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 豆瓣
8.0 (28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丹尼尔·笛福 译者: 马静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 - 1
《鲁滨逊飘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达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的作品。
小说以1704年一名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薛里基洛克航海遇险,飘流在一个荒岛上,并且单独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了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青年,性喜冒险。他不顾父亲的劝阻,决心要过海上生活。开头号几次航海以商颇为顺利,但有一次为土耳其海盗所俘,幸而不久脱脱逃,至巴西经营蔗田和糖厂。四年后,因获暴利又往非洲反卖黑 八股中于大海中遇险,船上全部船员葬身鱼腹,仅鲁滨逊一个脱难,飘流至一荒岛之上。从此,他孤独一个在岛羊、造船等。后来。他救了一个野人俘虏,取名礼拜五。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一艘英国船航经荒岛,他才有机会搭船回国。
威尼斯商人 豆瓣
8.2 (40 个评分) 作者: (英)莎士比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 4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约写于1596年。剧中描写威尼斯一位身无分文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向富家嗣女鲍西娅求婚,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因货船尚未到港,只好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并被迫立约:如不按期偿还,就让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一见钟情,但安东尼奥的货船却遇险未归,债务到期他将被罚割下一磅肉。鲍西娅毅然扮作律师,去威尼斯营救安东尼奥。在法庭上,鲍西娅以惊人的才智,驳倒夏洛克,打赢了官司。
局外人 Goodreads 豆瓣
L'Etranger
9.1 (811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柳鸣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同时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品之一,该书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然而,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
二人证据 豆瓣
La Preuve
8.4 (42 个评分) 作者: [匈牙利]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译者: 简伊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4
在前一本《恶童日记》中,孪生兄弟在一个战乱的国家,利用恶劣、残暴的环境,转换成继续存活下去的资源。之后,这对双胞胎分开了。其中一个人跨越了边界进入另一个国家,另一人则留了下来。本书从两人分开后开始叙述。留下来的那个人叫作路卡斯。自此以后,他便独自一人过活。他似乎想致力于协助周遭不幸的人们。他收留雅丝密娜和他的私生子玛迪阿斯;他每餐必定会带食物前往镇上神父家;他试图安慰因丈夫被判通敌罪吊死的克萝拉;他倾听文具店老板维多长久以来的作家梦想……然而,在战争背景之下,这些事情的背后,却直指人类最初的原始本性。 而孪生兄弟的另一位──克劳斯,为通篇叙述带来急转直下的情节,几乎推翻了原有的架构。在结尾里,文学与欺骗已融入故事中,而人人急欲知晓的最终结果竟然是……真正可怕的噩运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德伯家的苔丝 豆瓣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7.7 (36 个评分) 作者: [英] 托马斯·哈代 译者: 张谷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 7
本书系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之一种。 德伯以软言温存猎获了少女苔丝,但苔丝失身后不愿将错就错,而是坚持追求女人的独立生存、真实爱情和幸福婚姻,但当时狭隘的贞操观念,使得她面临着种种道德障碍,苔丝向这种道德观发起一次次挑战……哈代文笔优美,作品中有浓郁的英国乡村气息,本著因涉及人生命运的大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且听风吟 豆瓣 Goodreads
