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张岪与木心 豆瓣
張岪與木心
8.7 (18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理想国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9 - 9
“我忽然明白:要和这难弄的家伙不分离,只剩一条路,就是,持续写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陈丹青
张岪,是木心为陈丹青起的笔名。
1982年,陈丹青、木心,先后赴美,在纽约地铁相遇,此后亦师亦友,近三十年。2011年木心去世,陈丹青开始书写木心,八年过去,乃有此集。书中以极尽写实的笔墨,慎重恳切的文字,送别木心,也为读者带回了木心。
罕有一个人的死亡,被如此细致地描摹;也罕有这样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视死亡。本书从终点出发,追忆木心一生文学与艺术的旅程。随着木心身后《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的出版,以及木心故居纪念馆、美术馆的先后落成,作者回顾木心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漫漫历程,追忆海外孤露的生活点滴、文学灵感绽放的时刻、出访英伦的旅程,更以画家的体贴与见识,缕析木心绘画的渊源与追求。再没有一个人,能这样亲切而体贴地为我们道说木心的世界。
魔道祖师 第二季 豆瓣
9.4 (10 个评分) 路知行 / 魏超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2日 出版发行: 猫耳FM
魏无羡携手蓝忘机,踏前尘而来,突破难关重重,谜团将破,真相即现。
@猫耳FM 出品 @晋江文学城 @墨香铜臭MXTX 原著 @北斗企鹅工作室 制作 @寻声工作室 协作。玄幻广播剧《魔道祖师》,每周五,猫耳FM独家播出!
原著→
=制作组=
策划/监制:括号君@战场老军医括号君
导 演:图特哈蒙@你的图特哈蒙
录 音 师:郝敏@郝敏1105
编 剧:六音@六音书钟晚
后 期:新桐@落落木桐生新桐
协 助:二吉@大二吉
原创配乐:@李大白 、@GMN宏宇、向荣
笛子演奏:囚牛@笛呆子囚牛
海报画师:长阳@长阳_外星人大战恐高症
题 字:kyrja @kyrja
鸣 谢:说剑盟@说剑盟
魔道祖师 第一季 豆瓣
9.0 (13 个评分) 路知行 / 魏超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猫耳FM
夷陵老祖重生归来,是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还是与昔日冤家再续前缘,携手破解前世谜团?
------------------------------------
出品 @猫耳FM
原著 @晋江文学城 @墨香铜臭MXTX
制作 @北斗企鹅工作室
协作 @寻声工作室
------------------------------------
=制作组=
策划/监制:括号君@战场老军医括号君
导 演:图特哈蒙@你的图特哈蒙
录 音 师:糖小糖@糖小糖是正太 、喵尾@瓶里一坨大尾巴
编 剧:六音@六音书钟晚
后 期:新桐@落落木桐生新桐
协 助:二吉@大二吉
原创配乐:李大白@李大白k 、宏宇@GMN宏宇 、潮声组@潮声组、向荣
古琴演奏:南一先生 @徐超然_古琴
海报画师:阿昕@日出的小太阳
题 字:kyrja @kyrja
鸣 谢:说剑盟@说剑盟
特别感谢:墨虎蔷薇@墨虎蔷薇
魔道祖师第三季 豆瓣
9.8 (9 个评分) 路知行 / 魏超 / 彭尧 / 李兰陵 / 钱文青 / 夏侯落枫 / 宝木中阳 / 图特哈蒙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22日 出版发行: 猫耳FM
前世今生局中局,真相扑朔迷离,迷雾重重,忘羡二人能否互通心意,并肩携手勘破真相。
2021年8月5日 听过
广播剧封神之作,没有之一。
中国 广播剧
一个人的记忆 豆瓣
作者: 史铁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2
本书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中短篇小说选。收入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 、《兄弟》、《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午餐半小时》等36篇,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 》等7篇。
妻妾成群 豆瓣
7.5 (16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花城出版社 2013 - 8
