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声
說 艾怡良 豆瓣 Spotify
7.9 (39 个评分) 艾怡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27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說 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說愛 怡良的觀察與體會
靈魂歌姬 艾怡良
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騷動靈魂 與你一起說愛 聊生活
陳建騏製作 艾怡良交出創作全程參與
蔡旻佑、Eric周興哲、張簡君偉 好歌相助
多元曲風音樂性十足
收錄 TVBS/台視《遺憾拼圖》
片頭曲[拼圖]、插曲[愛是這樣]
艾怡良 高辨識度的嗓音及跳脫框架的創作,總是帶給我們無法預料的驚艷!
艾怡良 是台灣樂壇少見的橫跨商業與文青市場的唱將型創作歌手!
她寫給阿密特的填詞作品「你想幹什麼」、寫給劉若英的詞曲創作「相看兩不厭」備受肯定,在五月天「女也」概念專輯中演唱「如煙」,也引起歌迷們強力點播;豐沛的創作力與詮釋歌曲獨特的口氣,都讓歌迷們看見艾怡良的無限潛能。
在沈澱20個月後,艾怡良終於交出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專輯名稱來自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她用極具感染力騷動靈魂的嗓音說愛、說寂寞、說逃亡;
她用獨特的語彙說出艾怡良的態度、觀察與思考。是說愛的怡良,也是說艾怡良的各種想法。
艾怡良說:「我想像這是一張跟聽眾很靠近的專輯,我們一起坐下來,聊聊關於愛的這些、那些,聽聽我的生活觀察,彼此分享。」
專輯曲目
1.說 (Eric周興哲作曲,時尚感十足的電氣情歌)
2. 寂寞無害 (張簡君偉作曲、張簡君偉與艾怡良作詞痛快K歌)
3. 我們的總和 (以女生的感性揣摩理科男生的邏輯,吉他大師董運昌編曲、演奏)
4. 空頭支票 (用音樂帶你走入西部電影氛圍)
5. 逃生計畫 (逃離無趣生活的電氣搖滾)
6. 拼圖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片頭曲)
7. 帶我去一個陽光普照的島嶼 (慵懶雷鬼曲風充滿度假心情)
8. Then You Come Along (終於遇見真愛的深刻情歌)
9. 依賴 (艾怡良與蔡旻佑三度合作,環遊世界的甜蜜情歌)
10. 愛是這樣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溫暖插曲)
2021年10月6日 听过
才华尽显。虽然有点为了彰显才华而使出浑身力气将各种曲风都创作一遍,可这种稚嫩和野心更加迷人。
2016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将爱 豆瓣
8.8 (25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过去两年来,王菲创作了多首新歌,最后选了4首自己的作品,收录在加盟新力唱片公司的新专辑中。新专辑将在11月中推出,王菲一手包办了主打歌《将爱》的作曲、填词。昨日,《将爱》在全球同一时间播出,全亚洲共计有40个电台同步播出,至少有8亿华人听得到。 王菲包办词曲的主打歌《将爱》。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香港新力唱片因为邮递上的问题,迟迟都没收到这首歌的母带,为免出差错,唱片公司索性派专人去台湾把母带拿到香港,确保昨日这首歌可以准时首播。 整支曲子配器颇为精巧,气势恢宏,特别是开头部分弥漫着强烈的电子乐氛围,应该是张亚东的心思之作。歌曲后半部分更加渗出了一点WorldMusic的味道,异域色彩带来些许眩晕的感受。和王菲以前作品的不同的是,这首《将爱》感觉非常重,不管是音乐本身,还是王菲的演唱。特别是唱到歌词“我们没有流血,却都已经牺牲”,个中滋味相信王菲自有体会。 张亚东表示,王菲之前的专辑《寓言》,与其做成唱片,不如做成音乐发烧碟更合适:“《寓言》不卖钱,市场反馈不好,永远进不了卡拉OK,比她以前的专辑反响差,这对王菲这样一个流行歌手来说是不好的。因此我要妥协一次,让王菲唱回流行。”
