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秘密 豆瓣
秘密
8.1 (3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连子心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11
平介的幸福生活在39岁那年被摧毁了。妻子带着女儿回娘家探亲,乘坐的大巴意外坠落山崖。妻子拼命护住女儿,最终伤重不治;女儿毫发未伤,但一直昏迷。妻子离世的那一刻,女儿奇迹般醒了过来。
平介强忍悲痛为妻子办完葬礼,回到病房,看到女儿在熟睡,他忍不住呜咽着呼喊妻子。这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公。”平介吓了一跳,却四顾无人,正疑惑时又听到了那声音:“老公,我……我在这儿。”
肖申克的救赎 Goodreads 豆瓣
Different Seasons
9.1 (256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施寄青 / 赵永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7
这本书收入斯蒂芬·金的四部中篇小说,是他作品中的杰出代表作。其英文版一经推出,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之位,当年在美国狂销二十八万册。目前,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三十一种语言,同时创下了收录的四篇小说中有三篇被改编成轰动一时的电影的记录。
其中最为著名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这部小说展现了斯蒂芬·金于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书中的另两篇小说《纳粹高徒》与《尸体》拍成电影后也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其中《尸体》还被视为斯蒂芬·金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
2019年8月18日 已读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人性 外国文学 小说 希望 悬疑
企鹅的忧郁 豆瓣 Goodreads
Смерть постороннего
7.4 (59 个评分) 作者: [乌克兰] 安德烈·库尔科夫(Andrej Kurkow) 译者: 穆卓芸 / 天木 校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9
★一个独自生活的男人拯救了一只企鹅的故事,或者,被企鹅拯救。
★当代俄语文学新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七种语言,在全球六十五个地区出版。
★《纽约时报》盛赞“惊心动魄的黑色幽默杰作!”“再怎么铁石心肠的读者,也会被维克托与他那不寻常的宠物之间的关系所打动。”
★治愈,荒诞,一种漂泊不定的尊严,一则苏联笑话引发的灵感,从克格勃辞职的员工的处女作,年度最佳黑色幽默小说。
动物园缺钱养不起企鹅了,开放民众认养。领养日那天,维克托把企鹅米沙带回家,米沙不仅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忧郁症。
维克托梦想成为作家,但始终写不出成形的作品。为了养活自己和米沙,他接受了一份奇怪的工作,给报社撰写政商名流的讣闻,报酬优渥,奇怪的是需要在生前写好。维克托虽成不了真正的作家,但至少这份工作可以给米沙买更多鱼,而且越来越多有钱人向他租借米沙出席丧礼,加上朋友将自己长满雀斑、绑着红色马尾的小女儿索尼娅托付给他,温暖了他的人生,生活似乎逐渐好转。
渐渐地,他发现这份工作一点都不单纯,甚至非常危险。随着彷佛预知死亡的讣闻陆续刊登,短暂的幸福化为困惑与慌张,维克托发现自己也成了讣闻的主角。杀手在哪?谁又是主谋者?死亡的阴影一步一步笼罩,为了保护米沙和索尼娅,他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和牺牲。
★ 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互相支持:一只因为经济危机被动物园遣散的企鹅米沙,为还活着的名人写讣闻维持生计的小说家维克托,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在结冰的河面上喝酒,还一起出席葬礼赚钱。无论多么荒谬的环境下,人们依然努力生活着。
★每个人都会喜欢上企鹅米沙,它不喜欢吃冷冻鱼,被租出去穿着自带的燕尾服出席葬礼赚钱,但是米沙知道维克多很爱它,而它也很想维克多。
★ 每个孩子都梦想着一个专属自己的伙伴,即便他长大了。当他给企鹅起名叫米沙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们会在寒冷的乌克兰一起过冬了。
★ 魔幻纷乱的社会中,个人的生活,无可选择或者有所选择。
[各国媒体盛赞]
•那个时代的疏离读来令人惊心动魄……在一片道德荒漠中,库尔科夫为自己的黑色幽默找到了绝佳的庇护所。——《纽约时报》
•他对儿童和企鹅的描写尤其出色。这是一部有魅力的作品,读起来很有趣,值得一读。——《伦敦书评》
•再怎么铁石心肠的读者,也会被维克托与他那不寻常的宠物之间的关系所打动。——《纽约时报》
•库尔科夫或许没有布尔加科夫或哈尔姆斯那种充满活力的怪诞,但他成功地写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创造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惊慌和陌生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企鹅的忧郁》无疑是当代乌克兰最引人注目、最有趣的悬疑小说之一,无论何种语言。库尔科夫的小说探讨了许多重要问题,只要读过这本书就会喜欢。”——《今日世界文学》
•风格独特的黑色喜剧,企鹅这个角色真是神来之笔!——《观察家报》
•英雄主角散发着一股漂泊不定的尊严,更胜人类一筹。这本小说可望成为经典之作,为俄语文学断层注入一股活泉。——《独立报》
•充满奇想却不异想天开,故事有趣又发人深省。——《科克斯评论》
2020年10月11日 已读
“唉,纯洁无瑕的人。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死的默默无闻,不会有缅怀文。”
“只有当你做的这件事和你这个人都不再有用处了,你才会知道事情的全部。”
......
