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下一次将是烈火 豆瓣
The Fire Next Time 所属 作品: 下一次将是烈火
8.0 (50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鲍德温 译者: 吴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8
每当我感到迷失,我的地牢就会震动,我的锁链就会掉落。
20世纪 美国文坛无可取代的良心 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
影响几代人 探寻信仰、暴力和爱 的散文经典
出版56周年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向詹姆斯·鲍德温致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获得奥斯卡提名
——————————————————
《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
【媒体评价】
你令美国的英语真正变得诚实,真正具有世界性。你揭露了这种语言的秘密,重新塑造它,使它变得真正现代、有表现力,充满人性。你剥下这种语言身上那种安逸和舒适、那种伪造的安慰、虚假的无知,你剥下它的借口和伪善……在你的手中,语言重新变得美妙。在你的手中,我们看到语言的本来面目:它既非冷酷无情,也非鲜血淋淋,而是充满生命力。
——诺贝尔奖得主 托尼·莫里森(1987年,为詹姆斯·鲍德温撰写的悼文)
身为美国人、身为黑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鲍德温对此的描述可能是20世纪最雄辩、最有说服力的。——《卫报》
2024年8月1日 已读
两封信+一个作者小说作品故事梗概竟就能成书,出版是不是太容易了些。不是喜欢的文体(也许翻译也有贡献),有一些金句和洞见,但因为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不了解,显得情绪多余事实,因此所得有限。总有在看马丁路德金演讲稿的感觉。
历史 宗教 政治 散文 美国
天生有罪 豆瓣 Goodreads
Born a Crime: Stories from a South African Childhood 所属 作品: Born a Crime
8.9 (151 个评分) 作者: [南非] 特雷弗·诺亚 译者: 董帅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2
火遍微博、微信的《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首部回忆录
比尔·盖茨2017年夏季书单推荐图书
美国《纽约时报》《新闻日报》《时尚先生》及“国家公共电台”年度好书
2017年瑟伯美国幽默文学奖得主
美国亚马逊周阅读榜连续在榜,评分高达4.8
编辑推荐:
★ 囧司徒接班人崔那娃爆笑回忆录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脱口秀节目之一,《囧司徒每日秀》曾在中国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他宣布辞职后,钦点了南非脱口秀明星特雷弗·诺亚担任继任者。名不见经传的诺亚以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在美国内外收获了大批粉丝,并被中国观众亲切称为“崔那娃”。在本书中,小崔将他的幽默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完美展示了为什么他会被选为《每日秀》的主持人。
★ “生而有罪”的崔那娃讲述贫民窟的成长经历 小崔出生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其父母属于跨种族结合,因此他生下来就犯了罪,再加上他从小生活在贫民窟,似乎注定要走上一条犯罪道路。然而,倔强的小崔与伟大的母亲凭借着幽默、乐观与智慧,最终摆脱了暴力与贫穷的怪圈,从南非的贫民窟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 多家媒体“年度好书”,普利策奖获得者、《纽约时报》毒舌书评家角谷美智子赞不绝口 南非不只有曼德拉和查理兹·塞隆,本书在讲述作者各种或爆笑、或痛苦、或感人的童年经历时,还将目光投降了南非这块神奇的土地以及反人类的种族隔离制度之恶,充满了浓烈的异域色彩与人文关怀。
美国当红脱口秀《小崔每日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一出生就犯了罪:因为他的父亲是白人,母亲是黑人,而在当时种族隔离的南非,这样的结合属于犯罪,他父母会面临五年有期徒刑的惩罚,诺亚自己也会被送到孤儿院。
为了保护诺亚,他那位勇敢、反叛、幽默、坚强、虔诚信教的母亲,想出了各种极端甚至荒唐的办法,在歧视、贫困、暴力的怪圈中,竭力为他创造了一种正常的生活。而自幼便遗传了母亲性格的诺亚,除了像大多数青少年那样成长外,还需要学会如何 “尴尬”地在一个他本不该存在的世界上生活。
