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e
醜奴兒 Eggplant.place Spotify 豆瓣 苹果音乐
8.8 (550 个评分) 草東沒有派對 类型: 搖滾
发布日期 2016年2月19日 出版发行: (C) 2016 石皮有限公司 / (P) 2016 石皮有限公司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好似灑脫卻充滿框架,好似追求、期盼什麼卻只是不斷印證自己的可笑一般。其實就是醜奴兒自己心裡的對話與拉扯,希望能藉由歌詞的意境,讓悲傷的人看見自己的模樣,在片刻抒發後,認清自我。總體而言,文字創作的方面,我們希望以文字作為一面鏡子反面對照自我,也許表面較為負面但期盼人們依舊能意識到作為一個「人」不該遺忘的本質。
如同悲伤被下载了两次 豆瓣 Spotify
6.9 (77 个评分) 陈珊妮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21日 出版发行: 和气音乐
2015陈珊妮全新创作专辑
如同悲伤被下载了两次
陈珊妮全制作/作曲/编曲 + 10位创作人跨界填词
骆以军 x 鲍鲸鲸 x 蔡明亮 x 丁丁张 x 聂永真
个人意见 x 韩松落 x 七堇年 x 鲸向海 x 欧阳应霁
那些安静优雅的影响力, 经常来自最单纯的喜欢
一首诗, 一个封面, 一部电影, 一碗面, 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我们终究会习惯的, 网络世界清晰载明那些一去不返的时间, 极恶的文字啊, 都会被遗忘在时间的缝隙里。我们会在温暖的假想中重读记忆里的书, 再适切的安排自己流连于某种心动。
是聪慧和刻薄的人一下子变多了? 还是那种极傻的浪漫变少了?
还是我们始终离不开标准答案?
以前学速读, 尽可能看得快一点多一些, 现在却老是执着于旧书里的几行字, 就是非得找出来, 在心里大声重复读个畅快。就是很怀念那些短短的, 诗一般的文字。那些自以为是高傲自负和断章取义, 全都兴高采烈的和麦田捕手一样被印成书, 被我无所谓的摆在一起, 如此靠近。
现在每天上网阅读, 大量文字常伴随着压迫与孤独感。17岁困扰我的存在主义 , 今晚随机出现的笑话与音乐, 都像热天午后错身的乘客们, 带着酸味与汗渍下车离开, 杀掉丢进垃圾桶清空, 没什么胜过爱情需要被察觉。
所有曲子在某个寒冷冬天的两个星期内, 莫名其妙的写好了, 也想过不假思索一口气写完歌词。总之就和多年来持续删除的书稿一样, 当那些疗愈自己的小心翼翼, 换个角度显得一点也不要紧…
于是我找了一些喜欢的人, 我想知道文字和音乐还有什么秘密, 我想知道那些特殊的心灵藏着什么重要的事, 就这么做着音乐的人生太渺小浅薄了, 我只是想知道更多。
不想忘記的聲音 豆瓣 Spotify
8.9 (49 个评分) 雷光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8月2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雷光夏是華語流行音樂裡,非常特別的存在。
她的音樂很難歸類,歌曲裡也沒有太多對愛情的歌詠,甚至不假掩飾她對生命本質的脆弱與懷疑;儘管如此,她音樂中獨特的理性與溫暖,卻是許多人心靈上的神廟。她用歌與音樂,試圖描繪、記述她所見所感的世事萬象,蕭雅全導演說:「光夏不在空中看風看雲,她鳥瞰地。因為鳥瞰,她看到的人事有高度,她看到的萬象有韻味。」距離上一張個人專輯「黑暗之光」時隔9年,雷光夏以一貫的詩意筆觸與音樂感性,創作出第7號作品「不想忘記的聲音」。而這次伴隨著專輯,雷光夏將過去累積的小型Live演出經驗,第一次於TICC擴大舉辦演唱會《消失的奏鳴曲》,她將用更完整的篇幅、更豐富的互動視覺,帶領聽眾們走進專屬於雷光夏的感性世界,從不滅的記憶中重現消失的奏鳴曲。
如也 豆瓣
8.1 (299 个评分) 陈粒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2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陈粒 首张专辑 《如也》
没签公司,没有团队,没有包装,单枪匹马,一个人一把琴,每首单曲网络点击都非常火爆,在各个原创音乐排行榜上也常居榜首。在办了四次场场爆满的民谣专场后,陈粒终于发布了自己的首张专辑 《如也》。
“要挣钱,要养家,要过好日子,当时就那个水平,别人也都那么干,限制太多,给钱太少,社会不开明,市场不成熟,都是理由。但今天谁要听这些理由?大家只看结果,任何理由没有,这就是你干的,你的历史。 ”
点开她的豆瓣小站,最显眼的位置永远留给这段话。
“我以为十个听歌的人里面,只有一个人会去看现场。” 陈粒这样对大家说。可事实:第一次办专场:广州站,320人,长沙站350人,武汉站,505人......在即将进行的首专巡演中,前几站的预售票也是出票两小时就售罄,成都站甚至还没发布开售的消息就在两小时内售罄。这对于一个进军民谣不到一年的歌手来说算是相当令人吃惊的好成绩了。
却从没有任何所谓的“偶像包袱”,常和微博上的乐迷欢乐互动,演出空隙里时不时来一段儿“单口相声”,给乐迷签名直接签“老公”二字,时而自黑时而自恋。这一切平易近人的举动,也都让广大乐迷对陈粒好感倍增。
陈粒已发布的单曲,几乎是首首好评。《奇妙能力歌》,诗。《祝星》以爱人的名字命名,直接又美好;《历历万乡》充满江湖气息,大气不失细腻;《性空山》作词绝美,陈粒的独特嗓音更把这首好词演绎得毫无缺憾;《走马》更是简陋的demo版就潦倒了一大片文艺女青年,当然也有直男。
首张专辑《如也》除了录入六首备受好评的已发布单曲之外,陈粒也为乐迷们带来了九首全新单曲,数量质量都堪称良心,却也是水到渠成。九首新歌,仍然一如既往地有她独特的风格,既有对自由的追逐,也有对恋人的渴慕。
2015年3月起,她将带着这张《如也》进行全国大范围的巡演,当她路过你的城市,不妨走进livehouse,听一听这个传说中现场比录音更棒的声音。
实体专辑的设计也跳出常规,值得珍藏。陈粒在微博上承诺,到了演出现场,见专辑就签,追着你给你签。
想被追逐的请前往
无与伦比的美丽 豆瓣
