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 豆瓣
作者: [新加坡] 郑永年 译者: 邱道隆 东方出版社 2013 - 4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是从行为方式的视角对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进行概念化的首次尝试。尽管中国并没有一种联邦形式的政府体制,但作者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日益遵循联邦制的原则在运作。联邦制作为中国的一种运行机制被置于研究之中。作者将中国现存的政治体制定义为“行为联邦制”,并在书中对它的起源和动力做出详细的分析。这一体制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驱动——政府间的放权化和全球化。当1980年代实施的经济放权导致“行为联邦制”的形成时,9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并越来越施加影响,使之表现出制度化的趋势。
2017年4月26日 已读
本书已经过了时效性,但研究主题还没有过时。预言中国将在集权放权之间摇摆也的确是后来的常态。政治学家废话太多,还是经济学家比较严谨。
中国政治 中国研究 地方政府 政治学 联邦制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豆瓣
作者: 文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 6
中国崛起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为壮观的全球性历史事件。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却无力解释中国的崛起。作者认为只有彻底重新阐释被制度经济学所误读的工业革命和西方崛起的历史,才能真正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以及为什么中国义无反顾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与此同时,中国从一个贫穷积弱的农业社会向工业超级大国的惊人转型所蕴含的“发展政治经济学”逻辑,不仅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也为非洲难以逃离的贫困陷阱,拉丁美洲失去的年华和不断滋生的债务危机,19世纪的大分流和欧洲的异军突起,以及貌似神秘的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提供了新的更加深刻的注释。
2017年12月31日 已读
现在总有一种思潮来批判新制度经济学,说无法解决制度内生性问题。制度当然是内生的,也要看这个头从哪开始,至少比政府的头要远,政府自然也是内生的。现在不管是强调有为政府还是重商政府,也都没有解释,政府为什么会有为,为什么会重商,内生于哪些因素。拿来攻击别人缺点的,恰恰是自己的缺陷。
中国研究 发展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豆瓣 Goodreads
9.0 (22 个评分) 作者: 章奇 / 刘明兴 格致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3
本书选取民营经济极为发达、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作为分析对象,在考察了1949年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逻辑之后,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地方政治精英在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地方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而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书中的逻辑不仅能够分析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性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中国知识分子论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余英时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
儒家"君子"的理想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
论文化超越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实证与诠释
"吾尊不出如苍生何"的梁漱溟先生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
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
2022年10月3日 已读
余氏鲜有新论。不过关于智识论/反智论历史的梳理和对20世纪知识分子边缘化的观察还算不错。从《国粹学报》开始到“国学热”,中国知识分子试图通过“传统的发明”式的启蒙运动重建与重构其文化,只是一虫不如一虫,开始还是章太炎、刘师培、邓实,现在只剩下于丹、马保国之辈了。
中国研究 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