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三版) 豆瓣
作者: 沈志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5
1940年代末,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
为了再现这段真实的历史,作者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走访了当年聘请苏联专家的一些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充分使用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论述,使读者能够对这段人所共知但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和真实的了解。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顾问和专家在华历史的学术性著作。
自出版后,反响颇佳,俄罗斯、美国等正在翻译英文、俄文版,足见其影响。此次第三次再版,作者补齐疏漏,内容更完善。
作者长期研究中苏关系史,为该领域权威学者,不乏知名代表作。
曾主编《中苏关系史纲》《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史纲》获教育部学术著作一等奖,《一个大国》被中宣部列为党员干部推荐书目。
2021年12月11日 已读
Stalin死后,中苏针对国际共运领导权发生争夺。撤不撤专家只是这一矛盾引发的结果,并不是原因。玉米晓夫在扫清国内障碍的同时需要外部支持,所以给予恩赐。而在确立了国内地位之后,希望“下属”臣服。然鹅🐱并不是软骨头,作为导师和托孤老臣有责任辅助你这个“幼主”,你还想骑到我们头上是没门的。在与玉米谈话记录中,陈毅和邓表现十分强硬,而刘稍显和谐,这也预示了各自的命运。
中国 冷战 沈志华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