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
致命爱人 豆瓣
In Control:Dangerous Relationships and How They End in Murder 所属 作品: 致命爱人
8.4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简·蒙克顿·史密斯 译者: 尹晓冬 2022 - 9
亲密伴侣为何变身致命爱人?
情感操纵缘何导致家庭凶案?
爱,从来都不是暴力和操纵。
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世界导致大量女性死亡。
在英国,每周有2名女性被伴侣杀害;在美国,每天有3名受害者;而在墨西哥,每天大约有5名。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封控后,英国的亲密伴侣凶杀率翻了一番,全球各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增长。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女性构成了受害者的82%。对于女性,危险极有可能来自与她保持或曾保持过亲密关系的男性。
凶手不会突然失控,家庭暴力是理解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核心。
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凶手的画像以及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并从中发现凶手往往遵循情感操纵的模式。然而,情感操纵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
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
如今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是一种刑事犯罪。史密斯教授的工作致力于找到帮助个人、慈善机构、警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指认和识别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是如何逐渐升级的。她将这种逐渐升级的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凶杀时间轴”。
《致命爱人》利用工作中搜集的真实个案,逐一回顾“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直观显示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戳破那些有关情感操纵、家庭暴力和激情杀人的“神话”。
2024年5月12日 已读
非常好的选题!大量霸总影视剧、“虐恋”文学里表达“深爱”的行为,全是典型的行为模式初级阶段。多少受害者是被这样共谋坑惨的!分析类似于桶川事件小松和人等人的行为模式。“家暴只有零次与无数次”在现在已不足以自保了,如谷歌工程师陈立人杀妻案——第一次上手就打死妻子。孕期家暴风险升级只是妇产科课程里一句结论,在这本书里得到了解释。名人杀妻的案例恰巧都有一些了解,但都是基于取证和司法的,对于动机则完全忽视了。后记的分享感觉作者其实还可以再出一本书,讲作为受害者家属如何成为受害者的安全网,而不成为施暴者的帮凶,避免“好心办坏事”。编排上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也许在附录里附上一个典型案件分析,搭配批注对应的阶段,典型的行为特点,逃离此阶段安全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知识点的串联。
两性 女性 心理 犯罪 纪实
依恋与亲密关系 豆瓣
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Lifetime of Love 所属 作品: 依恋与亲密关系
作者: [加] 苏·约翰逊 译者: 黄志坚 / 李茜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 - 4
先贤哲人自古讴歌爱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然而,一旦恋爱中的两个人步入平淡期,互不理解,甚到争吵冷战便不期而到。事实上,此时伴侣之间的爱恋依旧是主旋律,只是熟悉的两个人,期待对方更多的理解,才造成了关系的紧张。
在本书中,作者呈现了伴侣互动中经常会出现的种种恶性循环,并给出如何走出这种不良互动泥淖的良方。不断实践,便可以让爱情保鲜,让婚姻美满。原来,我们不必煞费苦心地提升争辩技巧,也不需分析童年创伤,更不必为创造浪漫而大费周折;我们需要的是认清我们与伴侣之间的情感依恋部分,能够敞开心扉,懂得互相理解与回应。作者将伴侣需要做的事情归纳为辨识魔鬼式对话、寻找伤痛之处等七种对话方式,这便是本书对话的核心内容。
本书不仅适合于夫妻、伴侣提升生活质量,也适用于个体咨询师和家庭婚姻咨询师帮助自己的来访者看到其伴侣互动中发生的事情,从而提升关系。
亲密关系 豆瓣 Goodreads
Intimate Relationship 所属 作品: Intimate Relationships
