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
南极 豆瓣
Antarctica 所属 作品: 南极
8.2 (2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克莱尔·吉根 译者: 姚媛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1
《南极》是爱尔兰短篇小说女王克莱尔·吉根经典小说集,被评为《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获爱尔兰隆尼文学奖。
克莱尔·吉根与博尔赫斯、雷蒙德·卡佛齐名,被村上春树盛赞。
《南极》的十五个故事以简洁冷峻的笔调,描写普通人之间的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都有希区柯克式的悬念和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局,触动人们内心隐秘的地方——“你必须面对可能的糟糕局面,才能面对一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译者姚媛打造《南极》精致译文,知名设计师设计装帧,带来纯美阅读感受。
****************************************
这十五个关于等待、复仇、伤害或疗愈的故事,无一例外地触动读者的内心隐秘。
一个拥有美满婚姻的女人,决定离开家去体验一场艳遇,尽管她知道结果会令她失望;
一个决定离开妻子的男人,去赴一场世纪之约,一切却脱离了他的想象;
一个贪玩不愿回家的孩子,多一刻的停留却让他失去了母亲;
还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一对策划私奔的男女……
在吉根的笔下,无论是夫妻、姐妹、父女,还是情人,彼此都显得既熟悉又陌生。村上春树盛赞道,克莱尔·吉根将朴实无华的词语组合起来,构成一个个或温暖或深刻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2023年9月4日 已读
如果作者开社交网络的账号我会很乐意关注,因为作者能捕捉到一些非常细腻的感受和瞬间,有一些令人拍手叫绝的段落,但是作为小说,总感觉还是欠缺一些故事性。主人公一些看似神经质和离经叛道的举动只是把一些内心世界的东西外化了。喜欢《男人和女人》《燃烧的棕榈》对比了两个版本的翻译,感觉老版的译者用词更灵动活泼一些。相比作者的第二部小说集,更喜欢处女作一些。不管怎样,两次尝试后发现这位获得极高赞誉的作者并不是我的菜,就此别过。
女性 小说 爱尔兰 短篇
走在蓝色的田野上 豆瓣
Walk the Blue Fields 所属 作品: Walk the Blue Fields
8.4 (33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克莱尔·吉根 译者: 马爱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5
这是一部描写爱尔兰现代社会中绝望与欲望的故事集,精悍之中透着极其克制的冷调,情节起伏出人意料,让人惊叹在短篇格局中有如此跌宕的内容。在短篇小说《走在蓝色的田野上》中,一位神父在圣坛等待主持婚礼,而在婚礼和随后的庆典中,他的内心挣扎着他与新娘恋爱的往事,个中微妙的情绪渐渐铺张开,到最后,形成夜空下蓝色田野里难耐的悲伤。小说最后出现了一个不太会说英语的中国人。他用按摩——或者说,剧烈拉伸身体的技巧——帮神父略微甩掉了那份伤痛。
2023年8月26日 已读
只能说不是我的菜。挺有画面感的文字,也许能拍成小众文艺片,但故事情节无法很好地吸引我。对神父奇特的情结,让我想起了很多经典作品。
小说 爱尔兰 短篇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豆瓣 谷歌图书
Constellations: Reflections from Life 所属 作品: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8.5 (55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希内德·格利森 译者: 卢一欣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10
【编辑推荐】
★ 头发、血液、子宫、脸庞,爱与病痛构筑的女性生命星空;母职、艺术、创造、死亡,以书写逃离监禁的一次身体越狱
格利森以自己从小患病的经历出发,结合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发展中的女性身体呈现,以手术刀般的笔触书写身体在女性生命经验中的意义。
★ 介于文学随笔与社会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格利森展现出她身兼作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当下爱尔兰最受欢迎的女性作家之一,希内德·格利森的作品融合了散文、诗歌、文艺批评与个人回忆录等多种体裁,文字兼具理性思考和丰沛的情感。
★ 从身体病痛到恋爱结婚,从亲友离世到生命诞生,从社会变迁到文艺新潮,从回望历史到展望未来
通过这些文章,我们既可观望到一位女性充满苦难与幸福的丰富人生,也可透过社会观察家的智慧之眼,剖析女性身体在文化与社会中遭受的误解与伤害。
★ 2019年欧美年度好书,令女性落泪、男性自省的重磅力作
2019年爱尔兰图书奖非虚构大奖;2019爱尔兰年度畅销书NO.1
《卫报》《观察家报》《新政治家》《爱尔兰时报》年度好书
★ 新锐设计师汐和担纲装帧设计
封面优雅而温柔,细腻呈现遭受误解与伤害的女性肉身。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我们打造出自己多重的身体,如俄罗斯套娃一般,
但我们应该保留哪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版本?”
