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 豆瓣
作者: 余英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5
本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讨论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政治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第二部分研究明代理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全书根据原始史料建构一个整体的历史景观。籍由通过宋代的历史脉络和具体情境,重建理学从开始到完成的实际过程。作者从历史观点强调理学(或道学)的起源和发展首先必须置於宋代特有的政治文化的大纲维中,然后才能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全书对宋明理学的文献(二程、张载、朱熹等)作了政治的解读,开显出迥异于传统学界建构的宋明政治文化。奠基于深厚的学养与历史意识,作者广泛掌握史料,细密交织解读文献史料,更深入分析古代士人内心隐微的层次,让全书不只有大论断,也有细部的辩证,势必撞击学界既往的陈说,为宋明理学研究开辟了新局面。
2014年7月16日 想读 其实这是我翻人家书单找到的。这两天,因为我读了《清末》那本书以后呢,我就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疑问,有观点认为传统中国的文化同质性很强,但是仔细考察,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册社会之间的区隔很大(之所以能实现社会控制,我觉得和低识字率应该是相关的。),尤其是精神世界。下层社会的精神世界主要是宗教与戏曲,对于宗教呢,士大夫是偏重哲学思想,比如他们对儒释道的改造,而普通人则是偏重于精神信仰层次,传统中国的信仰里也有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士大夫们对于宗教的实用主义也会从某些“理性”角度来合理化这些民间信仰。我觉得这对于沟通不同阶层,实现社会控制这方面还挺重要的。因为这些宗教会产生结社,这属于杜赞奇说的传统文化网络上的一结。总之,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先看看再说。
历史 思想史 政治史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