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暗处的女儿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Lost Daughter
8.4 (22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 王彦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 - 4
三年零三十六天 一个母亲的逃离和回归
玛吉•吉伦哈尔改编同名电影,奥利维亚•科尔曼倾情主演
《暗处的女儿》是我发表的所有小说中,最让我痛苦,也是和我联系最密切的。——埃莱娜·费兰特
黛莉亚、奥尔加、勒达经历了不同形式的爱,在各种变故的冲击之下,她们的爱发生了变形,但还 是保留着强劲的能量,那是经历了考验、痛彻心扉的爱,是活生生的。——埃莱娜·费兰特
————
在两个女儿跟随父亲去了多伦多后,中年离异的勒达一个人去海边度假,在沙滩上,她遇到年轻的母亲尼娜和女儿埃莱娜,勒达和这对幸福的母女产生了一种复杂的依恋。勒达故意拿走了埃莱娜遗忘在沙滩上的布娃娃,让尼娜的生活陷入彻底的混乱。
十五年前,一个叫比兰达的英国女人在勒达无望的生活中出现过几个小时,彻底改变了勒达的命运。十五年后,二十二岁的尼娜似乎也选择勒达来帮助自己出走,但勒达最终的坦白令她陷入恐惧。在这片海滩,勒达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和女儿破碎的过往。
《暗处的女儿》(2006)是埃莱娜•费兰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由玛吉•吉伦哈尔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21年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奥斯卡奖三项提名。
2025年8月15日 已读
和东亚传统母亲形象不太一样的母亲。内心挣扎后的选择能理解,但对陌生人的幸福而产生出的恶意有点费解,有种伊甸园的蛇的感觉。相比之下对《坡道上的家》共情更多一些。
女性 小说 意大利
杀夫 豆瓣
所属 作品: 杀夫
7.9 (44 个评分) 作者: 李昂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白先勇:“杀夫”这篇小说非常复杂,写人性的不可捉摸,人兽之间剃刀边缘的情形,写得相当大胆,相当的不留情。写没有开放的农业社会中,中国人的阴暗面,把故事架构在原始性的社会里来研究人兽之间的一线之隔,这是篇突破的作品,打破了中国小说很多禁忌,不留情地把人性最深处挖掘出来。
2025年7月3日 已读
《酱园弄》女性作家版。婚内强奸,不把女性当人,只是泄欲工具。林市面目模糊(也许刻意为之,女性人人皆可是林市)哪怕杀夫也没有爽感,全文都透着死气,平静地疯。每次看到“福气”就来气!啊呸!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之后看了一下案件介绍,小说毕竟是小说,处于林市这样的精神状态,可能会激情分尸,但难做到激情抛尸,有在弱化女性。
女性 小说
好东西 (2024) 女巫鎮WitchTown 维基数据 TMDB IMDb 豆瓣
好东西
8.5 (903 个评分) 导演: 邵艺辉 演员: 宋佳 / 钟楚曦
其它标题: Her Story / 好東西
爱逞强的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 饰)带小孩王茉莉(曾慕梅 饰)搬到新家,结识了所谓清醒恋爱脑的邻居小叶(钟楚曦 饰)。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一个坚强,一个柔软,一个擅长给人当妈,一个擅长随时撒谎。面对旧创伤和新挑战,她们彼此温暖互相慰藉。
而围绕王铁梅的两个男人,前夫(赵又廷 饰)不时“添乱”,女儿的鼓手老师(章宇 饰)似乎充满新的可能。作为已经觉醒的女人们和学习过性别议题的男人们,会遇到什么新问题?会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
2025年1月18日 看过
