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诗的八堂课 豆瓣
8.1 (33 个评分) 作者: 江弱水 商务印书馆 2017 - 1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2020年1月18日 已读
中学里做了这么多诗词赏析题,我其实还是不怎么欣赏诗的。所谓修辞哲理在诗中算不得什么。这小书八堂课,涉猎了一些话题,大多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这个诗的赏析还是有点门槛的,至少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书中举例丰富,古今中外。
2017 中国 古典文学 文学 文学理论
古诗十九首初探 豆瓣
8.1 (9 个评分) 作者: 马茂元 商务印书馆 2017 - 11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诗歌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被称为“风余”、“诗母”,备受历代诗论家的推崇。马茂元先生幼承家学,于古代诗文传统领会特深,经过数十年研读,晚年几易其稿撰成此书。可助读者从义理、考据、辞章等角度全面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
随园食单 豆瓣 Goodreads
8.0 (32 个评分) 作者: 袁枚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 1
清代大学者袁枚在治学之余对饮食文化也情有独钟。由于他在诗士林的声望与地位,使得他 常常成为各地门生故旧,社会名流宴请的对象。
而他每次遇上美味佳肴都要让自己的家厨向 主人的厨师学习烹饪之法,以至四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珍贵 的食谱,于是就有了这本值 得重视的文化遗产――《随园食单》
2018年12月25日 已读
翻了一遍。这是古代吃货典范了,公子哥对做饭感兴趣还收集各处写了这个集子。有一些看了略馋,他日可以尝试一下做。
中国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 生活 美食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豆瓣
顾随
9.1 (16 个评分) 作者: 顾随 / 叶嘉莹(笔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6
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的巅峰之作。本书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60多年,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本书作者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术学术文化融会贯通,把人生社会文学融为一体,感悟中国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智慧。给大众人群提供人生的智慧、生活的启迪是做人治学、为官经商、出世入世等不可或缺的宝典。作者以沉稳舒缓、优美凝炼的语言,讲述以其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真正的精华妙义。他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他所讲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微妙理既有能“入”的深心体会,又有能“出”的通观妙解具有真正的启迪感发作用。他讲述的方法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使读者在深造自得、左右逢源、极富启发的讲解中,学到最可贵的诗词及人生的妙理。作者学贯中西、融汇古今,是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大师,也是著名作家、剧作家、诗人,他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谈出不同凡响之处。本书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中,让读者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国传统人生的境界,是情与理的有机结合,散发着诱人的独特魅力,激励人们追求高境界的人生。
乐府诗选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余冠英 选注 中华书局 2012 - 9
余冠英作品集之一。余冠英遴选汉到南北朝的乐府诗一百多首,并对其讲解,出注,皆与其深厚相关的研究为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乐府诗艺术魅力的经典读本。
2018年4月4日 已读
分时代选了很多乐府诗。颇有些羡慕那个时代以及再上到诗经的时代,诗是生活化,平民化的(唐宋之后感觉就比较文人化了)。这些诗simple but good。似乎看出了一些后来诗出处。注释和引文不错,我文言功底毕竟还是略差,经解释才能大致看懂,且有些双关隐喻背景,不作解释还是难能得知。大致翻了一遍,以后有空还想再好好看看其中一些我喜欢的诗。以及不知道这些诗和歌谣唱出来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 余冠英 古典文学 诗歌 诗词
納蘭詞箋注 豆瓣
作者: 纳兰性德 / 校注 张草纫 笺 译者: 张草纫 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 9
《纳兰词笺注》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繁体竖排,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他的爱情词。的确,爱情词可以说是纳兰词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华,是诗人呕其心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前人说纳兰词“哀感顽艳”,用这四字作为他的爱情词的总评,应该说还是允当的。
老庄选诠 豆瓣
作者: 李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7
※本书是一部老庄文本解读之作,叶嘉莹、楼宇烈、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等著名学者为其学术顾问,具备相当的学术价值。
※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穿古通今,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适合对先秦历史、中国哲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封底为青年書法家王维题写;青年画家柳谦作藏书票水墨画;封面拓片来自老一代国博、故宫双料专家傅大卣先生拓并藏的二十四字吉语汉砖;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书试图解释老庄思想的传承轨迹,既是老庄文本解读,又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复杂的历史变迁,老聃、太史儋、老莱子、庄子本人、庄子先进弟子、庄子后进弟子都为老庄思想做出重大贡献,进而突出了老庄思想之“变”。读者通过阅读得以了解,老庄学说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出现并及时调整的合理性,理解老庄思想何以成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构成。
唐宋词心解 豆瓣
作者: 谷卿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7
※编辑推荐※
★ 本书精选、精校、精注唐五代两宋词作133首。叶嘉莹、楼宇烈、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等著名学者为其学术顾问,著名作家张宗子为其作序。
★ 作者谷卿长期从事古典文学与艺术史研究,擅长诗词创作、鉴赏和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16年应“诗词中国”组委会之邀在中华书局主讲并录播诗词讲座,系中国青年文艺学会副主席。
