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动
激变良民 豆瓣
作者: 巫仁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5
本书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众集体行动,即所谓“民变”为研究对象。以史籍记载为基础,借鉴西方新文化史、历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诸学科的理论进行阐释,应用量化分析、集体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清城市民变的历史背景、领导人与参与者、行动模式及城市民变的各种不同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各个方面,对城市民变这一“老课题”得出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认识。
2020年5月6日 已读
清代文人被打压,自然相比明代更不敢出头。所以晚明张溥还敢写《五人墓碑记》,而到了大清只有蒲松龄不褒不贬,虽然其中有对李自成的厌恶记忆。蒲松龄之以鬼写民变志士,未尝不是曲笔。知识分子“畏威而不怀德”,结果自然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明清史 社会学 社会运动
寻求正义 豆瓣
作者: [美]王冠华 译者: 刘甜甜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 5
在仍然受家庭、家族和地方观念束缚着的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发生1905年抵制美货那样同仇敌忾的爱国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本书作者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市场联系的扩展、信息传播的近代化以及各种市 民团体的出现——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有理由认为,《寻求正义》以其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运动理论的运用,为中国近代民众运动研究开辟了新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