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graphy
毛姆传 豆瓣 Goodreads
The Secret Lives of Somerset Maugham : A Biography
8.8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塞琳娜·黑斯廷斯 译者: 赵文伟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5 - 1
目前市面上唯一正式授权的毛姆传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他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等多次再版且长销不衰,在今时今日仍然不断被新的读者阅读、谈论,成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比起毛姆的小说,毛姆本人的一生可能更为跌宕、精彩、富有传奇性。毛姆生于法国巴黎,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弃医从文,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出版后,历经十年磨练,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引领戏剧与小说界之风骚。传记作家特德•摩根这样评价毛姆:“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事业成功为毛姆带来名望与财富的同时,争议与毁谤也如影随形。难怪有人说,“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
此本《毛姆传》的出版了却了无数毛姆迷的夙愿。此本传记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毛姆的人生故事与创作经历一一道来,资料翔实,引据可靠,充满文学性与趣味性。本书更着眼于“私密”二字,向读者揭示毛姆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成长经历、感情纠葛、家庭矛盾、隐秘情史、创作心路,他与其他名作家间的恩怨纠缠也有颇多涉及。本书对于不了解毛姆的读者是一个全面有趣的引介,对于喜欢毛姆作品的粉丝更是不可错过的阅读盛宴。
贝多芬传 豆瓣
The biography of Beethoven
作者: 梅纳德·所罗门 译者: 田圜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3
本书作者梅纳德• 所罗门以其缜密如同侦探般的的嗅觉,凭借其多年研究贝多芬的深厚功力,从贝多芬的家庭,其所处的社会及政治环境,选侯领地的精神生活、音乐传统中收集来各类资料,得以描绘出这位天才作曲家全面而生动的肖像。本书的重大贡献在于:
澄清了以往贝多芬传记中大量模糊不清之处,并最终确认了学术界长久以来苦苦寻找的、传奇的“永生的恋人”——安东妮•布伦塔诺。
对贝多芬音乐爱好者而言,本书不仅有着丰富的插图,从贝多芬的故居、恋人的画像,曲谱和除去加注释的书目之外,还包含贝多芬作品的全部目录。
2014年6月28日 已读
真实的贝多芬,与Lockwood的那本结合来看,获益颇多。ps我就不吐槽那烦得要死的尾注了,它也是有尊严的好吗!
beethoven biography musicology
贝多芬 豆瓣
Beethoven: The Music and the life
作者: 列维斯•洛克伍德 译者: 刘小龙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1 - 11
于润洋序言(摘录):放在我书桌上的是一部北京大学刘小龙博士的译著,列维斯•洛克伍德《贝多芬:音乐与人生》清晰、整洁的中译本。这部不久即将付梓的译著对我国音乐学界的贝多芬研究、乃至我国对整个西方音乐的研究,无疑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西方古典音乐传人中国始于上个世纪初叶,而贝多芬是最早传人中国的西方音乐家,说他是中国人接触最早、最受敬仰、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西方音乐大师,是绝不为过的(去年,中央音乐学院张乐心的博士学位论文《贝多芬在中国-20世纪贝多芬在中国(大陆)的接受问题研究》,在当代艺术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梳理和研究)。贝多芬尚在世时,针对贝多芬音乐的评论就已出现。待逝世后一百多年来西方音乐学界对贝多芬的研究,就其数量、成果和水平来说,一直居于首位,相关著作、论文浩如烟海。然而,其中最有分量的、经典性的著述,被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的却并不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对列维斯•洛克伍德这部贝多芬专著的中译本即将出版感到异常的期待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