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
河床 豆瓣
8.2 (32 个评分) 苏阳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3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苏阳积淀七年发布新专辑《河床》 深情拷问现时代下的人与土地
前不久,正在拍摄的国内首部巨幕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并发布了先导海报和先导预告片,这部影片多线程跟拍音乐家苏阳以及影响他创作的民间艺人,探讨着土地与文化的过去与未来。于此同时,苏阳的新专辑《河床》中的全部曲目也于近日上线,在先前发布的单曲《河水南流》、《黑骡子》之后,我们终于得以一窥专辑全貌。
从2006年第一张专辑《贤良》到2010年《像草一样》,再到时隔七年后的这张《河床》,这个频度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显然是不合拍的。苏阳曾经坦言,速度放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迫切表达的冲动期过去之后,需要审慎地来梳理新的创作观念上:“以前我追求个性,要风格鲜明。现在我觉得,其实个性的目的是共性,是世界化的,共性非常重要……这个东西是超越民族的。这个当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作品,所以我的问题是,作品的量还是少。”如今,这张专辑《河床》终于以厚重的方式把这些沉甸甸的积淀展示给大家。
在专辑《河床》中,已经有《黑骡子》和《河水南流》做为单曲先行发布,在这两首之外,还有《珍珠卷帘》,《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家在天涯》,《脚步》以及专辑同名作《河床》等八首作品,此外,专辑还收录了《水冰草》的 LIVE版本。
整张专辑由改变自西北民歌《珍珠倒卷帘》的《珍珠卷帘》作为开篇,这一开篇作兴味盎然,它从旨趣上来说,与《官封弼马温》颇有相似之处,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中国古代,但最终落眼点却都是当下。《珍珠倒卷帘》原作以数十二月的形式演唱,二十六段词(也有十二段歌词的版本),历数中国古代历史及神话传说中的多位英雄豪杰以及才子佳人的典故。 苏阳则别出心载地将12个月改为四季,在去年的“黄河今流”系列演出现场,《珍珠卷帘》已经成为他固定的开场曲目。
不仅是《珍珠卷帘》,《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家在天涯》、《黑骡子》等作品,也都是取道传统与民间,它们或是改自民歌,或是借用花儿的曲式,或是从土族酒曲中找寻灵感。当然,这与苏阳近十多年的采风有关,在采风中,苏阳悟到“音乐是不用记的,它给我的感受会被我消化、吸收。它的旋律习惯、包括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声音,我的身体会吸收这些”。基于身体的吸收与消化的基础之上,苏阳用属于自己的语言,以及植根于现实的观察,完成了新的再创作,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家在天涯》即是其中典范,它的主题是当下社会中人与故土分离的漂泊感,虽然是改自陕北民歌,但它的叙述则完全是扎根于当下的,“微信不如你打电话”,恳切地呼唤着最为原初的情感交流方式,而“河南人买了湖北的家,鸡蛋以后在鸽子窝里下”,则诙谐地比喻出人与故土的离散。
在先前发布的单曲《河水南流》中,由电子乐手Eric Lattanzio操刀的作品中的电子音效部分,让新老乐迷感到惊诧,其实,对于新元素的运用,苏阳已经潜心钻研数年,在电子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的今天,他也尝试着用更丰富的音色来表达。在这张专辑中,除了《河水南流》、《珍珠卷帘》,电子乐也更多地出现在《水冰草》、《三花嫂令·尕燕》等改变自传统民歌的作品里,在这些作品中,电子乐不仅仅作为一种背景的声音来展示,而是融入到整个作品的音乐肌理中,这种尝试,很难用俗常意义上的碰撞、融合等词汇来概括,它是基于表达的需要而应运而生,而运用的方式则是不拘一格的。
“我们想要唱出祖先留下的丰厚,可是工业早都盖住了土地,我们想要唱出干枯,可是人群在随时代奔流……我们在生活的流淌里淹没,每一粒沙,不会变回泥土……”。苏阳在《大河唱》中提到的这些,即是我们当下面临的真实情境,也是专辑《河床》产生的时代背景。现实与历史的之间的沟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表达的焦虑”,这一焦虑是言说层面上的,也是身份层面上的。在身份层面,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是紧张而匆忙的,处在漩涡中的个体,被发展的速度与强度所挟持,每一个人都是《水冰草》中所唱的“在迷途上那么匆忙”的“赶路人”,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丧失了根本的位置。而在言说层面,对于脚下的土地,究竟是采取“再现”、“反映”、“摹写“的叙述路径,还是将其一味地进行浪漫主义式的乌托邦想象?