2021年9月2日 听过
虽然号称不再是巅峰时期的作品,却非常喜欢。尽管第一首歌将爱气势磅礴似乎无所畏惧,可全专都对感情充满着不信任和不愉快,哀怨寂寥,愿意爱着,可也没什么爱了。就是怕听太多王菲难免会看得太透彻不快乐,还不如多听些焦迈奇傻乐。
2003 华语 女声 流行 港台
完美的一天 豆瓣
8.1 (177 个评分) 孙燕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10月7日 出版发行: 华纳唱片
⊙完美的一天,孙燕姿音乐旅途,新的一页…

从音乐制作发想开始,如何透过新的制作人从零开始是主要的关键,贾敏恕“
完美的一天”,FIR+五月天+孙燕姿联合创作与制作的“第一天”,我们可以从新的
合作上,听到新的音乐性。李偲菘、李伟菘的“眼泪成诗”…向来对燕姿很有默契
的掌握,亦展现了歌手在歌唱的音乐才华。

除了与新制作人的合作,在创作人与乐风上也大量使用了新的元素,新锐创作
人虞洋谱出了愉快音乐性浓的“完美的一天”。“眼泪成诗”是知名作词人林夕与
燕姿的首度合作,在二胡与钢琴、弦乐的交叠下谱出了扣人心弦的情歌,整张专辑
的曲风囊括了流行、摇滚、电子、Lounge Music…,在这张专辑里,我们听到的是
新旧音乐人的交手,激荡出精采的音乐火花。
2021年8月12日 听过
歌曲搭配太乱了,每首歌单拎出来其实都好听的。最喜欢抒情part《隐形人》,反而觉得中间的两首快歌都太吵了。但尝试突破的红头发的孙燕姿真的很美。
2005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年輪說(正式版) 豆瓣
7.6 (25 个评分) 楊丞琳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環球
楊丞琳Rainie Yang
{年輪說}
時間是我們最巨大的敵人
在時間面前 我們只能卑微的獻出一切
楊丞琳 在時間面前,獻出她對音樂的想法
2016年 最有深度個人代表作
2016.9.30正式發行
全面佔領你的聽覺
如果年輪是烙印在樹木身上的歲月痕跡
指紋就是我們情感的刻痕變化而成的專屬密碼
楊丞琳為自己第十張個人專輯做了一個回望過去、縱情現在的總結
楊丞琳 [年輪說]--「那些時間沒說完的,就用時間留下的痕跡,慢慢複習。」
#金曲獎認證最強陣容
#陳建騏X柯貴民X小安 X李榮浩
#吳青峰/姚謙/徐若瑄/李格弟/小寒/伍家輝/都智文/彭學斌/藍小邪/張簡君偉/NoName余荃斌/佳旺
介紹楊丞琳的新專輯一定要從音樂開始,因為這些音樂造就了2016年的她,造就了許多成長與突破。歷時兩年,精挑細選,終於完成楊丞琳第十張音樂作品【年輪說】。專輯製作過程裡,面臨了不斷地推翻與重建,從旋律不斷試唱、文字精雕細琢、編曲音色的細心修正到製作的聆聽感受,丞琳都用百分之百的心力投入參與。從一開始,大家就希望每一首歌,都能夠帶給所有人最大的”共鳴”。所以除了從丞琳的個人經歷出發之外,更希望能讓大家聽到這些歌可以感同身受的部份,寫出並唱出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的故事。一直以來擁有很多身份的丞琳,生活與工作裡的每個角色她都能夠做得非常稱職,而相隔兩年再度發行音樂專輯,對她來說反而是更重責大任的演藝歷程。
新作【年輪說】專輯,丞琳與幾位製作人共同完成,首次合作的陳建騏交出帶有Fusion氣味的概念歌曲〔年輪說〕、表現女人在感情上倔強、裝大方的[與我無關]、靈巧呢喃感的[愛唷]、描寫獨處的你如何瀟灑並輕鬆面對愛情的[點一盞無聊的小夜燈]以及充滿張力及戲劇感,並且如詩如畫的[想睡的戀人噢]都擦出許多音樂火花!丞琳每首歌曲的聲音表情變化層次豐富,絲絲入扣。而再次合作的小安老師則是把[現代之形象]做得充滿律動感,並且把言語的尖銳表達地非常精準;同樣再度攜手合作的柯貴民老師依舊發掘了丞琳聲音裡最感人的部份,不論是[單]的遺憾和孤寂,或是[相愛的方法]呈現了對過往情感層面的總結,都讓人揪心萬分。
同樣也是全新合作的李榮浩則是能夠把歌曲賦予全新生命,擔任製作人的[我們]記錄了友情和不離不棄的重要,另一首由他親自詞曲創作的[觀眾]則是讓丞琳站在歌手的角度唱出每個藝人談戀愛面臨的難處,是一首唱給每個藝人聽的一首歌曲,當然也讓聆聽者能夠從不同視角再次檢視感情的難易,兩首歌都讓大家很驚喜!