期待值过高,看过之后反而有些失望的电影。有一些金句,和感人的片段。男性角色好可笑,从小孩到老登都是如此!小孩说出来的话都很扎心。
喜剧 大陆 女性
情绪价值 豆瓣
8.4 (8 个评分) 作者: [英]罗斯·哈克曼 译者: 徐航 / 潘沂然 中信出版集团 2024 - 2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被迫调整自己的喜怒哀乐,以便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特别是女性群体,会被更多地要求完成这项没有报酬且令人筋疲力尽的工作。
罗斯·哈克曼将案例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起来,以此揭示情绪劳动在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并探究情绪劳动在两性间的不平等现象——女性被期待承担更多的情绪劳动。同时,她进一步阐述了女性群体在父权制社会的弱势处境。此外,她还探讨了情绪劳动背后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案,为我们指明改变现状的道路。
情绪劳动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不需要成为心理负担。认识到情绪劳动的价值,是全人类获得自由的关键。
2025年1月1日 已读
2024年的最后一本书。不太理解为啥书名翻译成“情绪价值”,也经常有虽然文字能看懂,但读不懂的情况。 看到过半时发现“情绪劳动”的定义已远远超出我最初的理解了。这是一本非顺直白男友好的书,有不少段落感觉就差点名“川普”“马斯克”了。提到女性情绪劳动也总是浮现“志玲姐姐”的脸。
女性 英国
惠特妮·卡明:猎金 (2010) 豆瓣
Whitney Cummings: Money Shot
7.8 (30 个评分) 导演: 约翰·福滕贝里 演员: 惠特妮·卡明
其它标题: Whitney Cummings: Money Shot / Comedy Central Special - Whitney Cummings: Money Shot
惠特宁卡明在喜剧中心的单人脱口秀表演
惠特妮·卡明:我能摸摸吗? (2019) 豆瓣
Whitney Cummings: Can I Touch It?
8.2 (115 个评分) 演员: 惠特妮·卡明
其它标题: Whitney Cummings: Can I Touch It? / 惠特妮·卡明:可以碰吗?(台)
拥有多重身份的喜剧演员惠特妮·卡明推出第四部单口喜剧特辑《惠特妮·卡明:我能摸摸吗?》,完成了自己的 Netflix 首秀,该特辑在她的家乡华盛顿悉尼哈蒙大厅录制。在本特辑中,卡明对性别变化的独到见解比以往更加深刻。女人需要穿服务背心,而不是印有“天天玫瑰色好心情”的 T 恤?她们互相之间起的昵称是否会损害事业?当代人是否真正关心女性应该做出哪些改变?男人们如何忍受他们现在必须遵守的所有“新”规则?来听听惠特妮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其中惠特妮也谈论到了为什么要给性爱机器人一个机会。本特辑于 7 月 30 日在 Netflix 面向全球上线。
伊莱扎·施莱辛格:八零后 (2018) 豆瓣
Iliza: Elder Millennial
7.5 (37 个评分) 导演: Steve Paley 演员: Iliza Shlesinger
其它标题: Iliza: Elder Millennial
Newly engaged comic Iliza Shlesinger dives into undeniable truths about life at age 35, the insanity of the road traveled and what's to come.
2024年8月29日 看过
不逛酒吧有点无法共情,不过模仿鸟类的叫声和AI声音挺像的。
女性 美国 脱口秀
盐镇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盐镇
8.3 (54 个评分) 作者: 易小荷 新星出版社 2023 - 2
◎ 编辑推荐
★“她们的命运里,有你所不了解的中国。”
第一本深度书写中国乡镇女性生活、情感与命运的佳作。罗新、梁鸿、李海鹏、许知远、伊险峰 赤诚推荐!