8.9 (104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兰·米勒 (Rowland S. Miller) 译者: 王伟平 译 / 彭凯平 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6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有什么区别;大丈夫与小女子真的般配吗;吸引力的秘密是什么;男人与女人真的是不同的动物吗;同性恋真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吗;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婚吗……什么是爱情?由什么构成?能持续多久?两性在发生一夜情及选择终身伴侣上有什么差异?爱情和性欲是由不同的脑区控制吗?亲密关系美满的秘诀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能让婚姻持续一生?米勒教授在《亲密关系》中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澄清了通俗心理学所宣扬的经验之谈,甚至某些错误观点。
《亲密关系》汲取了社会心理学、沟通研究、家庭研究、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演化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及家政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实践和理论建构并重,学术标准与大众兴趣兼备。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生动、启发思考,既通俗易懂,读来轻松愉快,又科学权威,崇尚实证精神。本书遵循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论述了亲密关系的基础、活动形态、类型、矛盾和修复等内容,读完本书,你将对人际吸引、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沟通、性爱、依恋、择偶、嫉妒、出轨、家暴等亲密关系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认识。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处理得好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重大创伤,因此科学地认识亲密关系,攸关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本书既适合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能给他们带来启发与灵感,也适合每个想爱情甜蜜、婚姻长久、人生幸福的普通读者。
危险关系 豆瓣
所属 作品: 危险关系
作者: [比利时] 埃丝特•佩瑞尔 译者: 兆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 2020 - 1
只要一场婚外情,就足以夺走夫妻或情侣之间的美好关系、幸福、认同感。如此普遍的行为,人们对其理解却十分肤浅。对于这个源远流长,人们普遍避而不谈却又奉行的禁忌行为,我们该如何理解?人们为什么会出轨?为什么即使是看上去幸福的婚姻也难以幸免?婚外情为何伤害如此之深?每当我们说到“出轨”这个词时,我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是否存在绝对不会发生婚外情的婚姻?我们能否在同一时间爱上好几个人?婚外情是否可能有益婚姻?对婚姻抱有浪漫期待,会否反而导致我们背叛伴侣?
作者在本书中描述多个真实故事,并从心理与文化分析角度切入,格调明快而又引人入胜。
过去十年来,作者周游多个国家,辅导过数百对面临婚外情变故的伴侣。她认为,背叛行为固然带来伤害,但这是可以治愈的。婚外情也可能让双方再次建立新的婚姻关系。只要方法得当,夫妻都将能在这个猛烈的人生经验中成长,无论他们最终是和解或分手。
作者还认为,婚外情让我们对现代婚姻关系所学甚多——认识到我们在期望什么,想要什么,觉得自己应当得到什么。婚外情打开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我们从中可窥见自己内心与文化中有关爱情、诱惑与承诺的观点。她从多个角度探讨犯禁之爱,与读者对形形色色的现代婚姻共同展开一场诚实袒露、启迪人心及趣味盎然的探索之旅。《危险关系》充满闪亮的智慧,并提出一个大胆的架构,让我们对错综复杂的爱情与渴望有所洞悉。正如作者所说:“爱都是纠缠不清的,外遇更是如此。然而,外遇也是一个无可比拟的窗口,让我们能够窥见人类心中的裂缝。”
爱的五种语言 豆瓣
The Five Love Languages: How to Expres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所属 作品: 爱的五种语言
8.6 (30 个评分) 作者: 盖瑞·查普曼 译者: 王云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 8
《爱的五种语言》值得婚前的恋爱男女阅读,更值得已婚的夫妻阅读,在离婚率高涨的今天,这本书实在是无价的。《爱的五种语言》持续50周出现在《出版者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被译成20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十年间销售突破了100万册。
如果爱情是一则神话,那么这本书可以使美梦成真;如果爱情是一颗蜜糖,那么这本书将教你如何防潮防腐,让爱情进入婚姻永不褪色,永葆如新。
要拥有一个不令你失望的婚姻吗?要一个真正能“白头偕老、永浴爱河”的婚姻吗?