“所以现在我是企鹅了。”
东欧 乌克兰 乌克兰文学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局外人 豆瓣
L'Étranger
9.4 (7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柳鸣九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3
《局外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加缪的成名之作,被让-保罗•萨特称赞为“一部经典之作,一部理性之作”。书中讲述了一个对世事冷漠、麻木的年轻人,偶然被卷入一场冲突,并犯下杀人之罪,最后竟因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遭到法庭的处决。作者通过第一视角冷静而客观地叙述,营造出一种孤独、绝望的气氛,深刻揭示和探讨了荒谬、虚伪的社会现实。
2019年11月15日 已读
“如果我们所喜爱的那个人刚刚死去了,那还是可以让我们感到伤感的,但我们爱着的不过是伤感本身的感觉罢了,换句话说,我们爱的是我们自己.”
加缪 外国文学 小说 社会学 随笔
人间失格 豆瓣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廖雯雯 2017 - 8
本书收录太宰治经典小说《人间失格》《斜阳》。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描写主角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
《斜阳》以战后日本的混乱为背景,描写了落没贵族斜阳般的生活。全文除了表现颓废、无奈,还将生活的一缕光彩寄予了主人公和子,使得《斜阳》在颓废的暗色调中闪出一抹亮。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3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20年1月12日 已读
“尽管她外表看起来很脆弱,但是任何禁令在她面前都会失去效力。她知道如何跨越界限,但又不会真正承担后果,最后人们会做出让步。尽管很不情愿,人们还是不得不赞赏她。”
南欧文学 埃莱娜·费兰特 女性 女性友谊 小说
新名字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 nuovo cognome
9.1 (576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

莉拉在结婚当天就发现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似乎成为了她和埃莱娜小时候都想成为的那种女人。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奋力摆脱这个破败、暴力、充满宿仇的街区。“我”成了街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甚至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我”以胜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

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其实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上流法则 豆瓣
Rules of Civility
7.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默·托尔斯 译者: 刘玉红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8
【编辑推荐】
★这本小说,每个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
★惊艳美国出版界的新锐处女作,企鹅集团以百万美金天价击败9家竞标者抢下。
★外媒盛赞,称媲美《了不起的盖茨比》,《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年度畅销小说,菲茨杰拉德奖获奖作品,畅销全美近百万册
★关于爱与成长,选择与命运 ,探讨关于自我价值的永恒议题。
【内容简介】
爱情与面包,你会选 哪一个?