“它蕴含的丰富性将会让盐镇在文学和文化史意义上留下一席之地。”——伊险峰
★知名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以12位女性在阶级、城乡、偏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展开一个我们身边的、你不曾了解过的真实的底层中国。
★盐镇,一个位于中国“锈带”的边地小镇,也是4万多个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嬗变阵痛的中国小镇之一。把它作为样本,可以管窥更广阔的真实中国的面貌。
★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是每一个小镇女性,每一个没有走出去的我们的缩影。
早早辍学在小镇叱咤风云的00后幺妹,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被同样的历史洗涤,某种程度上她们就是我们。
她们的故事不是历史的注脚,她们就是历史本身。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让读者时刻都会感到触目惊心的书。
在四川南部的古老盐业小镇,女人们过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生活。早早辍学在小镇叱咤风云的的00后幺妹,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她们在21世纪仍旧重复着古老时代的人生轮回,在婚姻和贫困的夹缝里,挣扎求生。
中国有四万多个乡镇,却只有一个北京、上海、深圳。易小荷回到故乡,选择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又在这里选取了12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持续探寻她们对国家、社会、家庭、婚姻的理解,跟随她们再一次经历被“放咸”的人生。她想知道,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小镇,那些默默无闻的女人们,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会活出怎样的人生?
历时一年的田野调查,易小荷记录下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的生命。在这个如盐一般凝固在时光里的小镇,我们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城乡中国。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愤怒的女性”的书,与约翰·斯坦贝克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做的事情一样:触及生活苦难的深处,抱以巨大的怜悯,爱,还有对不公正、对不平等的愤怒。易小荷通过这些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感慨“命运”是浅薄的,女性愤怒的指向清晰。
无论是国民性的挖掘,还是性别意识的自觉,易小荷似乎承继了民国一脉,这本书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它带给我的震动也同样如此,它蕴含的丰富性将会让“盐镇”在文学和文化史意义上留下一席之地。
——知名媒体人、作家 伊险峰
《盐镇》对于女性如何在困境中度过漫长时光的关注,及其质感丰富从容不迫,都令人想起最好的女性作家们。同时它也是唤醒我们关于“严肃”一词的记忆的真正的新闻报道,是关于女性的系统性困境的一份扎实的证词。它的内容和质量,都让人不仅意识到女性多么令人同情,还意识到她们多么令人尊敬。
——知名媒体人 李海鹏
十二个女性的人生,照亮小镇所有的后街,成就一曲不向命运低头的生命颂歌。纵然太史公复生,也不见得会比易小荷做得更好。
——北大历史系教授 罗新
易小荷的《盐镇》读起来鲜明、真实、富于质感。小镇中的每一个人都携带着各自独特的生命气息、命运经历从质朴无华的小镇走出来,既呈现了作为个体的血肉气质,也汇入了时代精神的沉渊。在此意义上,小镇、小镇上每一器物和每一个个人都拥有了极为动人的存在感和历史感。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一个“盐镇”。
——作家 梁鸿
多谢小荷的敏锐与深情,这些总被淹没、忽略的故事才来到我们眼前。古镇上的悲喜命运,令我感慨不已。
——单向空间创始人、作家 许知远
阅读《盐镇》,感受盐浸入创口的切肤之痛;虽写女人,却道出底层民众的惨淡人生;结构性困境隐约可见:贫穷,病痛,暴力、懦弱,无奈,冷漠,麻木的根源所在。一个心怀悲悯的媒体人,如此关注下层普通人的生存状态,难能可贵。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郭于华
2024年7月27日 已读