2019年7月14日 已读
如何表达爱对我来说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的课题。看到那些相爱,只是表达方式有障碍的案例非常令人感动。了解自己的爱的语言,学会讲其他爱的语言。这是一本有现实意义的行动指南。读书笔记:https://www.douban.com/note/726129310/
两性 心理学 美国
性与性格 豆瓣 谷歌图书
Sex and Character: An Investigation of Fundamental Principles 所属 作品: 性与性格
7.2 (8 个评分) 作者: 奥托·魏宁格 / Otto Weininger 译者: 肖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9
《性与性格》是奥地利犹太裔哲学家奥托·魏宁格23岁时发表的著作,也是他生前发表的惟一著作。一百年来,《性与性格》一直在被研究和争论。人们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或舵拍案喝彩,或对它口诛笔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不同于一般的性心理学专著,更不是坊间常见的那种打着性学旗号的庸俗读物。它不但提出了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两性关系问题,而且从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传统的探讨。
2015年1月29日 想读 @rainbowzb推荐:关于女性思维与男性的差异,说得非常深刻。
两性 心理学
超级恋爱催眠术 豆瓣
魅惑の催眠恋愛術 所属 作品: 超级恋爱催眠术
作者: 林贞年 译者: 张文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 6
2012年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重点书推荐
日本顶尖催眠大师 催眠研究所所长
林贞年•催眠图书系列最新力作
女性恋爱宝典
恋爱并不能靠运气,而是靠能力
掌握技巧,提高恋爱能力,才能赢得恋爱
秒杀男性的恋爱宝典,助你快速成为魅力女性
林贞年•催眠图书系列为大众入门类读物,均图文并茂。催眠是作用于无意识的一种技巧,而无意识的力量总是强过意识的力量。书中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文笔,叙述催眠的原理与技巧,使催眠变得简明、易懂、好学、好用。
恋爱不是理性思考的东西,而是本能带动的感觉,本能正是无意识。《超级恋爱催眠术》就是为了教女孩子们将催眠技巧应用于恋爱中,是一本极具实践性的指导手册,堪称恋爱宝典。
本书是日本催眠大师对爱情的终极解密,告诉你:
什么是印象盒子?
怎样消除他的戒备心?
怎样撒娇才最到位?
他的好感地带在哪里?
如何让木讷的他主动?
如何吵架让关系更进一步?
让他不花心的秘诀是什么?
让他送礼物的绝妙技巧又是什么?
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 豆瓣
6.6 (19 个评分) 作者: 果壳guokr.co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 - 1
【编辑推荐】
《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果壳网性情主题站出品,国内第一本实用派性知识读本。
“爱”和“做”,这两个字既离不开身体力行,也不能缺了理论指导。
果壳网性情主题站之使命,乃是用科学的眼光,打量你的下半身,好吧还有上半身。所谓的掉节操、破下限,其实是在不断地击碎和重铸你的三观。
【内容简介】
关于你的眼神
关于他的心思
关于生理卫生课上语焉不详的段落
关于古往今来世间男女解决饱暖之后惦记的头等大事
果壳网性情站文章精选,从暧昧到高潮,从处女膜到前列腺,从红颜知己到乱伦,果壳性情用科学带你一一解读。不管是你的钢枪还是我的玫瑰,从这里认识自己也认识对方,才能爱得 健康,爱得安全,爱得有味。
【他们说】
果壳性情主题站的文章我一直爱读,既不冰冷地说教,也不为吸引眼球而牺牲知识的可靠性。这本书是果壳性情的精华,尤其是最后一部分,从“实战”指导转向心理学和演化知识,体现了一个科技媒体的深度和实用性。有些话题,即使是妇产科医生也未必知道!
