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
香典 豆瓣
所属 作品: 香典
作者: 周家胄 / 洪刍 译者: 江俊伟 / 陈云轶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10 - 1
《香典:天然香料的提取、配制与使用古法》内容简介:从天然香料的种类、产地和品质说起,分别阐述了列代名香的特性、提取方法、组方、收藏与焚熏之法,以及香炉、熏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的燃香种类和功效,更对天然香料的真伪辨别及焚香礼仪等进行了详细记述。这不仅囊括了中华香文化的全貌,而且还原了香的天然品质,是今人藏香、用香、品香的必备权威古籍。
该书由《香乘》、《香谱》和《陈氏香谱》三部古代名籍构成,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人对香文化的卓越研究与非凡理解,以帮助人们在化学香精的时代摆脱“香”的危害,并因此重新与天然之香融洽相处。
闻香 豆瓣
作者: 叶岚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1 - 1
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静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宋)黄庭坚
香道是日本三大艺道(茶道、花道、香道)之一。这三大技艺最初都起源于佛教寺庙。本书中“香之道”篇,对香道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以及在日本的传承路线,以及日本香道形式受中国历代传入的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发展,都做了全面的介绍。同时对日本保留的借香参禅的这一宝贵的修行方式做了整理。
“香之用”篇,则着重宗教用香的心理、生理起源,以及香在各种宗教、修行方式中的应用,包括佛教、道教、密教、炼金术等,还有由宗教、哲学思想发展出的医疗、养生应用,如中医中的局方药、香疗方、藏香、芳香疗法、忍者的香等等。同时,涉及到香的现代应用,改善弥补不良环境对人心理生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学习效率。
“香之药”篇,精选10种有特色的香料进行了包括文献记载、药性、宗教应用、分类、评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香的作用在书中被分为三个层面,生理治疗作用、心理抚慰作用,以及用香进行心性修炼。书中不仅仅是对香文化进行介绍,也是对人类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发展史进行了一个梳理,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都是在各种外来文化交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触及到各个微细的领域,因此通过用香的习俗也可以反映出来。对于刚接触香道或宗教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对于香道或宗教、哲学、心理学、神秘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来说,这是一本深入浅出,能受到启发的书。
香味比声音和景象更能拨动你的心弦。
——(英)吉卜林
四株巨树之间,有一两人合抱的大香炉置于两张桌子之上,香炉内一次便要燃放一斤的名香,香气四散,人们宛若置身于浮香的世界。
——(日)《太平记》
他了解,在感官生活中必定有心灵的对应之物,也令自己去发掘两者的真实关系,并揣想:是什么样的成分,使得乳香将人变得神秘,龙涎香激起激情,紫罗兰唤起逝去的浪漫,麝香叫人意乱情迷。
——(英)王尔德
新纂香谱 豆瓣
作者: [宋]陈敬 著 / 严小青 编著 中华书局 2012 - 2
《新纂香谱》以浩博见长,荟萃沈立、洪刍等十一家香谱精华为一书,集宋代以及宋代以前香料文献之大成。
《新纂香谱》的整理点校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清乾隆时期官方编辑《四库全书》收入《陈氏香谱》为底本,适园丛书本之《新纂香谱》为辅,参考周嘉胄《香乘》整理校点之。
二、分四卷,内容编排按原文、注释、译文、点评排列,对资料甚少的条目不强行臆测点评,对原文卷二、卷三、卷四中的一部分意义重要的条目进行了节选。
三、部分注释内容参考了《汉语大字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等工具书。
《新纂香谱》由严小青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