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集体行动的逻辑 豆瓣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8.0 (11 个评分) 作者: 曼瑟尔·奥尔森 译者: 陈郁 / 郭宇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 4
奥尔森教授撰写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繁荣的求索 豆瓣
作者: 林毅夫 译者: 张建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9
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发展自己的经济?对这一问题的大多数回答都聚焦于富裕国家应该对贫困国家提供哪些帮助。在本书中,作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发展中国家能够为自己的经济发展做出哪些努力上。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都在探索并尝试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案通常是来自于想象而非实践,实际上也是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作者通过借鉴历史和实践经验,结合经济学分析,为我们深入解析了那些成功发展自己经济的国家具体实施了哪些措施。并提出,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过程,这取决于国家如何利用和整合他们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国家需要识别并扶持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能够最有效地生产产品的产业),并且将这些产业作为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需要认识到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促进企业繁荣发展,引领产业升级。通过阐述“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和理念,作者为我们展现了甚至最贫穷的国家也能够以至少8%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发展几十年,通过一至两代人的努力,大幅度地减少贫困,并成为中等收入甚至高收入国家。
通过穿插作者对经济发展的深刻见解,以及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期间到各地出访的故事和所见所闻,本书为那些在求索繁荣中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并寄予了期望。
2013年12月20日 已读
旧结构经济学的思路是寻找发展中国家缺少什么然后去弥补,林的思路是发达国家有什么然后去追赶。
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 经济学
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 豆瓣
Empirically-based microeconomics
作者: [美] 赫伯特·西蒙 译者: 孙涤 格致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4
《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为当代经济学译库系列丛书之一。《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集中探讨了经验研究对于微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分别论述了决策理性、组织在经济中的作用和经济学的经验证据。
国际贸易 豆瓣
作者: 海闻 / P.林德特 沪人 2003 - 3
《国际贸易》由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海闻教授主笔撰写,是一本系统全面并适合中国学生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经济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中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并讨论了当今贸易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经济贸易合作和中国的对外开放。书中附有大量知识专栏和案例分析,这些生动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每章所附的习题,不仅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能帮助读者理解吸收《国际贸易》教授的理论。《国际贸易》系“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中的一种。
捍卫全球化 豆瓣
作者: 贾格迪什·巴格活蒂 / 贾格迪什·巴格瓦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6
《捍卫全球化》内容简介:全球化被扣上了很多罪名,从童工问题、环境恶化,到本土文化被同化,以及其他许多同时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每天都有激情满怀的学者和政客加入到有关全球化的论战中,或反对,或赞成,争论不休。然而,对于全球化如何运作以及如何能对其加以改善,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连贯和全面的理解。贾格迪什·巴格沃蒂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以其清晰的论述和犀利的笔锋而著称。在《捍卫全球化》中,他驳斥了对全球化的批评,运用坚实的经济学原理和生动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全球化其实是当今世界上促进社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 豆瓣
作者: 迈克尔·J·希斯考克斯 2005 - 5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关于政治冲突中到底是阶级冲突,还是行业集团竞争起主导作用的辩论由来已久。对此,本书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新观点。本书概括了在何种情况下,哪种政治冲突会比另一种政治冲突更有可能出现——这比目前为止这一领域的所有研究都要更加深入和进步。迈克尔·希斯考克斯关注到了一个影响到人们对自由贸易态度的关键性因素——要素流动程度,或者说生产要素(土地、劳动或资本)的所有者在行业间转移要素的能力。他指出,在贸易冲突中到底会形成什么形式的政治联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在行业间流动的程度。希斯考克斯证明了——当要素流动程度高的时候,阶级联盟更容易出现;而当要素流动程度低的时候,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则会成为主流。
本书还以近两个世纪以来六个西方国家贸易政治历史的系统性证据作为理论的支持,并将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开辟了研究的新天地。本书针对贸易政策的影响力量得出了全新的结论——这些结论对我们研究全球贸易体系——特别是美国贸易政策的可能演化方向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一书是对学术界的一个巨大贡献,所有有兴趣了解和预测贸易政策发展方向的人们都应该读一读。
本体与常无 豆瓣
作者: 林毅夫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为《论经济学方法》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