—张羽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知人性者智,知自性者明——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资产,摆脱性蒙昧,做一个性方面的明智之人,对自我认同和亲密关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把性这个很难讲的事儿讲得非常“有意思”,读完,必会为你的人生增许多色。
—蔺德刚 春水堂创始人
爱情可以是甜蜜的高烧,如果事先知道高烧的过程,你至少可以在甜蜜的时候尽情甜蜜,在惶惑的时候不那么惶惑。
—黄爱东西 媒体人及专栏作家,近著《夏夜花事》《我有一个同事》等
2015年1月7日 已读
科学脱口秀中提及。其实就是果壳科普文的合集,挺长见识。做成电子书扩展阅读方便快捷!体验很赞!
两性 科普
科学碰撞“性” 豆瓣
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 所属 作品: 科学碰撞“性”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玛丽·罗琦 译者: 何静芝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 7
一本献给勇敢研究床笫之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不畏嘲讽的科学青年的欢乐之书。
活人能否仅凭想象就到达高潮?死人是否也能勃起?阴道高潮难道只是一个神话?伟哥为什么对女性和熊猫没有作用?在《科学碰撞性》中,玛丽·罗琦向我们讲述了性兴奋与性高潮——地球上两大最为复杂,也最令人欢愉的神奇现象——为何如此难以成真,介绍了科学为使卧房变得更美满而进行的努力。
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凭着感染力十足的幽默机智带领读者回顾了性学研究令人拍案叫绝的曲折发展史。此人以穷追不舍的热情直追最尴尬最私密最让人侧目的问题,然后以一种冷静的科学态度调查研究,最后写成一本让人在最奇怪的笑点上发笑的书。
《科学碰撞“性”》(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曾获得过如下荣耀——
《纽约时报》畅销书籍
《旧金山纪事报》畅销书籍
《旧金山纪事报》2008年度好书
《圣路易邮报》2008年度好书
《波士顿环球报》新英格兰地区科普好书前五名
新英格兰书店畅销书籍
南方书店畅销书籍
山原书店畅销书籍
西北太平洋书店畅销书籍
心田书店畅销书籍
南加州书店畅销书籍
北加利福尼亚州图书零售协会畅销书籍
《科学碰撞“性”》(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得到过的媒体赞誉——
“玛丽·罗琦就是写半圆柱活动房屋史,我也会去读。如今她写性爱如何呢?简直是神作。这本书——即令比不上那项活动本身——也是一个令人欢乐、娱悦之极的选择。”
——A·J·雅各布,著有《像圣经那样活一年》
“玛丽·罗琦对窘迫、尴尬的松弛态度,是我们的幸运。她在越来越离奇的人物和情境面前表现出不寻常的轻松自如,写作曾经的死亡、来世以及现在这个性爱话题时全然无所顾虑和畏惧。我们都有一些与我们休戚相关却耸人听闻、令人不快的问题,也都急需一解窥淫之痒。感谢上帝送来了罗琦,为我们挠了挠痒。”
——汉普顿·塞茨,著有《血与雷》和《美利加纳》
“为了这本书,罗琦投身于鲜为人知的性研究领域,并最终带回一份立即向我们揭示了许多——委实相当数量——不为人知之事的极有趣味的报告。这场性研究寻访之旅充斥着(抱歉我这样措辞)各种令人下体紧张的小知识,这些小知识也必将活跃起床笫之间的话题来。”
——埃里克·拉森,著有《白城里的恶魔》
“玛丽·罗琦是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死亡和性爱写得最有意思的人,而且不像弗洛伊德,她不厌恶女性,也不抽雪茄烟。”
——彼得·萨嘉尔,国家公共电台《等等,等等……别告诉我!》节目主持人