这本回忆录中收集的故事,时而幽默,时而惊险,时而感人,但无一例外都彰显了诺亚惊人的喜剧天赋,以及一位母亲无条件的、无止境的、无与伦比的爱。
2024年7月5日 已读
这是诞生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混血孩子的生存史,而不是想象中的发迹史。我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完全不了解,甚至当听说南非有白人都会很惊讶。回忆录包含了吐槽种族隔离的荒诞、赞叹母亲的伟大与局限、痛斥家暴的恐怖、和社会造成的女性的无助。
崔娃是被极有智慧和远见的独立女性抚养长大的孩子。幼时的遭遇解释了崔娃的语言天赋和幽默。看着充满经济头脑的孩子们辛勤劳动,以为那会是第一桶金的故事,结果只是刚好收支相抵的穷忙罢了。还有回旋镖似的地狱笑话。
活着就很艰难了,完全无法苛责求生存的犯罪行为,而崔娃还走出来了,实为不易!只是看完依旧不知他是如何走出来的。章节编排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稍微有点困扰。
传记 南非 历史 女性 宗教
変な家 2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บ้านวิกลคนประหลาด 2
7.8 (20 个评分) 作者: 雨穴 飛鳥新社 2023 - 12 其它标题: 変な家2 〜11の間取り図〜
雨穴最新作!『変な家』第2弾!
14万字超、完全書き下ろし!
あなたは、この「11の間取り」の謎が解けますか?
前作に続き、フリーライターの筆者と設計士・栗原のコンビが
不可解な間取りの謎に挑む。
1「行先のない廊下」
2「闇をはぐくむ家」
3「林の中の水車小屋」
4「ネズミ捕りの家」
5「そこにあった事故物件」
6「再生の館」
7「おじさんの家」
8「部屋をつなぐ糸電話」
9「殺人現場へ向かう足音」
10「逃げられないアパート」
11「一度だけ現れた部屋」
後編「栗原の推理」
すべての謎が一つにつながったとき、きっとあなたは戦慄する!
2024年5月8日 已读
解谜在后半部,最好一口气读完。线索让读者有充足的参与性。依旧贴心附图,这次还带着引用来讲解,是真想让读者理解。这次有加入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有点社会派的意思,不会有第一部看到动机后想掀桌的冲动。但最应该充满歉意的人竟然还隐身成了“受害者”,依旧让人生气!故事和故事之间的衔接可以再自然一些。
宗教 小说 推理 日本
萨勒姆的女巫 豆瓣
The Crucible 所属 作品: 萨勒姆的女巫
9.2 (36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米勒 译者: 梅绍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萨勒姆的女巫》首演于一九五三年。剧本根据一六九二年到一六九三年之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一起迫害“行巫者”的案件写作而成。
剧本开头,萨勒姆地区的牧师巴里斯的女儿贝蒂和伙伴跳舞时受到惊吓,导致神志恍惚,一病不起。与此同时,镇上普特南夫妇的女儿萝丝也病倒了。乡镇里于是谣传出现了巫术。
巴里斯的侄女阿碧格也是跳舞的姑娘中的一个,她在普洛克托家做女仆,因为勾引男主人,被女主人赶出家门。她对普洛克托大嫂怀恨在心。参与跳舞的姑娘担心被当成女巫,在阿碧格带领下,交代说自己看见很多人和魔鬼在一起。遭到诬陷的人都被关进了监狱,那些跳舞的姑娘摇身变成了圣徒,阿碧格更是趁机想要陷害普洛克托大嫂。
后来,遭到诬陷的人被判处绞刑,普洛克托下定决心说出他和阿碧格的私情,试图以此阻止她的阴谋,却反而因此害了妻子。普洛克托家的女仆玛丽•沃伦良心发现,在法庭上翻供,却在副总督丹佛斯、哈桑法官、巴里斯和阿碧格带领的姑娘们的共同威吓下,又收回供词,反而一口咬定普洛克托给魔鬼干活。
普洛克托被关进监狱,在生命受到威胁之下,他决定招认自己和魔鬼打交道,但副总督却强求他公开忏悔,并且供出其他和魔鬼在一起的人。普洛克托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最后毅然走上绞刑架。
2022年12月28日 已读
圣诞节正好在看《萨勒姆的女巫》,太神奇的安排了。短短四幕剧,人物也没多少,我竟然需要拿一张A5纸写下所有人的名字、关系、身份和关键信息,才理清楚人物之间的情感,财产等利害关系。第三幕看得人血压飙升,第四幕看得泪流满面。戏剧冲突点主要落在尝试发掘神性的人身上,他们都有犯错、试图弥补,结果有努力挣扎最后失败的;有看似鸡贼关键时刻又守住了底线的;有充满悲悯的(虽然是为弥补之前错误,也非常难得了。杀身成仁的人多了,人间也就成地狱了。“信仰如果带来了鲜血,就不要再坚信那种信仰……生命是上帝最宝贵的恩赐,而原则,即使是光荣的原则,也不可以成为剥夺人的生命的正当理由。”
宗教 戏剧 美国
塔利班 豆瓣 Goodreads
Taliban: Militant Islam, Oil and Fundamentalism in Central Asia 所属 作品: 塔利班
7.1 (7 个评分) 作者: [巴基斯坦] 艾哈迈德.拉希德 译者: 钟鹰翔 重庆出版社 2015 - 1 其它标题: 塔利班:宗教极端主义在阿富汗及其周边地区
