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 豆瓣
作者: 包刚升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民主政体的崩溃是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本项研究试图系统地解释民主崩溃的原因和因果机制。现有文献从阶级斗争和不平等、经济落后及不稳定、结构性社会分裂、政治制度缺陷、政治精英行为与选择,以及国际因素等几种理论路径来解释民主崩溃。但是,现有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存在不足,适用的时空范围也比较有限。作者试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民主崩溃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释: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那么该国民主政体就倾向于崩溃。
民主政体的崩溃通常都起源于国内社会的某种政治紧张关系,如果这种政治紧张关系愈演愈烈,就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当这种政治危机无法在现有的民主政体框架内解决时,就会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因此,理解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是解释民主崩溃的关键。政治危机的形成和激化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政治冲突,而这种政治冲突是不同选民集团存在严重政治分裂的反映。第二个条件是民主国家没有能力去解决这种严重的政治冲突。因此,国家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民主政体的稳定性。固然,国家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国家能力的高低。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讲,离心型民主政体会显著地削弱国家能力,从而使其无法应付剧烈的政治冲突。作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制度安排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
这项研究采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在重点横向比较德国(1919-1933年)、尼日利亚(1960-1966年)、智利(1964-1973年)三个民主崩溃案例和印度(1947年至今)一个民主存续案例的同时,还对四国不同时期的民主经历进行了纵向比较,以揭示选民政治分裂程度和政治制度安排对民主崩溃或维系的影响。作者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如何避免新兴民主政体的失败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
Why Nations Fail 谷歌图书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7.7 (13 个评分) 作者: Daron Acemoglu / James Robinson Crown Business 2012 - 3
NEW YORK TIMES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BESTSELLER • From two winners of the 2024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who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societal institutions for a country’s prosperity”

“A wildly ambitious work that hopscotches through history and around the world to answer the very big question of why some countries get rich and others don’t.”—The New York Times

FINALIST: Financial Times and Goldman Sachs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 ONE OF THE BEST BOOKS OF THE YEAR: The Washington Post, 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 BusinessWeek, Bloomber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The Plain Dealer

Why are some nations rich and others poor, divided by wealth and poverty, health and sickness, food and famine? Is it culture, the weather, or geography that determines prosperity or poverty? As Why Nations Failshows, none of these factors is either definitive or destiny.
 
Drawing on fifteen years of original research, 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Robinson conclusively show that it is our man-mad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at underlie economic success (or the lack of it). Korea, to take just one example, is a remarkably homogenous nation, yet the people of North Korea are among the poorest on earth while thei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South Korea are among the riches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Koreas is due to the politics that created those two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trajectories. Acemoglu and Robinson marshal extraordinary historical evidence from the Roman Empire, the Mayan city-states,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frica to build a new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great relevance for the big questions of today, among them:
 
• Will China’s economy continue to grow at such a high speed and ultimately overwhelm the West?
 
• Are America’s best days behind it? Are we creating a vicious cycle that enriches and empowers a small minority?

“This book will change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 . . as ambitious as Jared Diamond’s Guns, Germs, and Steel.”—BusinessWeek
政法委制度研究 豆瓣
作者: 钟金燕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 - 10
本书在充分参考汲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学、历史学角度入手,着力对中国共产党政法委制度的历史演变、组织结构与关系结构、运行机制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翔实地探索与分析。本著在对中国共产党政法委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方面,具有较强地开拓性和现实性,对于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广大读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战争与国家形成 豆瓣
War and state form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作者: [美]许田波 译者: 徐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本书通过比较东西方两个相似历史时段,即秦国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拿破仑征服欧洲失败前的时期,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分别利用古代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历史检验了动态理论,集中关注了该理论对国家形成的意义,强调了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不可分割,并从动态理论的角度对世界政治转型进行了思考。
译者序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第三章 反思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第四章 国家形成和转型的动力学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附录一 近代早期欧洲(1495-1915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附录二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前221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附录三 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的操作标准
附录四 中国历史年表
参考文献
2020年5月19日 已读
比较研究如果面面俱到的确很难讲清楚,讲的越多结论越模糊。没展开的点是西欧公债市场的发达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英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在海军发展以前别国很难入侵。热衷于中世纪与春秋战国比较的一个假设不成立的地方在于前后相差一千多年,技术水平/货币化程度已经完全不一样。
比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