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豆瓣
作者:
鳜膛弃
副本制作
2010
- 9
因为想避免把自己和同事置入某种竞争的关系,鳜膛弃放弃了派驻西安的机会。04年七月份,他到了贵阳,05年正式任区域经理,此后至06年十一月,接近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去过了贵州全部的小县城,在这本小册子中的一段,他复述“居无定所的日子也毫无区别时”的自怜:“世界上可有谁比我更熟悉长途汽车、各种各样的公路以及小旅馆?有谁比我更多地被车窗外站着的人们想象过——”借助Google地图,他得以在三年多后,在那些地名之间重新组织起无休止的往返。他隐去了自己的写作,但谈到了最终使他离开贵州的爱情。这些文字并没有抑制自己的感情,通过对省略、回溯、交迭的有意运用,还在鳜膛弃体内蓬勃转化的人事获得了一次轻盈的梳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和他的小说创作构成参照,这个作者,他曾经宣称“我一般情况下是会照抄生活经验的”。
按《ding-ding-fing!》第6期的修订构想,编辑向鳜膛弃约写一篇非小说的散文作品,几个月后,完稿大大超出了刊物能容纳的厚度。了解一个作者的生活及其周边关系,与了解他的作品同样重要,况且,即使对作为小说作者的鳜膛弃不熟悉,这本小册子也会是饶有趣味的:它讲述了一个文学青年怎样跑业务。(冯俊华)
按《ding-ding-fing!》第6期的修订构想,编辑向鳜膛弃约写一篇非小说的散文作品,几个月后,完稿大大超出了刊物能容纳的厚度。了解一个作者的生活及其周边关系,与了解他的作品同样重要,况且,即使对作为小说作者的鳜膛弃不熟悉,这本小册子也会是饶有趣味的:它讲述了一个文学青年怎样跑业务。(冯俊华)
余兴派对 豆瓣
作者:
迩多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9
如果生活是个陷阱,你跳,我也跳。
用明白有趣的文字,真诚回应每一个年轻自由的灵魂。
曲终人散还是意犹未尽?我们还有余兴派对。
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都市新散文 ,张元导演倾力作序,诸多作家、媒体人联袂推荐 。精选了迩多2008年以来的八十余篇散文作品,关于城市,关于爱人,关于风景,关于冥想的瞬间。
城市生活就像一场派对,在日复一日侵袭而来的乏味喧嚣背后,迩多邀请你用感悟力来聆听内心,照亮年轻一代都市人的情感与成长。迩多的文字提供了新的视角,不是冷漠的审视,也不是刻意的赞颂,而是一种老朋友般的慰藉。所以不少读者才一直追寻着他的文字脉络。爱人,风景,或者是命运,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没有错过太多。
全书分为“城市·捉迷藏之苦”、“高原·南方以南”、“别人·顺毛抚摸”和“自己·我和每一个我”四个章节,以对生活、命运的思考为主线串联,故事和文章节奏疏朗,充满韵律。城市生活因这样的文字而更有意境。
用明白有趣的文字,真诚回应每一个年轻自由的灵魂。
曲终人散还是意犹未尽?我们还有余兴派对。
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都市新散文 ,张元导演倾力作序,诸多作家、媒体人联袂推荐 。精选了迩多2008年以来的八十余篇散文作品,关于城市,关于爱人,关于风景,关于冥想的瞬间。
城市生活就像一场派对,在日复一日侵袭而来的乏味喧嚣背后,迩多邀请你用感悟力来聆听内心,照亮年轻一代都市人的情感与成长。迩多的文字提供了新的视角,不是冷漠的审视,也不是刻意的赞颂,而是一种老朋友般的慰藉。所以不少读者才一直追寻着他的文字脉络。爱人,风景,或者是命运,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没有错过太多。
全书分为“城市·捉迷藏之苦”、“高原·南方以南”、“别人·顺毛抚摸”和“自己·我和每一个我”四个章节,以对生活、命运的思考为主线串联,故事和文章节奏疏朗,充满韵律。城市生活因这样的文字而更有意境。
不留心,看不见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桑格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睽违四年,《小时候》作者桑格格最新作品