塔利班是何物 你在三秒内能联系到什么?
9.11事件OR本·拉登?
错错错
你以为你了解,所以你一无所知
一部客观记录塔利班历史的权威著作
全球多国列为禁书 中国读者苦等14年
巴基斯坦战地记者10年冒死采访,21年呕心著述,翻译成26国语言坊间秘传
全世界读者都在盛赞新华社驻外记者联袂写序力荐
立场客观、内容详实,国内首度批露
中文版《塔利班》再增10万字,新增内容聚焦9.11事件后全球新一轮大国博弈
《塔利班》是一部内容丰富、生动详实、分析透彻、客观公正地介绍塔利班发展历史及现实状况的读物,是一部极为生动的教材,是目前世界上了解塔利班最好的读物,没有之一。它让读者清晰而真实地了解真实的阿富汗(不一定是你平日了解到的甚至是和你认知相左的)及中亚各国地缘政治。该书以反极端主义,反恐怖主义为全书的宗旨,充分展现了作者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鲜明立场。
《塔利班》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塔利班运动的历史;第二部分介绍塔利班的独特性质;第三部分(为作者修订后新增内容,突出911后的大国博弈)介绍和分析了与阿富汗接壤的中亚各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其对塔利班的影响,可帮助读者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塔利班。
悉达多 豆瓣
所属 作品: 悉达多
8.9 (371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姜乙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1
《悉达多》并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千万寻常人亦会经历的一生。
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常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抛下过去,随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寻心中的声音,追逐名利,经历友情,品尝爱情。不同的是,悉达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圆融统一,看似宏大,确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正如本书副题“一首印度的诗”,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题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为了尽可能表现黑塞的诗意,我们选择从德文直译(据悉市面销量最高版本译自英文版),尽管我们的译文不能完全实现这种诗意,但其诗的本性与精神显而易见。
本书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复强调——亨利·米勒的最爱;影响了包括电台司令在内的许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国掀起过阅读黑塞的热潮,大学生们人手一册等等。
但如书中成为摆渡人的悉达多所述,智慧无法分享,它可以被发现,被体验。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这本小书,请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
愿你在读了悉达多的故事后,也能有所感悟,并开始体验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1年4月27日 已读
第一部其实很劝退。未曾入世就谈不上出世。孩子才是人类最终极的修行。船夫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啊。乔文达临行所见,让我想到了《冰与火之歌》里的千面之神。不能说我看明白了书中所有的哲学思考,但是仍有所得。有一点提醒很到位,知识可以分享,智慧却需要自己去发现并体验的。读书笔记:https://www.douban.com/note/801326434/
佛教 哲学 宗教 德国
非洲人莱昂的旅程 Goodreads 豆瓣
所属 作品: 非洲人莱昂的旅程
作者: [法国] 阿明·马洛夫 译者: 牛振宇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8
我的一生都做了些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将来对造物主说些什么。上天给了我四十年的光阴,我的一生都在不停旅行。罗马留下了我的智慧,开罗感受了我的热情,菲斯见证了我的忧伤,我的天真在格拉纳达保留至今。
一部阿拉伯世界政治、宗教变动的史诗;一部商路之旅的传奇历程;一部个人用生命书写的时代诗篇!
