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吉昌契约文书汇编 豆瓣
作者: 孙兆霞 等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7
《吉昌契约文书汇编》包含的438份契约文书,全部来自当下备受关注的屯堡村寨——贵州省安顺市吉昌(屯)村,时间跨度从1733年到1961年,涵盖了200多年的历史。这批契约文书涉及土地、林地、房屋在买卖、租佃、典当和分关(家)等方面的丰富内容。该史料的面世,丰富了我国契约文书区域和族群类型的种类,填补了我国屯田制度变迁及影响的民间史料的空白,再现了明朝以来西南边地基层社会在文化与经济纠结中如何实现国族整合的相关信息,为从村落视角透视黔中区域社会—经济形态转型提供了最基层史料,从而对以村域为研究对象来认识与理解中国,蕴含着大量亟待挖掘的资源潜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17年6月8日 已读
地的种类分的是很细,可是没有地的尺寸…
土地 契约 清史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增订本) 豆瓣
作者: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 - 7
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是和土地制度安排与变革有很大关系的。独特的土地制度安排与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变革的发动机。本书作者通过抵近真实世界的一手调查,直接参与国家和地方土地制度改革试验,了解到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以及土地制度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给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解决方案和实施机制。在下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以地谋发展”模式走不通了,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生产力提升和创新来驱动,土地制度改革将成为我们能否利用好下一轮发展机遇期,促进国力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
增订本主要新增了“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一章,在这一章中,作者重新审视了土地在乡土中国的表现,分析了土地制度安排与变迁如何推动中国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变,分析了城乡中国阶段的主要土地问题。他指出,完成从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解决好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是关键,必须推进以城乡中国阶段为背景的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明确城乡中国阶段的土地功能定位,实行城乡互动的土地配置制度改革,适应农业转型的农地权利和经营体系重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宅基地制度改革。
另外,增订本还增加了其他两章内容,即第十五章“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和第十六章“‘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对中国过去“以地谋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典型化事实,以及“以地谋发展”模式走不通的原因做了更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2023年11月28日 已读
最有贡献的其实是农户调查的部分,增户增地减户减地的支持超过反对,虽然不利于农业长期效率。大家不能强求政策建议越过红线太多。本来理论上就有天然的缺陷,与虎谋皮也好,装傻充愣也罢,作为学者也只能做这么多。时间会解决问题,不过代价是一代人或几代人。不过人类历史不就是这样吗?
农业经济学 土地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