者的语言清透,画风软萌,几种蓝色和白色将南极北极描画得无比清凉,却会让人在读过之后会心一笑,涌起暖意融融。
书中在各处埋藏有许多小心思和心机,如果孩子能发现,会让阅读更加意趣绵长。
作者雅克•迪凯努瓦是法国知名绘本作者和插画家,策划人兼译者魏舒倾情推荐。
小小生态圈:《蘑菇》《青蛙》《瓢虫》 豆瓣
le champignon / la grenouille / la coccinelle
作者: [法]贝尔纳黛特·热尔韦 译者: 张璐 / 李梦磊 新星出版社 2019 - 6
小小生态圈里有三位主角——蘑菇、青蛙和瓢虫。虽然每种生物都是小小的,但它们背后却是复杂绚丽的大世界。
这是一套送给学龄前儿童的自然科普书。这个年龄段的小小孩,正是好奇心、记忆力十分旺盛的时期,如何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呢?法国作家贝尔纳黛特·热尔韦想出一个“以小见大”的方法。她描绘的蘑菇、瓢虫和青蛙,都是孩子们很容易见到的身边事物,透过观察它们的结构、特征、习性,了解它们的食物、天敌、不同种类,学习物种小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找到一种观察和认识大自然的方式。
整套书采用孩子喜爱的“翻翻书”形式,每册书有十几个小翻页,等待小读者去“寻宝”。不同场景下,翻页可能揭开了动植物复杂的内部结构,或是展现神奇的自然变化,或者帮助孩子探索表象之下不为人知的奥秘。翻页的过程,也是孩子不断发现的过程。
每册书的最后一页还添加了“找不同”游戏,帮助孩子回顾刚刚认识的小生物。利用这套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度过一段知识、趣味、惊喜满满的共读时光。
大山的礼物 豆瓣
作者: [日]原田泰治 译者: 李蓓蓓 新星出版社 2020 - 11
健治去乡下奶奶家玩,一个人坐火车、转大巴。到家之后,围着烧柴地炉吃晚饭。在院子里看到金黄的银杏树、盛开的秋英花,还赶上村里热闹的祭典……这些都是家乡给他的礼物。
并非谁的故乡都是大自然中的故乡,但故乡带给我们的充实、宁静、熟悉的感觉是相似的。即使从未谋面的亲人,经人介绍之后,也会让人立刻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是面对故乡时,我们共同的情愫。
被你嫌弃的昆虫们(14岁懂社会系列) 豆瓣
昆虫たちの世渡り術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海野和男 译者: 杨珍珍 新星出版社 2019 - 5
这是“14岁懂社会”系列的第十四本。
你有想过自己为什么害怕虫子吗?它们为什么长那么奇怪?咬人吗?有毒吗?传播疾病吗?关于昆虫,你或许应该知道更多。
●身临食物链底层的生存境况
作为昆虫摄影师,海野和男通过自己的体验,用拟人与换位思考的方式,让你进入昆虫的小世界。它们拟态成树叶与枯枝,在求爱之路上奋不顾身,大量产卵,成群结队,每种行为都理由正当:为了活下去。
●重新理解,并且喜欢上昆虫
像人类这种哺乳动物约有五千种, 鸟类有九千种,鱼类有两万多种,而昆虫,有将近一千万种!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最大的生物群落。
蝴蝶也会认错求爱对象,蚂蚁会被植物驯养,叶子虫真的和树叶一模一样,还像绿宝石一样漂亮的蟑螂……海野和男把昆虫给自己的感动和乐趣,原原本本记录在此。
●通过昆虫世界,窥探人类社会的本质
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可以独活。“蜂群崩溃综合征”就已让无数人担心,蜜蜂的消失会让食物链与整个生态平衡崩溃。万事万物都相互联系,有物种内的分工合作,也有物种间的分工合作。昆虫对人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即将消失的世界 豆瓣
Kiribati / Kiribati. Cronache illustrate da una terra (s)perduta
8.0 (7 个评分) 作者: [意] 阿丽切·皮丘基 / [意] 安德烈亚·安杰利 译者: 刘湃 / 许丹丹 新星出版社 2018 - 3
一个横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国家,为何被探险家称为“世界的尽头”?
一次受好奇心驱使的旅行,怎样经过不断发酵,演变成一部图文并茂的人类学笔记?
