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豆瓣
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and the Men Who Made It 所属 作品: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作者: [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译者: 崔永禄 / 王忠和 商务印书馆 2010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是美国著名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初版于1948年。它通过对“代表美国政治情绪的主流”的十二位著名人物的评析,从思想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对美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政治传统作出新的解释,提出了美国历史“一致论”的学说。该书是研究美国政治史的必读之作。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9-10 19:07:19 @2021-11-13 01:46:25
历史 政治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 豆瓣
Hitlers Volksstaat: Raub, Rassenkrieg und nationaler Sozialismus 所属 作品: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
作者: [德] 格茨·阿利 译者: 刘青文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保持沉默。这种贿赂的代价由千百万欧洲人所承担,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被剥夺。本书揭示了全欧洲范围内的犹太人财产是怎样被征收、被变卖并进入纳粹德国国库以及普通士兵的腰包的。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7-14 12:41:11 @2021-11-13 01:43:06
历史 政治
暴力与反暴力 豆瓣
The Coming of the Terror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所属 作品: 暴力与反暴力
作者: [美]谭旋 译者: 黄丹璐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3
◎法国大革命中,为什么相当一部分称颂宽容、公平正义和人民主权的国民议会代表会选择恐怖统治?
◎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大革命为何会一步步走向恐怖的大众暴力?
◎除了全面考察法国城乡的社会状况,本书尤其关注大革命中的政治精英,不仅是精英阶层的政治行动,还有这些行动背后不断变化的心理动因,试图借此考察暴力政治文化的起源。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手稿和印刷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同时代的一系列信件和日记。在同类研究中,这并不多见。
纵观历史上的重要革命,很多都有恐怖时期,也都有对社会能够也必须革新的强烈信念,而这些信念很容易引向对反对者的敌视和打压。对所有的革命而言,那些利益和价值观念受到威胁的群体,都会成为反革命势力;对所有的革命而言,在无法避免的过渡时期,都会出现权力真空,也都会出现每一个权力 机构均受到质疑的时刻;对所有的革命而言,人民群众的影响足以将革命推向意料之外的轨道。另外,对所有的革命而言,也很可能都有执迷于揭穿阴谋、过度怀疑和缺乏信任的时期,都有充满不确定性以致难辨敌友,不知道谁是真正的革命者,谁是躲在革命誓言面具之下、披着羊皮的狼的时期。
事实上,结束一场革命很可能要难于开启一场革命。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13 19:36:54 @2021-11-13 01:41:01
政治 近代史
生产(第10辑) 豆瓣
作者: 汪民安 / 郭晓彦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 - 1
本辑专题是“迈向思辨实在论”。“思辨实在论”缘起于2007年4月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一次会议,与会者包括雷·布拉西耶、伊恩·汉密尔顿·格兰特、格拉汉姆·哈曼和昆汀·梅亚苏。“思辨实在论”从一开始就轻巧地摆出了某种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姿态,借此对抗后康德哲学的主流形式。本专题选入了2007年此次会议的相关讨论,以及上述几位学者的其他论文,还包括加百利·卡特林等人的反思。本辑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法国哲学新秀昆汀·梅亚苏,收录了其成名作《有限性之后》的第二章及其评论德勒兹、巴迪欧等人的文章,并收录了相关评论文章,借此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勾勒出梅亚苏思想的大致轮廓。“访谈”栏目中收录了格拉汉姆·哈曼与昆汀·梅亚苏的对谈,此外还收录了德勒兹1981年的一个访谈。“文献”栏目收录了德勒兹的一篇早期论文。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增进国内读者对当代大陆哲学动态以及相关学术思想的了解。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2-01 08:53:50 @2021-11-13 01:31:37
哲学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