人生没有永远正确的答案……
30年代末的纽约 ,大萧条进入尾声,尚无战争威胁,一片祥和下,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寻找自己的理想和爱情。满腹诗书、冷静睿智的平民姑娘凯蒂•康腾和她的室友伊芙在爵士酒吧里邂逅了一位高贵又迷人的年轻银行家廷克。凯蒂爱上了廷克 ,然而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与廷克的相遇,让凯蒂就此进入曼哈顿上层社会。她一脚踏进纽约各界精英交际圈,一脚跨入名声显赫的大型出版集团,开启了一整年充满惊奇与疯狂的际遇。
跟腼腆的百万富翁约会,和开朗的上东区公子哥交往,与精明的女巨贾对峙,被专横的上司施压……凯蒂泰然自若地在各种命运的表象中摇曳前行,却发现爱情渐行渐远。在对无望之爱的期待里,她终于明白,指向“正确”的选择往往裹挟着失落之痛。
本书如同写给曼哈顿的一封情书,精致、优雅、幽默、清新。
【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气泡翻腾、观察入微的故事。来自布鲁克林,做着秘书工作却踌躇满志的年轻女孩撞入三十年代曼哈顿上流社会精英人群之中。这也是对在爵士酒吧、华尔街咖啡店、市中心香槟皇宫和下东区地下酒吧偶然发生的社会炼金术一次可爱的招魂。 ——《纽约时报》
一本从开始读的那一刻起,就能牢牢抓住你的小说。 ——《VOGUE》
这部讲述曼哈顿奋斗与求生故事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极为出色, 值得关注。 ——《华尔街日报》
打开比利·霍利迪的音乐,倒上一杯马提尼,将你自己沉浸在凯蒂·康腾的故事中吧。托尔斯显然十分了解他笔下的上流社会,还有一群时而生动、时而莽撞的年轻人。 ——《人物》
闪闪发光的杰作。幽默的对白、尖锐的观察和一群令人赞叹不已的有趣的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
如果你拿起了《上流法则》却未把它列入近年读过的五部最佳小说之一,我会对你十分担忧。这本书简洁而卓越,还是一部富有新意、熠熠生辉同时极为独特的作品。 ——《水牛城新闻报》
2020年10月18日 已读
“有条微妙的社交礼仪似乎日益盛行,你攀爬的社交等级越高,请你做客的女主人也少下厨房。”
“不管怎样,哪怕冬天就要来临,纽约的秋天依然预示着一场赏心悦目的浪漫。你以新的目光、新的感受望着曼哈顿的市景,心想:能再活一次真好。”
“110.努力让胸中那称为良知的小小圣火长明不熄。”
外国文学 女性 女性成长 小说 爱与成长
小丑之花 豆瓣 Goodreads
道化の華
7.6 (18 个评分) 作者: 太宰治 译者: 刘子倩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 - 6
●○太宰治“人生三部曲” (《小丑之花》《小说灯笼》《津轻》)
《人间失格》前传,
带你重新认识太宰治
●○全新译文,
精装珍藏版,
潘通色文艺刷边
●○读了这本书,才能读懂《人间失格》
太宰治以其自杀经历,向读者剖析真正的自我
“我打从骨子里是个小天真。唯有在天真中,我得以暂时休憩。”——太宰治
~~~~ ~~~~~~~~~~~~~~~~
太宰治二十一岁时,在银座咖啡馆认识一有夫之妇,同居三天后,他俩吞下安眠药,在鎌仓投水自杀。结果太宰治获救,年仅十八岁的女方死亡。太宰治因而被控“帮助自杀罪”,后虽被判不予起诉,但他基于相约殉情却让女人独自死亡的罪恶意识,创作了《小丑之花》。
《小丑之花》主角大庭叶藏与《人间失格》主角同名,描写的是叶藏殉情失败后进疗养院的事,但不同于《人间失格》中叶藏的自卑、怯懦、颓废,《小丑之花》里的的叶藏,年轻、冲动又骄傲。太宰治在这篇作品里,剖析了他日后的巅峰之作《人间失格》里看似消极颓废,实际上却在绝境中求活的主角大庭叶藏的心路历程,还透露了许多关于写作的秘密。
这本书不仅展现出了太宰治不为人知的侧面剪影,更为日后的《人间失格》留下了诸多余韵。
另收录有太宰治记录镰仓自缢未遂经历的《狂言之神》;
与《小丑之花》《狂言之神》同属“虛構的徬徨”三部曲的《虚构之春》;
第一届芥川奖入围作品《逆行》;
及《他已非昔日之他》。
2020年11月29日 已读
“|小丑之花

算了。嘲讽自己是卑劣之举。...就像我,正因不愿被人批评,才会率先往自己身上插钉子。这才是卑怯。...可笑吗?少来,你不也是。...秉持美好的感情,人们创造出丑恶的文学。...正因为是不经意间说出的话,才带有真实的味道。

|他已非昔日之他

‘没有裸体相见就不可能坦诚相处。啊,我是说男人与男人之间啦。’...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前的他,随着每一天的风向渐渐变色罢了。

|虚构之春
中旬

‘你即便被你的读者环绕,也不可脸红,也不能包头遮脸。这是为了在世间活下去。...以后,你必须学习坦诚接受赞美。吉田生。’

下旬

...但愿,长腿蜘蛛对小麻雀能够宽大为怀。... ”
