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光夏
脸颊贴紧月球 豆瓣
8.4 (61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一些怪怪音樂招式名稱「噪音民謠」「電子溫情」「音樂與超速夢境一體成形」
絕非標新立異,(雖然想到這些名稱時,心中還是有些飄飄然~)
只是「有點想像空間的矛盾性」的文字比較能表現出雷光夏的音樂特性:
民謠的噪音化表現,由電子音樂所表現出如真實樂器般的柔軟質感~

其實在她著手進行這張專輯的過程中,週邊的親朋好友們最常做的一件事:
猜猜那些是真的樂器,那些是電子的。光夏說:「這很重要嗎?如果你喜歡這首歌
的話」。這張專輯可以說是從1996~1999雷光夏的音樂夢境的實況紀錄。

雷光夏的音樂就跟她所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在平靜、溫婉的外表下,包藏著一顆
充滿熱情、渴望革命的心。在溫暖的樂聲中,總隱約聽到象徵文明崩毀的噪音。
在一些美麗包裝的詩句中,隱含著對於理想國偏頗發展過程中的無力感。

「其實我真的沒有這麼想」光夏對於別人對她的音樂做這樣的解讀,有些不滿的不安。

「我只是用我最擅長的方式來表現我的感覺」所以她在可以唱歌的時候唱歌,該說話
的時候說話,如果只該聽到音樂或者是絕對的寂靜時,就讓它用這樣子的型態存在吧~

很不願意去說這是一張概念性的專輯或是實驗音樂的專輯。因為其實它也真的不是。
如果給聽者的感覺是「另類」、「非主流」、「實驗」、「民謠」、「環境」....,這些都
可以成立。因為這張專輯就是要依聽者的感受,來完成文字、音樂、影像、語言所無法完
成的部份。
黑暗之光 豆瓣 Spotify
8.8 (135 个评分) Summer Lei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3日 出版发行: (P)2006 SONY BMG MUSIC ENTERTAINMENT (TAIWAN) LTD.
雷光夏全心创作,无法克制的抒情时刻。
距离中的深深凝望;轻轻歌唱…
冷酷实境里,温暖的那道光!
‘黑暗之光’,主题回归到旋律及歌词的本身,基调是温暖。这些打破了时间,空间,角色,剧情的逻辑性,随性地由深刻记忆中自然凝结而成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光夏真实的生活电影配乐。
从蚌壳里吐出的海市蜃楼,是谁短暂的美梦
打开的旅行箱里摆放着钢琴,鼓棒,老照片和一片雨云
接着那个小孩准备要离开黑暗的海边了
只要相信 不顾一切地相信
冷酷实境里 就有温暖的那道光
All Lyrics And Music Composed By Summer
★ 我的80年代
“唱这首歌,好像可以再一次回到那里…快乐的高中时代,想找回同龄的朋友们:以前我们所说,那个成为大人的时刻已经到来了---你是否也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不知道当时是否遇见过,不论现在在哪里,用我美好的思念,愿和你的过去相逢。”
★ 黑暗之光
“大海是座奇妙的时光回溯器。童年时住在淡水兴化店,年轻的爸妈常会在黄昏时带着三岁的我穿过防风林去海边散步。也许是那时候,习惯了有大海的节奏。黑暗的时刻,放心知道自己拥有这美好回忆,被海边的风轻轻拥抱。这首歌,也是关于一个未竟的梦。”
★ 造字的人
“实施过想像幻术的诗人,您是否曾懊悔青春时轻易的一句诺言、想念那黑夜与白昼交界时的神秘。您奢侈地拥有过停留时光的魔法,而如今,那寂静中隐藏着未知讯息的黄昏,似乎已经到来。请勿把我们未来的秘密一次告知。献给魔幻写实作家波赫士。”
★ 清晨旅行
“大学时社团举办长途旅行活动, 我们这群年轻人总是好像生怕错过了一整天似的,出发时间一定约得很早, 爱睡觉的我,常睡眼惺忪非常痛苦,但想到要展开长长的旅行就好开心。这首歌献给朋友们。”
★ 未来女孩
“未来女孩就是妹妹的 Baby 小米。给未来的女孩加油,世界的不完美有我们一起面对,也因此不需要害怕!请到南非传统乐手朋友 Mogauwane 加入演奏,演唱,他非常棒,任何非洲乐器都玩得出神入化!”
2003逝 豆瓣
8.7 (65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1月27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Sound Film雷光夏的聲音電影

Sound Film系列是雷光夏花了4年的時間,來整理她這些年所有音樂創作的想法,在這兩張同步發行的新專輯『2003逝 精選集』、『時間的密語』中,完整的說明了在雷光夏的創作中『音樂』與『畫面』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雷光夏的音樂裡營造出『聲音電影/Sound Film』及『文學音樂/Literal Music』這樣特別的質感氣氛,是可以讓人們在「聽」的過程當中,滿足「藝術化個人生活空間」的想像。

文學與流行的完美結合

*『2003逝 精選集』>>> 首批限量版加贈手繪畫本
*特別收錄了黃中岳、雷光夏在1985年的珍貴歷史錄音。

不僅呈現出音樂最自然原始的氣氛,這也是任何錄音技術都無法重現的歷史片斷。在雷光夏的音樂中,所營造的『聲音電影/Sound Film』及『文學音樂/Literal Music』高質感氣氛,是可以讓人在『聽』的過程中,滿足了『視覺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滿足了他們對藝術化個人生活空間的想像。

雷光夏17歲高中畢業前夕創作了「逝」,在校園中以驪歌型式傳唱至今。這些代表雷光夏青春稚嫩年代的音樂創作,回顧這些作品,當時人事地物與音樂對應的關係早已移位。回顧這些作品,以更接近原創的概念來重新錄製,適度地修正了因太過於年輕而無法完全表現出來的音樂跟畫面的對應關係。雷光夏特別把『2003逝 精選集』這張專輯獻給一直支持她音樂的朋友們,也希望還不熟悉她音樂的人能因此而認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