方言和脏话奇多的小镇女性生活纪实。对小镇女性来说凶悍是必须的生存之道!内心也需足够强大到抵御七大姑八大姨的唾沫星子。
无论是否赚到了钱,女性总是勤恳辛劳,而男性家暴赌博酗酒、重男轻女、好吃懒做、毫无责任心。男性没脸没皮,女性却为名声所累,困在暗无天日的婚姻里。“能干”仿佛就是紧箍咒,承受疼痛也不能“成佛”。
对小镇女孩来说教育几乎是唯一的出路,这样也被轻易剥夺。“乖巧”“懂事”让她们或被动,或“主动”地放弃受教育的机会,从此被困在小镇。还有被所谓的“爱情”骗"下海"的,和日本女性被牛郎拉下水如出一辙的单纯少女们。
在这样的环境下活着已不容易,更别提能闯出来一片天的女性了。
大陆 女性 纪实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oodreads
In Order to Live: A North Korean Girl’s Journey to Freedom 所属 作品: In Order to Live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朴研美 译者: 謝佩妏 大塊文化 2016 - 8 其它标题: 為了活下去
上學途中看見屍體躺在路邊、肚子餓到只能吃野生植物果腹、鄰居莫名其妙「消失」等等,這些都是朴研美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事。她相信「敬愛的領袖」可以看穿她的心,甚至因為她心裡的「壞念頭」而懲罰她。

十三歲那年,飢荒再加上父親入獄,迫使研美一家人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橫越結冰的鴨綠江,從北韓逃到中國。然而,到了中國之後,她才發現自己已經落入中國人口販子的手中。

她在人口販子的掌控下度過兩年生不如死的歲月,在一個甚至比她逃離的家鄉更殘酷、更危險的地方掙扎求生。後來,研美與母親再一次冒著生命危險想辦法逃亡。她們在漆黑的寒夜橫越戈壁沙漠,跟隨著星星的指引邁向自由。

這是朴研美第一次以無比的勇氣、尊嚴和幽默的語調,完整道出這段驚心動魄的往事。這本書證明了人類精神的強大韌性,以及不計代價追求自由的強烈決心。
2024年7月14日 已读
看着这个年纪比我还小的姑娘的遭遇,每出现一次年份就忍不住回想那时的我在干啥,特别心疼。
研美的爸爸在人均被全面洗脑的环境下依旧得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在意的是政府对待人民的方式”)在夹缝中努力为家人谋出路、求生存。研美的妈妈满足了对传统母亲的所有期盼,为了小女儿牺牲自己,好不容易有了安稳生活,还再回带来无尽伤痛的中国找大女儿;同时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在朝鲜面临的是饥荒;在中国面临的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性侵和买卖。女性哪怕“发疯”也无法自救,才13、4岁就被男性围猎,太无助了!;在南韩,先是如海绵般吸收各种知识和信息,之后是找自己,也开始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追求。
特别为研美和她的家人高兴!内核强大、充满生命力和智慧的一家人!
回忆录 女性 政治 朝鲜
天生有罪 豆瓣 Goodreads
Born a Crime: Stories from a South African Childhood 所属 作品: Born a Crime
8.9 (151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特雷弗·诺亚 译者: 董帅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2
火遍微博、微信的《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首部回忆录
比尔·盖茨2017年夏季书单推荐图书
美国《纽约时报》《新闻日报》《时尚先生》及“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
2017年瑟伯美国幽默文学奖得主
美国亚马逊周阅读榜连续在榜,评分高达4.8
编辑推荐:
★ 囧司徒接班人崔那娃爆笑回忆录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之一,《囧司徒每日秀》曾在中国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他宣布辞职后,钦点了南非脱口秀明星特雷弗·诺亚担任继任者。名不见经传的诺亚以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在美国内外收获了大批粉丝,并被中国观众亲切称为“崔那娃”。在本书中,小崔将他的幽默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完美展示了为什么他会被选为《每日秀》的主持人。
