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研究
记忆之场 豆瓣
Les Lieux de Mémoire
9.2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皮埃尔·诺拉 主编 译者: 黄艳红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é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被规训的叙事 豆瓣
作者: 林霆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4 - 3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研究中国十七年农业合作化题材小说叙事问题的理论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叙事模式的形成与完善、合作化运动的动力之源及其小说叙事等。
伴随着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国文坛产生了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根据当时的说法,更是空前大丰收。当时的小说创作有两个热门题材:一是革命历史;一是农业合作化。这些小说热闹一时,及时地为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献上了颂歌。从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到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都在努力告诉人们,合作化和公社化是中国农民奔向“幸福天堂”的“金光大道”。
灾难性的实验已经宣告结束,实验的成果也已经被否定,历史的发展无情地掌了当年那些吹鼓手的嘴,那么,伴随那个运动产生的那些作品是否应该受到清理?不幸的是:文革结束,中国虽然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却因为种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意识形态领域总是在改革开放的列车后面拖泥带水,思想文化方面缺少一次必要的清场,以致直到今天,那些歌颂和鼓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作品仍然得不到应有的认识,文学史和学者们的研究专著也仍然常常为这些“红色经典”保留着地位,而且沿袭着当时的某些评价。这种情况,无疑在遮蔽着历史,并以自己的方式增强着时代的滞后力量。
林霆这本书所要做的,就是要对十七年小说中的农业合作化叙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清理,要把它所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承载的思想观念以及创作这些故事和人物的全部复杂背景和作家的心态生态,一起呈现给读者,让人们知道那些作品与生活、与政治的复杂关系,让人们知道当时的作家是否诚实,为什么集体编造谎言,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他们的主动与被动、蒙昧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