與其用「蛻變」或「突破」這樣的字眼形容丞琳和丞琳的新作品,不如想著這一路以來她經歷過的與成長後的,現在的她豐盛而充滿韌度,對一切想法也更充滿彈性而理性感性兼具,任何聆聽者也必定都能在專輯裡找到自己的棲身之處,一同細數感受。
楊丞琳營造 秋天的味道
從髮色造型 到攝影創意 打造秋天的浪漫
由於這次【年輪說】專輯是以時間為主題,而專輯發行將進入秋天,於是「秋」成為這次企劃的主要概念。秋天是一個溫暖卻又帶點惆悵的顏色,所以造型團隊選擇讓丞琳的髮色以淺紫色為基底,蓋上一層淺灰色,淺灰色讓一切變化出帶點惆悵的味道。丞琳為了染出大家心目中的顏色,第一次在髮廊待了超過10個小時,光是去色的流程就走了三次讓丞琳頭皮發麻,微刺的感覺讓頭皮敏感的她開始起紅疹,但大家看在丞琳遭受磨難只為了達成大家的期待,心裡都很捨不得。去完髮色之後還有兩次的染劑上色,只為了讓髮色從頭頂到髮尾有不同的漸層感。終於10個小時後,讓丞琳滿意的點點頭。這個特殊的髮色就像被蓋上一層霧的薰衣草,而從這個充滿浪漫想像空間的髮色開始,楊丞琳即將訴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故事的開始,是一面霧玻璃前,楊丞琳靜默卻又欲言又止的表情。你觸碰不到她,只能靜靜聽她說,感受她的內斂。這是攝影師陳明聖給楊丞琳的第一Shot
,第二Shot是指紋迷宮裡被紅線纏繞身軀表現糾結情緒;丞琳用肢體語言表現困綁的情感,代表著每個沉溺於回憶無法自拔的你我。時間再繼續走下去,丞琳的第三Shot來到面對每段關係結束後,重新審視自己的那個Moment,這時鏡頭裡抓到的情緒是平靜、淡然與回首,每一個楊丞琳都十足戲感,內斂卻饒富女人味。攝影師用鏡頭一層一層解剖楊丞琳,最後一個Shot是突破走出迷網的楊丞琳;代表了自信與釋懷,攝影師準備了一張白色背景紙,讓丞琳自己親自撕開紙面,從一個小洞開始透視丞琳的局部:嘴唇、眼睛、耳朵、手臂、上身、腿、一直到全身,鏡頭慢慢放大至全身,楊丞琳也從一個小洞慢慢的撕裂出空間,一直到突破整張白紙,可說是平面攝影鏡頭前的一鏡到底,不能重來。丞琳非常欣賞陳明聖對鏡頭的掌控,每個Catch Moment都精準的抓到丞琳情緒張力,不愧跟丞琳合作過無數廣告與雜誌封面拍攝,他跟丞琳的默契已經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丞琳也非常期待這次拍攝工作出來的成果,因為這一層一層的攝影內容一共拍攝了兩天,所有場景細節都是經過Setting,尤其是八個立體指紋道具,光製作就花了一個禮拜,而把這麼大的道具運送到攝影棚,也讓攝影師傷了一番腦筋。
除了主題拍攝之外,預購贈品拍攝也是一大亮點,其中一組預購贈品拍立得寫真,丞琳特別換上生活感的服裝;一件白色罩衫搭上吊帶長褲裙,好像回到剛出道時的小女生樣,任由攝影師捕捉生活感的動態,丞琳走出戶外燦爛的笑容,就好像看到你記憶中熟悉的那個爽朗的小女生剛出道的樣子。丞琳主動提出願意在每張拍立得上搭配自己的手寫字跟文案,她把自己出道的作品搭配十張拍立得畫面寫出一段感性文字,別具意義。另一組預購明信片贈品拍攝則是以呈現丞琳內心狀態的拍攝主題,丞琳批上10公尺長的燈泡,讓燈泡隨意纏繞在身上、手上、頭髮上,那些微弱的小燈光細膩的映照出她臉上的表情,像是想被看穿又小心翼翼的星星,令人想要疼惜她。由於拍立得上已經留下她的手寫文字,這組明信片也非常特別的留下專屬於她個人的十個小祕密,絕對私密從未曝光,等你探索!
這就是屬於楊丞琳秋天味道的專輯;秋天的故事是一層一層的神秘感,等待你去揭開,混雜了許多惆悵、迷惘、困惑的思緒,也是心裡最濃、最容易被輕輕撩起記憶,只要一陣熟悉的微涼劃過皮膚,或一片蕭瑟的落葉當頭,就能喚醒內心深處的那份感動。這就是【年輪說】這張專輯的味道,丞琳想要營造的是一杯秋涼餘韻下品味一杯手沖咖啡般,整張專輯從第一首歌到最後一首歌,像喝咖啡的人從選豆、磨豆、沸騰的水蒸氣、一圈一圈畫開的手勢、一陣陣香味撲鼻、從第一口淺嚐,到最後一口回甘,每一個過程都是享受,每一首歌都值得細細品味。
年輪說 MV 唯美登場 三鏡頭營造過去現在與未來
大型指紋改造迷宮 楊丞琳走不出來
360 VR 搶先曝光
