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马戏团 (192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The Circus
8.9 (158 个评分) 导演: 查理·卓别林 演员: 阿尔·欧内斯特·加西亚 / 梅尔纳·肯尼迪
其它标题: 서커스 / サーカス
马戏团的表演因为呆板无趣而失去了观众,他们面临着破产和倒闭的危险,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救星”从天而降。流浪汉查理(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饰)在游园会中被卷入了一个小偷的圈套中,招来警察的追捕。他像无头的苍蝇一样钻进了正在演出的马戏团。舞台上,查理 躲避警察的各种肢体动作,被观众当成马戏团的表演,他们非常喜欢查理的“表演”,热烈地鼓掌来。马戏团老板想让查理留下来,帮助马戏团起死回生。虽然查理并不想以马戏团为生,但是走投无路的他为了维持生计也只好接受了老板的提议。很快,查理的喜剧表演天赋让他成为了马戏团的招牌演员。他爱上了善良柔弱的马戏团老板女儿,想尽办法取悦她,但是,老板的女儿真正爱上了的人却是走钢丝的男演员,为了成全所爱的人,伤心的查理默默地离开了喜欢他的观众。
2021年6月15日 看过
#siff24
善良、正义、优雅、幽默,那个戴礼帽,拄着拐杖,留着小胡子,一张小丑面孔,衣着从不合身的小个子男人,就是有那样迷人的品格。
他为了女孩留下来,他为了女孩离开,他为了女孩不顾生命走钢丝。送他们戒指、法院门口为他们的新婚庆祝,最后默默地离开,真的催泪。
卓别林,戏里戏外,为舞台而生。
1928 卓别林 喜剧 美国 默片
厄舍古厦的倒塌 (1928)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7.0 (28 个评分) 导演: 让·爱泼斯坦 演员: 让·德比古 / Marguerite Gance
其它标题: La chute de la maison usher / 于谢家的没落
根据埃德加·爱伦坡同名小说改编。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最着名的心理恐怖小说之一。主人公罗得瑞克的性格,他与妹妹玛德琳的关系,以及他活埋妹妹的动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小说全篇贯穿了大量的意识流描写,堪称心理小说中的精品。
罗德里克与年轻的妻子玛德莱娜生活在厄舍家族的古厦里,一位医生经常来这里看望体弱多病的玛德莱娜。如同厄舍家族的所有男人,罗德里克充满激情地为妻子画肖像。在这个过程中,玛德莱娜的健康每况愈下,好像她的灵魂逐渐转移到了肖像上。随着肖像的完成,玛德莱娜停止了呼吸。深深地爱着妻子的罗德里克相信妻子只是睡着了,拒绝将她埋葬,而是在孤独中等待她的归来。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终于看到妻子活着回到了自己身边。然后,他们一起飞向天空,看到身下的厄舍古厦在雷击引起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本片取材于美国着名小说家爱伦·坡的同名短篇小说,并且参照了他的其他两个短篇小说。坡的小说可以分为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两大类,《厄舍古厦的倒塌》属于前者。坡自称他的小说的特点在于“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机智扩大成嘲弄,把奇特变化为怪异和神秘”。影片《厄舍古厦的倒塌》通过非常的摄影角度、特写镜头、画面迭印、镜头移动等艺术技巧,较好地传达了原着的恐怖和神秘气氛。影片发行后虽然获得评论界的好评,但是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值得提及的是,路易斯·布努艾尔以助理的身份参加了这部影片的创作。本片导演让·爱普斯坦(1897—1953)是法国20年代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起初从事电影理论研究和影评写作,20年代初开始导演生涯,一生中创作过约30部影片。1924年,法国的印象派电影随着其创始人路易·德吕克的去世而宣告结束,爱普斯坦转而拍摄先锋派的新影片。萨杜尔语说,受表现主义影响,爱普斯坦拍摄的先锋派电影“专供那些光顾专门性的电影院的有高等文化修养的人士观看”。
笑面人 (1928) IMDb TMDB 维基数据 豆瓣
The Man Who Laughs
9.2 (24 个评分) 导演: Paul Leni 演员: Mary Philbin / 康拉德·维特
其它标题: 웃는 남자 / 笑ふ男
  主人公格温普兰是贵族后裔,从小落入人贩子之手,被毁容摧残,脸上始终像在怪笑。好心的江湖艺人于苏斯把他收为义子,并把格温普兰从雪地上救起的盲姑娘蒂也收养了下来。他们几个四海飘泊,靠卖艺为生。后来由于偶然的因素和英国政坛的需要,格温普兰得以重获爵位,但他拒绝了这一肮脏的恩赐,宁愿回到他的患难伙伴那里;这时蒂已身患重病。在盲姑娘离开人世后,格温普兰悲痛万分,投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