苏童编著的《妻妾成群》为“中篇小说金库”系列丛书第5辑中的一册。描写女性婚姻悲剧的《妻妾成群》因被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被视为苏童最有影响的作品。小说描述颂莲由一个女学生变成大户陈家四姨太,渐渐融入陈家大院的争风吃醋中,目睹陈家女人的一个一个的悲惨命运,最终连自己也变成了疯子。其中既有封建伦理的规训,又有现代启蒙的抗争;既有个体尊严的觉醒,又有生命欲望的翻涌。它展示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女姓无助而又无望的命运,亦呈现出女性生命昙花般绽放与凋零的过程。整个小说充满了某种阴郁、颓败、凄迷甚至诡秘的气息,仿佛江南绵绵不绝的梅雨,剪不断,理还乱,充分体现了苏童对女性心理的精确把握,以及营构叙事氛围的高超能力。
2014年12月6日 已读 两篇小说占一半篇幅,剩下的是苏童感想、问答。妻妾成群怕是苏童的巅峰了吧,看完后居然无法忘怀。
中国 小说
吴宓与陈寅恪 豆瓣
作者: 吴学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8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活动及友谊,为二十世纪学术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本书以吴宓的日记、遗稿为依据,忠实记述了二人哈佛同窗、清华共事、燕京授业、直到劳燕分飞、远山隔越、粤蜀相望、鸿雁往还,一对旷世知交长达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书中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核心是对中华文化终身抱持极其坚定的信念,并作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
洛书河图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中华书局 2014 - 6
阿城文化随笔新作《河图洛书:文明的造型探源》创作缘起于2005年,那年阿城受画家刘小东和喻红邀请,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三画室给本科进入毕业创作阶段的学生讲课。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聘阿城做客座教授。客座期间,阿城每学期授5个星期的课,课上讲造型史和色彩。而这本书的内容也是按授课录音和校外同类讲座的录音,弃繁取简整理而成。“所以虽然有关学术,但无论文标准体例。讲述中枝蔓丛生,离题千里,亦是讲座时气氛、议论、质疑所致,只是将离题万里的删除。”阿城说。
在《河图洛书:文明的造型探源》中,阿城试图用图像学的方法展现文明之源。传说中的河图即后来的阴阳图,它的原型保存在苗族的鬼师服饰图案和商代青铜器盘的图案中。传说中的洛书即九宫图,它的异形符保存在苗族的鬼师服饰图案中,商代的青铜器中罕见存有。书中的天极即北极星,它的形象保存在苗族服饰图案中。在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它的符形由盛而衰,与三代王权的长消相符合。阿城对造型解读进而证明,中国文明的肇始是星象系统的配置,苗族服饰图案直接传承自新石器时代,是罕见的上古文明活化石,三代青铜器的造型是小型的星象系统模拟,制造和崇拜这个系统,是表达权力的合法性。对天极解读,从而重新解读先秦的儒、道的觉醒价值。对自然地理及气候变化解读,合理推测东亚文明圈的原始面貌,由星象系统而找出东亚文明具体到中国文明,与中亚、西亚、两河、古埃及、古希腊及欧洲的本质区别。
三个三重奏 豆瓣
作者: 宁肯 2014 - 10
“我”的理想是居住在图书馆里,虽非残疾人,我却喜欢坐在轮椅上阅读,在如林的书架中穿行,认同宇宙就是图书馆的样子。某天“我”又来到另一种图书馆――看守所的死囚牢,成为一名志愿者。这里是权力的终点,却没有任何忏悔。“我”在这样的图书馆阅读了许多人,讲述了一个国企总裁逃亡中的故事,一个秘书走向权力巅峰的故事,而如何讲述两个故事又构成了第三个故事……相互映现,亦真亦幻。
邹氏女 豆瓣
7.0 (49 个评分) 作者: 章诒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7
“我们以前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是异性恋。”
《邹氏女》是写狱中同性恋的。作者说,女性同性的社交之间,是有情欲表现的。若用彻底的“去性欲化”处理,那就不符合事实了。邹今图成为同性恋者,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的熏陶?这几乎是无法说清的。留玖是用墨较多的一个。她是个什么样人?是男人的灵魂锁在女人的身体,是男与女的整合体。其实,很多同性恋者并不把性行为看得那么重。她(他)们很注重情感!真的。《邹氏女》之所以设计了让张雨荷举起利刃朝自己的手臂砍去的惊骇之举,也是想告诉人们,同性恋世界有着“以情索命”的惨烈感情。
继《刘氏女》、《杨氏女》之后,这是章诒和情罪小说系列之第三部。
永远的黄自 豆瓣
9.7 (6 个评分) 黃自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