全书以穆斯林在欧洲*后一片土地——格拉纳达的陷落作为叙述的开端,通过称重员穆罕默德的儿子哈桑的传奇经历,展现出一个人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下,他的宗教选择、他的命运态度,以及他如何见证了一个城市的衰落和帝国的消亡。
哈桑的一生,经历了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格拉纳达王国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吞并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基督教宗教改革运动、大航海时代开启……他颠沛流离,和家人生离死别,爱情几番分分合合、事业起起落落。他的一生,就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缩影。
本书也是一幅穆斯林世界的风俗画。哈桑一生先后生活在西班牙的格拉纳达,摩洛哥的菲斯,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透过他的目光,穿越悠悠数百年,我们仿佛看到了格拉纳达密布其间的大街小巷,开罗熙熙攘攘的市集,还有菲斯冒着热气的土耳其浴室。
马卢夫具有高超的串联历史、铺陈故事的能力,他用如椽巨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荡年代的时代故事。
1. 想象不出马卢夫是如何用一个人物的一生,把这一连串历史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空前强大的历史题材驾驭能力,再加上卓绝的讲故事能力,读起来让人简直欲罢不能。——纽约时报
2. 就如同阿拉伯天方夜谭中的故事,有趣、精彩、情节峰回路转,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出现在我们眼前,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主人公莱昂的命运。——法国书评家评论
3. 莱昂既是穆斯林,又接受了教皇的施洗,他是*早的世界人,风云色变的历史大事件和个人的命运就这样自然结合在一起。马卢夫让我们对穆斯林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能用小说的形式了解这段历史简直太棒了。——法国读者评论
佛教常识答问 豆瓣
Essentials of Buddhism: Questions and Answers 所属 作品: 佛教常识答问
9.6 (5 个评分) 作者: 赵朴初 译者: 赵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 10
赵朴初先生本着极其严谨的态度来写作这本小书。他在前言中称:“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做’,更害怕‘有题空做’。”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怀,作者将佛教两千多年的历史源流、高深的教理教义、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深入浅出地概括成为“常识答问”。这本书虽冠以“常识”之名,却 实为一部佛学入门大纲,对于希望了解佛学常识以及对佛学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
本书自初版以来,在中国大陆已印行达几十万册,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多个外语版本,是当之无愧的佛学经典著作。
两头蛇 豆瓣
所属 作品: 两头蛇
作者: 黄一农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8