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难以抉择。而《河床》则试图从从这一非此即彼的对立式思维中跳出来,它有着极具现实感的真实表达,也有着超越式的美好祈愿,苏阳在创作中所擅长的对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比兴手法的运用,在这里演化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交迭。所想即所唱,念兹在兹的黄河与土地,在歌中都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与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共同形成了一幅缤纷的画卷。
“作为在河边生活几十年的人,我们怎样歌唱这条河,怎样歌唱对这条河的情感”,这一真切的发问,也是苏阳在七年磨一剑的这张《河床》,所提出的问题,它拷问着我们的生活,也拷问着我们的灵魂。“当一块泥土,散成沙的时候,我们正在拼命做好干涸的每一粒沙,流在缤纷的画卷下面。”《河床》即是这每一粒沙的聚合体,它看似微渺,却蕴藏着无尽的能量。
贤良 豆瓣
9.0 (124 个评分) 苏阳 / Su Yang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十三月音乐独立厂牌
《贤良》是这样一张专辑,从文化切入,它秉承了西北千年民歌的精髓,字里行间都包含着远离家乡的赤子对故乡风沙与乡土的眷顾。而在表现形式上,除了最为简化的木箱琴,对于那些根本无须伴奏就能被唱的或高昂亢奋或者阴沉情迷的古调,因为西式乐器的加入, 因为结构的修整而显得别有风味,在不同耳朵前,它呈现出不同的品位与美学标准。
苏阳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西北版的另类摇滚,以煤油炉式的、以红辣椒式的分散与跳跃性手法,结合西北民歌宏大与苍茫的音律杂交的母语摇滚。人们可以在任何时期,以任何的动作、心态去倾听这样深厚的,包含着激动的音乐。在更高的层面面,这种尝试的意 义在于一个中国音乐家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探索。而对苏阳来说,10年的艰辛与磨难化做十首通达古今,音盖江河的诗唱。
不以种族的名义,不以地域的名义,不以文化的名义,不以立场的名义,仅仅以音乐的名义,用音乐标准去检验音乐品质,苏阳和他的《贤良》等待着你的检验。伪装的人会很快死去,赤子会不朽,并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有一天,我们发现从小熟知的几句民歌,永远不知她的整首是什么样的了,有些时候我是奔波在找寻民歌的路上,我讨厌采风这个词,我更想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在生活里歌唱的态度,他们怎样用身体来完成歌唱,而不是用五线谱或者阿拉伯数字来记下他们的旋律,其实我们不必去过访找寻所谓的艺术梦想,在很多那样的地方,贫瘠但是倔强地长着我们的父辈,苍凉的黄沙滩和土房,黄色的村落,没有一点绿色,冬天枯草边那结实的冰,和来来去去相处一辈子的人,他们能把村子里每一家了解得很熟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叔叔和阿姨们,忍受贫瘠,在这里建工厂,造化肥,他们为忙碌后的低工资无法维生而争吵,哭,为生活的一点点改善而从心里笑,我们,还有后来的少年,同样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那样倔强,我们的生活在发生改变,跟随逐渐起来的小城镇。
日出的时候,各种街心公园,伴随忙碌起来的汽车喇叭声,老人们把迪斯科等音乐开得天响,在跳舞。夏利牌出租车,和拖拉机还有摩托车擦肩拥护,夜晚来临的时候,站街女和加班辛苦一天的女职员擦肩在并不宽的街道,不远处,即是一大片充斥各种化肥的田野,哪里不是这样呢?一切虚幻而真实,我们的生活更多的由此组成,我们说什么原生态?我们的血液在悄悄地丢掉,回禀我们想要换成统一标准的所谓世界化,换成向前看齐的统一姿势,社会上统一品牌的职业白衬衣,我们手里的一块要用统一经典的音色来衡量优劣,并以各种套路来分类,在此包裹下的喉咙和心脏渐渐随着改变,但是,街道的两边,依然结集了各地的方言,陕西人的面馆,乡音明显的宁夏人,甘肃的面馆伙计,新疆的羊肉串,河南来的真假和尚,在西北各种装修得很爆发的酒吧里,深夜的划拳声,沉重的西北口音,依然像在战场,这是我们加快脚步的结果,新世纪的新民间,在新的音乐形式下,曾经发出了鱼鼓书、贤孝、秦腔的声音的人群,在今天,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语言吗?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吗?能发出离人群最近的歌声吗?能在生活中歌唱吗?能让眼泪和笑都在歌唱里更直接吗?能尝试让血液回到身体里来吗?通过喉咙,可以有自己身体发出的歌唱吗?希望能听我们掩盖的笨拙的表达下的声音,有关逐渐被公路和楼宇吞噬的土地,有关简单卑戝的像蚂蚁一样奔波惶恐繁衍生息的人群,有关我们血液发出的哭和笑,有关变了形的家乡的消息,有关生活的细节,更多,但,不仅如此。
总之,我希望在生活里,快乐地歌唱!”