外国文学 太宰治 小说 文学 无赖派
马可瓦尔多 豆瓣 Goodreads
Marcovaldo
8.8 (136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马小漠 译林出版社 2020 - 1
一年四季轮回 一季一个故事
在沟渠里仰望星星 一个小工眼中城市的奇趣与窃喜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读者期盼已久、简体中文版首度问世的《马可瓦尔多》,是卡尔维诺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启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卡尔维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为其后来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马可瓦尔多式的那些小不幸和小欢喜,卡尔维诺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以此作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2020年11月29日 已读
“|春天
9 好空气
‘这好空气我们是会吸到的,’多米蒂拉总结道,‘当我们被赶走的时候,那我们就不得不睡在满天繁星底下了。’

17 烟、风和肥皂泡
‘好的,好的,给我吧,谢谢啦。’有的阿姨接过样品,说罢就猛地关上门 门都快砸到他们脸上了。
‘什么?钱呢?’他们一个劲儿地捶起门来。
‘付钱?不是免费的?滚滚滚,淘气鬼!’

|冬天
20 圣诞老人的孩子
在这儿?在那儿?不对,还要再过去一点儿?
然而却只能看到一片浩瀚的白雪地,就像你们眼前的这张白纸。”
伊塔洛·卡尔维诺 外国文学 小说 意大利 文学
看不见的城市 豆瓣
Le città invisibili
8.2 (12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密 译林出版社 2019 - 8
卡尔维诺说,他拥有很多文件夹,里面放着那些根据他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写成的书页,或者一些将来想要写的内容的梗概和记录。
这些文件夹,有些专用于物体,有的专用于人物,有些专用于地点,有些专用于事件。在其中一个文件夹里,汇集了他经历过的那些城市和风景的纸页,而在另一个文件夹里则积聚了一些超越时空的想象中的城市。当这两个文件夹被装满,他开始创作一本关于城市的书。
于是,卡尔维诺的心情与思考,读过的书,参加的展览,与朋友的交谈,生活中冗长的琐碎与天光乍现的幸福瞬间,所有这一切最后都转变成了城市的图像,组成这本《看不见的城市》。
黄昏的御花园,暮年的蒙古大帝忽必烈凝神倾听来自威尼斯的青年旅者马可·波罗讲述他旅途中的城市。五十五座城市,十一个萦绕在每座城市上的主题,事关人类生存的所有命题。城市汲取着记忆,奴役着欲望,承载着梦境,凝聚着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故事。
卡尔维诺给每座城市都取了一个女性的名字,赋予她柔软的骨骼和灵动的气血,她充满了真实感,却又趋于无形。她是世界之缩影,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一同生长、变化,却又隐身于虚幻之中,遥不可及,无法触碰…… 我们借由住在城市中,我们谈论她,倾听她,试图书写她。她是奇想的诞生与实现之地。
2020年11月8日 已读
“城市就像梦境,是希望与畏惧建成的,尽管她的故事线索是隐含的,组合规律是荒谬的,透视感是骗人的,并且每件事物中都隐藏着另外一件。”

城市与眼睛 之四
“你的脚步追随的不是双眼所见的事物,而是内心的、已被掩埋、被抹掉了的事物。”

“你跑了那么远的路,只是为了摆脱怀旧的重负!...你远征归来,舱里满载的是悔恨!...说实话,对一个威尼斯王国的商人来说,这真是很不划算的交易!”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城市 外国文学 小说
不存在的骑士 豆瓣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2020 - 1
卡尔维诺代表作,“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
我们,究竟如何证明自我的存在?
致敬《堂吉诃德》,开启通往自由之路
阿季卢尔福是一名灌注于白色盔甲里的骑士。他的躯体不存在,他由精神力和骑士的高傲灵魂组成,凭借意志的力量效忠查理大帝。那身盔甲骁勇善战,是拥有着顽强意志的精神主体。他自称是一个“ 不存在的骑士”,却远较其他人更具骑士精神,是完美骑士的化身,唯有他使铠甲具有意义。当他名扬天下的业绩被挑战、被质疑、将被抹杀的时候,他的存在还能成立吗?
