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体制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 译者: 张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 5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作为作者,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我用了五年时间写作本书英文第一版,当然,所投入的精力远远不是时间所能说明的。本书总结并综合了我本人自1955年以来的所有研究成果(那一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研究著作《过度中央集权化的经济管理》)。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社会主义体制的所有主要领域:政治架构、意识形态、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和对经济的监督管理、体制内部的信息流动、典型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塑造的典型行为特征。这一点桅成了本书和许多其他著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们一般都局限于分析某一领域的问题——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
这本著作或许有助于理解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体制特征上的因果关系,同时它也可能无法为人们提供所谓的“指南”。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中国读者必须认真考察其他各种因素。在这方面,国际上也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我想,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学术界自己进行最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的问题所在。
2014年1月31日 已读
对于经典社会主义的分析应该是开创性的,软预算和软约束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广泛提及。只是关于改革的部分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科尔奈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豆瓣
作者: [瑞典]T.佩尔森 / [意]G.塔贝里尼 译者: 方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解释》适用于经济学家或者希望了解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的政治学家,也包括经济学或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还适用于高年级的本科生。虽然全书自成体系,而且多数概念和方法的介绍都由浅入深,但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博弈论应用方面的背景知识。《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解释》为研究生课程提供了一本核心教材,并将成为该领域学者的标准指南。再分配计划的数量与形式、公共品供给的范围与类型、不同税基的税收负担、政府赤字的大小、货币政策在商业周期与选举周期中的状态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对这些问题,政治经济学领域有大批数量激增的文献都在试图回答。但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就适当的分析模型和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达成共识。
佩尔森和塔贝里尼结合了三种学术传统的精华: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学说,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分析方法。正如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那样,公民个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他们对经济结果的偏好导致了对政策的偏好。与公共选择理论一样,把政治决策权授予当选的代表可能会产生选民与政治家之间的代理问题。而在理性选择理论中,政治制度决定了制定政策和选举治家的程序。两位作者为我们勾画出一种通用的分析方法,证明了若干新的结论,指明了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豆瓣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oodreads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7.9 (9 个评分) 作者: 戴倫.艾塞默魯 / 詹姆斯.羅賓森 译者: 鄧伯宸 / 吳國卿 衛城出版 2013 - 1 其它标题: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釋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為什麼窮國都集中在熱帶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國都在溫帶?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一個社會的貧困與富裕,是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說,受到風土與物種之類地理因素的影響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也許是窮國的官員想不到好的政策?

基於十五年的原創研究,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列舉出許多精采的歷史證據,從羅馬帝國、馬雅城邦、中世紀的威尼斯、蘇聯、拉丁美洲、英國、歐洲、美國與非洲,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嶄新理論,非常貼近當前世界關心的重大課題:
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是否能持續狂飆並超越西方國家?
美國的好日子是否已經到了盡頭?美國是否正從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擴大自己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讓一小撮人更富有並掌控更多權力的惡性循環?反觀臺灣呢?
要幫助數十億貧困國家的人民脫離貧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
西方富國提供更高金額的人道援助?或是從本書作者對於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互動觀察當中找到可行方法?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Why Nations Fail 谷歌图书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7.7 (13 个评分) 作者: Daron Acemoglu / James Robinson Crown Business 2012 - 3
NEW YORK TIMES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BESTSELLER • From two winners of the 2024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who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ocietal institutions for a country’s prosperity”

“A wildly ambitious work that hopscotches through history and around the world to answer the very big question of why some countries get rich and others don’t.”—The New York Times

FINALIST: Financial Times and 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 ONE OF THE BEST BOOKS OF THE YEAR: The Washington Post, 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 BusinessWeek, Bloomber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Plain Dealer

Why are some nations rich and others poor, divided by wealth and poverty, health and sickness, food and famine? Is it culture, the weather, or geography that determines prosperity or poverty? As Why Nations Failshows, none of these factors is either definitive or destiny.
 
Drawing on fifteen years of original research, 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Robinson conclusively show that it is our man-mad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at underlie economic success (or the lack of it). Korea, to take just one example, is a remarkably homogenous nation, ye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mong the poorest on earth while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South Korea are among the rich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oreas is due to the politics that created those two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trajectories. Acemoglu and Robinson marshal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evidence from the Roman Empire, the Mayan city-states,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frica to build a new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great relevance for the big questions of today, among them:
 
• Will China’s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at such a high speed and ultimately overwhelm the West?
 