為了表現年輪就是專屬於每個人情感的指紋這個意涵,導演陳映之特別在棚內搭設了一個大型指紋,讓楊丞琳表現出回憶一段過往走不出過去的情緒,丞琳在指紋裡優雅穿梭,但當導演喊Cut時,只見她一溜煙不見人影,再出現時已是場景的另一頭。發現工作人員找不到她時,她對大家說:「在裡面超暈的,我一度以為自己就要走不出來了!」,她要所有工作人員都去試走看看,證明不是只有她會在裡面迷路,才發現,原來導演很用心的在營造迷宮與指紋紋路的感覺,甚至有些轉彎的地方刻意縮小距離,營造出壓迫的恐懼感,難怪丞琳在迷宮裡走著走著打從心裡恐懼了起來,再加上拍攝MV時剛好遇上農曆七月,只有她一個人必須在鏡頭前表演,穿梭在白牆裡,忍不住有一種鬼打牆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曲的拍攝導演一共用了三種特殊的鏡頭,營造不同的視覺角度,第一種是營造塵封於過去的360度VR鏡頭,丞琳必須自己圍繞著VR鏡頭走360度,以繞場式的走位法拍攝。第二顆是代表現在的魚眼鏡頭,魚眼象徵著現在的楊丞琳視角,回望過去發生的一切,好像眼睜睜的看著過去的自己發生一切選擇卻又無能為力改變。第三種鏡頭代表的是未來,導演特別安排可以拍攝到指紋全景的空拍機,綜觀全景,並在影片上後製讓指紋繼續生長,象徵每個人的未來都會因為此刻的一個動念全盤改變,而指紋也繼續延伸,代表著未來依然是有希望的。
當然為了讓歌迷第一手體驗丞琳拍MV的感覺,唱片公司決定讓360VR成為第一波前導影片,先進入丞琳的視角,跟她一起進入故事的開始。
歌曲介紹
1.年輪說 詞:吳青峰 曲:鄭宇界 編曲:張晁毓
「經歷這個你,活成這個我,細數自己。」
丞琳和陳建騏的首度合作,青峰無懈可擊的文字,細數了這些年來的經歷。編曲上從鋼琴鋪陳入歌,鼓聲輕巧跟隨,管弦樂像是把畫面灑滿的顏料,繽紛而渲染,木管貫穿其中,充滿情感卻又不俗艷的音色非常符合年輪說這首歌的樸實感。演唱上丞琳和緩卻堅定的口氣,也讓回憶這件事,變得優雅而充滿笑容,同時也把曾經的沉迷和遲疑、掙扎和警訊,都用最釋然的方式細數。我們可能會遇到一個在生命裡很重要但卻讓當時的生命非常辛苦的人,而未來的某一天又因為另一個更重要的而覆蓋了痛楚。從一往後數是為了那個重要的『你』;從十數到萬則是為了更好的『我』;那個『他』,也才終究能交給那些未到來的未來。
製作人陳建騏說:他感受到楊丞琳真摯溫柔地用聲音細數成長……,精緻又保有屬於她自己的風格。
當然,也不是每個記憶中的人事物都能事過卻如新,那些時間沒說完的,就用時間留下的痕跡,慢慢複習。
2. 單 詞:小寒 曲:No Name余荃斌 編曲:Martin Tang
「單身世界依然運轉。」
這首歌的故事源自於丞琳的想法,受到影集劇情的啟發,進而想要討論「我們」和「我」的差異。感情是這樣的,熱烈時總是一起完成很多事情,那時的「我們」,可以一起旅行,一起經營生活,一起擁有很多很多。分開了之後,又得面對單獨的「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往返從家裡到公司的路線,一個人睡在床的其中一邊。即使困惑,世界仍然運轉,不經歷過,也不會清楚自己原來已有過多少委屈。有了這個故事之後,加上Martin Tang極富都會孤寂感的編曲,讓聽者像是經歷被曾經孤單的回憶包裹後,又一層層化繭成蝶的過程。
3. 與我無關 詞:饒彗冰 曲:佳旺 編曲:游政豪
「你說的笑話,我不欣賞,或許,她會喜歡。」
收歌初期就已決定使用的歌曲,加上過去也有許多優秀的抒情作品收錄在丞琳的專輯中,這次的「與我無關」則是一種情感的反芻,戀愛的平衡總是讓比較愛的那一方多有計較,即使分開了,比較快得到幸福的對方,讓自己的痛又更痛了。旋律層層疊疊,到最後終於爆發的酸楚,句句紮實呈現。
其實,用心愛過的我們,真的沒那麼大方。
4. 我們 詞:藍小邪 曲:張簡君偉 編曲:李榮浩
「遇過那麼多路口,還好每次走散都重逢。」
本來這首歌曲的demo是一首青春歡快的歌曲,但因為丞琳非常喜歡這首歌曲的旋律,特別請製作人保留此旋律但將歌曲改為講述友誼、帶有態度的風格。雖然歌曲風格最後跟原來的demo迥異,但丞琳獨具慧眼的挑選下,讓歌曲重獲新生。
這首歌,丞琳想要唱給自己身邊陪伴過她的每個人,一路以來,有夢,也辛苦過;有笑,也糾結過。其實每個人面對生活,面對未來,都會難免有來來去去的過客,留下來的,也不用多說,或許幾個字,一個眼神就懂。編曲中的吉他與丞琳的聲線互相交錯,除了溫暖更多了幾分堅定,一氣呵成。
5. 相愛的方法 詞:姚謙 曲:彭學斌@口袋音樂 編曲:Martin Tang
「也許愛的方法,就是學習,疼痛時才打開的窗。」
釋懷難,反省更難。以前不懂的事情,回想起來其實都會感覺自己有點傻氣,或是在暗地裏跟自己說,要是當時不要那樣就好了,能夠這樣思考,至少都還能微笑以對,事過境遷懂了,也不算遲。感情更是,需要領悟與學習,才能加速傷口的癒合。製作人柯貴民在作品裡發掘了丞琳溫暖的敘事口氣,不慍不火。
6. 現代之形象 詞:吳青峰 曲:都智文@眾匠音樂 編曲:小毛@輕鬆玩
「聽來聽去剩我本人還沒聽過。」
demo原本是一首舞曲,但丞琳建議改編成一首有律動性的輕搖滾風格,並邀請青峰執筆以時下現象為主題,描寫當人與人之間都是透過媒體或網路平台互相認識時,誰又真的能了解誰?
