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陳黎情趣散文集 豆瓣
作者: 陳黎 印刻文學 2007 - 4
說蚊子、講五官,各式寓言般的雜文,還有「25種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當然,也有正正經經講情說景的散文,這就是陳黎的情趣散文,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奇異發想,也有生活點滴苦與樂。透過陳黎的文字,我們看見周遭那些有血有肉、相識或不相識的人事物,就像看見長久存在卻從不曾被注意的家族成員,也因此照見自己生命更完整的面貌。
2017年12月9日 已读
陈黎老师也是顽皮 害我还专门去搜了塔拉斯巴尔布岛
台湾 散文 陈黎
不检点与倍缠绵书 豆瓣
作者: 鳜膛弃 副本制作 2010 - 9
因为想避免把自己和同事置入某种竞争的关系,鳜膛弃放弃了派驻西安的机会。04年七月份,他到了贵阳,05年正式任区域经理,此后至06年十一月,接近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去过了贵州全部的小县城,在这本小册子中的一段,他复述“居无定所的日子也毫无区别时”的自怜:“世界上可有谁比我更熟悉长途汽车、各种各样的公路以及小旅馆?有谁比我更多地被车窗外站着的人们想象过——”借助Google地图,他得以在三年多后,在那些地名之间重新组织起无休止的往返。他隐去了自己的写作,但谈到了最终使他离开贵州的爱情。这些文字并没有抑制自己的感情,通过对省略、回溯、交迭的有意运用,还在鳜膛弃体内蓬勃转化的人事获得了一次轻盈的梳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和他的小说创作构成参照,这个作者,他曾经宣称“我一般情况下是会照抄生活经验的”。
按《ding-ding-fing!》第6期的修订构想,编辑向鳜膛弃约写一篇非小说的散文作品,几个月后,完稿大大超出了刊物能容纳的厚度。了解一个作者的生活及其周边关系,与了解他的作品同样重要,况且,即使对作为小说作者的鳜膛弃不熟悉,这本小册子也会是饶有趣味的:它讲述了一个文学青年怎样跑业务。(冯俊华)
2017年5月14日 已读
廖老板的标价方式很特别
散文
一生只为这一天 豆瓣
6.2 (9 个评分) 作者: 小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1
本书是小宝近年专栏文章的结集。分无关风月、才子佳人、所谓文化、体娱鸦片、怪力乱神五辑。是风月鉴,是浮世绘,是色香味俱全的中文造句宝典。
余兴派对 豆瓣
作者: 迩多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9
如果生活是个陷阱,你跳,我也跳。
用明白有趣的文字,真诚回应每一个年轻自由的灵魂。
曲终人散还是意犹未尽?我们还有余兴派对。
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都市新散文 ,张元导演倾力作序,诸多作家、媒体人联袂推荐 。精选了迩多2008年以来的八十余篇散文作品,关于城市,关于爱人,关于风景,关于冥想的瞬间。
城市生活就像一场派对,在日复一日侵袭而来的乏味喧嚣背后,迩多邀请你用感悟力来聆听内心,照亮年轻一代都市人的情感与成长。迩多的文字提供了新的视角,不是冷漠的审视,也不是刻意的赞颂,而是一种老朋友般的慰藉。所以不少读者才一直追寻着他的文字脉络。爱人,风景,或者是命运,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没有错过太多。
全书分为“城市·捉迷藏之苦”、“高原·南方以南”、“别人·顺毛抚摸”和“自己·我和每一个我”四个章节,以对生活、命运的思考为主线串联,故事和文章节奏疏朗,充满韵律。城市生活因这样的文字而更有意境。
不留心,看不见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桑格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睽违四年,《小时候》作者桑格格最新作品
生命中不经意的妙趣,或是不可承受之轻,其实我们都记得,只是有时想不起来。
和桑格格的前两部半虚构性的自传一样,这本书的主题依旧是成长与时光、生命的妙趣与分量。但由于它的写作经历了作者特殊的一段心路历程,梦境与现实在昼夜间浑然交错,生命在黑暗底色中呈现出不易察觉的幽光,《小时候》和《黑花黄》里颠倒琐碎的散点叙事,转化成为本书中被或明或暗的线索连为一体的文字意象。记忆的人事、想象的风景、白天的山川、夜里的海洋在时间的卷轴中徐徐展现,不经意间抖落出一天、一年、一生或只是一瞬。
李娟
我很喜欢《小时候》肆无忌惮、泥沙俱下的行文。相比之下,老格这部新文字明显“规矩”了许多,但我知道她并非试图表现不同的自己,只是放慢了脚步而已,仍沿着同样的路固执往下走。尘埃仍不肯落地。情状仍红头花色,气血旺壮。
史航
