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妈推荐
魔灯 豆瓣
所属 作品: 魔灯
9.2 (3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 张红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
在这“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彻底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这又是一部现代《忏悔录》,作者坦陈自己的缺点、恐惧、愤怒,青春期时对于纳粹的迷恋,对于性的痴迷,以及导演工作所带来的别样愉悦。二十世纪电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时刻,在作者回顾自己的生涯时一一重现,他与卓别林、葛丽泰·嘉宝、卡拉扬、英格利·褒曼等同时代人的交往,和对于塔可夫斯基、费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评论不时闪耀其间。
《魔灯》这部反传统自传,在记忆中前后闪回,仿佛一幅视角宏伟而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一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乡间的年轻人成长为艺术大师的过程,使读者得以近距离一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
民国北京城 豆瓣
Republican Beijing: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 所属 作品: 民国北京城
8.8 (5 个评分) 作者: 董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0
本书不是把城市作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舞台,而是综合考察北京这个古老帝都本身的转型,以及被塑造成现代中国“文化城市”的过程。作者指出,今天所认为的“老北京”其实并不很老,它并不是帝都时代的北京,而是不那么遥远的民国北京。今天对老北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历史商业化的产物。北京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也是各类人群的生存社会。在作者的观察视野下,北京城获得了深刻的、实质性的学者叙述。
——唐晓峰
《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与现在、旧与新、物质与文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的视点。
——张鹂
夜晚的声音 豆瓣
作者: (西班牙)哈维尔·索里诺 文 / 埃米利奥·乌贝鲁阿格 图 译者: 林晓燕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 - 4
在夜幕降临,雨林动物们准备睡觉休息的时候,一个卷缩在香蕉箱子里的小家伙却开始哭闹不停。他一会儿说他觉得冷,一会儿说他觉得渴,一会儿又说他饿了,一会儿又说他自己很孤独,可是当热心、耐心的动物们为他送来了毯子、水、食物、玩偶之后,他依然止不住地哭。这小家伙究竟是谁?他究竟为什么哭呢?
故事就在这样的悬念中继续推进。当老虎把小家伙的妈妈带回来的时候,谜底终于揭开了。原来,小家伙说到底是因为想念妈妈才哭的。他最需要的是妈妈的爱。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不禁展现了母爱是一切幼小生命的源泉。同时,还展现了更广博的爱:森林中的动物们,一次次被吵醒,可是他们一个个走过去,耐心地安慰哭泣的小家伙,表现了可贵的耐心、同情心和对孩子的理解。这些,都是稚嫩的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爱的环境。
出人意料的结尾,更是把爱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2018年3月25日 想读 @damyata推荐:起初是不起眼的绘本,但是反复读和看,对内容和画面都越来越着迷,那种细致而温柔的情节,反复又有变化的叙事方式,还有色彩丰富、造型简单却充满微妙细节的画面,让我每次念的时候内心都充满一种快乐又柔软的感觉。
岑妈推荐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