生命中不经意的妙趣,或是不可承受之轻,其实我们都记得,只是有时想不起来。
和桑格格的前两部半虚构性的自传一样,这本书的主题依旧是成长与时光、生命的妙趣与分量。但由于它的写作经历了作者特殊的一段心路历程,梦境与现实在昼夜间浑然交错,生命在黑暗底色中呈现出不易察觉的幽光,《小时候》和《黑花黄》里颠倒琐碎的散点叙事,转化成为本书中被或明或暗的线索连为一体的文字意象。记忆的人事、想象的风景、白天的山川、夜里的海洋在时间的卷轴中徐徐展现,不经意间抖落出一天、一年、一生或只是一瞬。
李娟
我很喜欢《小时候》肆无忌惮、泥沙俱下的行文。相比之下,老格这部新文字明显“规矩”了许多,但我知道她并非试图表现不同的自己,只是放慢了脚步而已,仍沿着同样的路固执往下走。尘埃仍不肯落地。情状仍红头花色,气血旺壮。
史航
读桑格格的书,总想顺便斗嘴。她新书叫《不留心,看不见》,我就想说看见了又怎样,反正你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嘛。但再想想,留不住,永远不是个值得庆祝的事情。我当初也是个擦黑板都惋惜“这个粉笔字就要不存在啦”的孩子。我其实是羡慕格格的。她有她自己的黑板世界,一块都不用擦,就一直写下去。
生命中不经意的妙趣,或是不可承受之轻,其实我们都记得,只是有时想不起来。
和桑格格的前两部半虚构性的自传一样,这本书的主题依旧是成长与时光、生命的妙趣与分量。但由于它的写作经历了作者特殊的一段心路历程,梦境与现实在昼夜间浑然交错,生命在黑暗底色中呈现出不易察觉的幽光,《小时候》和《黑花黄》里颠倒琐碎的散点叙事,转化成为本书中被或明或暗的线索连为一体的文字意象。记忆的人事、想象的风景、白天的山川、夜里的海洋在时间的卷轴中徐徐展现,不经意间抖落出一天、一年、一生或只是一瞬。
李娟
我很喜欢《小时候》肆无忌惮、泥沙俱下的行文。相比之下,老格这部新文字明显“规矩”了许多,但我知道她并非试图表现不同的自己,只是放慢了脚步而已,仍沿着同样的路固执往下走。尘埃仍不肯落地。情状仍红头花色,气血旺壮。
史航
读桑格格的书,总想顺便斗嘴。她新书叫《不留心,看不见》,我就想说看见了又怎样,反正你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嘛。但再想想,留不住,永远不是个值得庆祝的事情。我当初也是个擦黑板都惋惜“这个粉笔字就要不存在啦”的孩子。我其实是羡慕格格的。她有她自己的黑板世界,一块都不用擦,就一直写下去。
後殖民誌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黄碧云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3
- 9
什麼是後殖民?作者說:「後殖民主義是論述權力的轉移,後殖民的『後』不是只時間上的『後』,此時此刻,帝國主義的控制並非用軍事控制,而是經濟和意識形態的控制,後殖民論述,有反帝國文化控制的意義。」在這本新書的領域中,一年半的連載裡,首先黃碧雲就「英國殖民史」來進行反思,接著以「人權戰爭」為出發,就她所長期觀察弱勢民族的生存自由進行一連串的思辯,而最後又回到對照香港與客家。
就如作者所言「主義從來不只是主義。她是一種,生活的選擇。」無論任何主義的範圍與權力有多大,軟弱的人心,依然纏繞著生活的日常瑣事和情感,我們要做選擇,而我們的選擇這樣有限;我們要生存,而我們的生存會結束,黃碧雲寫了這樣風格強烈的論述文本。
就如作者所言「主義從來不只是主義。她是一種,生活的選擇。」無論任何主義的範圍與權力有多大,軟弱的人心,依然纏繞著生活的日常瑣事和情感,我們要做選擇,而我們的選擇這樣有限;我們要生存,而我們的生存會結束,黃碧雲寫了這樣風格強烈的論述文本。
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 豆瓣
Les Essais de Michel de Montaigne
7.7 (7 个评分)
作者:
(法)蒙田
译者:
马振骋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3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第一、二、三卷,全书约100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