在明末奉天主教的士大夫当中,以被称作“三大柱石”的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最出名,相关的研究也因此较多,故本书乃选择17世纪另一些奉教士人(成启元、瞿汝夔、许乐善、张赓、王徵、魏学濂、孙元化、韩霖、严谟、夏大常、鲍英齐等)和皇亲内臣(如永历朝中之两宫太后、皇后、皇子慈炫、太监庞天寿等)做为主轴,尝试探索这一代天主教徒奉教的因缘、心态与历程,并析究他们如何运用其人际网络以扩张西学和西教的影响力,及其在面对天、儒矛盾时如何自处。此外,亦旁涉明清之际一般士大夫与教会中人的交往情形,希望能对西学、西教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层面亦有所掌握。
本书资料翔实,且迭有新史料被发现,从而使书中对有关入和事的考证相当精实,在此基础上所发议论也新见迭出,十分精彩,是一部在观点、材料与研究方法上都有创新的学术力作。
好兆头 第一季 (2019) 豆瓣 TMDB
Good Omen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好兆头
8.4 (812 个评分) 导演: 道格拉斯·麦金农 演员: 大卫·田纳特 / 麦克·辛
亚茨拉斐尔(迈克尔·辛 Michael Sheen 饰)是守卫城门的天使,而克劳利(大卫·田纳特 David Tennant 说)则是堕落的恶魔。两人几千年来都一直隐姓埋名生活在人间,并且通过不断的尝试,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建立了井水不犯河水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克劳利奉撒旦之命,将婴儿敌基督送到修道院,同美国外交官的新生儿做交换,当敌基督长到11岁时,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为了防止世界被毁灭,亚茨拉斐尔和克劳利决定通过影响这个孩子的善恶观念来避免世界的终结。在努力了11年之后,两人震惊的发现,他们竟然弄错了对象,而真正的敌基督此时生活在一个名为塔德菲尔德偏僻小镇中。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2015)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Bajrangi Bhaijaan
8.0 (626 个评分) 导演: 卡比尔·汗 演员: 萨尔曼·汗 / 哈莎莉·马洛特拉
其它标题: Bajrangi Bhaijaan / 娃娃返乡任务(台)
电影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印度男人帮助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印度教教徒帕万(萨尔曼·汗 饰)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与母亲走失并有语言障碍的穆斯林小女孩沙希达(哈尔莎莉·马尔霍特 饰)。在得知沙希达是巴基斯坦人后,帕万决定帮助她回家,可在回巴基斯坦途中却四处碰壁,遭遇领事馆冲突、被旅游局欺骗之后,帕万立志将不惜一切代价尽其所能带沙希达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
凯撒密令 (2006) 豆瓣
L'inchiesta
导演: 朱利叶斯·贝斯 演员: 达尼埃莱·利奥蒂 / 杜夫·龙格尔
其它标题: L'inchiesta / 最终调查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年后,有传言说他将死而复生,并领导群众推翻罗马统治者。为了安稳民心,罗马政府派出一位名叫塔罗斯的官员去寻找耶稣的遗体以反驳传言。结果塔罗斯在调查中频频受阻,不仅有人故意不想让他知道真相,他自己也陷入了关于信仰的矛盾之中……
大屠杀后遗症 豆瓣
作者: (美)阿伦.哈斯 译者: 梁骏 北京出版社 2000 - 1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幸存者的不幸
第二章 谁之过?
第三章 无泪的祭奠
第四章 人性脆弱
第五章 面具
第六章 年轻的希望
第七章 无法忘却的记忆
第八章 危机家庭
第九章 上帝看到了吗?
第十章 血债血还
第十一章 集体的罪责
第十二章 我们记住什么?

