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大山里的小诗人 豆瓣
8.5 (43 个评分) 作者: “是光”的孩子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4
【内容简介】
·
《大山里的小诗人》是由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发起,果麦文化编辑制作的乡村儿童配图诗集,全书共收录了120首儿童手抄诗,配有73幅随书插画,由来自世界各地的31位画家分工完成。诗集中的作品,均出自7~15岁的留守儿童或乡村儿童。
·
这些作品有些字字感人、惹人落泪,表达了孩子对父母家人的思念和爱;有些古灵精怪、天马行空,表现了孩子眼中充满童趣的世界。“是光诗歌”的故事在《人民日报》、央视网等众多媒体的推荐下,已逐渐被更多人了解、熟悉。相信这本书中的诗歌可以唤起人心中最纯粹、最原始的感动,同时也能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儿童的情感世界。
·
编辑推荐:
 山里的孩子缺乏关爱,当他用诗歌说出心里话,却打动了所有人
 有眼泪,有温存,有爆笑,有脑洞……孩子心里的世界,比宇宙更大
 公益组织“是光诗歌”4年68020多孩子诗歌课的成果,从中精选120首小诗
 来自全世界500多位画家投稿,遴选出31位画家,为小朋友的诗“量身定制”
 人民日报、央视网、北京卫视、凤凰公益、腾讯大学……纷纷报道,百万网友转赞评
 给每位读者的“爱心天使证”,用公益诗集唤起社会关注,用购书捐款为更多孩子带来改变
·
据统计,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其中近1/6一年也见不到父母一面。
他们缺乏教育资源和物质保障,但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由于缺乏关爱,他们心中的喜怒哀乐不会表达,一些孩子误入歧途,更有一些孩子受到伤害却只会沉默。
·
公益组织“是光诗歌”发现,写诗可以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内心,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爱与温暖。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为全国823所乡村学校,68020个山里孩子带去诗歌课,很多孩子发生了明显改变,有些甚至考上了很好的高中。
而即使永远走不出大山的孩子,他们也可以将诗意代代相传,温暖他们的孩子。
120首诗,73张画。用一首诗改变一个孩子,用一个孩子改变一个未来。因为他们什么样,中国的未来就什么样。
2020年12月23日 已读
有的诗歌让人鼻酸,被迫的懂事让人心疼;有的吐槽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奇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
诗歌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 豆瓣
所属 作品: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
作者: [爱尔兰] W.B.叶芝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 10
《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精)》是凯尔特乡野神话传说合集。爱尔兰民间传说的搜集者们有一个巨大的优点,他们的作品更多地是文学而不是科学的,向我们展示的更多的是爱尔兰农夫们的故事,而不是什麽人类的原始宗教,或者民俗学者们一心追究的那类东西。他们记下了人民的声音、生命的脉 动,每个故事都表明了当时的人最关注的东西。克罗克和洛佛尔,出于对爱尔兰仙人浮皮潦草的理解,用幽默的眼光看待一切。克罗克的作品中,处处美轮美奂——娇柔的世外桃源之美。而卡尔顿,一个农民出身的人,在他的许多故事——我只能收录最简单的几则——尤其是鬼故事里,虽然也不乏幽默,却有着一种严肃得多的态度。肯尼迪,一位都柏林的老书贩子,他对仙人似乎有着真正的信仰。论文学才能,他远不如前者,但他的记录非常精确,经常直接採用说故事人的辞彙。最出色的还要数怀尔德夫人的《古代传说集》。
在W.B.叶芝的《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精)》这本书里,幽默被痛苦和温柔全盘取代。这裡我们可以听到凯尔特人的真正心声:忍受多年迫害之后,他朝着爱成长,用梦想充盈周身,在微光中倾听仙人的歌谣,思考灵魂和死亡。这就是凯尔特,只不过是做着梦的凯尔特。
2015年1月26日 想读 @butrrr推荐:写某一种灵魂自亘古以来的变和不变,湮没和辨识,是时间的逻辑。
爱尔兰 诗歌
弗罗斯特集(上下) 豆瓣
所属 作品: 弗罗斯特集(上下)
作者: [美] 理查德·普瓦里耶 / 马克·理查森 编 译者: 曹明伦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 6
《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上下)(精装)》收入《弗罗斯特诗集(1949)》、《在林间空地》、《集外诗》、《戏剧作品》、《讲稿、随笔、小说和书信》。
奥登诗选:1927-1947 豆瓣
Collected Poems
8.1 (1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W·H·奥登 译者: 马鸣谦 / 蔡海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自1927年初出茅庐到1973年魂归诗国,近半个世纪里,奥登不断给英语诗歌注入新的气象。他的作品从政治写到宗教,从城市写到乡村,华美词章俯拾皆是,街谈巷议亦可入诗。
本书是奥登自愿保留的诗歌全集的上卷,文本获得过他本人的首肯。此书连同尚未出版的诗选下卷包括了此前各版奥登诗集的全部内容,并且涵盖诗人后期的所有短诗集,可以说,奥登诗歌的精华已尽数裒辑于此。纵览书中篇什,令人不禁赞叹奥登诗艺之精巧,情怀之广博,而古老的西方文学传统,更是在他笔下,一次又一次重现往日的荣光。
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译者: [瑞典] 马悦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1
瑞典文学界两位大师倾力合作的精品!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由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翻译成中文。最新诗集《巨大的谜语》和诗人回顾人生早年的惟一传记《记忆看见我》作为两个单行本并置在一个精美的盒套里,由著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先生操刀。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一头一尾,别有意味,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诗人,而马先生的译文又有别于目前已有的若干版本,呈现出一种文白夹杂、凝炼又从容的风味。
诗歌集《巨大的谜语》是诗人1990年中风之后的作品,中风之后的诗人基本散失了说话的能力,但仍能用左手写诗和弹钢琴。这部诗集又包括了两个小集,分别是《悲伤的凤尾船》(1996)和《巨大的谜语》(2004),诗作围绕着死亡、历史、记忆、大自然等主题,除自由诗和散文诗外,还采用日文俳句的格律,言简而意繁,有很强的音乐性,一如既往的独特隐喻,可以说臻于化境,美至无言。
传记文章《记忆看见我》大约写作于诗人六十岁时,诗人形容自己的人生犹如一颗彗星,有头有尾,最明亮的是童年和青少年,而最密集的核心,是决定生命最重要特征的幼年。全书犹如被通透明亮的阳光照亮,在回忆的光束之下,向读者娓娓道来:人生的神秘,童年的奥秘,好奇心,以及如何逐渐地走向诗歌创作的道路。文字简洁淳朴,真挚感人。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给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特朗斯特罗姆大于诺贝尔奖。把今年文学奖授予他,与其说是托马斯的骄傲,不如说是瑞典学院的骄傲。——北岛
对于瑞典人来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出现,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