希内德·格利森在少女时代便罹患单关节炎,成年后又患上白血病,在病痛中度过了大部分青春岁月。为了寻求康复的希望,她曾到圣地卢尔德的圣泉中沐浴,却遭遇了信仰的幻灭。
她开始转向内心,探索自己的痛苦,接踵而至的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喜悦——坠入爱河,成为母亲。于是她又将目光转向身体之外,开始钻研历史、艺术、文学以及音乐,开始书写女性身体的亲密体验,从疾病中重生 在局限中寻找希望。
在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汇中,格利森如解剖身体般一一审视骨骼、头发、血液、子宫之于女性的意义,探讨深受爱尔兰宗教传统和父权思想影响下的当代女性,要如何在身体病痛、养育子女、身体自主、艺术创作之间寻求平衡。
房间 豆瓣 Goodreads
Room 所属 作品: 房间
7.2 (10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爱玛·多诺霍 译者: 李玉瑶 / 杨懿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2
“比电影《美丽人生》更艰难、更伟大的爱。”
入围纽约时报2010年十佳图书、2010年曼布克奖短名单,荣获爱尔兰年度小说大奖
一个年轻妈妈的牢笼,是她五岁儿子的全世界。
我四岁的时候,对这世界一无所知,以为它只是一些故事。我五岁的时候,“妈”对我吐露真相,说真实的世界大到你无法相信,而房间只是它一个又小又臭的碎片。
对五岁的杰克而言,房间就是全世界。这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跟妈住在这里,学习、阅读、吃饭、睡觉、游戏。
但对妈而言,房间却是老尼克囚禁她七年的监狱。她在不可能的禁闭环境里尽量让杰克健康成长。每晚,她让杰克睡在衣橱里,不让他看到恶男子强暴她的恐怖画面;她也不让杰克沉溺在电视中,规定他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然而,她终究只是一个母亲,而非圣母,她会不耐烦,她会生气地对着杰克大吼,她甚至间或性情绪低落到一整天不肯起床,也不给杰克做饭。正是这复杂而不完美的母性,让人纠结不已。
靠着决心、机智和强大的母爱,妈为杰克创造了人生。但她知道这样是不够的……对她不够,对杰克也不够。她想出一个大胆的脱逃计划,需要仰赖她儿子的勇气,以及大量的运气。她没想到的是,对这计划一旦成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自己竟然没有充分的准备。
《房间》以杰克的五岁的童真口吻来叙述,兴致勃勃,充满好奇。它不是一个恐怖故事,也没有催泪的企图,反而处处透出人类最为纯净的亲情。五岁的杰克打动了每个人的心,他的声音、他的遭遇、他的天真、他的幽默、他对妈的爱,使得故事虽然设定在这么一个令人不安、几近恐怖的前提上,仍然令人时时感受到希望与力量。
正常人 豆瓣 Goodreads
Normal People 所属 作品: 正常人
7.9 (162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萨莉·鲁尼 译者: 钟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 风靡全球的电视剧 Normal People 原著
★ 九零后爱尔兰女作家,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萨莉•鲁尼的代表作
★ 2018水石书店年度图书、爱尔兰年度图书奖、2019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说奖、英国图书年度图书奖获奖作品
★《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英美销量超150万册
★ 在全球被翻译成46种文字出版
★ 入围布克奖、迪伦•托马斯奖、女性文学奖
★ 入选《卫报》“21世纪100部最佳图书”(第25名)
★ 被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时报》、《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巴黎评论》、《时尚先生》、Elle、NPR等数十家机构、媒体评为年度图书
康奈尔和玛丽安在爱尔兰西部一个小镇长大。在学校,康奈尔备受欢迎,玛丽安则被视为怪人,独来独往。然而,一次令人怦然心动的对话,改变了两人的关系和他们今后的人生。
一年后,两人都来到都柏林的圣三一大学念书,在派对中重逢。此时的玛丽安活跃于大学社交圈,康奈尔则成了边缘人,腼腆而缺乏自信。大学数年中,两人各自与他人交往,但似乎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磁力,将两人彼此拉近。他们如同“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姿态”。最后在她走向自毁、而他往别处寻找生活的意义之际,他们究竟该如何拯救彼此?人怎样才能改变另一个人,人如何才能说出内心感受让别人真切感知?