位于太平洋中部的K国,在世界地图上只呈现为三十三个小黑点。阿丽切和安德烈亚,两位有着建筑学背景又对地图感兴趣的意大利青年对这个岛国产生了兴趣,原因是受气候影响,未来几十年内该国将成为第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他们在岛上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参与婚丧嫁娶,走访渔人、养殖业者、巫医,观察当地的经济、媒体各个行业,挖掘这个岛国的过去。经过深度体验与深入调查,他们一人拿起画笔,绘制当地图景,一人用文字记录下鲜活的故事。最终,以三十三篇田野调查日记,四十四幅图版为主体的海岛人类学笔记呈现于此,全面讲述这个即将消失的世界。
比如,书中表现了当地鲜明的海岛特色。人们按潮汐节奏安排捕鱼工作、上学放学;当地并无东南西北方向之说,而是以海洋和寫湖侧指路。因为海拔只有三米,这里没有高楼,全国只有一部自动扶梯;因为由一座座环礁构成,全国没有铁路,最发达的媒体是广播。
虽然几十年后国家将不复存在,当地的生活也面临种种问题,但当地人却乐观依旧,生活热情惬意。一位当地人说:“这里的生活很简单:摘几片树叶,捞一捞海鲜就可以解决晚餐问题,就地取材,四天就可以置办一张草垛床。所有的食物都是新鲜的,不需要冰箱……小日子一天天地慢慢过,不需要为明天犯愁。”
这是一本从内容到形式到意义均丰富新奇到无法被界定的书,它带给人的启发涉及方方面面,比如:
两位作者开放的心态,对一个异国他乡的好奇心和为它所做的记录,让人思考何为探索,何为更有意义的旅行,何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公民意识?
书中采用绘图(仅用有限的几种颜色)与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将零散的信息组织分类,启迪我们用更多种方法,调用擅长的工具,达成有意义和有新意的记录和呈现。
海岛生活朴素、快乐,几棵椰子树、几条鱼足矣,相较之下,会让我们质疑自己膨胀的消费欲和置身其中的丰裕生活的必要性……
无论读者拥有怎样的知识背景,这本无法被界定的跨界之书定会带来丰富而独特的体验。
2020年6月6日 已读
书本身做得很美。内容浅显易读。
读小库
动物园的生死告白(14岁懂社会系列) 豆瓣
動物の死は、悲しい?元動物園飼育係が伝える命のはなし
8.0 (23 个评分) 作者: [日]阿部弘士 译者: 烨伊 新星出版社 2016 - 8
十四岁,是青春期的高潮,是了解万物的新起点,是对世间似懂非懂、游移不定,却又无比关键的人生时刻。懵懂地处在“中二病”的风口浪尖,不是想拯救世界就是想毁灭世界,但就是这样一个节点,奠定了日后成长的轨迹。
读小库文库以小型丛书“新书”的体量承载,比文库本高点儿。
《动物园的生死告白》是我们推出的此系列的第三本(前两本为《以书为友》,《你没那么笨》)。
饲养员比一般人更能体会养育动物的艰辛。阿部弘士解剖过大象,追捕过逃跑的猴子,被发狂的海雕攻击过,也被水獭偷走过钱包。他努力让狼过得更舒适,也因为疏忽让一只陆龟饿死。为什么要有动物园?该怎么面对死亡?该如何让生命发光发亮?这是他几乎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这本书里,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代、作为饲养员的时期以及之后的日子里所邂逅的“生与死”。也探讨了很多关于成长的选择,人生的目标,以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14岁懂社会”系列不只针对当龄的少年少女,也适合十四岁时未想过这些问题,或至今还在对此困惑的人们品读。
枞树 豆瓣
作者: [丹麦] 安徒生 / [英] 桑娜·安奴卡 译者: 叶君健 新星出版社 2018 - 4
一株生长在森林里的小枞树渴望着外面的世界,每个冬天,伐木工人都会带走一些它的同伴。它们去了哪里?它们遇见了谁?它们后来怎么样了?小枞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终于,在圣诞前夜,它也迎来了伐木工人的斧头……
本书采用叶君健先生的权威译本与英国插画师桑娜·安奴卡的北欧风格插图,对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枞树》进行了精彩的图文演绎。《枞树》创作于1845年,是安徒生创作中期的杰作。与其早期作品相比,《枞树》虽不乏温馨的幻想、绮丽的语言,但却增强了故事情节中现实的晦暗底色。然而,童话主人公的命运即使充满惆怅的失落与遗憾,却仍在历经挫折与砥砺后,显现出清澄闪亮的品格与灵魂。这是安徒生决定离开幻想的庇护,想要继续勇敢生活的决心,也是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待。
本书绘者桑娜·安奴卡是英国著名的插画与图形设计师,曾在芬兰北部的乡野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她将自己幼时与家人前往野外露营、采摘浆果和冰面垂钓的记忆提炼而出,为本书绘制了插图,以画笔还原了北欧风俗与北欧文化,让那个特殊、狂野而充满奇迹的世界再度复活,那是安徒生童话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