读桑格格的书,总想顺便斗嘴。她新书叫《不留心,看不见》,我就想说看见了又怎样,反正你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嘛。但再想想,留不住,永远不是个值得庆祝的事情。我当初也是个擦黑板都惋惜“这个粉笔字就要不存在啦”的孩子。我其实是羡慕格格的。她有她自己的黑板世界,一块都不用擦,就一直写下去。
2014年8月19日 已读
长文不是太喜欢。《吾友郁达夫》那篇真是看得好心酸,被克就是好心酸。最后那篇《九色鹿》笑到我目汁流。
散文
房間 豆瓣
作者: 李智良 / 郭詩詠(編) Kubrick/ 廿九几 2008
《房間》是一名「精神病患」回溯其十二年服藥生活的「自我診斷」。作者時而冷靜,時而鼓譟,述說由服藥引致的種種身體變異與情感隔絕,讓一場寧靜災變的遺禍浮出地表,為現代精神科「治療」的無效與不人道,立下存照。
《房間》同時是一名「精神病患」的生活筆記。作者從個人卑微的視角出發,觀看、感應他人之所願、他人之所待。它既非告解,亦非日記,唯指向城市住民勞累的生活中無以言表的內心經驗,是由壓抑的零點切入游離不確、「始於失序、願意迎向失序」的書寫。
本書獲「香港書獎2008」及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首獎。
2014年8月16日 已读
也有过份解构与texturize之嫌,是对过度拥挤的空间内可能产生的情绪的放大(当然作为一个写不出这种文章的人也没有资格立场去讲这种话)。此话并非贬义,而是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来看,对任何事物的深入剖析都没有太大意义。同时免不了好奇,能够将生活与细节如此解构的人,所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岂非很辛苦(至少写的过程当中)?在读的过程当中一度不小心代入体验到当中的心绪,感觉自己再读下去时刻也要成为那个精神病患,特别是《声音》。之后便一直保持抽离的状态去阅读。确实是很香港本土化的体裁。/另外记一下关于「疫症」,同样可能是一种权利斗争,是在位者用来隔离、操纵所想出的名义范畴,同时也是resistance forces借以反抗的口号或渠道。
散文 香港
素履之往 豆瓣
7.8 (42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1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多有两万七千行的诗剧,峰峦重叠的逻辑著作,哥德、黑格尔写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无头绪。蒙田勿事体系,尼采戟指架构体系是不诚实--此二说令人莞尔。虽然,诚实亦大难,盖玩世各有玩法,唯恭,恭甚,庶几为玩家。吾从恭,澹荡追琢以至今日,否则又何必要文学。
2014年3月25日 已读
第一辑三星是有失公允的,但我确不喜欢太cynical的,也可能过几年看又是大为赞同的心态。或许人生本来就是从婴儿的模仿到青年的cynical到尝试包容与接受中壮年再回到cynical老了又信佛呢,谁知道。但第二辑我是很喜欢的。
散文
後殖民誌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黄碧云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2003 - 9
什麼是後殖民?作者說:「後殖民主義是論述權力的轉移,後殖民的『後』不是只時間上的『後』,此時此刻,帝國主義的控制並非用軍事控制,而是經濟和意識形態的控制,後殖民論述,有反帝國文化控制的意義。」在這本新書的領域中,一年半的連載裡,首先黃碧雲就「英國殖民史」來進行反思,接著以「人權戰爭」為出發,就她所長期觀察弱勢民族的生存自由進行一連串的思辯,而最後又回到對照香港與客家。
就如作者所言「主義從來不只是主義。她是一種,生活的選擇。」無論任何主義的範圍與權力有多大,軟弱的人心,依然纏繞著生活的日常瑣事和情感,我們要做選擇,而我們的選擇這樣有限;我們要生存,而我們的生存會結束,黃碧雲寫了這樣風格強烈的論述文本。
2013年7月29日 已读
有的人说读她的小说压抑,想自杀,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她并不是消极,而是直面生活,所以我感受到的是绝境过后的平和与包容。同Michael cunning笔下的沃尔夫一样,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当然,这本不是小说,但殖民文化也是写的极好。「SPTS」深有感触。
散文 香港 黃碧雲
目送 Goodreads 豆瓣
目送
8.0 (499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2013年3月1日 已读
就是那种 你就在眼前 35号床位 而我却再清楚不过世上任一角落都不可能找到你了 我已经没有办法了/ 从被依赖到被独立的微妙转变 以及 老 病 死/ 得到很多关于照顾老年痴呆的贴士