继《聊天记录》之后,萨莉•鲁尼在她的第二部小说《正常人》中,用她出色的心理描写和温柔细腻的文笔,探索微妙的阶层关系,初恋的激情、脆弱与危机,家庭关系和友谊复杂的纠缠,为当代小说注入新生力量。
布鲁克林 豆瓣
Brooklyn 所属 作品: 布鲁克林
6.4 (5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译者: 柏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
爱尔兰文学大师托宾最畅销的小说、奥斯卡奖热门影片原著、献给所有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
——————————
一九五零年代初,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小镇姑娘艾丽斯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找不到工作,前途茫茫。所以突然有一天去美国工作的机会降临时,人人心里都知道,她必须去。艾丽丝告别亲人和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布鲁克林,住进拥挤的集体公寓。这里有房东太太挑剔的目光,有其他租房的姑娘微妙的妒忌和猜疑,令她愈发感到孤独。
全新的生活节奏令艾丽丝渐渐淡忘背井离乡的痛楚——白天在百货商店当营业员,晚上到大学夜校进修,周五的傍晚还去教堂聚会、跳舞——她觉得自己获得了某种新的快乐。正当她陷入热恋之中时,家乡来的消息令她必须赶回家;她将面临的,不是回归过去的生活,而是必须在家乡新的生活与布鲁克林奋斗、扎根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
《布鲁克林》是一个关于漂泊与回归、挚爱与痛失、个人的自由与责任的故事,沉静、细腻而温柔。托宾创造了令人难忘的女主人公艾丽丝·莱西,也创作出一部感情饱满的杰作。
——————————
《情感教育》原班人马制作,约翰·克劳利执导、尼克·霍恩比编剧、西尔莎·罗南主演,同名改编影片2015年11月起全球热映
电影入选圣丹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伦敦电影节,强势问鼎奥斯卡
20世纪福克斯公司900万美元天价竞标夺得电影发行权
《布鲁克林》中文版封面使用精美电影剧照,获电影片方正式授权
2009年英国科斯塔年度小说奖获奖作品
2009年英国布克奖入围作品
荣膺《卫报》、《观察家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年度选书
献给所有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
——————————
名家、媒体推荐:
托宾讲述了一个非常饱满的故事,用节制、简洁而有力度的文笔,令最细小的心理颤动都能感动人心。透过女主人公艾丽丝小心翼翼的眼睛,即便布鲁克林最老套的日常活动都带上一种微妙的陌生感。在这部以漂泊他乡为主题的小说中,托宾摒弃夸耀与感伤的情绪,让我们重新领悟到: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
——《纽约客》
读托宾的书就好像观看一位画家一笔一笔地画,突然间,完成的画面就呈现出令人震撼的效果。《布鲁克林》可与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相提并论。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优美呈现了一幅五十年代布鲁克林和爱尔兰乡镇生活的画面……我认为,托宾对于女性的真实刻画在当世男性作家中无人能及。
——《丑闻笔记》作者卓依·海勒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 豆瓣
所属 作品: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
