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 豆瓣
作者: 蓝勇 2010 - 7
本书以尽全时空、人地互动为学术理念,系统介绍了当前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发展现状,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植被、野生动物、江河湖沼、沙漠、海岸成陆、民族和疆域、政区沿革、军事地理、经济区域、农作物分布、都城与工商城市、交通通道、历史人口与移民、文化重心与风俗区、历史地理文献和地图编绘等十六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是目前内容最全面的中国历史地理教材。
2014年5月10日 已读
怎么感觉很多观点都来自史念海老先生
历史地理
河陇史地考述 豆瓣
作者: 陈守忠 2007 - 1
2017年12月25日 已读
第一部分对于甘肃历史沿革的分析略显粗糙,所引材料均来自正史,尤其对隋炀帝唐太宗的评价人云亦云。精彩之处在于对秦长城位置的考据,质疑了历来史家的信论。
历史 历史地理 河西 甘肃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豆瓣 Goodreads
7.7 (6 个评分) 作者: 葛剑雄 中华书局 2008 - 7 其它标题: 统一与分裂
作者不偱惯例,不以王朝起讫为统一的始终,不以定论成说为立论的依据,反观纷扰的昔日天下,立足真实的历史疆域,用凝练的笔触,厘清统一与分裂的长度,诠释统一与分裂的标准,穿透千年的时空隧道,追寻中国历史的分分合合。
2018年1月24日 已读
以历史地理的角度阐述中古史,以80年代的角度来讲不错了。但是划定清朝最大疆域为标准,以此来界定中国和判定分裂统一,只能说是在政治上有意义,学术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既然以1785年为准可以声索乌里雅苏台,为什么朝鲜就不能以唐初为准声索辽东?只能说是政治上我朝继承了民国,民国又继承了大清。因为高丽太久远所以朝鲜无法继承吗?统一与分裂在政治学中是个命题,但在历史学中是个伪命题。
中国古代史 历史地理 政治史 葛剑雄
伊犁纪行 豆瓣
作者: 日野强 译者: 华立 2006 - 9
本书作者系日本少佐军官日野强。作者带着日本军部的特殊使命于 1906—1907年对新疆进行了一次为期9个月的考察,《伊犁纪行》即是他的考察行纪。中译本全书36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日志部分,为日野强由北京经潼关、长武进入甘肃、新疆,再进入英属印度的整个旅行日记,对所到各地的城镇、村落、人口、民族、地理特征、行政设施、军事防务、交通通讯、宗教信仰等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了翔实的记述。下卷为地志部分,由十三章及附录组成,包括对新疆地势、风土、居民、风俗、宗教、教育、产业、行政、历史和现状等方面相关信息资料的总括与汇编。尽管作者具有明确的政治、军事动机,但书中作者翔实、可信的记述对了解20世纪初的新疆来说极具史料价值。此书的翻译出版对我国新疆历史地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8年2月25日 已读
日本间谍日野强1906年游历考察新疆的记录,有价值的是与新疆官员的交往,貌似大清官员对外国人都非常客气,赠送提督药物可以窥见新疆与内地之差距。后面的风土人情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于当时已是非常先进。作者提出一应该在新疆修筑铁路与陕西连接,二是不应放任宗教自由而应该培养国民意识。这两点在当时来看,尤其是后者,已是惊人之语,可见日本当时之先进。这个问题过了半个世纪直到今天仍旧是有意义的。
历史地理 新疆 旅行 日本 晚清
古道西风 豆瓣
作者: 林梅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3
本书著者以多年的辛勤努力,针对有关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各门学科的前沿问题,充分运用中外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以深厚的语言学功力,把对西域文明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国学者突破自身的局限,在素称难治的中亚学诸领域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书中还涉及印欧人的分布和迁徙问题,更是直接与西方文明的起源相关。
2018年3月22日 已读
第一编中:第一篇大月氏吐火罗神考以龙为线索,遍布蒙古中亚和南亚惊为天人。第二篇,在考证造车工具时对于希腊人所说的海滨认为是北海贝加尔湖觉得有点太远。第三篇,昆山之王中,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商。前二编充分说明张骞凿空之前,中原早已经与西域有往来,至少可以追溯到三代。第三编中,对于大唐于阗叶和墓表的考证意义更大,在贞观初年破吐谷浑之前就已经在于阗设立了毗沙郡,援引大唐西域记证明当时在于阗已经至少有可以通达长安的机构。
丝绸之路 历史地理 林梅村 西域 西域史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 豆瓣
作者: 武月星(主编)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9 - 7
《中国现代史地图集》(精装)是海内外首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采用地图、文字、图表和照片等多样形式,研究中国现代史开创性著作,它填补了中国现代史有文无图的空白。图集分六个部分,由地图200余幅,部队序列表、统计表50余个,照片140余帧、图说及大事记25万字组成,反映了1 9 1 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图集史料翔实丰富,文字简明扼要,图面清晰易读。许多内容第一次以地图的形式表示,使其成为中国通史的一部分。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 豆瓣
作者: 傅林祥等 2007 - 9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做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分为12卷,包括总论、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五代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