★ “生而有罪”的崔那娃讲述贫民窟的成长经历 小崔出生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其父母属于跨种族结合,因此他生下来就犯了罪,再加上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似乎注定要走上一条犯罪道路。然而,倔强的小崔与伟大的母亲凭借着幽默、乐观与智慧,最终摆脱了暴力与贫穷的怪圈,从南非的贫民窟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 多家媒体“年度好书”,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毒舌书评家角谷美智子赞不绝口 南非不只有曼德拉和查理兹·塞隆,本书在讲述作者各种或爆笑、或痛苦、或感人的童年经历时,还将目光投降了南非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及反人类的种族隔离制度之恶,充满了浓烈的异域色彩与人文关怀。
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一出生就犯了罪:因为他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人,而在当时种族隔离的南非,这样的结合属于犯罪,他父母会面临五年有期徒刑的惩罚,诺亚自己也会被送到孤儿院。
为了保护诺亚,他那位勇敢、反叛、幽默、坚强、虔诚信教的母亲,想出了各种极端甚至荒唐的办法,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竭力为他创造了一种正常的生活。而自幼便遗传了母亲性格的诺亚,除了像大多数青少年那样成长外,还需要学会如何 “尴尬”地在一个他本不该存在的世界上生活。
这本回忆录中收集的故事,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但无一例外都彰显了诺亚惊人的喜剧天赋,以及一位母亲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2024年7月5日 已读
这是诞生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混血孩子的生存史,而不是想象中的发迹史。我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完全不了解,甚至当听说南非有白人都会很惊讶。回忆录包含了吐槽种族隔离的荒诞、赞叹母亲的伟大与局限、痛斥家暴的恐怖、和社会造成的女性的无助。
崔娃是被极有智慧和远见的独立女性抚养长大的孩子。幼时的遭遇解释了崔娃的语言天赋和幽默。看着充满经济头脑的孩子们辛勤劳动,以为那会是第一桶金的故事,结果只是刚好收支相抵的穷忙罢了。还有回旋镖似的地狱笑话。
活着就很艰难了,完全无法苛责求生存的犯罪行为,而崔娃还走出来了,实为不易!只是看完依旧不知他是如何走出来的。章节编排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稍微有点困扰。
传记 南非 历史 女性 宗教
如首无作祟之物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首無の如き祟るもの 所属 作品: 首无·作祟之物
8.3 (5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津田信三 译者: 张舟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1 - 8
媛首村坐落于奥多摩的深山幽谷中,秘守一族历代负责治理此地。在秘守家的婚舍集会中,刚满二十三岁的长男长寿郎必须从三位候选人中挑选出一位自己的新娘。然而仪式进行中,其中一位候选人惨遭杀害,而且尸体的头部不见踪影。最大的嫌疑人长寿郎也从现场消失。接下来,又出现了更多的无头尸体……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面向所有读者的挑战书就此发起!
2024年6月29日 已读
带有诡异民俗的本格派推理游戏。很嚣张啊,列着清单把读者脑内小剧场给展示完了,有被拿捏挑衅到。
女性 小说 推理 日本 本格派
妻子们的思秋期 豆瓣 Goodreads
妻たちの思秋期 所属 作品: 妻子们的思秋期
7.7 (71 个评分) 作者: [日]斋藤茂男 译者: 高璐璐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 - 1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这样错开了……”
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
本书是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出版后跃居当年畅销书第一名,并长期居于畅销书榜首,后被岩波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