8.6 (284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7年11月2日 出版发行: 林暐哲音乐社
从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学生气息,到第二张专辑《小宇宙》中对社会的初试窥探,《无与伦比的美丽 》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想像境地∶从游乐的心情出发,仿佛身处花园之中,以狂想面对各种情感的时候,在真实城市中便仍能简单生活,直到找到相信的力量。
旋律刻意的铺陈使曲目不曾间断,听觉的空隙仅抽象地由音乐呈现,这是一张完整的专辑,不是十首歌的集锦。苏打绿带来的新作品《无与伦比的美丽》,展露出有别以往的风采。除了苏打绿作为标志的民谣摇滚风格之外,这张专辑加进了独特的管弦编曲,在流行与古典之间,苏打绿完成最优美的滑行。
你在烦恼什么 豆瓣
8.8 (258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1日 出版发行: 林暐哲音乐社
苏打绿 追本溯源 找寻心灵的能量
每首歌都是你的soul mate
回归人群 回馈人群 苏打绿要做站在你身边的人
像个朋友般 给你关怀
苏打绿 问 你在烦恼什么?
像个智者般 点破你的忧伤
苏打绿 问 你在烦恼什么?
坚不可破的 是创作的能量与追寻幸福的勇气
前言
2011是苏打绿能量累积最扎实的一年,于是,等待阿福归队前,暂止韦瓦第计划,苏打绿要站在你身边,当一个贴近大众的歌者,用创作、用歌声当你的soul mate。所以,我们不吝于分享,苏打绿用自己的schedule、自己的发片计划,包括在网络上公布新专辑曲目、分享试听、全曲 《幸福额度》、《喜欢寂寞》 曝光,苏打绿的本源是创作、是人群、也是分享。这一次,苏打绿要分享的,是追求幸福时,你看到的是快乐还是烦恼?而以幸福额度开场,是因为,在开始一场追本溯源之前,扪心自问,现在的人生要什么呢?你现在的感情从何选择?
影像大师 陈奕仁操刀
苏打绿专辑主题 你在烦恼什么?
MV视觉概念有写实 有创意 也有感性

苏打绿这次专辑的主题[你在烦恼什么],是吴青峰用简单的几个字,点出你的烦恼,却也在旋律中带走你的烦恼。好像活着,不可能没有烦恼,学生有学生的烦恼、上班族有上班族的烦恼、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烦恼、老人有老人的烦恼,但苦难与快乐是相对的,如果没有烦恼,怎么尝得到解决烦恼后的快乐!所以人们的敌人不是烦恼,是如何超越烦恼前进,成长,并且得到快乐! 也许简单也许深澳,那是苏打绿知道你的苦,想要为你的打打气,加点油的好听创作。
再次与影像大师陈奕仁合作,苏打绿很期待可以撞击出更不同的火花。导演听过歌曲之后,决定提出一个反映生命里最深层省思的脚本;MV故事里藉由「博物馆」的概念形式做串连,博物馆总是存放着人世间值得存续的珍宝,而影片中的博物馆,是「人生博物馆」,陈列出人的爱恨情痴与烦恼,将生命中发生的吉光片羽摊在一个个独立橱窗展示”: 分别为[MY LIFE]、[MY WORK]、[MY LOVE]、[MY FRIENDS]、[MY FAMILY]五个展示区块。苏打绿成员则扮演博物馆的参观者。你可以在这些区块里看到讽刺的画面,象征着每个不同身份的人所遭遇的烦恼, 而画面的最后众人齐结一起,欢乐的场面,彷佛一切苦难都已过去,在内心深处我们多么渴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永远美好。画面凝成一幅永恒的画像,讽刺的浮现出的字样是[MY DREAM]。
听过这首歌曲,看过这首歌曲的MV视觉,一定会释怀出深深的感动!像在扰攘的城市之外,看到的一道彩虹。而这就是苏打绿整张创作的精神,用音乐传达面对生命应该要有”面对变化”的勇气,也要有” 起死回生”的能力,当苦难过去的剎那,就是人成长的时候。所以,你还在烦恼什么?
Lenka 豆瓣
8.4 (286 个评分) Lenka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8年9月23日 出版发行: Epic
In Sydney, Australia, Lenka was a teen actress who trained with Cate Blanchett, thereafter landing leading roles on stage, television and indie films. A self-described 'punk-ass art school student' and vocalist/keyboardist for acclaimed indie Electronic/ambient outfit Decoder Ring. She has flung herself into two new worlds simultaneously: she's moved to California and become a solo artist. Whether channelling our long-repressed terrors ('Trouble') or long-lost innocence ('We Will Not Grow Old'), her music evokes primal emotions, unblemished by pretense or cynicism and unashamed of cracking a smile occasionally. Lenka's fresh sensibility extends to every element of her music, as the whimsical, paper art, stoimated videos she creates.'It's a mood-enhancer,' she says of her record, 'I don't like it when people are depressed. I want to cheer them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