身邊的流言蜚語,常常影響了自己的生活狀態,但擁有情緒的我們,又怎麼可能不動如山呢?即使是事實,經過了幾個人的耳朵和嘴巴也會變得驚悚,無辜的是自己單純的心,早就被看做污染的源頭了。青峰精準的歌詞形容和丞琳貼切的表達,加上鼓點和整首歌曲清楚的律動,唸唱出無奈的心情。
既然如此,不如就隨你們說吧。
7. 觀眾 詞、曲:李榮浩 編曲:李榮浩
「可能你只是我的一個觀眾,被一個兩個三個角色帶走。」
想得到和能得到,往往不是同一件事。我們在生活裡為了獲得而扮演,希望能夠快樂地讓人稱羨;在感情裡為了被愛而扮演,有時假裝疏離,有時卻被反作用力拉得心神不寧。以為已經結束的故事,卻在自己不停變換角色的過程裡反反覆覆,劇情也變得錯綜複雜。想當觀眾,卻入戲太深,總是當局者迷。擅長多種曲風的李榮浩也交出句句動聽的旋律,從DEMO開始就讓大家非常期待成品,並且也讓丞琳的作品更具獨特風貌。
8. 愛唷 詞:吳以健 曲:羅憶詩 編曲:張晁毓
「就這樣心應愛合。」
既然會感覺戀愛的痛,必定是因為它總是甜得那麼迷人。最快樂的時刻,往往都是那個最單純享受一切的時候,全然地擁有你,感受兩個人共同的呼吸、心跳和想法。以鋼琴做為整首歌的節拍主軸,間奏的弦樂四重奏更強調了心跳加速的悸動,丞琳除了演唱到位,合聲的演繹也相當精采,值得反覆回味。
9. 點一盞無聊的小夜燈 詞:徐若瑄 曲:伍家輝 編曲:陳君豪
「眼紅了,拿微笑安慰。」
當所有的敘述裡,看不到「你」、「我」、「他」三個字的時候,又會用什麼角度來理解這個事實上是第一人稱的故事呢?從一開始,丞琳就想要表達一種「狀態」,不特別針對什麼,反而很多看似嚴重的事情在那當下好像也無傷大雅,點起那盞燈,也就像有人陪伴了。整首歌像是疲累了一天回到家,跟自己相處的情境描述,電吉他的點綴像是情緒的起落,時高時低,時長時短,但終究會跟著深夜,跟著即將歇息的情緒熄滅了。
10. 想睡的戀人噢 詞:李格弟 曲:陳建騏 編曲:陳建騏
「睡著後暫時的別離,已經讓你們夢見,已經讓你們開始想念。」
以詩入歌,李格弟老師用睡眠和愛情做比喻,搭配陳建騏饒富畫面的旋律,讓整張專輯以非常優雅的方式收尾。當初製作人建騏拿到這個歌詞,推薦給公司,而從未嘗試過這樣作品的丞琳也躍躍欲試,果然成就了一個不同氣氛的全新創作。許多氣音和語氣都像是讓人看了入迷的女主角建造了充滿毛邊的畫面,彷彿夢境,將要清晰時卻又驚醒,隨後又安靜地沉睡。編曲的電子節拍像是心跳聲一般地存在,弦樂也美不勝收,是戀人的絮語呢喃。
2021年8月3日 听过
将爱情里的大道理用更细腻和文艺的方式唱出来,听着不算太累,又不时可以带来些小感悟。套用锚声的话说,我是沉浸在女伶芭乐里出不来了。后半张未免太沉闷了些,可似乎长大了工作了的都市里的人,也丧失俏皮和灵动了。
2016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8.5 (156 个评分) 魏如萱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0日 出版发行: (P) 2019 Mr. Wing Creative
時間 是一半的 有自己也混合著他人
生活 是一半的 是現實也摻雜想望的
當生活已經歇斯底里 倏地掀開時間的皺褶剝開身體
藏著的那些 摯愛的 沈迷的 瘋狂的 優雅的多愁善感
我知道這就是你 那個好久不見的我自己
魏如萱 暌違三年 第六張個人專輯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是不安也是溫暖 是脆弱也是陽光
對望日夜的呼喚
我想要遠走 卻從未走遠
當世界不是只有自己
卻更渴望_找到自己的模樣
從華麗張狂為自己逃跑的『末路狂花』到失序受困逐漸找回自我的生活調適
關於那些被擱著的美好 都在這裡了!