节选
利奥・艾廷格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也是大屠杀的幸存者,他与住在挪威和以色列的集中营幸存者有过广泛的临床接触,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幸存者综合症:集中营生活导致的最主要的后果,似乎就是人格的巨大改变。它使人的精神脆弱,从而影响了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对理智的影响,尤其是对情感生活和意志生活的影响,这一切导致他们很难适应现实生活,使受害者的生活极为复杂。慢性焦虑症、经常被噩梦惊醒或彻夜难眠、白天被联想和回忆所困扰、严重的慢性抑郁、不能享受任何东西、不能与他人一起欢笑、不能建立新的适当的人际关系、不能愉快地工作或融入社会角色。总之,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这些都是最有代表性的症状。②
尼德兰德和艾廷格的报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这群人身上,他们在很多时候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令人震惊的关于集中营的记录片再也见不到了,世界被持续不断的、无可躲避的、紧急的头条新闻充斥着。但是,尼德兰德和艾廷格却坚持认为,大屠杀对于幸存者的影响是持续的甚至是永久的。对战争做出结论,给被囚禁的人以自由,对流亡者进行重新安置等等,并不意味着纳粹暴行的影响就会到此结束。这两个人的研究成果,成为大多数有关幸存者的精神病治疗的出发点。
随后,另外一些专业人士在报告中提出了各种其它的症状和相似的更深入的解释性理论。他们认为,幸存者感受到的极度忧郁导致他们完全脱离社会、离群索居、极度冷漠。死成为幸存者心中抹不掉的奇异影像,把他们压得透不过气来。①他们封闭自己,因为他们相信没有人可以理解和体会到他们所经历过的恐怖。他们已经陷入了一种不同的现实之中,在那里世界是一个集中营,这个世界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异化感。这些作品声称,幸存者永远难与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为他们自己遭受的迫害,因为他们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消失,所有这些都使他们失去了对人类最起码的信任。他们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中经常怀有一种强烈的愤慨,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保护他们免受摧残。进而有人猜测,幸存者很难“重新创建生活”,以至于在组建家庭过程中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②确实,一些幸存者在战后选择了不要孩子的生活,他们不愿让自己受情感的摆布,因为他们害怕再度面临突然的分离。
深河 豆瓣
所属 作品: 深河
8.9 (27 个评分) 作者: [日] 远藤周作 译者: 林水福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7
《深河》讲述了:“深河”——印度的恒河。圣河之滨,死者的尸首被焚烧,骨灰洒入河中,期望灵魂将在来世复活;无数虔诚的人穷毕生之力到恒河朝圣,即使倒在半路也无怨无悔,他们用混有骨灰的恒河水洗漱、沐浴,体验圣洁和光辉……一个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团里成员心性各异:有一心追寻妻子转世可能的职员,也有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的童话作家,还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兵…他们被“深河”强烈震撼,尤其是当见到背负年迈力弱的异教徒“贱民”前往恒河的天主教神甫时,所有人在刹那间寻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金刚经讲义/中国近现代佛学大师著述系列 豆瓣
作者: 江味农 黄山书社 2006 - 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般若经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约而义精,喻为金中之刚,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汪洋浩瀚。而本书发挥般若要旨,既详且尽,又复旁通诸大乘经。其指导学者观照法门,不第禅宗之向上,净宗之一心,皆有所阐发而已。其尤具法眼,发前人所未发!