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全书说理透彻,辩驳有力,旁征博引,无论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都极具启发性。
社会主义体制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 译者: 张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 5
《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作为作者,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我用了五年时间写作本书英文第一版,当然,所投入的精力远远不是时间所能说明的。本书总结并综合了我本人自1955年以来的所有研究成果(那一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研究著作《过度中央集权化的经济管理》)。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了社会主义体制的所有主要领域:政治架构、意识形态、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和对经济的监督管理、体制内部的信息流动、典型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塑造的典型行为特征。这一点桅成了本书和许多其他著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它们一般都局限于分析某一领域的问题——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
这本著作或许有助于理解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体制特征上的因果关系,同时它也可能无法为人们提供所谓的“指南”。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中国读者必须认真考察其他各种因素。在这方面,国际上也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我想,最终还是要依靠中国学术界自己进行最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的问题所在。
2014年1月31日 已读
对于经典社会主义的分析应该是开创性的,软预算和软约束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被广泛提及。只是关于改革的部分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科尔奈 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豆瓣
作者: (美)萨尔瓦多(Salvatore,D.) 译者: 杨冰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 11
《国际经济学(第9版)》是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多米尼克. 萨尔瓦多的精心之作,有500 多个英语国家的院校选择《国际经济学(第9版)》作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本社于1999年曾出版过《国际经济学(第9版)》第5版的中文译本,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亦被多所高校选为国际经济学的教材或参考书。第8版在系统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汇率的决定理论、外汇市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收支调整、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补充了国际经济学理论、外汇市场、亚州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新的案例和新内容,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实务发展和前沿问题的一个权威的概括。
国际金融教程 豆瓣
作者: 吕随启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7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国际金融教程》作为金融学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国际金融讲述汇率与国际收支、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外汇交易实务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等内容,是学习其他金融类课程的先修课程。该课程涵盖了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汇率经济学、证券投资、跨国公司金融、国际银行业、项目评估、货币经济学等课程的部分內容。
从逻辑框架上看,国际金融教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介绍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讲述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凋节理论和汇率决定理论;第三部分讲述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各种外汇交易的原理及其运用;第四部分介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银行业与国际金融机构等;第五部分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 豆瓣
作者: (美)乔治·阿克洛夫 / 迈克尔·斯彭斯 译者: 谢康 / 乌家培 商务印书馆 2010
《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2014年3月1日 已读
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发现了次品市场的无效率。。。其实想说。。斯蒂格利茨的成就要比其他两位大得多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经济学
STRATEGY An Introduction to Game Theory 豆瓣
作者: Joel Watson W. W. Norton & Company 2002 - 1
This text cover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insights of game theory and offers classic examples and applications in a concise format. It provides a serious treatment of contract - an important, but often neglected topic in game theory - with minimal departure from the standard game coverage. Without skimping on mathematical precision, this text present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using the simplest, most straight forward model. This aim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key ideas and allows them to avoid unnecessary mathematical formality.