2016年魏如萱發行第五張個人專輯【末路狂花】,以『狂』激活對音樂的想像,帶著覺醒為自己逃亡打破框架。由waa詞曲創作的歌曲《你啊你啊》,更在YouTube累積超過1,486萬點閱次數,成為2016 HitFM年度百大單曲。專輯更拿下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16年度十大專輯、HitFM年度十大專輯,入圍第28屆金曲獎《年度專輯獎》、《最佳國語專輯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歌曲《你啊你啊》)等五項大獎,《雪女》音樂錄影帶入圍第29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拿下2017 Hito流行音樂獎《Hito唱作女聲》。
從創作歌手、演員、電台DJ,到現在成為新手媽媽,在多重身分的考驗下,看似混亂失序的新生活,害怕無法再創作的焦慮,原來更多的恐慌都是來自於『愛』。少了和自己獨處寫歌的時間,睡眠變短了卻規律了,新專輯便是包裹著藏在生活裡的各種選擇,而當她想起還能夠唱歌創作的時候,依舊雀躍,依舊興奮,依舊迷人。
專輯概念來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同名篇章
無論時間的塵有多厚 終將被光照亮 找到存在的理由
專輯概念最初來自於安徒生童話故事集中的同名篇章【藏著並不等於遺忘】,以三個短篇故事,講述在不同時間的流轉下,而引發的轉折與希望、記憶與愛。有些事也許被記下了,也許被人忘掉了,但有的只是隱藏在心的深處,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首波歌曲《恐慌症》推翻既定印象 Bye bye媽味 一起迎接睡眠恐慌症
手機低電量焦慮、瀏海不齊焦慮、截稿日焦慮、睡不著好焦慮……尖叫狂喜,低吼失控,生活就是一連串的恐慌焦慮,微小的細節也能放大恐懼。面對情感,我們都有不得不的選擇,選擇隱藏或者不,都不會因為有了另一個身份就忘了自己,只是暫時藏起來了而已。即便成為了『母親』,也能是『歌手』,面對恐慌,原來我們都有!
首度與視覺藝術家登曼波、三金典禮視覺總監及金獎設計師方序中合作
以濃烈色彩營造絕對恐慌不安氛圍 打造看見/看不見視覺設計
與『視覺藝術家』登曼波首度合作,跳脫日常打造如夢似幻超現實空間場景,在充滿想像的視覺構圖裡,以濃烈色彩攪拌各式情感;力邀好友設計師方序中操刀專輯設計,以『躲起來的字』為主軸,找尋藏在圖文裡各種片段的waa。
魏如萱攜手音樂靈魂伴侶
韓立康 / 葛大為 / 黃韻玲 / 陳建騏 / 林以樂(斑斑)
李焯雄 / 李格弟 / 李睿哲 / 呂康惟 / 何山 / 伍家輝
打造新專輯10+1首詞*曲*詩句
掀開那些被藏著的自我 用音樂治療不安克服恐懼
選擇也許不在當下 而是在成為了之後
只要還能夠選擇的生活 都能成為美好

首波單曲《恐慌症》——解開靈魂 驚豔推薦——
〔藏著失序焦慮的自我〕
由深具個人色彩的新銳音樂人呂康惟創作,
在篇幅不長的簡短詞句裡,充滿自溺又尖銳的自我呢喃,
加上waa譜寫的短詩《晚間愛人》,以獨特的唸唱方式,
勾勒出一個像是層層夢境、充滿失序焦慮的空間,
讓人窒息無法逃脫。
第2波《Ophelia》——為愛瘋狂 熾烈推薦——
〔藏著愛情的真摯、瘋狂與悲哀〕
那個深陷愛情的溫柔女性,因為被拋棄背叛,
因而精神錯亂失足落水的悲劇角色,成為了『為愛瘋狂』的代名詞。
由魏如萱譜曲,李格弟填詞,加入詩人夏宇的短詩在詞句裡,
夏宇以親自獻聲唸詩的方式,為歌曲更增添了畫面感的戲劇張力。
第3波《彼個所在》——當人來人往 我最想念的還是你 想念推薦——
〔藏著我很想很想你〕
一首歌唱進了四種語言(閩南語、廣東話、英語、華語),
但要說的都是同一句話,就是「我想你」。

距離上一張專輯《末路狂花》三年後,魏如萱這位「新手媽媽」於2019年推出第六張新作《藏著並不等於遺忘》,試圖在初為人母、生活陷入歇斯底里的忙碌之時,尋回那些藏在内心深處,但從未被遗忘的自我。

一路走來,魏如萱的人生路總是精彩而多元。身兼多職的她,除了曾是雙人組合自然捲的主唱之外,在2007年起,更以個人身份開始發行專輯,並多次入圍金曲獎;同時,她也是一名電台主持、影視劇和音樂劇演員,活躍在各個領域之中,恣意揮灑才華。直到她升格為母親後,這種「多重身份」的人生,迎來了全新衝擊與挑戰:害怕無法再創作,以及逐漸迷失自我的多方夾擊,讓魏如萱帶著焦慮感,催生出這張新專輯。
她從現代生活恐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掙扎,唱到愛情故事。或許是因母親身份,相比從前,魏如萱更加沉穩,溫情的情感流露其中,更有像〈兒歌》、〈陪著你〉這樣以溫情青寫的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專輯名《藏著並不等於遺忘》,源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同名篇章,描述三位女子在不同時空之下,那些不為人知的希望和愛,其實一直都只是潛藏在內心一隅,並不代表遺忘。魏如萱也試圖透過音樂,尋找內心的真我:〈恐慌症〉以縹緲的唱腔與口白,表達無處安放的焦慮;〈Ophelia〉搭配夏宇的哈詩,描述《哈姆雷特》中的悲劇女子。她再次回到當年那個引經據典的文藝青年模樣——為電影末路狂花著迷、為雕刻家賈刻梅蒂寫歌———步步拾回過去那優雅和多愁善感的一面,印證了她如何在忙碌中透過音樂「找回」自己。

慢慢從母親身份做回創作歌手的她,依舊如以往一樣雀躍、充滿能量。攜手黃韻玲、陳建騏等優秀音樂人幕後製作,以及葛大為、夏宇的填詞,更讓整張專輯增添了一股戲劇張力。對魏如萱而言,《藏著並不等於遺忘》並不旨在呈現為人母的輕柔面,而是她口中「當媽媽後依然也可以很酷」、找回自我的最佳證明。
2021年6月6日 听过
每首歌拎出来都蛮好听,可整张专辑听下来让人觉得好杂乱,至少这个专辑名字究竟什么意思?