2016年3月2日 想读 @mathena推荐:2014 年对我改变最大的一本书是<金刚经讲义>, 可以算是 "The Way of the Superior Man" 的进阶版。今年做成了许多事情,没有<金刚经讲义>加持是不可能的。
佛学 宗教
基督教要义 豆瓣 Goodreads
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 所属 作品: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2 Vols
作者: [法国] 约翰·加尔文 / [加拿大] 约翰·麦克尼尔 译者: 钱曜诚 / 孙毅 (修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3
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作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这部著作对于研究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督教要义》在加尔文笔下历25年(1534-1559)始告完成。这书自1536年初版至最后由作者修正的修正版,篇幅扩充达五倍之多。内容最初以护教论说为主,以后各版修正则以训练为主,目的是教授纯正神学,使信徒能了解圣经。
此书的最后订正版分为四卷,试行对基督教神学整体的各部分均衡论述。每卷题目按照《使徒信经》的次序论述,即父、子、圣灵、圣而公之教会等。
2015年11月20日 想读 在欧洲掀起巨变的经典作品
基督教 宗教
理所当然的侍奉 豆瓣
The Christian's Reasonable Service
作者: [荷兰]威廉默斯•阿•布雷克 译者: 王志勇等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 6
本书为荷兰改革宗代表性巨著。全套四册硬皮精装,包括第一册《神圣之道》、第二册《信心之道》、第三册《美德之道》、第四册《生命之道》。
荷兰改革宗(Dutch Reformed)因着英国清教徒的大量迁入而兴盛,随着美洲的移民,又哺育了美洲的清教徒,成为保守的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布雷克是荷兰第二次宗教改革时期最具代表性且备受尊崇的神学家。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院长周必克如此评价:布雷克是一位大有能力的灵魂的医生。他用极其卓越的方式,把基督教所启示的客观真理与基督徒个人所当有的主观经历结合起来,在神秘主义和严谨主义之间达到了健康的平衡。
“敬虔”+“知识”,“教义”+“生活”,“灵性”+“神学”,这几个组合可以用来刻画清教徒的形象,也是布雷克这本名著《理所当然的侍奉》的特点。其实,这也应当是基督徒理所当然的追求。
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历久弥新,又深深地根植于福音的大能之中。作者以清晰而严谨地释经,为灵性历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奠定了坚实的信心基础,又在具体的生活中以富有智慧和洞察力的方式施行出来,使人得以充分地体验与上帝灵交的甘美,进入对上帝的敬拜之中。因此,本书既是一本很好的神学释疑书,又是一本很好的信仰实践的指导书。它犹如一位年长的导师,可以对你作出细致而到位的指导。它可以为你呈现一个完整的教义架构,也能陪伴你直面一个个挣扎与挑战。因此,它是一本工具书,便于你遇到问题时随时查阅,也可以作为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帮助你从头到尾认真严谨地学习认识神,认识自己。
神秘之光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顾彼得 译者: 和晓丹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 4
本书记述了顾彼德在中国道观的生活和体悟, 其人与自然的观点和对人生的看法,惊人地通向今天,颇有启迪价值。
超越东西方 豆瓣
Beyond East and West 所属 作品: 超越东西方
作者: 吴经熊 译者: 周伟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超越东西方》一书为吴经熊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这是他的自传体著作,书中以一种灵性自白的笔触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及其宗教皈依的心路历程。其思绪浪漫任运,题材涉猎广泛,文笔优美典雅,多有惊人之见和神来之笔,堪称中国现代基督宗教灵修文学之杰作。吴经熊以一种信仰的虔诚叙述了其对基督宗教的体验、见证,同时亦以一种比较的视域论及其对儒、佛、道三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之真谛精髓的体会、见解。