“罗琦对科学研究和写作充满热诚,她说服先生同自己一起献身给了邓博士关于性交痛的前沿研究,为了改善不良性爱,研究人员必须先知道良好的——或至少有效的——性爱是什么……献身的后果虽在过程上有一些小小的尴尬,却在最终结果上相当成功。《科学碰撞性》是罗琦(继《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和《科学的来世观》后)第三本关于人类自身状况的书。本书遵循喜剧文学的套路,笑点不断……读《科学碰撞性》的感觉仿佛度过一个无所禁忌的狂野之夜。”
——Bloomberg.com
“罗琦擅长从所选科学题目的枯燥中挖掘基本知识和无数几近荒诞的细节,这一次,她选择的题目是性爱。与她合作的那些古往今来对性有所研究的睿智的人们,向她提供了大量资料。这是一次精彩绝伦的阅读,充满可以说给朋友听的新鲜趣闻。”
——《旧金山纪事报》
“罗琦堪称最有趣、最大胆的科普作家之一……她在上一本书里为我们打开了传统科学研究尸体时躲藏其后的大门……罗琦与她所选的主题有着相同的无畏精神,她坚定地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因为太愚蠢而不能问的——就算不能问,也肯定是能Google……这本书帮助我们对科学最隐讳的秘密投去生动、有趣且增长知识的一瞥。”
——科克斯书评网加星书评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作者玛丽·罗琦,在《科学碰撞性》中解释了许多五花八门的性爱谜题。她延续了令她成为‘全国最有趣的科普作家’的风格,带领我们从实验室到红灯区,游历人类性爱活动研究的前沿领域。”
——《芝加哥论坛报》
“在玩笑和奇闻之余,读者将对性无能、性高潮、自身和勇气皆不同寻常的科学家及其他物种的性行为方式学到很多,且能读到关于豪猪交配的有趣叙述……《科学碰撞性》像一场轻快的歌舞表演,作者无论写什么似乎都能写得很愉快、很享受。”
——黛博拉·布卢姆,《新科学家》杂志
“《科学碰撞性》是一本包含很多科学知识的书,且其传达知识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娱乐性。”
——杰夫·贝克,《俄勒冈人报》
“《科学碰撞性》充满了科学探险……是一本内容虽渊博却易懂的书。它风格古灵精怪,内容引人入胜,排山倒海的引证更为该书增添了科学可信度。这绝对是一次充满了妙语、华彩和小机灵的令人满意的阅读体验。”
——《胸像》杂志
“(罗琦)写作自选的题材时,总是表现出令人折服的机智和一种低调的自信。”
——哈普尔·巴尼斯,《圣路易邮报》
“在一本书中以审慎、关照的态度写满20世纪人类性爱和性学(在物理、化学、情感方面)的科学研究需要的是一种技能;而能做到机智、幽默、充满乐趣,需要的又是另一种技能。罗琦的第三本书成功地兼顾到了这两点……读者们会发现,书中罗琦加上了许多具有机智感和知识性的注脚,技巧纯熟地预判并回答了许多正文可能引发读者想到的问题……强烈推荐此书。”
——图书馆报道网加星书评
“即便这世上有几千个幽默科普作家,(罗琦)也算得上最滑稽幽默的一个。而且她的选材总是很棒:2003年《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中的尸体,2005年《来世》中的鬼魂,以及这一次《科学碰撞性》中这些真正给力的话题。”
——书单网加星书评
“罗琦对荒诞有一种不知疲倦的关注,本人又有一种疯癫的幽默感,由她带我们去参观那不便示人的边缘科学地带令旅途显得非常愉快……罗琦在(对性爱科学)的突袭后,为我们讲述了各种讯息,关于人类的怪癖,关于那些被误作医学的无稽之谈,以及听来更为痛苦的、那些人类为获性满足而愿意采取的极端尝试。”
——《出版人周刊》
“读者为罗琦机智幽默的风格发笑是自然的,文中有许多写得很好的附注,拿来念给一本正经的人听应该十分有趣。”
——《粘贴》杂志
