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莲
深夜特急3 豆瓣
作者: 泽木耕太郎 译者: 陈宝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5
《深夜特急3》内容简介:我茫然陷入一股奇异的感伤情绪里。好像我曾经来过这里。当然不可能,也应该不可能。我是三天前才知道这位于欧亚大陆的尽头、葡萄牙的最西端的“萨格里什”。可是我曾经站在这里的感觉越来越强,到最后几乎牢不可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知道我内心深处涌现这样的感情。仿佛古老的祖先记忆埋藏在我体内般,那记忆复苏起来。这个悬崖、这片海、这个天空、这个声音……没错,曾经有一天,我就站在这个悬崖上这样眺望大海……
特茹河水光灿如铂,萨格里什的海像铺上细碎的金箔。我突然想,我就是为了来到这里,才做这一趟漫长的旅行吗?好几个偶然将我带到这里。我不必把这些偶然归诸上帝。那是风、是水、是光,还有巴士。我搭乘野鸡车一路摇晃到这里。是野鸡车载我来的……我躺在嶙峋的岩石上,一直听着打到崖上的大西洋的浪声。
2015年12月2日 已读
「我終究無法徹底耽溺于自身。至少,在我西行的旅途中,我執著地尋覓不一樣的人,或許就是為了撐住快要崩潰的自己而保持身心的平衡。」
泽木耕太郎 陈宝莲
深夜特急 豆瓣
作者: [日] 泽木耕太郎 译者: 陈宝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3
泽木耕太郎所著,陈宝莲翻译的《深夜特急(Ⅱ中东篇波斯之风)》讲述刚踏出车站,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站前的漆黑广场上,露天躺在地上的人成百上千。有脏布裹着全身而睡的男人;有保持喂奶状睡着的女人;有围着全部家当般大的行李而睡的一家人;有慎重抱着个小袋子而睡的老人……不只是人,还有屈着四肢趴睡的野牛。
《深夜特急(Ⅱ中东篇波斯之风)》中我突然起意,我也露天而睡如何?说不定比差劲的旅馆还安全……我因为长旅而累瘫了,不想再动脑筋。我找个全家人睡在一起的地方,在旁边铺上垫子,上衣卷好当枕头。
一躺下来,星空像是覆盖在身上一般,看起来好近。不久,泥土的微温透过垫子传到身体。在大地温热的裹覆下,随着紧张感的消除,和数千个印度人在同样的天空下过夜,让我感到一般不可思议的安详。
就这样,我在迦耶站前和印度人一越露天而眠;在菩提迦耶的餐馆不用刀叉,而用三根指头抓饭而食;在巴瓜村的厕所不用厕纸,而用手清理排泄行为,我感落从物质中获得了解放,傍佛又有一个自己,变自由了。
2015年12月1日 已读
很奇妙地,讀到後來,仿佛也被那種長途旅行所帶來的身心被磨損的深深倦怠感浸染。
泽木耕太郎 陈宝莲
深夜特急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泽木耕太郎 译者: 陈宝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3
《深夜特急1》内容简介:上班第一天正赶上梅雨,我穿着第一次上身的灰西装配黑皮鞋,打着伞。在从东京车站前行至中央邮局十字路口的上班人潮中,我突然决定不要当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换了些许港币,“阔气”地走在异国街头,强烈的阳光让人感觉畅快。今天一整天既无赶着要办的事情,也没约好要见的人——完全自由。光凭这点,这趟旅行就有价值了。委身人潮,我异常兴奋。香港街路的味道沁入我的皮肤,我的体热融化在街头的空气里,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着迷。总之这里是香港,而我以前走过的地方和这里相比,简直冷清得像殡仪馆。
