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望春风 豆瓣
8.0 (60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译林出版社 2016 - 6
1958—2007,微缩五十年时代变迁,演绎幽微处世情人性。“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陆智昌倾情担纲设计。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
儒里赵村,江南一座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号称祖先是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在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浩劫岁月中维持完整,时代变迁中悄然离析。小说刻写家乡的村庄逐渐衍变的复杂过程,通过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的遭际变化,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并展现它可能的未来。
2016年12月30日 已读
读的豆瓣电子版。感觉经济改革虽然也似革命搅的人原来的生活翻天覆地,可是丧失了理想的纯真也就失去了美,读起来就显得没味道。
中国文学 乡村 小说 文学 生活
Peasants without the Party 豆瓣
作者: Lucien Bianco Routledge 2001 - 6
Exploring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and contested regions of the world, this series includes works o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 leading specialist on China's twentieth century peasant resistance reexamines, in bold and original ways, the question: Was the Chinese peasantry a revolutionary force? Where most scholarly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Communist-led peasant movements, Bianco's story is one of peasant thought and action largely unmediated by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This volume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en peasant-based conflict, ranging from tax and food protests to secret society conflicts, opium struggles, inter-communal conflicts, and tenant protests over rent, was central to nationwide revolutionary processes.
吾民无地 豆瓣
作者: 文贯中 东方出版社 2014 - 7
本书谈论中国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经济/社会话题——新型城镇化。开篇直指中国城市化的“畸形发展”现状:对农村地区“化地不化人”;城市自我现代化,接受外来人口提供的劳力,但决绝他们的进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贫富差距日益加深等现实问题。而后,作者提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双重扭曲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改变本是权宜之计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废除桎梏农村人口发展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排除农村人口遭到的歧视。最终,中国应尊重全球普遍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借鉴“老浦西”模式,发展内生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和制度的三方面转型成功。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豆瓣
9.2 (24 个评分) 作者: 费孝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5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当前的世界人,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生育制度是个新名词,因之我得先说明一下这名词的意思。
基层政权 豆瓣
作者: 张静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以政治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视角,讨论中国乡村社会的权力分布、角色性质及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并用此解释乡村冲突的结构来源和政治后果:一方面,基层权威道德的、管辖的合法性下降,以其为中心的社会整合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其离间社会和国家之联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一研究意在质疑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用“国家政权建设”解释中国基层秩序的理论框架。
2014年4月27日 已读
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层政权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学习了新的视角。经验研究的问题意识也很赞,和国家政权建设的概念相契合。受用!结构—制度的分析方法也好,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也罢,还是要看问题意识而定,各有千秋。
乡村 政治社会学
苏南农村的社会支持与社会保障体系 豆瓣
作者: 陆绯云 2011
本书通过对中国苏南农村地区一个村落的农民生活的实地研究,以1949年与1979年这两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为界,以了解在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所有制向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转移的过程中,农民是如何采取应变的办法,来重建与完善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供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试
2013年5月7日 已读
农村政治制度的变迁从来都不纯碎是制度本身,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比想象更多。本书运用了社会交换的理论来分析制度变迁影响下的社会支持与社保体系,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了解的新方式。
乡村 社会学
岳村政治 豆瓣
作者: 于建嵘 商务印书馆 2001
本书是作者在深入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岳村为表述对象而建立的有关中国乡村政治状况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对岳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政治关系、权力体系、政治控制、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的变迁过程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试图从政治社会学和政治人类学的角度,来剖析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发展的过程和特征。
2013年5月6日 已读
附录里的许多问题,今时今日有些已经时过境迁,今年于建嵘教授又组织湖南摆个自然村的调研,能否根据新问题开出新药方,值得期待。我们的时代变化的太快
乡村 政治学 社会学
中国在梁庄 豆瓣
7.7 (31 个评分) 作者: 梁鸿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 11
《中国在梁庄》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2013年4月30日 已读
可以用作窥视中国农村的一个口径,但是各地区的差异化很明显,把握共同点的时候不能远离其具体的背景。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