黄自的和声大半是朴实的如其为人。——赵元任

黄自,字今吾。1904年生于川沙(今属上海市)。誉满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乐坛,且富有爱国民主情怀的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黄自可算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位职业作曲家——之前有写出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谱写了《叫我如何不想他》等大量歌曲的国学大师赵元任等业余作曲者,也是最先探索和思考我国民族音乐发展方向的先驱者之一。1904年生于江苏一书香门第,12岁就进入清华学堂,20岁赴美留学。先在欧柏林学院学习心理学,后专攻音乐,转往耶鲁大学获得音乐学学士。毕业作品《交响序曲——怀旧》成为中国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在耶鲁大学受到很高评价。虽然当时美国的音乐教育还不很先进,作曲技法远落后于欧洲,但仍表明黄自出色地掌握了传统的西方音乐技法。
回国后竭心尽力在祖国建立音乐教学机构,培养音乐人才。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时,主持编写新音乐教材和普及读物,如1930年《音乐的欣赏》,1930-1934年《西洋音乐进化史鸟瞰》,1933-1935年主持编写《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六册,1934年与萧友梅、韦瀚章以“音乐艺文社”名义合编《音乐杂志》,以及1935年冬发起创办第一个全由中国人组成的上海管弦乐团等。“他是系统地、全面地向国内学子传授欧美近代专业作曲理论,并且有着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抱负的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回国后还创作了大量出色的声乐作品。他的艺术歌曲中,有一类依据诗词的意境铺成而作,如《花非花》《踏雪寻梅》《点绛唇·赋登楼》《山在虚无缥缈间》等;《思乡》《春思曲》和《玫瑰三愿》等是另一类抒情艺术歌曲的代表之作。“把西洋技术吸收成为自己的第二个天性,再用来发挥从中国背景、中国生活、中国环境里的种种情趣,…… 不但自己写的自自如如,要使听者也能觉得自自如如。…… 他的长处是写什么象什么,总是极得体,总是极好唱,我曾称他为现代中国最可唱(Most singable)的作曲家。”(赵元任)这些艺术歌曲大多由韦翰章等极具文学功底的人作词,多声部歌唱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造就了空前绝后的歌词以文言为主的中国艺术歌曲,雅俗共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率先创作了极具感召力的救亡歌曲,如《抗敌歌》《热血歌》《旗正飘飘》等,慷慨沉雄,闻者奋起。黄自曾表示:“现在我写抗敌歌曲,希望不久能再写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可惜抗战第二年因伤寒症病逝于上海,年仅34岁。“黄自是最有青年气的音乐家,他学习音乐的动机是为民族国家…… 应该不分派别和感情,为着一个目标奋斗,才是今天追悼会黄自先生的意义。”(田汉)
黄自的《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借鉴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的清唱剧,优美动听,情感深厚,与韦翰章的词曲配合堪称绝配。尤其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的旋律极佳,瞬间就能沁入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计划写10个乐章但只写成了7个乐章,后由他的学生林声翕补作,雨果HUGO的专辑“长恨歌”出有完整版。
抗战时黄自患病滞留沦陷区,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
本唱片封面上的黄自先生执著、敬业、勤勉,在战火纷飞中以绝顶才华和浩然正气谱写着中国人的心声。在哀悼黄自的追思会中,由张昊作词、陈田鹤作曲的《悼今吾宗师》(合唱与管弦乐)表达了弟子们对恩师的衷心哀悼:“先生此去何匆匆,抛下了半篇残著,无数新声犹待谱,满腔曲调埋终古。”不由令人想起诗人格里尔帕泽为舒伯特写的墓志铭:“这里埋葬了丰富的宝藏,还有更美好的希望。”

采桑子·悼黄自先生(词:龙七[沐勋] 曲:谭小麟)

俄然梦觉何曾死 声在琴弦 人在心弦 一曲悲歌万口传
惟怜志业捐中道 待究陈编 未竟新编 留待芳菲启后贤

更详细的生平、作品介绍可参见唱片说明册、生平纪录片VCD和卞祖善的文章《黄自一百周年诞辰纪念》等。
等若干网上商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