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豆瓣
所属 作品: 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8.0 (13 个评分) 作者: 白谦慎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6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 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 “穷乡儿女” 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作者: 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 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 4
我国的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创始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书法也不断地演变革新,以适应实用的需要和艺术欣赏的要求。在书体上,总的说来使由繁入简,使人们用起来更为方便;但从书法的技巧来说,却是变化越来越多,风格也是更趋多样。经过数千年的创新和发展,汇成我国书法艺术的丰富宝藏和优异的传统。

从古以来的书体,大体来分,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其中有的书体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演变,今天一般人很难辨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甚通行了;但在书法艺术上仍有它特殊的价值,值得我们加以研究。至于其他各体,大多还适合于今天的实用,因此更需要很好的研究和学习。

本书的内容,是把历年五种主要书体——篆、隶、楷、行、草的源流演变,作一简要的介绍,使爱好书法的同志对我国书法的变革情况,和每一书体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附印适当的图版,以供参证。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版,也可以说,是给学习书法的同志一把钥匙,好用来打开我国书法艺术宝库的门户,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学习,提供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