博弈论教程 豆瓣
作者: 罗支峰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 9
《高等学校教材•博弈论教程》是一本关于博弈论基础的教材,全书共4部分,15章。第一部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介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战略式描述、Nash均衡及Nash均衡的应用等;第二部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介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扩展式描述、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及其应用,以及重复博弈等;第三部分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介绍贝叶斯博弈及贝叶斯Nash均衡,以及机制设计和实施理论等;第四部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介绍精炼贝叶斯Nash均衡及其应用等。
《高等学校教材•博弈论教程》是学习博弈论的入门教材,适合作为经济管理、系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决策分析、运筹学及社会选择理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使用。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张维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11
本书的目的是对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讨论和分析,它可以服务于三个目的:一是作为经济学和相关专业领域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二是供未曾修过博弈论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专业的学者自学用;三是放在书架上作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一本参考手册。

在写这本书是作者假定读者有中级微观经济学基础,但并不具有博弈论的入门知识,因此,本书对博弈论的核心概念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告诉读者博弈论说了些什么,而在于引导读者运用书中介绍的理论分析现实的经济现象。为了这个目的,作者在陈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例子,其中有些例子是作者自己杜撰的。尽管大部分例子是经济学的,也有不少是其他学科的,如法律、政治学、社会学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经济学专业的读者开阔视野,而且也是为了诱惑其他专业的读者,近几年来,经济学一直在为其他学科提供武器,但恐怕没有任何其他工具比博弈论更有力了。
政治经济学 豆瓣
作者: [瑞典]T.佩尔森 / [意]G.塔贝里尼 译者: 方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解释》适用于经济学家或者希望了解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的政治学家,也包括经济学或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还适用于高年级的本科生。虽然全书自成体系,而且多数概念和方法的介绍都由浅入深,但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博弈论应用方面的背景知识。《政治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解释》为研究生课程提供了一本核心教材,并将成为该领域学者的标准指南。再分配计划的数量与形式、公共品供给的范围与类型、不同税基的税收负担、政府赤字的大小、货币政策在商业周期与选举周期中的状态都是由什么决定的?对这些问题,政治经济学领域有大批数量激增的文献都在试图回答。但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就适当的分析模型和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达成共识。
佩尔森和塔贝里尼结合了三种学术传统的精华: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学说,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分析方法。正如在现代宏观经济学中那样,公民个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他们对经济结果的偏好导致了对政策的偏好。与公共选择理论一样,把政治决策权授予当选的代表可能会产生选民与政治家之间的代理问题。而在理性选择理论中,政治制度决定了制定政策和选举治家的程序。两位作者为我们勾画出一种通用的分析方法,证明了若干新的结论,指明了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豆瓣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oodreads
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7.9 (9 个评分) 作者: 戴倫.艾塞默魯 / 詹姆斯.羅賓森 译者: 鄧伯宸 / 吳國卿 衛城出版 2013 - 1 其它标题: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以截然不同的角度,重新解釋人類社會的命運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為什麼窮國都集中在熱帶或下撒哈拉非洲,富國都在溫帶?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一個社會的貧困與富裕,是如同《槍炮、病菌與鋼鐵》所說,受到風土與物種之類地理因素的影響呢?或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也許是窮國的官員想不到好的政策?

基於十五年的原創研究,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列舉出許多精采的歷史證據,從羅馬帝國、馬雅城邦、中世紀的威尼斯、蘇聯、拉丁美洲、英國、歐洲、美國與非洲,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嶄新理論,非常貼近當前世界關心的重大課題:
中國在威權統治下的經濟發展,是否能持續狂飆並超越西方國家?
美國的好日子是否已經到了盡頭?美國是否正從抵抗既得利益菁英擴大自己權力的良性循環,走向讓一小撮人更富有並掌控更多權力的惡性循環?反觀臺灣呢?
要幫助數十億貧困國家的人民脫離貧困,最有效的方式是什麼?
西方富國提供更高金額的人道援助?或是從本書作者對於政治制度與經濟制度的互動觀察當中找到可行方法?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將會改變你看待世界與理解世界的方式。
新结构经济学 豆瓣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 Framework for Re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Policy
作者: 林毅夫 译者: 苏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9
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经济发展思想则是内生于探索稳定增长策略的过程。《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增订版)》为研究经济结构转型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新古典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发展政策的新见解。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市场都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机制,然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多元化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改进。这一升级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与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外部性及资本投资回报相协调。所以,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政府应该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增订版)》为支持以上理论提供了实证经验,并为改革的实践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豆瓣
作者: 梁方仲 中华书局 2008 - 11
梁方仲先生的学生黄启臣先生将梁先生的著作重新整理,交由中华书局整体出版。文集之一、二、三,是将分别曾由中华书局、中州古籍出版社、广州人民出版社三家出版的论文集以及一些未刊稿重新编排,确定了三个主题,分别是:明代赋役制度、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论,这样的处理较以前单纯以论文集命名的方式更显主题明确。两部名著:《明代粮长制度》、《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收入文集之四、之五。将未刊之梁方仲先生《中国经济史讲义》和《读书札记》整理出来,分别列为文集之六、之七。对难以收入三个主题中的文章,归入之八杂稿中。梁集共八种。