这趟从德里到伦敦的旅程中,东南亚只是个前奏。然而我在香港,却一个又一个星期地延长滞留、接二连三地到移民局去贡献签证费。甚至后来走过澳门、曼谷、春蓬、宋卡、槟城、吉隆坡、新加坡,我还是在内心追逐一个错觉,这一切都要从我被莫名其妙地扔进那名为“黄金宫殿”的奇妙旅馆说起……
2015年11月27日 已读
作者大概是所謂即溶顆粒那種人,筆下不同文化圈各有各魅力;讀來非常滿足。譯筆極好,毫無瑕疵。#隨身攜帶李賀詩集的旅行者絕不會太糟#
泽木耕太郎 陈宝莲
食记百味 豆瓣
ごはんのことばかり100話とちょっと
8.4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本芭娜娜 译者: 陈宝莲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2 - 9
《食记百味》是作者漫长作家生涯的首本食记。《食记百味》以散文杂记形式记录了100篇短文,记录了芭娜娜日常饮食的点滴,物品注意在她与小儿子小不点共食的回忆,记录到孩子六岁的母子幸福时光,亲情暖暖。
幻影之星 豆瓣
作者: [日本] 白石一文 译者: 陳寶蓮 野人文化 2013 - 9
如果我們所見所聞的一切都只是那過去的形影,
不就等於我們結果甚麼也沒看到。
日本直木賞、山本周五郎賞雙料得主
哲學作家白石一文 首部魔幻寫實作品
跨越死亡與孤寂的河流,檢視生命不可承受的輕與重。
時常想狠狠地解放自己。
想去一個沒有人知道、也沒見過的地方。強烈希望有人這樣帶我走。發作地、衝動地。
在這個被限制的世界,這個哪裡都不能去的閉塞感,讓人受不了。可是,自己卻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想在遙遠的異國天空下生活。想要漫無目標漫步在遙遠異國的天空下。
想吃的時候吃,想睡的時候睡。想做愛的時候做愛。
過著沒有束縛但絕不孤獨的生活。說這是生活,其實更像每天變化色彩、有如河水流過的人生。不斷流動,不會停滯在一個地方的變幻自在人生。
一個我可以經驗其他人各自人生的人生。
熊澤武夫在高中畢業後就離開故鄉開始在都市工作,自小被父親遺棄的他在相依為命的母親改嫁之後,再也沒有所謂的家。漂流在東京的他,工作算是一帆風順,感情平淡地可有可無,對於週遭事物總是保持適當地距離,親切且疏離。
某日接到許久不見的母親電話,告知在故鄉的派出所撿到了一件上面繡有他英文姓名的Burberry雨衣,母親略帶責備的語氣提醒著他刻意忽略的親子關係與迷糊忘事,然而抬頭一看同一件雨衣正完好如新地掛在眼前的衣櫥中…。
2014年8月19日 已读
不知是否作者刻意為之,這隨心所欲的小說形式讓我覺得一星够了不能更多……殘缺、失重,若說是率性而為,又並非伊坂桑那種擺脫了地球重力的自由,而是像瘸腿之人丟掉拐杖一路跳到終點。//初刷之後,想不明白那麼濃郁的H描寫有什麽必要性,但或許可以用ホタル的歌詞解釋吧,「鮮やかで短い幻/それは幻」。//二刷愈發覺得,女主最後那段心靈感悟遠不如一曲supernova來得洗練。
白石一文 陈宝莲
鱷魚 豆瓣
作者: [日本] 梨木香步 译者: 陳寶蓮 尖端 2008
住在叢林裡的一隻鱷魚,非常蠻橫不講理,自私的他,瞞著鱷魚媽媽,把弟弟妹妹一隻隻吃掉了,所以他長得又高又壯。他自認有個唯一的「好朋友」,那就是獅子,因為他認為草原之王獅子才是他的同類。有一天,鱷魚遇上了跟他同是爬蟲類的變色龍,竟不顧「同類」的情份上,把變色龍一口氣吃掉了...
叢林裡住著許多生物,不斷上演著生死循環的戲碼。討厭叢林的鱷魚,不惜吃掉自己的同伴、兄弟才得以生存,並一昧地追求跟自己完全不同世界的事物。鱷魚最後的下場,或許可以讓我們在「自我中心」及對「他人的尊重」有更深的體認。
2014年7月7日 已读
「鱷魚當然非常驚訝。他被吃的同時,想大聲喊說,不應該這樣啊,但很快又覺得是這樣沒錯。這讓他湧起一點幸福的感覺,但又有不同的感受。總而言之,那就是「啊!我終於要死了。」的感覺。」
出久根育 梨木香步 陈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