風の歌を聴け
7.8 (22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 8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他是以这部中篇开始文学创作的。
小说的情节并不很复杂。“我”在酒吧喝酒,去卫生间时见一少女醉倒在地,遂就其护送回家,翌日少女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斥责“我”侮辱了她,“我”有口难辩。但几天后,两人逐渐亲密……不料“我”寒假回来,少女已无处可寻,只好一个人坐在原来两人坐过的地方怅怅地望着大海。
企鹅的忧郁 豆瓣 Goodreads
Смерть постороннего
7.4 (59 个评分) 作者: [乌克兰] 安德烈·库尔科夫(Andrej Kurkow) 译者: 穆卓芸 / 天木 校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9
★一个独自生活的男人拯救了一只企鹅的故事,或者,被企鹅拯救。
★当代俄语文学新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七种语言,在全球六十五个地区出版。
★《纽约时报》盛赞“惊心动魄的黑色幽默杰作!”“再怎么铁石心肠的读者,也会被维克托与他那不寻常的宠物之间的关系所打动。”
★治愈,荒诞,一种漂泊不定的尊严,一则苏联笑话引发的灵感,从克格勃辞职的员工的处女作,年度最佳黑色幽默小说。
动物园缺钱养不起企鹅了,开放民众认养。领养日那天,维克托把企鹅米沙带回家,米沙不仅有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忧郁症。
维克托梦想成为作家,但始终写不出成形的作品。为了养活自己和米沙,他接受了一份奇怪的工作,给报社撰写政商名流的讣闻,报酬优渥,奇怪的是需要在生前写好。维克托虽成不了真正的作家,但至少这份工作可以给米沙买更多鱼,而且越来越多有钱人向他租借米沙出席丧礼,加上朋友将自己长满雀斑、绑着红色马尾的小女儿索尼娅托付给他,温暖了他的人生,生活似乎逐渐好转。
渐渐地,他发现这份工作一点都不单纯,甚至非常危险。随着彷佛预知死亡的讣闻陆续刊登,短暂的幸福化为困惑与慌张,维克托发现自己也成了讣闻的主角。杀手在哪?谁又是主谋者?死亡的阴影一步一步笼罩,为了保护米沙和索尼娅,他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和牺牲。
★ 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互相支持:一只因为经济危机被动物园遣散的企鹅米沙,为还活着的名人写讣闻维持生计的小说家维克托,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在结冰的河面上喝酒,还一起出席葬礼赚钱。无论多么荒谬的环境下,人们依然努力生活着。
★每个人都会喜欢上企鹅米沙,它不喜欢吃冷冻鱼,被租出去穿着自带的燕尾服出席葬礼赚钱,但是米沙知道维克多很爱它,而它也很想维克多。
★ 每个孩子都梦想着一个专属自己的伙伴,即便他长大了。当他给企鹅起名叫米沙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们会在寒冷的乌克兰一起过冬了。
★ 魔幻纷乱的社会中,个人的生活,无可选择或者有所选择。
[各国媒体盛赞]
•那个时代的疏离读来令人惊心动魄……在一片道德荒漠中,库尔科夫为自己的黑色幽默找到了绝佳的庇护所。——《纽约时报》
•他对儿童和企鹅的描写尤其出色。这是一部有魅力的作品,读起来很有趣,值得一读。——《伦敦书评》
•再怎么铁石心肠的读者,也会被维克托与他那不寻常的宠物之间的关系所打动。——《纽约时报》
•库尔科夫或许没有布尔加科夫或哈尔姆斯那种充满活力的怪诞,但他成功地写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创造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惊慌和陌生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企鹅的忧郁》无疑是当代乌克兰最引人注目、最有趣的悬疑小说之一,无论何种语言。库尔科夫的小说探讨了许多重要问题,只要读过这本书就会喜欢。”——《今日世界文学》
•风格独特的黑色喜剧,企鹅这个角色真是神来之笔!——《观察家报》
•英雄主角散发着一股漂泊不定的尊严,更胜人类一筹。这本小说可望成为经典之作,为俄语文学断层注入一股活泉。——《独立报》
•充满奇想却不异想天开,故事有趣又发人深省。——《科克斯评论》
2022年12月18日 已读
可以想象在基辅冬天的某个小屋里,成为专门写讣告赚钱的业余作家。整体的色调灰暗,让人想起高尔基/契诃夫,在我印象中俄语世界的文本都是灰暗的。到最后一章的时候豁然开朗,写作者本身被安排为自己写讣闻。这个世界,narrative比事实更重要。去年带朋友从闵行赶到人民公园喝咖啡,可惜历史博物馆顶楼那个下午办婚礼而不开放,最后找到一家梵高主题咖啡馆。而我只想尽快回到上海,去湖南路上的1984 Book Store。上海只有明亮的时候才好看。
乌克兰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