2020年10月31日 已读
“您为什么不露面给你的国王看?”
“因为我不存在,殿下。”
“既然您不存在,您如何履行职责呢?”
“凭借意志的力量,以及我们神圣事业的忠诚!”
“好,好一个机敏的不存在的人!”

“因为没有铠甲,一个存在着的人随着光阴的流逝也有消失的危险,可以想见一个不存在的人将如何...阿季卢尔福就这样出现了,并且开始追求功名。”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外国文学 小说 意大利
分成两半的子爵 豆瓣
Il visconte dimezzato
8.5 (8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吴正仪 译林出版社 2020 - 1
卡尔维诺代表作,“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王小波盛誉的完美作品
与自己和世界和解,必须先读懂这本书
只有经历分裂,才能体验真正完整的自我
中世纪战场上,梅达尔多子爵跃马横刀,却被土耳其大炮轰成两半。一个完整的人就这样被分成了一半恶人和一半圣徒。子爵 说:“不仅我一个人是被撕裂的和残缺不全的,你也是,大家都是。”世界上两个造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相互撕咬,人在与自己的恶斗中体验到了“完整”的世界。虽然分成两半的梅达尔多子爵最终复归为一个完整的人,但很明显,如果没有那场分裂,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并不足以让全世界变得完整。
2020年11月13日 已读
“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话,孩子,我祝愿你如此,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地区:意大利 外国文学 小说
到灯塔去 豆瓣 谷歌图书
To the Lighthouse
9.0 (189 个评分)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瞿世镜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2021年2月28日 已读
“苦闷和忧郁,在黑暗之中,在从阳光通向深渊的竖井之中,落到一半,或许就有一滴泪珠凝出;一滴泪落下;井下水面左右晃荡,接纳了它,然后归于平静。从来没有人看起来这么伤心。”

“或许最美好的文明有赖于奴隶阶层的存在,地下铁路里的电梯管理员永远有存在的必要。”

“人们总是通过抓住某种琐碎的小事、某种声音、某种景象,勉强地帮助自己摆脱孤独。”
外国文学 女性 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 意识流
恋爱寄生虫 豆瓣
恋する寄生虫
作者: [日] 三秋缒 译者: 邱钟仁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9 - 4
一见钟情的宿命,使人盲目的恋爱。
日本人气小说家三秋缒,讲述心灵生病的故事。
---------------------------------
《恋爱寄生虫》是日本小说家三秋缒在2016年推出的长篇力作,源于三秋缒一个“由于缺乏导致生病”的构想。三秋缒在本书中建立了复杂的设定,借用大量有据可依的科学知识,呈现了一个简单易懂的寄生虫世界,也展示了无法适应社会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为彼此的人生涂上所欠缺色彩的取暖过程。
---------------------------------
“高坂先生,你可曾这样想过呢——我会不会一辈子都找不到能成为伴侣的对象?会不会不曾与人相爱就这么死去?当我死去的时候,会不会没有一个人为我流泪?”
失业青年高坂贤吾和拒绝上学的少女佐薙圣,在一起进行回归社会的康复训练中互相吸引,坠入了爱河。可幸福的日子不长久,他们并不知道,这段恋情不过是因虫而生的傀儡之恋。
2021年3月13日 已读
“将别人当成秽物看待的人,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就像昆虫会披上这些鲜艳的警戒色,模仿胡蜂来吓退掠食者,模仿不良少年的装扮或许会成为人群的焦点,但能减少对视的次数。”

“谁都会遇到这种事,被酒精、孤独和昏暗的光线蒙蔽了双眼,错以为那是命中注定的爱,结果隔天早上酒醒后,才发现自己犯了错。说穿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也是这样。”

“我们是靠寄生物存活至今的,不该抛弃寄生物而活。”
“‘真是的,不依赖于寄生物连一场恋爱都谈不了,这样的话根本不清楚哪一方才是寄生物呢。’”
三秋缒 天闻角川 小说 日本 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