作者: [爱尔兰] W.B.叶芝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 10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精)》是凯尔特乡野神话传说合集。爱尔兰民间传说的搜集者们有一个巨大的优点,他们的作品更多地是文学而不是科学的,向我们展示的更多的是爱尔兰农夫们的故事,而不是什麽人类的原始宗教,或者民俗学者们一心追究的那类东西。他们记下了人民的声音、生命的脉 动,每个故事都表明了当时的人最关注的东西。克罗克和洛佛尔,出于对爱尔兰仙人浮皮潦草的理解,用幽默的眼光看待一切。克罗克的作品中,处处美轮美奂——娇柔的世外桃源之美。而卡尔顿,一个农民出身的人,在他的许多故事——我只能收录最简单的几则——尤其是鬼故事里,虽然也不乏幽默,却有着一种严肃得多的态度。肯尼迪,一位都柏林的老书贩子,他对仙人似乎有着真正的信仰。论文学才能,他远不如前者,但他的记录非常精确,经常直接採用说故事人的辞彙。最出色的还要数怀尔德夫人的《古代传说集》。
在W.B.叶芝的《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精)》这本书里,幽默被痛苦和温柔全盘取代。这裡我们可以听到凯尔特人的真正心声:忍受多年迫害之后,他朝着爱成长,用梦想充盈周身,在微光中倾听仙人的歌谣,思考灵魂和死亡。这就是凯尔特,只不过是做着梦的凯尔特。
2015年1月26日 想读 @butrrr推荐:写某一种灵魂自亘古以来的变和不变,湮没和辨识,是时间的逻辑。
爱尔兰 诗歌
B级小说 豆瓣
Nocturnes 所属 作品: B级小说
7.0 (8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约翰·康奈利 译者: 潘智丹 / 周雪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恐惧是残忍的根源。
最让我们渴望的反而使我们恐惧。
《失物之书》作者约翰•康奈利首部短篇小说集。二十个把民间传说与当代生活和自然场景相结合的故事,将当代人对疾病、权利、欲望、自然、女性力量……的恐惧具象化,表现出的想象力令人惊叹。
收录有:
《新女儿》——改编为同名电影,凯文•科斯特纳主演。
《一些无意间走失的孩子》——改编为同名电影短片。
《吸血鬼弗鲁姆小姐》——入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最佳短篇小说奖。
《中国猴子》、《流动的黑沙》……
由BBC邀请艾伦•阿姆斯特朗、伊恩•麦克迪阿梅德、弗雷迪•琼斯等戏骨级莎剧演员朗诵录制的深夜故事。
尽在《B级小说》
牛虻 豆瓣
The Gadfly 所属 作品: 牛虻
8.6 (31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艾.丽.伏尼契 译者: 李俍民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 7
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曾产生了很多的爱国志士,这本小说就是拿那些志士的故事做题材的。作者通过小说的主角“牛虻”这个形象,把当时那些志士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热情深刻地表现了出来,使这部作品浸透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其中描写牛虻为意大利人民忍受苦难和英勇牺牲的部分,可说是这部小说最优秀也最动人的篇幅。牛虻的刚强和无畏,他那钢铁般的坚忍力量,他对敌人的憎恨和轻蔑,以及他那不为任何拷打凌虐所屈的坚贞品质,曾使很多青年受到教育和鼓励。
格林奶奶的睡美人 (2008) 豆瓣
Granny O'Grimm's Sleeping Beauty
7.0 (23 个评分) 导演: Nicky Phelan
其它标题: Granny O'Grimm's Sleeping Beauty / Grimm奶奶的睡美人
夜深人静,已经到了睡觉时间,蓬蓬头的小女孩孤独地躺在自己的房间,无心睡眠。她紧紧抓住被角,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望向房间每一个黑暗角落,似在期待什么到来,又好像从心底恐惧着什么。这是房门打开,表情阴森,身形佝偻的祖母拄着拐棍走了进来。不管小女孩愿不愿意,祖母低沉地开始讲述睡前故事,一个似乎熟悉却分明陌生的<睡美人>。故事中,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诞生在一座繁华的王国里,在洗礼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得到邀请,除了那个老态龙钟脾气古怪的精灵老太太。精灵老太太不请自来,向小公主乃至全国人民下了恶毒的诅咒。
本片获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