“玛丽·罗琦为自己的书作研究时,总会做足功课……所以在写作《科学碰撞性》时,她不只是去采访性学家、查阅几个世纪以来的实验室资料——还志愿参加了为科学而做的性爱试验。具体说来,她将自己英勇无畏的先生艾德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带去英国伦敦的一个实验室,让一个物理教授为他们动作中的身体(至少是与性爱有关的那些部分)做了实时四维超声成像。很难说她和艾德谁的勇气更值得褒奖,但总之,参与的结果为这本据说献给勇敢研究床笫之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不畏嘲讽的男女的书增添了欢乐的一幕。”
——网络版《新闻周刊》
“玛莉·罗琦将《科学碰撞性》写得如此有趣、惹人发笑,很容易使人忽视她研究选题时的执着与认真。好在,罗琦关于母猪人工授精的故事,以及亲手触摸植入假体的阴茎和亲身在超声成像机中大动干戈的故事,都相对明晰地体现了她在写作这本历史上第一次包罗了性爱研究各方面的书籍时,那种投入的精神。”
——《种子》杂志
爱上双人舞 豆瓣
作者: 李中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 - 1
《李中莹心灵三步曲:重塑心灵+NLP简快心理疗法+爱上双人舞(套装全3册)》重塑心灵,对我来说,NPL是一个工具箱,是我拥有的工具相中最大,工具种类最多,最常用和最易产生效果的一个。
NLP追求的是效果,同时主张灵活。事实上,如果用两下字去说明NLP是什么,那就是“灵活”。
NLP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我们还需面对自己的人生,走每天的路,但是NLP使我们在不顺利的时刻仍有信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尚有办法。
NLP终将超越技巧,上升为一种心态。
NLP简快心理疗法
你的女儿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茶饭不思;你的好友与丈夫吵了一场,闹着要离婚;你的侄女小时候被狗咬伤,至今见到狗就怕得失去控制……当这些情况出现在你身边,而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都无济于事时,你该怎么办?
《李中莹心灵三步曲:重塑心灵+NLP简快心理疗法+爱上双人舞(套装全3册)》介绍了NLP简快心理疗法中的近60种辅导技术,这些辅导技术专门针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心理症状而设计,主要涉及负面情绪、恐怖症状、人际关系、内心矛盾和冲突等情况,操作简单且能快速见效。
爱上双人舞
恋爱、结婚,然后生儿育女,人类就是这样地延续下去。在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身体和大脑不断的进化,抛离了所有的生物,而成为最有智慧的一种。但同时,人类在恋爱和结婚的问题上是否已经发展出足够的智慧呢?看看今天的中外社会,看看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多少对情侣或夫妻,是真正快乐满足的度过每一天的?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使人牵肠挂肚、难以割舍,但见面时又只有抱怨、争吵的魔法,还是开始时甜甜蜜蜜,渐渐变成愁愁怨怨的负担?
如何拥有和谐的恋爱、婚姻生活,成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一位NLP训导师眼中的恋爱与婚姻。
《李中莹心灵三步曲:重塑心灵+NLP简快心理疗法+爱上双人舞(套装全3册)》可以帮助那些思想未曾充分成长的男女在恋爱和婚姻里都能够更成熟、成功地处理事情,以致当他们成为父母时,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有效地培养出足够健康的心理。希望这《李中莹心灵三步曲:重塑心灵+NLP简快心理疗法+爱上双人舞(套装全3册)》能够帮助人们懂得为自己做点事,在感情生活上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快乐。这《李中莹心灵三步曲:重塑心灵+NLP简快心理疗法+爱上双人舞(套装全3册)》中介绍了一些真实有效的概念和技巧,旨在帮助和指导人们能够实实在在并主动地为自己、为自己的感情生活、更为自己在乎的人做得更好。