台湾 散文
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 豆瓣
Les Essais de Michel de Montaigne
7.7 (7 个评分) 作者: (法)蒙田 译者: 马振骋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3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第一、二、三卷,全书约100万字,是蒙田随笔的全译本。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他的随笔全集是十六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豆瓣
7.6 (62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7 - 3
这本书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用插画家可乐王的插图和搞怪才子蔡康永的文字,描述曾经让蔡康永留下深刻记忆的30多个男孩故事。没有炫彩华丽的词藻,只是淡淡地讲述,就像是同窗的学友跟你说着一些轻涩往事,就这样构成了这本饶有趣味的作品。
2010年11月14日 已读
第九十八号!!!!!
台湾 散文
LA流浪记 豆瓣
8.0 (44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 9
《LA流浪记》是一部带自传性质的故事集,共18篇。
书中讲述蔡康永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电影硕士的故事,和同朋友干“坏事”乐事开心事不断以及发生的奇闻轶事,让读者开心的同时还有励志的感悟。将游学当作流浪,把青春过成冒险,把自己装作“人在江湖”、享受这么一段漂泊的少年……
有一天啊,宝宝…… 豆瓣
8.5 (51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 7
这是蔡康永在节目搭档小S怀孕期间,以和小S未出生的宝宝聊天的语气写作并结集出版的随笔集。篇篇短小精湛,充满着智慧与禅机,早已超越了对特定人和物的看法,而上升到了对人生的感悟。
蔡康永对生活的态度,有时轻松有时庄重;蔡康永看见的世界,有时荒谬有时缤纷。透过蔡康永最深情最温柔的文字,你将发现,原来人生是这么精彩好玩的!
2010年10月3日 已读
老是谢破人脚手 哈哈
台湾 散文
今朝风日好 豆瓣
8.1 (28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作家出版社 2008 - 1
在《今朝风日好》这本书中,董桥开始带读者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00七”故事,听他说皮革说装帧说纸张说书瘾。
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这是今天的董桥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依然执着的美好期盼。
内附董桥专为作家版《今朝风日好》设计的一枚精致藏书票,这也是董桥在海内外出版过的众多著作中的第一枚藏书票。
我执 豆瓣
7.8 (157 个评分) 作者: 梁文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本书为梁文道先生所撰写的散文随笔集,是以香港《成报》文采版专栏“秘学笔记”的文字为主,谈及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疾病经历、信仰感悟、城市文化、文学艺术、历史记忆等个人生活体验和人生感受诸多方面。读来清新自然,体贴入微,在淡雅简约的叙述中往往给人意外的启迪。
记忆与印象 豆瓣
10.0 (9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北京出版社 2004 - 5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申。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病隙碎笔 豆瓣
9.1 (57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3
史铁生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探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已知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