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天
十二年后 豆瓣
7.6 (17 个评分) 杭天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18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从2003年淡出乐迷视线,到2015年重回舞台,十二年,正是他阔别乐坛的时长。
世纪之交的两张经典专辑,曾让杭天成为诸多70、80后乐迷的英雄,而对于大多数90、00后一代,这无疑是个陌生的名字。他险些就成了沉睡在中国新音乐历史中的旧日传奇。
而即便在一长串“传奇”名单中,杭天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不党不群的异类。在地下摇滚风起云涌、扭曲愤懑之声遍野的时代,他是国内较早以中文演绎纯正布鲁斯音乐的人,于经典布鲁斯、根源摇滚乐以及Bob Dylan的矿脉中掘取水晶。谐谑冷眼抑或悲悯热忱,皆生发自切身的生命经验,从无附会和矫饰,亦少有文艺腔和道学气。论音乐血统与词作风格,国内可相提并论者,至今并无二人。
世纪初年,被失望和无力感统摄的杭天出走海外,将志趣转向考古和书法,犹如空间和时间的双重逃亡。但他知道,对于自己留在《冷水浇头》文案末尾那句“出路何在?”的诘问,这显然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然而现实也一如那篇文案所述,十二年里,“商业与权力的联姻”变本加厉,“艺术家”们仍在“丝绒监狱”改造成的“蜜月洞房”里志得意满。曾经的摇旗呐喊者纷纷改头换面或销声匿迹,而杭天,却奇迹般地回来了。
新歌《十二年后》和《变化将至》以迥异曲风为心态划界,整张专辑又以《变化将至》为始,所有曲目按创作录制年代倒序排列——其创作时间横跨1997至2017二十载,录音地点辗转于1997年五道口的演出现场、早年蜗居的海淀区地下室、鼓手吴志军的鼓房、芝加哥Hyde Park公寓等处。
专辑所收旧作大多由早年录音素材重混而成,最后三首《她终于呼我了》、《听我唱唱这三句半》和《Sweet Home Chicago》(传奇布鲁斯音乐人Robert Johnson经典作品翻唱),更来自不久前才寻得的录音卡带。新歌过后,曲目随音质锈蚀的递增呈现出愈见久远的年代感,如时空倒流,又像打开尘封多年的声音罐头。那渐次裸露的赤诚之心,依旧鲜活如初,动人肺腑。
显然,这是一张告别之作,在“变化将至”的当口,为过去留影做结,为未来埋下谶言。它虽是一部“个人史”,却可期“吾道不孤”。担道者从来人微言轻,所幸还可以谱曲成歌,在歌唱中互相辩识,并肩同行。
十二不仅是表盘和命盘上的一个轮回,更可以成为上升的螺旋,累积变化的力量。如今,带着这张《十二年后》和明日启程的全国巡演,杭天已准备好迎接所有的可能。
冷水浇头 豆瓣
8.9 (28 个评分) 杭天 类型: 布鲁斯
发布日期 2002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京文唱片
《杭天乐队:冷水浇头》杭天在保持国内几乎没人愿做甚至无人敢做的Blues风格的同时,巧妙地揉进了民谣、乡村及根源摇滚的音乐元素,并在歌词创作和编曲上下足了功夫。专辑中,杭天就像游吟诗人般,时而白描时而写意,取材于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实直率,幽默风趣又不失深刻,妙趣横生的精巧构思随处可见,对现实的精彩叙述,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听杭天的歌得到的感动绝不比读任何畅销文学作品少。风花雪月、离愁别恋,即便有再动听的旋律矫饰,在这些真正的杰作面前仍然不值一提,毕竟崔健之后我们已经不见如此才华横溢的创作者很久了。
这是一张不可多得的流行精品,值得每个热爱音乐、支持原创的歌迷拥有。
根植于BLUES’融合了民谣、乡村的根源摇滚,加上愈加成熟、深邃的歌词——杭天的风格依然独树一帜。
01 冷水浇头NO!NO!NO!
02 嘿,我的南方摇滚兄弟
03 牢骚大王BLUES
04 金刚菠萝密,祛病养生经
05 一切正常
06 我也梦回唐朝
07 这并不是过分的要求
08 致敬1,给卷发歌手鲍勃·迪伦
09 致辞2,给白发老人东史郎
10 大公共快点儿开
11 衣锦还乡
12 五古书京都小白领八部曲
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 豆瓣
8.9 (48 个评分) 杭天 类型: 布鲁斯
发布日期 1998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京文唱片
国内第一张Blues原创专辑——杭天乐队《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MyHeartOfBlues》杭天是京城里为数不多的做Blues音乐的音乐人中的佼佼者,此次 专辑中收录的十首作品均为杭天自己作词作曲并编曲演唱。其作品以 Blues音乐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形式,风格多样而统一,如: BluesRock(布鲁斯摇滚)结构的《比比爸爸》;Jazz(爵士)味道的 《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Gospel(圣咏)风格的《你的眼》。