——苏阳 2006.10.15
只有一个宁夏 豆瓣
9.0 (14 个评分) 苏阳乐队 / 布衣乐队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泥巴音乐
作为一张唱片,它的问世可谓填补了宁夏原创音乐唱片史的空白
作为一个里程碑,它总结了过去二十年贺兰山下最出色的声音
作为一个充满感情的故事,它娓娓道来一段爱音乐更爱宁夏的传说……
宁夏第一张原创音乐正版唱片
『只有一个宁夏』唱片来源于这次北京演出的现场录音,特邀国内着名制作人周韧、刘文泰精心缩混处理,母带处理过程保持了LOW-FI特质,现场音乐的魅力跃然而出,我们就是要完整真实的记录并且还原演出当日现场发生的一切和所有因音乐而发的种种情感。
『只有一个宁夏』为宁夏首张原创音乐唱片,将以浓重的地域特色作为最大亮点。宁夏原创音乐的开山之作,也将会给国内原创音乐届带来震撼。宁夏地区音乐的一个标志让更多的外地人听着他们的声音了解中国的大西北。苏阳乐队,布衣乐队,赵已然都是当地十分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音乐人。他们的原创音乐地位在宁夏无人能及。此张现场所收录作品也都是经典之作。
苏阳乐队 他一如既往地坚持民间和本土音乐的融合,延续正在发芽的草根音乐,带着“土的声音”已经走出宁夏并被认可。
『只有一个宁夏』这张LIVE唱片来源于04年十月连续三日【泥巴音乐】举办的『只有一个宁夏』北京站系列音乐会。演出的主角布衣乐队、苏阳乐队、老大全部来自于宁夏银川。音乐会在北京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被媒体称为是宁夏原创音乐劲爆北京的演出。
『只有一个宁夏』唱片来源于这次北京演出的现场录音,特邀国内着名制作人周韧、刘文泰精心缩混处理后,由北京北影音像出版社全国正版发行。作为宁夏第一张原创音乐正版唱片,这是宁夏音乐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一直以来,宁夏的原创音乐唱片史一直是空白,所以这次【泥巴音乐】制作了这张宁夏原创音乐正版唱片的开山之作,让更多的人听到属于宁夏人自己的声音。
05年8月『只有一个宁夏』在歌迷的期待中正式发行,并在全区各大小音像店以及国内各音像店上架,并将于8月6日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宁夏镇北堡影视城的百花堂举办首发式和记者招待会。镇北堡影视城将第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重要活动场所百花堂作为记者招待会的地点,表明了着名作家张贤亮对这张唱片的重视和支持,而将宁夏第一个唱片首发式和记者招待会放在镇北堡影视城举办,也表达了我们的初衷:音乐和电影不应分家,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宁夏的声音也可以从这里传播的更远。
【泥巴音乐】是宁夏地区大力推广本土音乐的独立厂牌.拓展独立音乐发展空间以及希望与外界做独立音乐文化交流。在宁夏地区成功策划多场演出活动。是宁夏最有影响力的致力于宁夏原创音乐发展的机构,策划了这场有鲜明主题精彩内容的演出活动,并对演出现场精细的录制,于是有了这张LIVE CD。
像草一样 豆瓣
8.5 (44 个评分) 苏阳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24日 出版发行: 新时代影音
那些触动你灵魂的歌曲
历经了百年的口口相传
像草野之民
硬过石头 发芽生长
--《像草一样》
【乐队介绍】
苏阳乐队,这个被称为“国内最好的土根性乐队”成立于2003年夏,是一支极具地方特色的摇滚乐队,也是中国摇滚界的新生代力量,一如既往地走民族化的道路,坚持民间和本土 音乐的融合,民乐和现代音乐的融合,把民族摇滚音乐放在平民化场合,延续正在发芽的草根音乐。
这是一个以民族摇滚融合见长的乐队,苏阳是乐队的核心,作为一名不肯停止思考的音乐人,苏阳以坚定的脚步,找到了一个更真实更具生命力的方向,那便是以宁夏花儿为基调、以摇滚元素为结构的音乐之路
河水南流 豆瓣
7.7 (6 个评分) 苏阳乐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5月24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苏阳新单曲《河水南流》:没有尽头的河水 没有尽头的乡愁
近日,有着文化歌者之称的民谣摇滚音乐家苏阳,发布了新单曲《河水南流》,这是继上一张专辑《像草一样》之后,历经七年的积淀,苏阳首度献上的一首新作。