2024年6月25日 已读
成书于1982年,记者已于1999年去世。在对丈夫的描述里问题归结于社会和原生家庭,拼命给男性找借口。后记里记者本人也承认,他也没有在自己的家庭生活里很好地履行父亲的职责,也许就解释了为啥无法直接“扔第一块石头”。没有更深层地挖掘造成悲剧的社会文化历史的因素,这些缺陷本人也在后记里承认了。
日本现在依旧无法做到男女同工同酬,社会和男人似乎没啥长进,全靠女性自己找出路。以前是酒精、情人、低薪兼职,之后是什么呢。以日本这个社会风气,婚姻对女性几乎全是剥削,还有来自女性内部的拉扯,嫌弃姿态不够卑微。好在女性在慢慢觉醒,用不婚不育来发声。
译后记里记者的职业信条“记者不能站在斗争之外远观,而应该置身于漩涡之中”来源于中国记者,令人感慨唏嘘
女性 日本 社会学
芭比真人版 (2023)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TMDB
Barbie
8.0 (1415 个评分) 导演: 格蕾塔·葛韦格 演员: 玛格特·罗比 / 瑞恩·高斯林
其它标题: Barbie / 芭比娃娃
在梦幻浪漫的芭比乐园里,美丽自信的芭比们每日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她们活跃在每一个工作岗位,肯是点缀,女孩的聚会才至关重要。直到某一天,我们的主角芭比(玛格特·罗比 Margot Robbie 饰)突然提到了生死,她的完美生活毫无征兆发生改变。她的口气不再清新,面容开始犹豫憔悴,也无法轻盈地从顶楼飘落下来。经前辈点播,她意识到人类世界某个人和她建立着联系,而那个人的心境似乎正投射到芭比的身上来。
为了找回曾经的完美生活,芭比和肯(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辗转来到现实世界,并经过一番波折见到了葛洛莉娅(亚美莉卡·费雷拉 America Ferrera 饰)母女,而肯也在见识到男权社会的魅力之后,心中升起要改变芭比乐园的念头……
2024年5月30日 看过
开篇就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展现了相当温和、不抛弃不放弃且超理想化,浪漫化的“一人一杀”。包括后来的分化,也是现实的镜像(各种女权内部掐起来,放弃了真正重要的战场。如此温和的表达就让男的破防,也太脆弱了吧……那再多来点粉色暴击吧,喜闻乐见。刘思慕重现了他自传里描写的后空翻。爸爸学西班牙语的APP应该就是多邻国,到最后都没办法正确地进行最简单的日常对话。
女性 美国
致命爱人 豆瓣
In Control:Dangerous Relationships and How They End in Murder 所属 作品: 致命爱人
8.4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简·蒙克顿·史密斯 译者: 尹晓冬 2022 - 9
亲密伴侣为何变身致命爱人?
情感操纵缘何导致家庭凶案?
爱,从来都不是暴力和操纵。
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世界导致大量女性死亡。
在英国,每周有2名女性被伴侣杀害;在美国,每天有3名受害者;而在墨西哥,每天大约有5名。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封控后,英国的亲密伴侣凶杀率翻了一番,全球各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增长。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女性构成了受害者的82%。对于女性,危险极有可能来自与她保持或曾保持过亲密关系的男性。
凶手不会突然失控,家庭暴力是理解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核心。
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凶手的画像以及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并从中发现凶手往往遵循情感操纵的模式。然而,情感操纵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
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
如今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是一种刑事犯罪。史密斯教授的工作致力于找到帮助个人、慈善机构、警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指认和识别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是如何逐渐升级的。她将这种逐渐升级的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凶杀时间轴”。
