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
活出生命的意义 豆瓣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所属 作品: 活出生命的意义
8.3 (102 个评分) 作者: [奥] 维克多·弗兰克 译者: 吕娜 华夏出版社 2010 - 6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 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活出生命的意义》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有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2023年7月19日 已读
弗兰克尔医生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圣人。明明可以避祸,事后也完全可以离开伤心地,却两次选择留下。他本人的经历就是证明意义疗法有效性的极端案例。我竟在机缘巧合中、歪打正着地触及了意义疗法认为的人类存在的本质——负责任。弗兰克尔医生和病人的对话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积极倾听,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弗兰克尔医生旗帜鲜明地反对安乐死,并把践行安乐死的人直接比作希特勒(非常严重的控诉了!)国内年轻人因就业困难造成了虚无,意义疗法能驱赶虚无,可是依旧无法解决温饱。
奥地利 心理学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 豆瓣 Goodreads
Franz Kafka Das Erzahlerische Werk 所属 作品: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
9.3 (3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韩瑞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8
《卡夫卡小说全集1—3》选自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4年的校勘本《卡夫卡全集》,包括作者创作的(生前发表和未发表的)全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之所以选取这个负有盛名的校勘本,是因为它忠实地根据卡夫卡的手稿,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
本书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原原本本地再现了作者手搞的风貌,为翻译和认识卡夫卡的作品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力图为我国的卡夫卡读者和卡夫卡研究再现一个新的视野范围。
国际象棋的故事 豆瓣
所属 作品: 象棋的故事
8.8 (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韩耀成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
《国际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般上一位业余国际象象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近诉了纳粹法西师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可惜他本人没有看到法西斯最后的崩溃。由于对时局的绝望,他和他的夫在1942年获悉新加坡陷落后在巴西服毒自尽。然而《象棋的故事》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作品却不断受到后人的传诵。这也是对茨威格的亡灵最好的告慰吧。
2019年1月11日 已读
感觉对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设定有点前后不一。最后这个随机应变,如此心机的做法不像是有那样心智的人可以做到的。从这边书看到纳粹另外一种折磨人的方式,不过这次是从心理上击溃。
奥地利 小说 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所属 作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刘祥亚 中国书籍 2005 - 5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曾由衷地赞赏这篇小说:真是一部惊人的杰作。由本小说改编徐静蕾执导的同名电影获得国际大奖,更引发了一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情感模式的探讨。本书以中英对照形式向您展示这段凄美的爱情……
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相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2019年1月11日 已读
真的爱那个人么,还是只是一个幻影。因为总是离得远远的,所以除了健忘堪称完美。想象力丰富也是致命的,一个人也可以爱得死去活来。被如此卑微的爱一个人的自己感动得死去活来,还觉得特伟大无私。看得我超生气的一本书!怎么有这么不爱惜自己的女人啊。真是又可怜,又可气。
奥地利 小说 爱情 茨威格
变形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变形记
8.6 (172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叶廷芳 / 赵登荣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 4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 [5] 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大斷電 豆瓣
BLACKOUT 所属 作品: 全球断电
作者: 馬克‧艾斯伯格 译者: 黃秀如 天下文化 2014
寒冷的二月天,義大利突然無預警全國大斷電,但這只是更大災難的序幕,瑞典、德國、奧地利、比利時、荷蘭也紛紛發生全國性大停電,原因不詳。一場影響全歐洲的大恐慌隨之而來:地鐵停駛、電梯無法升降、高樓停水、號誌燈不亮導致交通亂成一團,而所有的發電廠和電力公司卻都找不出斷電原因,無法恢復供電。
住在米蘭的資訊專家皮耶羅,認為自己知道斷電的真正原因,但有關當局完全不理會他。皮耶羅好不容易找到、並說服歐盟警政署的官員伯拉德相信他的說法,然而這時美麗的女記者夏儂也找上伯拉德,追問一連串敏感而尖銳的問題,更奇怪的是,伯拉德發現皮耶羅的電腦送出了一連串可疑的信件,因而懷疑一切都是皮耶羅在暗中搞鬼。
皮耶羅被迫逃亡,整個歐洲的大斷電一直無法解決,甚至有數座核能發電廠發生危機,隨時有輻射外洩的危險。而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陷入大斷電中,人類的大浩劫眼看就要展開……
2016年1月15日 想读 @guyii推荐:灾难科幻,大断电之后的欧洲,有趣 。
奥地利 小说 科幻
城堡 豆瓣
Das schloss 所属 作品: 城堡
8.4 (7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高年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
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茜茜公主 (195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Sissi
8.1 (257 个评分) 导演: 恩斯特·马里施卡 演员: 罗密·施奈德 / 卡尔海因茨·伯姆
其它标题: Sissi / 我爱西施(台)
《茜茜公主》系列影片包括《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和《皇后的命运》三部曲。作为系列影片的首部,该片讲述了茜茜公主(罗密·施奈德 Romy Schneider 饰)与奥地利国王弗兰兹·约瑟夫(卡尔亨兹·伯恩 Karlheinz Böhm 饰)邂逅相恋的故事。
茜茜出生在 巴伐利亚的贵族之家,她美艳动人,性格活泼。姨妈苏菲打算安排自己的儿子,即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弗兰兹,在他的生日庆典上与茜茜的姐姐海伦订婚。母亲和姐姐带着茜茜赴奥地利参加庆典,调皮的她偷偷溜出去钓鱼,不料却与英俊的国王弗兰兹相遇。茜茜动人的微笑深深击中弗兰兹,让他彻底爱上了天真纯情的茜茜,并不顾一切违背母亲苏菲的旨意,在生日庆典上宣布茜茜才是自己的皇后。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这段浪漫纯真的爱情却是刚刚面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