2019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心里学 豆瓣
8.4 (147 个评分) 徐佳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27日 出版发行: 亚神
言不由衷的,往往藏著肺腑之言。
2017 徐佳瑩 首波推薦單曲《言不由衷》
徐佳瑩 第五張全新專輯 《心裡學》
2017.12.27 壓軸發行
//頂尖製作陣容 陳建騏+陳君豪+Starr Chen 聯名精釀
//10首探入內心、誠懇新作+1首特別收錄『是日救星』巡迴演唱會同名主題曲
醞釀三年,睽違三年,完封1288日的引頸期盼
全新專輯『心裡學』一張探入內心的誠懇覺醒之作

2014年發行前作【尋人啟事】後,徐佳瑩在穿梭忙碌於繁複宣傳活動、電視節目與個人巡迴演唱會之中,事業觸角也積極探向各類型態的舞台演出與合作邀約。不安現狀勇於突破的徐佳瑩,於2016年選擇征戰另一層次、不同類型的表演,受邀參加『我是歌手4』歌唱競賽節目。歷經次次衝鋒陷陣與極限挑戰,一個美麗發光的轉捩點,為她的音樂人生譜寫下一篇嶄新樂章,隨之而來的榮耀與佳績急速累進,徐佳瑩頓時盛名在望關注倍增。她這樣形容當時心境:「那段期間像是做了一場非常奇幻卻逼近真實的夢,宛如坐了一趟雲霄飛車,不斷不斷地盤旋起伏、時而緩慢抽高時而急速墜落,幾度想放棄逃離,又好強地想奮力一搏,夢境過程很刺激卻也相對地煎熬。」經過此回震撼教育的強烈洗禮,苦甜交揉,歡呼摻雜著淚水,終於徐佳瑩贏下漂亮一戰,也讓她在創作人與表演者身份之間取得了完美的轉移,更成功地寫下音樂人全才形象。
全新專輯【心裡學】概念源起
2017年是徐佳瑩放養喘息的一年,潛藏靜默時日,暫緩創作遠離音樂,刻意淨心清空,將自己置放在培養皿中,觀察自己等待養成。或許血液裡浮游著躁動的創作基因,或許體悟了音樂是最根本的療癒,徐佳瑩明白了一件事:「如果不往自己心裡翻找答案的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某些部分已經壞了或病了。」轉念之間,徐佳瑩重回創作,信仰音樂,透徹之後的她說:「我想藉由專輯製作的過程試問自己內心,不是訴求現在的自己好或不好,而是這產生的過程就是一個逼著往心裡『意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喚起自己『誠實』的覺醒過程。」
面對人生、面對生活,關於愛與被愛這些人生難題,我們的內心世界都有著一個繁複交疊的思緒網絡不斷地迫使我們思考這些事情,「大家都各自擁抱著屬於自己的難題,終其一身我們就是得持續解題,解人生的題,沒有條理的題目。」如同歌詞提及:〝本來就各自活著病著/沒有要各自療癒什麼/只是基於我所認知的/該誠實到最後一刻〞,每一個人的內心也都有一個允許自溺的場域,排練著專屬一人的獨幕劇,有開心狂放的情節,也有抑鬱闇黑的場景,其實,我們也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逼著自己往內心裡意識,喚起覺醒。這首歌創作於三年前,每當低潮困惑或是徬徨無助時,徐佳瑩總是會反覆聆聽《心裡學》,每聽一次就能獲得被撫慰的療癒感,而徐佳瑩也常常會依據當時心境再重新斟酌文字,毫無保留地將當下思緒灌注詞意裡,她說:『這是一首寫了三年的歌』。終於在專輯製作後期,徐佳瑩幾度琢磨、修改,交出了這一首最貼近她心裡狀態的代表作,而《心裡學》講述的意涵也成了貫穿整張專輯的核心概念。
全新專輯【心裡學】專輯製作
陳建騏+陳君豪+Starr Chen〈三陳〉金曲陣容 聯名精釀 年度壓軸深刻之作
11首探入內心、真實創作單曲
作品籌劃過程,徐佳瑩從選曲、編曲、製作、混音全程參與,注入此階段的音樂意志,更展現對音樂的自主性與掌控性。【心裡學】幕後團隊網羅了頂尖音樂人陳建騏、陳君豪、Starr Chen,聯袂打造徐佳瑩不同以往、氣質獨特的音樂樣貌。在三位風格獨具的製作人引領之下,收錄的11首誠懇單曲,創作起源來自於對生活的觀察、對情感的領悟、對成長的釋懷,以及對人生的透澈,音樂型態則遊走於抒情/搖滾/EDM/Trip Hop/Disco-Funk/R&B/Jazz- Soul等等營造了多元豐富的音樂風格。【心裡學】顯現了徐佳瑩沈穩張狂與純摯闇黑的特質,卻不失細膩溫暖,除了是一張探入內心的作品,也是一張側寫紀錄徐佳瑩破格蛻變的概念專輯。