在他看来,“中国人是按照儒家学说为人处世的,同时得到了道家去世思想的平衡,但在他们内在的生活里他们追随的却是佛教思想。”在此,儒家思想的本质乃论及伦理关系,道家思想关涉不可言喻、神秘莫测的终极实在,而佛教则以其“在片刻活出永恒”的禅悟来让人达到从此岸到彼岸、从缘起界到绝对界、从时间到永恒、从现象到实在的“过渡”。他认为,中国精神的最基本特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个别、最世俗与最脱俗、超越的理想主义与讲实际的实用主义的结合。”其实,吴经熊在这里已体悟到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儒家之道德哲学是以伦理学之途来追求众生的和谐,着眼于社会人生;道家之自然哲学是以生理学之途来追求自然的和谐,着眼于自然万物;而佛教之精神哲学则是以心理学之途来追求宇宙的和谐,着眼于内心反思。这些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殊途同归,共构其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而吴经熊则引入了基督宗教信仰体系和西方文化精神传统的参照,旨在达到对东方、西方的超越。其以娴熟的西文来流畅阐述中国思想,本身更是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2015年1月15日 想读 @freedomandlaw推荐:我极少看他人自传,吴经熊的《超越东西方》是个例外,读他不在于他是霍姆斯大法官的忘年交,也不在于他是施塔姆勒和惹尼的门生,而在于他的诚与真,书中他将自己彻底交托给读者,如同交托给上主,此中可看到一个人世俗生活的演变,亦可见一个人灵魂的成长。它给人的影响是浸入性的。此书值得花上半天。
传记 基督教 宗教
希腊宗教研究导论 豆瓣
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Greek Religion 所属 作品: 希腊宗教研究导论
作者: 【英】简·艾伦·赫丽生 译者: 谢世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本书根据仪式和考古文物,结合文学来研究古希腊宗教,揭示了古希腊宗教的原初面貌及其演变过程,说明古希腊宗教是各种古老的信仰、习俗、观念不断变动、融合、同化的结果,展现了其迷狂、残忍、迷信、神秘的一面,而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理性、人格化、秩序、光明的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古希腊宗教的形象和内涵。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奥林波斯神崇拜仪式和阴间神灵崇拜的仪式
宙斯节
阿提刻的日历
第二章 花月节——鬼神的节日
花月与二月
安抚冥界神灵的仪式
第三章 丰收的节日
塔耳格利亚月与塔耳格利亚节
法耳玛科斯
卡林特里亚节与普林特里亚节
第四章 妇女的节日
立法女神节
阿瑞福拉节、斯奇罗弗里亚节、斯特尼亚节
诅咒与法律
哈罗阿节
厄琉西斯秘密祭典
第五章 鬼魂、幽灵和妖怪
作为鬼魂和幽灵的刻瑞斯
作为衰老和死亡的刻瑞斯
作为哈耳庇和风魔的刻瑞斯
作为命运的刻瑞斯
作为戈耳工的刻瑞斯
作为塞壬的刻瑞斯
作为斯芬克斯的刻瑞斯
作为厄里尼厄斯的刻瑞斯
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厄里尼厄斯
悲剧中的厄里尼厄斯
厄里尼厄斯与蛇
“可敬的女神”
欧墨尼得斯
第六章 女神的诞生
神母和处女神
作为卡耳波福罗斯(野生之物的母亲)的大神母
作为枯罗特洛佛斯的大神母
得墨忒耳和科瑞
作为处女的大地女神的还阳
潘多拉
三位一体的女神
“帕里斯的评判”
雅典娜
阿佛洛狄忒
赫拉
第七章 神的诞生
英雄与蛇
神的名称
阿斯克勒庇俄斯和治病救人的英雄们
“英雄盛宴”
英雄浮雕上的狄俄尼索斯
第八章 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来自色雷斯的神
萨梯
迈那得斯
狄俄尼索斯:塞墨勒之子
狄俄尼索斯:宙斯之子
布洛弥俄斯、布拉伊特斯、萨巴最俄斯
树神狄俄尼索斯
作为公牛神的狄俄尼索斯
酒神与酒神颂歌
第九章 俄耳甫斯
作为神秘乐师的俄耳甫斯
俄耳甫斯之死
英雄俄耳甫斯的圣所
俄耳甫斯在雅典
俄耳甫斯教的基本教义
第十章 俄耳甫斯教的秘密祭典
生食肉类
荷西俄伊和荷西亚
利克诺福里亚
神圣婚礼
厄琉西斯农庆中的俄耳甫斯教因素
第十一章 俄耳甫斯教的末世论
俄耳甫斯教的金箔简札
意大利南部的俄耳甫斯教的花瓶
第十二章 俄耳甫斯教的宇宙起源说
万物之卵
作为头像方碑的厄洛斯
厄洛斯:作为生命的刻瑞斯
作为青年的厄洛斯
厄洛斯与神母
弗吕亚的厄洛斯和神母的神秘仪式
毕达哥拉斯与母权主义的复活
作为法涅斯、普洛托戈诺斯、墨提斯、厄里卡帕伊俄斯的厄洛斯
专名英汉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