存在与荒谬 豆瓣
8.1 (24 个评分) 作者: 潘绥铭 群言出版社 1999 - 1
“死灰复燃”的卖淫嫖娼现象在中国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由南到北的滋蔓泛滥已逐渐形成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地下“性产业”,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严重关注。“扫黄”力度不断加大,但至今屡禁不绝。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在对中国地下“性产业”的考察中,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运用社区考察的方法,通过重点对“后发外向型”的珠江三角洲B镇、“路边伴生型”的华南腹地某开发区、“本地偶发型”的湘黔交界某金矿区的地下“性产业”的综合考察解释和分析了卖淫嫖娼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口愛 豆瓣
作者: 許佑生 著 / 蔡虫 繪圖 大辣出版 2006 - 9
■爱不谨用嘴说,还要用嘴做!■

兩位中年男女相識、相戀,決定結為連理。新婚之夜,新娘悄聲地說:「請溫柔一點,我還是處女。」
新郎詫異地說:「怎麼會呢?妳不是結過三次婚了?」
新娘嘆了口氣,解釋說:「事情是這樣的,我的第一任丈夫是精神科醫師,所以他只想用談的;我的第二任丈夫是婦產科醫師,所以他只想用看的;我的第三任丈夫是位集郵者,他只想用……啊,老天,我還懷念他呢。」

■內文節錄

■西元前30年左右,是古埃及的全盛期,由後人稱為「埃及豔后」的克麗奧佩拉(Cleopatra)主政。叫人津津樂道的是她的另一項絕技:品簫。也就是說,除了美色和政治手腕,她還憑著一張嘴「定江山」。據說,當埃及戰士上前線都會接受她寵召,先行口惠一番,鼓舞軍心。被她吹過喇吧的男人數以千計,因此有人私下為她取了一個渾名「闊嘴伊人」(she of the wide mouth)。

■十八世紀的巴黎僅有六十萬人口,娼妓即佔三萬。那時的情色行業服務周到,還發行妓女群芳錄,詳細登載女郎的條件、做愛技巧,「口交專長」常被凸顯註記,以招攬顧客。
法國人對口交貢獻良多,因此這項性行為又通稱「法國人的性」(French Sex)。

■1998年,柯林頓總統與實習生柳思基的性醜聞曝光,勞駕了獨立檢察官窮追猛查,媒體的報導更是漫天蓋地,以前鮮少登上檯面的「口交」(oral sex)一詞,遂變成美國許多家庭早餐桌上的話題。當柯林頓被問及,是否與實習生之間有性行為時?他斬釘截鐵回答:「沒有!」直到調查上緊發條,柯林頓才承認柳思基曾為他口交。但他堅稱,當初回答兩人沒有性接觸並非撒謊,因為以他的定義,「口交」不算是性行為……
如何征服英俊少男 豆瓣
所属 作品: 如何征服英俊少男
5.9 (22 个评分) 作者: 刘国章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 2
这里有43个动人的故事
这里有43条成功的法则
英俊少男在向你招手
2013年4月30日 已读
强调的是不宅!心里主动,行动微笑+自然!书虽然老,还是蛮实用了。有翻译腔。
在线阅读:http://book.xuexi365.com/ebook/read_12061166.html
两性 心理学
魔鬼搭讪学 豆瓣
所属 作品: 魔鬼搭讪学
6.7 (14 个评分) 作者: 魔鬼咨询师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7
常年游荡在大街的魔鬼咨询师,每个星期都是搭讪+约会,直到成立魔鬼搭讪班,每周的工作也便成了搭讪+约会+教人搭讪。通过总结亲身实践和教人搭讪的经历,终成此书。
2012年11月4日 已读
开始没觉着有啥可遵循的条款,也没发觉逻辑的存在。后来稍微好一些,有些可供参考的操作方法了。呼呼~此书把我kindle整来卡起咯!