《致命爱人》利用工作中搜集的真实个案,逐一回顾“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直观显示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戳破那些有关情感操纵、家庭暴力和激情杀人的“神话”。
2024年5月12日 已读
非常好的选题!大量霸总影视剧、“虐恋”文学里表达“深爱”的行为,全是典型的行为模式初级阶段。多少受害者是被这样共谋坑惨的!分析类似于桶川事件小松和人等人的行为模式。“家暴只有零次与无数次”在现在已不足以自保了,如谷歌工程师陈立人杀妻案——第一次上手就打死妻子。孕期家暴风险升级只是妇产科课程里一句结论,在这本书里得到了解释。名人杀妻的案例恰巧都有一些了解,但都是基于取证和司法的,对于动机则完全忽视了。后记的分享感觉作者其实还可以再出一本书,讲作为受害者家属如何成为受害者的安全网,而不成为施暴者的帮凶,避免“好心办坏事”。编排上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也许在附录里附上一个典型案件分析,搭配批注对应的阶段,典型的行为特点,逃离此阶段安全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知识点的串联。
两性 女性 心理 犯罪 纪实
古相思曲 (2023) 豆瓣
7.5 (91 个评分) 导演: 知竹 演员: 张雅钦 / 郭迦南
来自现代的历史畅销书作家,穿越邂逅遗臭青史的一代 “妖后”,一场双向奔赴的千年爱恋,却发生在一条背道而驰的时间线上,以致于她情深时他不知,他深情时她不识……
南极 豆瓣
Antarctica 所属 作品: 南极
8.2 (2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克莱尔·吉根 译者: 姚媛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1
《南极》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女王克莱尔·吉根经典小说集,被评为《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获爱尔兰隆尼文学奖。
克莱尔·吉根与博尔赫斯、雷蒙德·卡佛齐名,被村上春树盛赞。
《南极》的十五个故事以简洁冷峻的笔调,描写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都有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和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局,触动人们内心隐秘的地方——“你必须面对可能的糟糕局面,才能面对一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者姚媛打造《南极》精致译文,知名设计师设计装帧,带来纯美阅读感受。
****************************************
这十五个关于等待、复仇、伤害或疗愈的故事,无一例外地触动读者的内心隐秘。
一个拥有美满婚姻的女人,决定离开家去体验一场艳遇,尽管她知道结果会令她失望;
一个决定离开妻子的男人,去赴一场世纪之约,一切却脱离了他的想象;
一个贪玩不愿回家的孩子,多一刻的停留却让他失去了母亲;
还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一对策划私奔的男女……
在吉根的笔下,无论是夫妻、姐妹、父女,还是情人,彼此都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村上春树盛赞道,克莱尔·吉根将朴实无华的词语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个或温暖或深刻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2023年9月4日 已读
如果作者开社交网络的账号我会很乐意关注,因为作者能捕捉到一些非常细腻的感受和瞬间,有一些令人拍手叫绝的段落,但是作为小说,总感觉还是欠缺一些故事性。主人公一些看似神经质和离经叛道的举动只是把一些内心世界的东西外化了。喜欢《男人和女人》《燃烧的棕榈》对比了两个版本的翻译,感觉老版的译者用词更灵动活泼一些。相比作者的第二部小说集,更喜欢处女作一些。不管怎样,两次尝试后发现这位获得极高赞誉的作者并不是我的菜,就此别过。
女性 小说 爱尔兰 短篇
厌女 豆瓣 Goodreads
女ぎらい 所属 作品: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
9.1 (76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 王兰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2023年8月12日 已读