• Are America’s best days behind it? Are we creating a vicious cycle that enriches and empowers a small minority?

“This book will change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 . . as ambitious as Jared Diamond’s Guns, Germs, and Steel.”—BusinessWeek
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 豆瓣
作者: 聂辉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 4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维持了年均约 10%的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出现了大量“事故”———频繁爆发的矿难、严重的环境污染、恶劣的食品卫生和昂贵的住房价格等。为什么“高增长”和“多事故”会同时发生?“中国模式”的成本和改革出路在哪里?通过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本书构造了一个“政企合谋”分析框架,对这种“高增长”和“多事故”并存的“中国模式”进行了独特的阐释。在中国式分权背景下,面对信息不对称,为了财政利益和晋升利益,地方政府会选择与企业合谋(政企合谋),允许企业采取“坏的”生产方式,因而在推动经济 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大量的生产安全事故和社会问题。在第一部分,本书提出了“政企合谋”的分析框架,并通过煤矿、房地产和环境保护等行业的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揭示了政企合谋是“中国模式”的内在驱动力。本书同时还对走私、造假、食政企合谋与经济增长:反思“中国模式”品安全、土地违法、豆腐渣工程等社会现象提供了统一的解释。在第二部分,本书讨论了政企合谋对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官员腐败、政府软预算约束、居民收入分配和中国改革前景的影响,进而从制度上指出遏制政企合谋的改革路径,提出了中国走出“高增长、多事故”的“陀螺均衡”的政策建议。
2017年1月15日 已读
整本书就是和贾瑞雪合作的那篇煤矿死亡率的比较attractive。政企合谋对研发投入那篇太naive了,用国资比例代替合谋程度,那不如直接说国资非国资的好,况且国企还不一定搞得过本地裙带企业呢,陕西延长石油就敢跟中石油打架陕西省还支持延长就问你怕不怕。
中国模式 中国经济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聂辉华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豆瓣
作者: 文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 6
中国崛起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为壮观的全球性历史事件。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却无力解释中国的崛起。作者认为只有彻底重新阐释被制度经济学所误读的工业革命和西方崛起的历史,才能真正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以及为什么中国义无反顾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与此同时,中国从一个贫穷积弱的农业社会向工业超级大国的惊人转型所蕴含的“发展政治经济学”逻辑,不仅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也为非洲难以逃离的贫困陷阱,拉丁美洲失去的年华和不断滋生的债务危机,19世纪的大分流和欧洲的异军突起,以及貌似神秘的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提供了新的更加深刻的注释。
2017年12月31日 已读
现在总有一种思潮来批判新制度经济学,说无法解决制度内生性问题。制度当然是内生的,也要看这个头从哪开始,至少比政府的头要远,政府自然也是内生的。现在不管是强调有为政府还是重商政府,也都没有解释,政府为什么会有为,为什么会重商,内生于哪些因素。拿来攻击别人缺点的,恰恰是自己的缺陷。
中国研究 发展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豆瓣 Goodreads
8.8 (5 个评分) 作者: Daron Acemoglu / James A. Robin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12
What forces lead to democracy's creation? Why does it sometimes consolidate only to collapse at other times? Written by two of the foremost authorities on this subject in the world, this volume develops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cre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democracy. It revolutionizes scholarship on the factors underlying government and popular movements toward democracy or dictatorship. 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Robinson argue that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prefer differ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because of the way they allocate political power and resources. Their book, the subject of a four-day seminar at Harvard's Center for Basic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was also the basis for the Walras-Bowley lecture at the joint meetings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and Econometric Society in 2003 and is the winner of the John Bates Clark Medal.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豆瓣 Goodreads
9.0 (22 个评分) 作者: 章奇 / 刘明兴 格致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3
本书选取民营经济极为发达、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作为分析对象,在考察了1949年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逻辑之后,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地方政治精英在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地方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而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书中的逻辑不仅能够分析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性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置身事内 豆瓣 谷歌图书
8.6 (281 个评分) 作者: 兰小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8 其它标题: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