两性 心理学
不二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不二
6.3 (95 个评分) 作者: 馮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1 - 7
都是草,干,都是跟下体有关的,医生是不把人当人的,所以在动物世界里,作者没有给我们留一点尊严,
这不是最好的黄书,是一本满足一些动物欲望的动物看的书,
谁都能写这样的书,只要你还有生物属性,但是作为进化到人的您,已经没有必要和这本书动物计较了
2012年3月2日 已读
都说这是奇书,我看确实奇!竟要强迫自己才能看下去。满篇的不怎么认识的代表生殖器的字眼,为H而H,各种不知所云。唯一看懂的是讽刺了一把高勾丽。从14章开始才稍微好懂些。
此书大概如同AV,男人看着觉得爽,女人看着觉得恶心。
两性 小说 香港
为什么男人爱说谎 女人爱哭 豆瓣
所属 作品: 为什么男人爱说谎 女人爱哭
作者: [澳] 亚伦·皮斯 / 芭芭拉•皮斯 译者: 罗玲妃 / 陈丽娟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 6
为什么男人总爱用成堆的谎言来敷衍我?
为什么女人总想知道我的手机里有什么?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但是,他们总是互相埋怨搞不懂对方。如果你总是觉得另一种性别的人莫名其妙的话,这本书应该给你一些启示,让你得到一些解决问题、改善关系的方法。本中内容爆笑,有丰富而生动的个案材料,并融入大量的关于心理、生理、两性战争以及我们自己的知识。
为了写这本书,作者走访了30多个国家,收集到众多资料,探讨了两性关系中最被大众所困惑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帮助你解读身边各类异性的行为——其中包括你的伴侣、儿女、父母、岳父母、公婆、朋友、同事和邻居等。
亲密关系 豆瓣
Intimate Relationships 所属 作品: Intimate Relationships
9.0 (26 个评分) 作者: [美] 莎伦·布雷姆 / 丹尼尔·珀尔曼 译者: 郭辉 / 肖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 10
本书探究了长期以来诗人、剧作家、哲学家,乃至医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论断。由于数千年来科学家对亲密关系研究的忽视,当通俗心理学占据了关系学的主导地位时,人们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领会往往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然而,最近20年中,如本书所记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肉蒲團 豆瓣
所属 作品: 肉蒲團
7.4 (21 个评分) 作者: 李漁 明日出版社 2003 - 4
明末清初,中國爆發了一場文字上的性革命,
在短短一百年間,文人雅士先後寫下了大量言性小說,
但都由於對性愛過多描寫,
而被官方認定為淫猥之作,遭到禁毀的命運。
對於這些禁毀小說,世界著名的性學大師高羅佩曾經評論說:
「這些作品乍看之下似乎不堪入目,然而通讀全篇就可明瞭,
原作者的初衷,實為世人說法,勸人節制心中熾烈慾念,
而不是教人縱慾尋歡,用心可說極為良苦。」
這些禁毀小說的作者,都是生活經驗豐富,
人情練達的生活藝術家。他們既洞悉人性,又能寓理於文,
透過表面的風花雪月文字,對人與性進行深入探討,
展現出一系列甜酸苦辣的人生百味。
他們也透過一幕幕情慾纏綿,
讓讀者明白一切世間幻相有如夢幻泡影,
從而明心見性,達到完美圓融的人生境界。
2011年5月22日 已读
很明显的性别歧视 凭什么男人就可以改过自新 女人就只有为他们化解罪孽的份儿啊~生气!!!
不过关于男人对女人要求的部分还说的挺详细也很有道理
这才发现王晶的《偷情宝鉴》是以原著为剧本改编的
两性 小说
爱的艺术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Art of Loving
8.5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弗洛姆 译者: 李健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恋爱的秘诀:如何征服你的心上人 豆瓣
作者: (美)H·韦珀 / (美)C·黛安娜 译者: 魏空然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
恋爱,是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
本书反映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的心理特点,以及各种成功的技巧和经验。
2010年8月28日 已读
居然看了本冷门到只有自己创建图书的书
只看了女生部分,做了个测试,测试结果是:你的机会正在慢慢消失。因为你害怕男人,过分害羞,令人觉得冷淡,即使机会到来也会丧失。
两性 心理学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