★ 在选词标准上与以往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词选不同,在解词上也更侧重贴近和理解词人的心理和心灵世界,亦不过度索解,另生枝节,可读性极强。
★ 装帧设计精美,平面布精装,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烫白工艺。
★ 封面丛书名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写;封底为青年書法家王维题写;由青年画家柳谦作藏书票水墨画;封面拓片来自老一代国博、故宫双料专家傅大卣先生拓并藏的二十四字吉语汉砖。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精校、精注唐五代两宋词作133首,从词调的来源、词作的本事和作法,及其背后的历史和历代点评着眼,详细解说文本。总体上来说,重唐五代轻两宋、重北宋轻南宋、重小令轻长调、重婉约轻豪放,选释富于灵气和体现作者生命精神的词作。介绍词人生平、词作的背景和本事,分析作者的用意和达意的手段,引证适度,脉络清晰,文字从容以此抒写古典时代的精致人文,既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文学趣味,也呈现出时代的审美风貌。
既见君子 豆瓣 Goodreads
8.0 (54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读过去的诗,也是在说当下的事。诗中虽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是人的情感。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处处都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认识。因而,这本书正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
先是挑着看,然后又通读一遍,真是很喜欢。且时或想起十几年前草写《诗经别裁》时的情景,觉得心态竟是十分相似,然而却是很久没有这样去读诗了,羡慕,更是钦慕“既见君子”的与古人相会,除了体贴也还有贴心的想象。虽然是个人化的,但是我却忍不住悄悄相随成为约会的窥视者,收获了一腔欢喜。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作者写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也是叙说当下。诗歌不仅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印证着我们生命中的缺失。将自己读诗体验付诸这样一种本真的叙事,是令人称羡的创作,这其中有一点天真,一股灵气,还有深沉而细腻的襟怀与情感。
——李庆西(《书城》杂志执行编委)
在这些文字尚未被收束起来印成一册书时,我曾一篇篇搜集它们,打印了带在上班路上看。你看到你心里最深的困苦无告,作者都帮你说了出来;你看到一代代伟大深邃的心灵,是怎样在人世跌宕;你知道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走的路,你会通过这些桥,去往更开阔的地方。对于这样一本书,除了读、摘抄和体会,很难再说更多。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写古典诗歌与诗人的书,里头每一篇都是最好的怀人文章。
——肖海鸥(读者)
我一直想谈谈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约翰逊《诗人传》那种,我更是没有资格,也觉得于己无益。倘若硬要为自己的谈法寻个究竟,或者可以用“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句陶诗来比附。T·S·艾略特在《安德鲁·马韦尔》的开头说道:“这里没有任何翻案文章要做,谈论他只是为了有益于我们自身。”张文江老师在讲丹霞天然禅师的时候说:“好玩的是我们自己。”他们的这些话给我开辟出一条道路,至于能通向哪里,自己也不能确定。
——张定浩(本书作者)
汉魏六朝诗选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余冠英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结束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建立了西汉帝国。其后又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沿革,至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其间共791年,这一时期,有两个不同的叫法,一称“汉魏六朝”,一称“两汉魏晋南北朝”,本书所选的诗歌,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精品
诗经选 豆瓣
作者: 余冠英 / 校注 余冠英 译者: 余冠英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诗经》最早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开始尊之为“经”,此后才称为《诗经》。《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共收诗305篇。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前后约600年时间。《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民间歌曲,包括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庸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本书在选编时为抒情性、艺术性较强且内容具有代表性为原则进行遴选,在忠实原诗、讲求出处的基础上,以准确、生动、优美的文辞对这些古诗歌进行译注,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读者能突破古奥生涩的文学语言的迷障,自由徜徉于古典诗歌的长河中,获得美的愉悦。
唐诗综论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林庚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 7
《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
阅微草堂笔记 豆瓣
纪昀
作者: 纪昀 中华书局 2013 - 11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展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東坡志林 豆瓣
8.5 (15 个评分) 作者: 苏轼 译者: 王松龄 点校 中华书局 1981 - 9
《东坡志林》可以说是苏轼的“滑稽文学”。作者不但记载了许多的朝野大事,也融铸了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涉笔成趣。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明代小品文的风格。
老子道德经注 豆瓣
9.6 (7 个评分) 作者: [魏] 王弼 注 / 楼宇烈 校释 中华书局 2011 - 1
《老子道德经注》由魏朝王弼注,由楼宇烈校释。《道德经》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书对《道德经》进行了注释,使有些古奥难懂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鉴赏。
古文观止 豆瓣
9.3 (69 个评分) 作者: 吴楚材 / 吴调侯 中华书局 1987 - 1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乘权、吴大职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凡十二卷,收录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时,以为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本书书名中“观止”二字即由此而来,是表示所选的古文极好,堪称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