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
市场、阶级与社会 豆瓣
作者: 沈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 1
重建的中国社会学陷入一场深刻的悖论。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社会学竟然没有能力提出振聋发聩的好问题;面对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社会学也竟然缺乏恰当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加以研究和测量。所以,现实情况竟是这样:人们在形成阶级分层的时代去研究职业分层,在频频发生社会冲突的时代去研究稳定结构;在制度变迁的时代去讨论“微小实践”;在劳动生产过程之外去研究劳工;面对底层社会的苦难却强调“价值中立”。这样一来,社会学就陷入了某种滑稽可笑的境地,甚至变形为布迪厄所说的“社会巫术”那一类的手艺:它借用科学的手段来遮蔽生活现实,麻痹人们的思想,但却绝不提供新的知识。
对我们来说,市场绝不仅仅是学者们在书斋里争论的课题。毋宁说,在转型期,市场更是一个实践的对象。我们正在生产市场。生产市场这件事,使我们占据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学术位置:可以亲眼目睹各种各样的市场的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走出书斋,进入田野,对市场的诞生和发育做实地的、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2014年4月1日 已读
非常好,理论与现实贴合,完全没有两张皮,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十分精准,涉及经济社会与政治三个方面。清华社会学系果然够精巧,求抱大腿,嘤嘤嘤…
国家与社会 市场 沈原 社会学 社会转型
从“东欧”到“新欧洲” 豆瓣
8.8 (13 个评分) 作者: 金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是一个历史学者对"东欧"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现状的观察与评论。有现象,有分析,对于读者了解目前"新欧洲"的真实情况,颇有助益。分上篇"金融危机后回首看东欧",中篇"波兰独立之路与南斯拉夫民族独立问题",下篇"东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共15篇文章。以作者在《经济观察报》开设专栏撰写的文章为基础,修改编订而成,也是之前出版的《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上海三联2004)一书的姊妹篇。
2013年8月21日 已读
首先,容许我表达一下对于学术夫妻的羡慕嫉妒恨,金雁老师找到了超级学术男秦晖当老公真的好幸福好么?!文章写不完了就可以丢给老公写~好了,回归正题。我觉得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东欧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书斋做理论研究也好,考察也好,能回答到底发生了什么很重要。尤其是东欧在历史上也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现在去看他们的转轨经验,也就是后发优势所在。只可惜,我们往往宥于国情不同而刻意忽略了共性。中东欧在转轨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在中国也一直有苗头,很多他人的历史和我们的现实契合,是值得我们认真观察研究的。最后一章写到的知识分子,看一看微博上的公知,看一看现实里的叫兽,总有一种相似的感觉,历史最大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感受未来的趋势。有那么多人走在前面,我们也应当避免陷入同一个泥潭才对
东欧 历史 政治 社会 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