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ker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六曲) 豆瓣 豆瓣
9.8 (71 个评分) 史塔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所有演奏版本中,最爱还是史塔克1992年在RCA的录音。”日本乐评家武田明伦如是推荐。在1999年的“名曲名盘300”中,此录音版本更名列第5,乐评界与古典发烧友一致高度评介!
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史塔克、罗斯特罗波维奇、傅尼叶、马友友等无数大师都屡次争相诠释这一纪念碑式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史塔克已经先后五次灌录巴赫的这一惊世巨作,都获得了极好的评论,并为他带来了1998年度葛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荣耀。本专辑收录的是他在70岁高龄之际,于RCA灌录的第五次录音。史塔克认为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他冀求每一次的演奏,都能更接近这套乐曲的真理。
对比以前的四次,此第五次演奏里,细节更多,表现也更精确,史塔克在展现着他的速度与演奏力度的同时,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风格诠释着,琴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坚毅。
2021年3月21日 听过
借这个cd的宝地立个flag:之前都是听完了cd就算了也没怎么标记,之后都乖乖地来记一下感受好了。这个唱片应该是Starker的巅峰时期吧,五星值得~
bach cello j.s.bach starker
大提琴演奏家的音乐:斯塔克专辑 豆瓣
亚诺什 斯塔克 Janos Starker / SHIGEO NERIKI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8月27日 出版发行: Denon Records
美国籍匈牙利裔大提琴家、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雅各布音乐学院杰出教授亚诺什·斯塔克,2013年4月28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去世,享年88岁。
斯塔克1924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波兰人后裔,母亲则是来自乌克兰的移民。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小提琴手,而他则在六岁生日前得到了一把大提琴。斯塔克随后进入布达佩斯的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Franz Liszt Academy of Music),师从阿道夫·希弗(Adolf Schiffer)学习大提琴,并在11岁时进行了首演。斯塔克14岁时进行了他的首场职业演出,曲目是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
二战爆发后,斯塔克大部分时间逗留在布达佩斯。他的哥哥在纳粹集中营中死去,而斯塔克在集中营度过三个月后活了下来。战后,20岁的斯塔克成为了匈牙利国家歌剧院和布达佩斯爱乐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但由于他无法取得国籍,因而在1946年离开了处于苏联控制下的匈牙利共和国。斯塔克首先前往维也纳,并参加了日内瓦大提琴比赛。其后他又辗转前往巴黎。在巴黎的一年里,斯塔克录制了佐尔坦·柯达伊的大提琴奏鸣曲作品第8号,而这部作品在之前被一些人认为很难演奏。斯塔克因此荣获了法国的唱片大奖(Grand Prix du Disque),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48年,斯塔克移居美国,成为达拉斯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1949年,斯塔克移居纽约,成为弗里兹·莱纳指挥的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大提琴手。在这里,他首次录制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展示出了高水平的演奏技巧。1952年,斯塔克又成为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
1958年,斯塔克移居布卢明顿,执教于印第安纳大学雅各布音乐学院直至去世。在他的教授生涯中,斯塔克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大提琴手,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乐团中。同时,斯塔克自己也在全世界上百场的音乐会上参加了演奏。
斯塔克一生录制了160余张唱片,是一位高产的大提琴家。这些作品中包括5个版本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4个版本的柯达伊大提琴奏鸣曲作品第8号。其中,他凭借在1992年为RAC录制的巴赫六无大赢得了格莱美奖。同时,他在1990年录制的大卫·波佩尔作品也使他获得了一次格莱美奖提名。罗饶·米克罗斯等著名作曲家也为斯塔克专门创作过乐曲。
在演奏之外,斯塔克也勤于写作。他不但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而且著有有大量的音乐书籍。此外,他还在2004年出版了个人传记《The World of Music According to Starker》。1950至1965年间,斯塔克使用的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Lord Aylesford Stradivarius大提琴。1965年之后,斯塔克使用的是马特奥·戈夫里勒(Matteo Goffriller)于1705年在威尼斯制作的一把大提琴。
斯塔克有高人的技巧,追求质朴、刚劲的演奏.他重新编订了巴赫的6首无伴奏组曲,强调了那种粗砺、刚劲的表达.他演奏的科达伊的奏鸣曲,把此曲技巧上的高难表现得游刃有余堪称绝活.而他在Mercury录制的德沃夏克协奏曲,舒曼、拉罗、圣桑的协奏曲,都是他最成熟时期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