如今要买国内尤其是北京摇滚乐队的唱片,真得冒不小的风险,不管是被人捧上天的还是闻所未闻的,在越来越精美的包装后面往往是让人越来越难以忍受的垃圾。所以凡是看见国内的摇滚唱片我都要认真琢磨,对于没有把握的一律不予考虑,虽然这样难免会中了传媒的毒,错过一些不错却不入潮流的歌手和歌,但这总比上摇滚骗局的当要舒服一些,反正错过的绝大部分肯定是垃圾。

正因为如此,我曾错过一次这张唱片,当时在一间小书店里拿着这盒磁带犹豫了好一阵,想不出这个盒子里面会装着什么货色,想想近来北京出的那一堆无聊的少年摇滚,还是放弃了。第二次遇到它的时候,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它的英文名居然叫“My Heart Of Blues”,才下决心再次冒险。所以听完这张唱片之后,居然心存感激,真想对让我花那十块钱的杭天说声:“好样的,伙计。”终于有人开始老老实实地玩布鲁斯了,而更令人高兴的是歌手和一班乐手全都是些陌生面孔(除了鼓手关菲是苍蝇乐队的鼓手),这在近亲繁衍、狭小拥挤的北京摇滚圈里简直就是个奇迹!

简单、粗糙,平凡,这就是无名小子杭天给我们带来的布鲁斯,这也是我所认识的布鲁斯:本来也不过是美国黑人的民歌嘛,尽管后来有了摇滚这个光宗耀祖却不忠不孝的“孙子”,但布鲁斯依旧还是布鲁斯,永远不曾也不会失掉它与生俱来的民谣骨子。杭天和他的朋友们显然不是那种有“神圣”音乐理想的人,恰好与布鲁斯这个原本就目不识丁的老家伙遇上,用絮絮叨叨的歌声炒出了这碟又香又脆的“油炸蚕豆”。

杭天鸡毛蒜皮式的歌词就是油炸蚕豆的壳,干脆,朴实,却又不乏风味,我最喜欢的那首“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就是其中最有卖相的一粒蚕豆,“砂锅豆腐”、“粉条炖泥鳅”、“辣子鸡丁”、“肉丝蒜苗” 都可入词,这首首都是刺激食欲的好菜呐。当然最有味道的还是咀嚼蚕豆时的滋味——布鲁斯的滋味。对我来说,“新意”是布鲁斯的最大敌人,好在杭天一点新意也没有,尽是些耳熟能详的旋律,最大的“创意”是他演唱时吐词清晰,因为汉语四声的局限是唱布鲁斯的最大麻烦,一不小心就容易将中文唱成英文语调。而歌曲节奏上的张驰有度显示出了杭天的机智,虽然一律是布鲁斯,但也有时欢畅,有时忧郁,有时抒情浪漫,有时玩世不恭,有时健康得象个农民,有时愤怒得象个朋克。

杭天那帮人员不定的伴奏乐队同样表现出色,沉稳而不失激情,在简单而迷人的布鲁斯节奏之中行进,将传统布鲁斯那种令人肌肉紧张的迷幻气氛展露无疑,虽然在技巧上远不象号称“中国最佳布鲁斯乐队”的“节奏之犬”乐手们那样精湛,但他们原始本色的演绎手法所表现出的音乐气质,远比中国摇滚圈,甚至所谓爵士圈里那些名动江湖的顶尖乐手们更接近布鲁斯的根源与精髓,这大概就是我对这张专辑心怀感激的最大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