首波推薦單曲 《言不由衷》
徐佳瑩X艾怡良 新世代創作女聲首次合作
是專輯中很早決定收錄,卻是最難以錄製的的歌曲。
徐佳瑩初聽Demo,旋即被淡然感傷的旋律與洗練的歌詞給打動,情緒激昂無法忘懷,當時的她處於人生茫然徬徨之際,乍然出現的《言不由衷》觸動了她纖細敏感內心,彷彿所有一切晦澀難解的頓塞暫時得到了舒緩,也讓她感受到徹底被包容的溫暖感,也成了徐佳瑩日後思緒紊亂或是困頓卡關時,必聽的療癒歌曲。正因為這首歌的力量如此強勁深刻,『能不能把這首歌詮釋的好?』反倒成了她最大心魔,遲遲無法進入錄音室完成錄製,就怕難以唱出這首歌該有的氣味,無法撫慰人心。
直到專輯製作中段,徐佳瑩終於進錄音室完成了這首歌,她期望自己的聲音也能帶給大家相同的感動。『這是我反覆聆聽不斷用來對自己喊話的歌曲,像是進行一場又一場的實驗後得到了真實的驗證。希望能夠療癒我的歌,也能療癒每一個人。』
若無其事的痛最痛
言不由衷的,往往都藏著肺腑之言
《言不由衷》講述了對所愛之人給予的祝願,這是得歷經刻骨銘心之痛方能獻出最誠摯的祝福。對徐佳瑩來說,愛的人不單只有對方,也包括自己,與自己對話,為自己鼓舞。錄製時,徐佳瑩花了很多時間來揣摩歌曲意境,也不停推敲演唱的口氣,這也是她少有沈穩內斂的演唱方式。正式錄製時開口第一句“言不由衷”毫無預警湧生的情緒讓她瞬間潰堤。製作人陳建騏以緩慢漸進的氣韻鋪陳開場,讓徐佳瑩不用聲嘶力竭,以平和緩靜口氣的唱出第一句,直入整首歌最美的意境。整首曲勢以深沈誠懇的情緒勾勒,環繞著飄忽迷離合成器聲響,搭襯磅礴大器的弦樂,烘托了專輯開場曲《言不由衷》極其簡致意味深長的境地。
《言不由衷》耗資500萬,打造極簡遼闊MV視覺

音樂MV由知名視覺導演比爾賈執掌。歌曲基調極具電影格局與空間感瀰漫的《言不由衷》,為了呈現首波單曲磅礡大器的氛圍,在遍尋海內外多方場景後最終定案,導演比爾賈拉拔大隊人馬遠赴日本,前往以冬季雪景聞名的長野縣松本北阿爾卑斯山地區進行拍攝。這也是徐佳瑩首次到海外進行專輯視覺工作,興奮期待之情溢於言表。
MV情境設定徐佳瑩「在天地之間孤身,在蒼涼之地與自己對話」,為了打造寬廣無邊、一望無際的視覺遼闊感,捕捉最完美的自然景緻,比爾賈導演領軍一行人攀登至標高2000公尺的山區進行拍攝。當時正值颱風肆虐,天候嚴峻詭變,所有人心懷忐忑,只能坐等山區小屋,靜待風雪趨緩停歇。經過多時等待,終於啟程。在嚴寒溼冷接近0度低溫下,徐佳瑩夥同所有工作人員一起健行,徒步一小時後抵達拍攝地點。山路積雪滿佈下近乎寸步難行,儘管路途艱辛,但在跋山涉水攀登高地後,放眼望去一整片白雪皚皚雄偉壯麗的浩然景色,徐佳瑩頓時忘卻體力上的勞頓,讚嘆的景緻更讓她無法言喻。
敬業的她依據導演設定身著單衣在寒冷雪地中進行拍攝。導演數度要求徐佳瑩在一人廣大無際遍野裡盡情奔跑、用力吶喊。過程中她被大自然群山繚繞穹蒼雪景的景色包圍著,想到之前坐困低潮、無以翻轉的自己,在溼冷低溫與嚴峻高山的環抱下,她體悟了人性的虛弱與黑暗,面對人的渺小與細微,幾度激昂情緒崩盤,透過此次經驗,也真正地領受到《言不由衷》的深切意境,徐佳瑩全然投入真情演出,也終於完成了這支MV的極限拍攝。
「言不由衷的,往往藏著肺腑之言。」這是徐佳瑩在2017年末之際,推出的深刻之作,希望傳達溫暖、正面的能量,給每一個需要療癒渴望擁抱的你。
醞釀三年,睽違三年,完封1288日的引頸期盼
徐佳瑩 首波推薦單曲《言不由衷》
第五張全新專輯 《心裡學》
2017.12.27 壓軸發行
2018年1月22日 听过
虽然每首都很好听,可总觉得差点火候。更喜欢快歌。
由四星改为五星,越听越喜欢。
2017 台湾 女声 徐佳莹 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