2014年,苏阳签约摩登天空,如今已经四年有余。对作品有着苛刻要求的他,在这期间始终没有公开发布新的作品,但他却通过一次次的演出积淀,思考着音乐上的突破以及和艺术的跨界表达与立体展示。这些年的数场降噪演出,“一席”年度盛典的“年度表演奖”,以及从去年开始、并仍在进行中的集合了现代音乐、绘画、影像、动画等多样式的艺术媒介与一体的多媒体跨界计划“黄河今流”……这一切,在突出着苏阳那文化歌者的身份的同时,也提供了诸多新的创作灵感与契机。
这次发布的《河水南流》,称得上是苏阳数年积淀的结果,也是将在不久后面世的苏阳新专辑中的主打曲目,这首7分钟的作品,在苏阳那标签式的西北风韵浸染下的“民谣+摇滚”的铿锵曲风之外,又呈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尽相同的全新探索。
全曲由具有空间感的电子音效开场,将近一分钟的前奏里,充满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除了那些略显陌生的电子元素之外,FUNK味道浓郁的节奏、干净清冽的箱琴音色,这些在传统乐迷的认知中完全不相干的元素,被统合在一起,突破与创新的努力和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当“河水向南流”唱起,苏阳那标志性的苍茫荡气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回响。三段主歌过后,歌曲就渐渐进入高潮,和声、标志性的唢呐……这些熟悉的元素开始碰撞、聚合,电吉他、贝司、打击乐、箱琴、唢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民族FUSION的大交响之声,这声音中有着饱满的热情、有着清冽的思考,有着豪迈的胸襟……尾声则由唢呐收尾,在悠扬回荡的曲调中,这出大交响划上了尾音。
如果说音乐上《河水南流》是在苏阳那标志性的民谣摇滚之声之外探求着新元素融合的突破,那么从意蕴上,它则是传统式古典式的。从表面上看,河水,即是黄河之水,那条为人熟知的被称颂为母亲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它,自西向东南,流入渤海。但《河水南流》中的河,可以看作是一种乡愁,一种时间、空间中漂泊的愁绪。飞过天空的鸟,如今“找不到它昨天的枝头”;在河水的湍流下,诸般爱恨,“都随着流水漂,不停留”,在这里《河水南流》运用了民间的修辞手法,借“河水”这一象征物,吟咏着时间、空间中交织的起落离合。它没有浮夸虚饰的旋律,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充满着情感的力量。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世代在苍瘠沟壑间行走、在黄河浪尖上挥筏的西北汉子们,在劳动、游徙中的真实感怀。
《河水南流》的演奏班底,也颇为强大,HAYA的电子乐手Eric Lattanzio承担了作品中的电子音效部分,在电子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的今天,苏阳也尝试着用更丰富的音色来表达;老牌乐队“舌头”的鼓手文烽,作为民乐乐手出身,他与苏阳在音乐中共识颇多,这次在作品中担任了打击乐的部分;而唢呐陈力宝,则是苏阳的老搭档,他那标志性的声音让人过目难忘。
“黄河沿的土地,一直在变迁,歌声也会变化,昨天在农村,今天就是城市,我们的脚步,也不会停下……从“黄河今流”到“河水南流”,苏阳始终没有停下自己脚步。没有尽头的河水,在大自然力量推动下,川流不息,一往无前;而永不停歇的歌唱,也跟随着河水一起,奔泻前行,指向一片广袤辽阔的未知境地。
只有壹個寧夏 北京現場 豆瓣
8.6 (21 个评分) 布衣 / 苏阳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作为一张唱片,它的问世可谓填补了宁夏原创音乐唱片史的空白
作为一个里程碑,它总结了过去二十年贺兰山下最出色的声音
作为一个充满感情的故事,它娓娓道来一段爱音乐更爱宁夏的传说……
宁夏第一张原创音乐正版唱片
『只有一个宁夏』唱片来源于这次北京演出的现场录音,特邀国内著名制作人周韧、刘文泰精心缩混处理,母带处理过程保持了LOW-FI特质,现场音乐的魅力跃然而出,我们就是要完整真实的记录并且还原演出当日现场发生的一切和所有因音乐而发的种种情感。
『只有一个宁夏』为宁夏首张原创音乐唱片,将以浓重的地域特色作为最大亮点。宁夏原创音乐的开山之作,也将会给国内原创音乐届带来震撼。宁夏地区音乐的一个标志让更多的外地人听着他们的声音了解中国的大西北。苏阳乐队,布衣乐队,赵已然都是当地十分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音乐人。他们的原创音乐地位在宁夏无人能及。此张现场所收录作品也都是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