看了上野千鹤子的几本通俗类读物后尝试挑战其学术类著作,发现确实不如通俗类读物好懂,而且不适多余共鸣,理论上稍许清晰后,实践反而更迷惑了。了解到世人皆厌女后又该当如何呢?因为书中只是揭示了厌女的广泛存在,并未告知女性该如何应对;关于男性该当如何反而还有2%的篇幅指导了大概的方向,其中也包括了男同性恋者,也许是因为男性才是问题的症结,而作为女性只需要识别即可了。
可能是因为原本是杂志连载,成书后内容有一些重复。
曾经的我是有清醒认识且典型的自我厌恶,以为只是抑郁的一种表现,实则还有包裹在抑郁皮囊之下的厌女。发现yellow fever也是厌女的一种诶。虽然作为反面事例的日本男性作家的作品都没有读过,但行为是相当典型了。
书中指出选择为男性做便当的女性等同于侍女,有点混杂性别和阶级,或者作者就是在表明性别即是阶级,但通过贬低底层劳动人民的方式来唤醒“娇妻”是否是恰当的呢?当男女双方互相用对方的“爱的语言”来表达对彼此的爱的时候,女性选择了“服务的行动”是否在这样的语境下就被否定了呢?不知道是不是这本书的翻译造成的问题,因为在上野千鹤子的通俗读物和与其他女性的对谈中我并没有这样不适的感觉。后又经人提醒后想到日本女性做家务是广泛不被认可的无偿劳动的默认模式,又似乎可以理解了。
通过书中的引述,加入了几本书进入待读清单。上野千鹤子的精力太旺盛了,写书高产不说,阅读量和范围也很惊人(包括阅读韩国影星的采访文章)
上野千鹤子 女性 日本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豆瓣
所属 作品: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8.4 (64 个评分) 作者: 洪愛珠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 - 3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她的老派,是養成,是本性,也是鄉愁 ∣
她自小看著有頭家娘風範的外婆與母親,進出廚房,起灶架鍋,張羅數十家人員工日常吃食,宴請東南亞與中東等地賓客,哄嚷熱烈,直到滷肉飯、蒸冬瓜肉餅、芋棗甚至一碗煲粥,俱成為她日後的念想。
她曾與外婆、母親,三代女子,穿行在大稻埕與永樂市場,買鮑參翅肚、麵龜椪餅、胡椒肉桂蠶豆,見識老鋪的講究,練就一套對古早物什的擇選標準。
她熟稔蘆洲湧蓮寺周邊,在旺鋪裡食切仔麵黑白切與米苔目,飲青草涼茶,更向在地攤商習得剁雞的技巧,與若干習俗規矩。
如此種種,養出她一雙識貨的眼睛,一根敏銳的舌頭,一個老派的靈魂;更化作筆下時而雍容深情、時而輕俏意趣的篇章段落。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龍月堂的綠豆糕和鹽梅糕這類小姐點心,製得極細,以印著紅字的油紙包裝,內有六枚綠豆糕,每片僅指甲大小,化口沙碎精緻非常。將綠豆糕放舌尖,再抿口茶,就在口中化成一團芬芳的煙霧。」
〈粥事〉:「這種糜,是以碗就口,以筷子撥著吃的。手曲成弓形,拇指勾碗緣,食指撐在碗足,臉湊近,先啜一口泔,再食粥米。長輩餵嬰兒吃糜時,將糜舀在匙尖上, 送入小口前,臉湊近,頭輕搖,來回吹涼。吃糜時候,人垂眉斂目,神態最溫柔鬆軟。」
∣ 她的少女,是好奇,是清亮,是真的喜歡 ∣
「長長的百年的大街上,四顧僅餘我一人。」當至親家人一一遠行,她最終成為一個自擁廚房的女子。然循著吃食滋味,她重回那仿如傳說盛世的親族過往,再現早輩人的心志與作風。
她且飛港島,尋覓那一路喝到大的福建茶行鐵觀音;從曼谷買齊各尺寸的猴桃標白藥油;自檳城拎回一口像似外婆「烏鼎」的印度黑鐵鍋……
老食、老物、老鋪、老市場,是回返時間的甬道,是追尋記憶的線索。她還以此學會撫慰自己,做人待人,並學會看人間煙火,安身定心的過日子。
〈滷肉之家〉:「母後至今,如遇困難,無端端孤兒意識滋長起來的時候,就滷肉。慢慢切件、翻炒、滷一大鍋。趁熱下肚,以治心堵。當香氣開始流瀉在小公寓裡,就回去和兒時那個完整無缺的家族團圓。」
〈吃麵的兆頭〉:「憑藉吃麵,看清彼此的參差,有我趨吉避凶的直覺,和頻繁進出本地寺廟,可能的庇蔭。總之見識過不少感情成災的事,是從生活裡的碎石細沙開始崩塌的。事先有兆,不必自欺欺人。」
〈居家隔離式吃飯〉:「災難迫使太平盛世中的嬌人,重新面對生活基本技能,也算禍福相倚,實用的預習。人實在渺小,須盡量自強。煮飯即自強,餵飽自己照顧他人,以應人生萬變,一直一直來。」
2023年7月29日 已读
这是一个拥有老灵魂的作者。打开所有感官,细细品味生活的态度,在现代社会显得尤其可贵。这是一本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贯穿几代人、融合多文化的美食回忆录。文字优美又有趣、精炼又充满细腻情感。热爱美食的人,总给人热爱生活的感觉。食材能经过她们的巧手而进入胃里都是一种幸运,而这本书让它们再度鲜活了起来,同时也激活了尘封的记忆和传达了人生的态度(吃面相亲的片段有笑出声,真诚而可爱~|我的外婆和妈妈都不太会做饭,没有几乎人人都有的记忆中的味道,对于独自在海外的人来说有时也会觉得有些遗憾,但想着外婆和妈妈不用擅长传统要求女性擅长的事又是种不一样的幸福。
亲情 台湾 回忆录 女性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